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方劑學緒論方劑:是中醫在辯證審機,確立治法的基礎上,按照組方原則,通過選擇合適藥物,酌定適當劑量,規定適宜劑型及用法等一系列過程,最后完成的藥物治療處方。方劑學:是研究和闡明方劑的制方原理、藥物配伍及臨床運用規律的一門中醫基礎應用學科。方劑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是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藥防治疾病的經驗總結。方劑的起源:由單方過渡到復方,是方劑學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約成書于戰國時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部醫方著作。方劑的理論基礎: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書中總結的理論為方劑學的形成和發展逐步奠定了理論基礎。治百病方成書于東漢早期,載方36首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
2、張仲景所著,創造性地融理發方藥于一體,載方314首,被后世稱為“方書之祖”。方劑數量的積累:千金方唐代孫思邈著,共載方7500余首,集唐以前方劑之大成。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宋代有名方書,前者載方16834首,后者載方近兩萬首,是對方劑文獻的又一次總結。普濟方載方61739首肘后備急方晉代葛洪著,以備臨床急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載方788首,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藥典 治法理論的發展:內經 醫學階梯制方原理的闡述:傷寒論 成氏“方論”八法汗法:即通過開泄腠理,宣發肺氣,以促進發汗,使邪氣隨汗而解的一種治療方法。汗法主要是解除表證的治療方法。吐法:通過宣壅開郁和涌吐的作用,以祛除停留在咽喉、胸膈
3、、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的一種方法。下法:通過瀉下通便,使積聚體內的宿食、燥屎、冷積、瘀血、水飲等有形實邪排出體外的一種方法。和法:通過和解與調和作用,以疏解邪氣、調整臟腑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溫法:通過溫里、祛寒、回陽、通脈等作用,以消除臟腑經絡的寒邪的一種治療方法。 清法:通過清泄氣分,透營轉氣,涼血散血,瀉火解毒等作用,以清除體內溫熱火毒之邪,治療里熱證的一種治療方法。補法:通過補益、滋養人體氣血陰陽,或加強臟腑功能,主治因氣、血、陰、陽不足或臟腑虛弱所引起的虛證的一種治療方法。消法:通過消食導滯和消堅散結等作用,消除體內因氣、血、痰、水、蟲、食等久積而成的有形只痞結癥塊的一種治療方
4、法。方劑的組成是在辯證立法的基礎上,針對病因病機,以藥物的性味、歸經、功用為依據, 08制藥-1利用藥物相輔相成和相反相成等配伍原理,有主次輕重的安排藥物組合成方,務使方中的藥物及其配伍與病癥的病機絲絲入扣,使藥物配伍后的綜合效用與所立治法高度統一。組方原則:依法選藥,主從有序,輔反成制,方證相合君、臣、佐、使的涵義:君藥:針對主病或病證的主要方面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君藥是解決疾病主要矛盾或矛盾主要方面,即針對病證的主要病因、主導病機或主癥而設,是方劑組成中的核心部分。君藥通常具有藥力較強,藥味較少以及用量較大的特點。臣藥:輔助君藥加強其治療作用的藥物。一般而論,其藥味較君藥為多,其藥力與藥
5、量較君藥為小,與君藥多具有特定的增效配伍關系。在一些復雜病證的治療方劑中,臣藥還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佐藥:有三種涵義:一、佐助藥:指配合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用以治療次要病證的藥物。二、佐制藥:指消除或緩解君、臣藥毒性與烈性的藥物。三、反佐藥:指病重邪甚以及拒藥不受的情況下,與君藥藥性相反而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現代反佐藥的涵義指方劑中與君藥的部分性能相反但在全方中有相成配伍效用的藥物)。佐藥一般藥味數稍多,用量較少。使藥:有兩種涵義:一、引經藥:能引導方中藥物的藥力直達病所的藥物。二、調和藥:指能調和方中諸藥的性能,協調諸藥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矯味作用。使藥通常用量較少。各論第一章
6、解表劑凡以解表藥為主而組成,具有發汗解肌,疏達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證的方劑統稱解表劑。屬八法中的“汗”法。解表劑除主要用于解除表證外,還可用于麻疹、瘡瘍、水腫、痢疾等初起兼有表證者。 解表劑多用辛散輕揚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藥性耗散,作用減弱。第一節 辛溫解表適用于由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惡風寒,頭項強痛、肢體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第二節 辛涼解表適用于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口渴咽痛,舌苔薄白或微黃, 08制藥-2脈浮數等。第三節 扶正解表第二章瀉下藥凡以瀉下藥為主組成,具有通導大便,瀉下積滯,攻逐水飲等作用,治療里實證的方劑。第一節 寒下適用于里熱積滯實證,癥見大便秘
7、結、腹部脹滿或疼痛拒按,甚或潮熱譫語,苔黃脈實等。第二節 溫下適用于里寒積滯實證。癥見大便秘結,腹部脹滿,腹痛喜溫,手足不溫,苔白滑,脈沉緊等。第三節 潤下適用于腸燥便秘證。因熱邪傷津,或素體火盛,腸胃干燥所致的腸燥便秘,癥見大便08制藥-3第四節 逐水第五節 攻補兼施第三章 和解藥凡具有和解少陽、調和肝脾、調和腸胃,截瘧等作用,治療少陽證、肝脾不和證、腸胃不和證、瘧疾的方劑,統稱和解劑。屬八法中“和”法。第一節 和解少陽適用于少陽證,癥見往來寒熱,胸脅滿悶,心煩嘔吐,不欲飲食,口苦,咽干,目第二節 調和肝脾第三節 調和腸胃主治腸胃不和之寒熱錯雜,升降失常,虛實相兼,表現為心下痞滿,脘腹脹滿,
8、嘔吐下利等證。08制藥-4第四章 清熱劑凡以清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清熱、泄火、涼血、解毒、以及滋陰透熱等作用,主治里熱證的方劑,統稱清熱劑清熱劑一般是在表證已解,熱已入里,且里熱最盛,尚未結實的情況下使用。第一節 清氣分熱第二節 清營涼血第三節 清熱解毒具有清熱泄火解毒作用,適用于三焦火毒熱盛;上中二焦邪郁生熱,胸膈熱盛;或風熱疫毒發于頭面等證。第四節 氣血兩清具有清解臟腑經絡邪熱作用,適用于邪熱偏盛于某一臟腑所產生的火熱證候。08制藥-5第六節 清虛熱適用于熱病后期,邪留未盡,陰液已傷所致的夜熱早涼,舌紅少苔;或由肝腎陰虛,第七節 表里雙解凡以解表藥配合瀉下藥或清熱藥、溫里藥為主組成,具有表里
9、同治,內外分解的作用,治療表里同病的方劑。第五章 祛濕劑凡以祛暑清熱藥或祛暑化濕藥為主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療夏月暑病的方劑。第一節 祛暑解表適用于夏月外感風寒,暑濕傷中,癥見惡寒發熱,無汗,腹痛吐瀉,胸悶,舌苔白第二節 祛暑利濕適用于感暑挾濕,暑濕下注病證,常見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等,治取清暑熱和08制藥-6第三節 清暑益氣第六章 溫里藥凡以溫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溫里助陽,散寒通脈等作用,以祛除臟腑經絡間寒邪,治療里寒證的方劑。 第一節 溫中祛寒第二節 回陽救逆第三節 溫經散寒第七章 補益劑凡以補益藥為主組成,具有補養人體氣、血、陰、陽等作用,主治各種虛證的方劑。 第一節 補氣藥
10、適用于氣虛證,癥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語言低微,動則氣促,面色萎白,食少08制藥-7第二節 補血適用于血虛證,癥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唇爪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脈細,或第三節 氣血雙補適用于氣血兩虛證,癥見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怔忡,食少倦怠,氣短懶言,舌淡,脈虛無力等。第四節 補陰適用于陰虛證,癥見形體消瘦,頭暈耳鳴,潮熱顴紅,五心煩熱,盜汗失眠,腰酸遺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等。08制藥-8第五節 補陽適用于腎陽虛證,見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痛,下肢軟弱無力,小便不利,第六節 陰陽并補適用于陰陽兩虛證,癥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畏寒肢冷,自汗盜汗,午后潮熱等
11、。第八章 固澀劑凡以收澀藥為主組成,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主治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證的方劑,統稱為固澀劑 第一節 固表止汗第二節澀腸固脫第四節 澀精止遺第五節固崩止帶08制藥-9第九章 安神劑凡以安神藥或交通心腎水火藥配伍為主而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主治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劑,統稱安神劑。 第一節 重鎮安神第二節 補養安神適用于心肝腎陰血不足,虛熱內擾之神志不安,癥見虛煩不寐,心悸盜汗,夢遺健忘,舌紅苔少等。第十章 開竅劑第十一章 理氣劑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行氣或降氣的作用,主治氣滯或氣逆病證的方劑。第一節 行氣第二節 降氣08制藥-10第十二章 理血劑凡以理血藥為主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
12、血作用,主治瘀血或出血病證的方劑。 第一節 活血祛瘀適用于瘀血所致的痛經、經閉、積聚、惡露不行、半身不遂、外傷瘀痛等,臨床表現以刺痛有定處,入夜尤甚,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經來有塊,包塊觸之有形,固定不移,第二節 止血適用于血溢脈外而出現的全身不同部位的出血,如吐血,扭血,咳血,咯血,尿血,第十三章 治風劑凡是由辛散或滋潛息風等藥物為主組成,具有疏散外風或平熄內風等作用,用以治療風病的方劑,統稱治風劑。 第一節 疏散外風08制藥-11第二節 平息內風第十四章 治燥劑凡具有輕宣燥邪或滋陰潤燥作用,以治療燥證的方劑。 第一節 輕宣外燥第二節 滋潤內燥08制藥-12第十五章 祛濕劑凡以祛濕藥為主組成
13、,具有化濕利水、通淋泄濁等作用,治療水濕病證的一類方劑。 由于濕邪重著粘膩,易于阻礙氣機,故祛濕劑中常配伍理氣藥。 第一節 化濕和胃第二節 清熱祛濕適用于濕熱外感,或濕熱內盛,以及濕熱下注所致的濕溫、黃疸、霍亂、熱淋、痢疾、第三節 利水滲濕第四節 溫化水濕08制藥-13第五節 祛風勝濕第十六章 祛痰劑凡以祛痰藥為主組成,具有祛除痰飲等作用,治療各種痰病的方劑,稱為祛痰劑。 第一節 燥濕化痰適用于濕痰證。濕痰證辨證要點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膩,脈滑。也可兼見胸脘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困倦,頭眩心悸等。濕痰多由脾不運化,水濕或津液凝結而第二節 清熱化痰適用于熱痰證。熱痰證多由火熱煎灼津液而成,
14、主要表現為咳痰黃稠,舌苔滑數。也可兼見胸膈痞滿,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甚或驚悸癲狂等癥。第三節 潤燥化痰適用于燥痰證。燥痰證多由虛火灼金,或外感燥邪所致,主要表現為痰白不黃,粘稠第四節 溫化寒痰適用于寒痰證。寒痰證多因素體陽虛,寒飲內停;或外受寒邪,津液凝結而成,主要表現為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舌苔白滑,兼見口鼻氣冷,肢冷惡寒,舌體淡胖,脈來沉08制藥-14第五節 治風化痰適用于風痰證。風痰為病,有內外之分。外風挾痰者,多因外感風邪,肺氣失宣,津液凝結,痰濁內生所致。主要表現為咳嗽痰多,兼見惡風發熱等,治宜疏風化痰。內風挾痰者,多因素有痰濕,挾肝風內動,風痰上擾所致。臨床除咳嗽多痰外,還兼見眩暈第十七章 消導化積劑凡具有消食導滯,軟堅散結,消聚化積,散癭散瘰等作用,治療食積、積聚。瘰癘、癭瘤等病證的一類方劑,統稱為消導化積劑。 第一節 消食導滯第二節 消癥化積適用于脘腹積聚、痞塊、以及癭瘤、瘰癘等病證。積聚痞塊多由寒熱痰食與氣血相搏聚而不散,日久而成。臨床常見脘腹積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園藝師團隊合作與管理能力試題及答案
- 企業財務分析實務應用試題及答案
- 篷布抗風性能優化考核試卷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歷史與未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機械式停車設備司機】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農旅規劃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實踐試題及答案
- 受污染耕地治理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國電子集團總部16個崗位公開招聘16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2單元 社會服務(整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蘇教版
- 漢中漢源電力招聘試題及答案
- 《半導體集成電路》課件-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制造工藝
- 石料場開采施工方案
- 探月精神隊課件
- 2025-2030中國設施農業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人教版(PEP)2024-2025六年級下冊英語期中測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宿舍教育班會
- 超聲支氣管鏡相關知識
- 2025年管理學原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