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試卷分析實施報告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昌市2019年中考語文質量分析2019年南昌市語文中考倍受教師、考生、家長及社會關注,因為本次中考是全市使用部編版教材以來的首次中考,會考什么、怎么考,會有哪些新的變化都希望通過本次中考找到答案。今年中考語文的試題特點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中考復習乃至日常教學的重要參照。本次中考的試卷結構維持不變,依舊是以往中考的“一版四塊”結構:語言知識及其運用、古詩文閱讀與積累、現代文閱讀、綜合性學習與寫作。在試卷整體求穩的情況下,今年中考卷又結合部編版教材的特點呈現很多微妙變化。本次質量分析主要根據采集的相關數據對本年中考語文試題及考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旨在總結成功經驗,找出使用新教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指導我市初中語文教學,提升教學水平。【總體情況】本次有效答卷59011份,全卷滿分120分,平均分75.52,標準差為19.53,眾數為84,難度系為0.6293。得分情況:最高117分,最低0.5分,優秀率11.7%,及格率65.1%,低分率8.3%。相較往年中考,今年在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等幾個關鍵指標上有所下滑,因此我們更要對本次中考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具體數據參見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具體分析】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10分)語言知識及其運用共5小題,每小題2分,均為四選一的客觀題,考查內容為字音字形、詞語使用、語病分析、語段排序和語句銜接,共

3、10分,平均分為6.65。下表是選擇題第1小題的情況:選項人數比例%600.10A3829864.90B645810.94C931215.78D48788.27這道題屬于語音、語匯題型,正確率是64.90%,考查的都是教材“讀讀寫寫”中的重點詞語,作為最基礎的一道題,這樣的得分率并不如人意,說明教師還是要進一步抓好學生的基礎,并對生活中容易犯錯的字音字形重點突破。下表是選擇題第2小題的情況:選項人數比例%730.12A646810.96B41967.11C3269955.41D1557026.38這道題考查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答案是C,得分率55.41%。考查的也是課本中出現過的重點詞語

4、,該題的得分率不算高。目標選項中的“浮光掠影”容易讓學生望文生義而犯錯,說明教師要在教學中重點關注這些易錯詞語,落實好“雙基”。下表是選擇題第3小題的情況:選項人數比例%680.12A29885.06B19803.36C1686828.58D3709962.87這道題是語病題,得分率是62.87%,分別考查了不合邏輯、搭配不當和成分殘缺幾種病句類型。有相當多的考生選擇了C,說明他們對成分殘缺,尤其是主語殘缺類型的病句掌握情況不好,需要引起教師的關注。下表是選擇題第4小題的情況:選項人數比例%620.11A12042.04B33545.68C678711.50D4760080.66第4小題是語段

5、排序題,得分率80.66%,是所有選擇題當中得分最高的一道,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語序題得分一般偏低,但是今年這道題得分較高,證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了對學生語感的培養。下表是選擇題第5小題的情況:選項人數比例%490.08A16482.79B3824664.81C792413.43D1114018.88第5小題是考查語句的銜接,該題得分率不高,只有64.81%,從題中的語句內容及是否得體這個角度是比較容易做出正確判斷的,該題的不理想說明學生在特定語境下的語言交際能力需要加強。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4分)(一) 比較閱讀兩首同名古詩春盡,共4分(6、7兩題)。該題考查了兩首同名古詩的比較閱讀,是

6、本次中考的突出變化之一。之前十幾年的中考一直考查的是一首古詩或詞的閱讀,而本次卻令大多數人意外地考查了兩首古詩比較閱讀,確實給考生造成了較大困擾,該題的平均分較低,只有1.67分,得分率為41.75%。兩首春盡均選自課外,從內容理解和藝術賞析角度考查。第6題選擇對該詩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通過對兩首的了解,很容易體會出甲乙兩詩中都流露出傷春之意,但是說兩詩都有家國之悲就很牽強了。所以第6題的正確選項為A。第7題是選擇對兩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通過對選項的分析,A選項中“細”“浮”“別”“斷”“孤”等詞語描寫景物反襯悲涼情緒,很明顯是錯誤的,但該題得分率只有26.95%,說明大多數考生在做題中不

7、仔細,審題不認真。(二)閱讀文言文季布,共12分(8-11題)。第8題考查朗讀節奏的劃分,該題平均分只有1.06,得分率53.18%。但是這題的目標選項中“上默然慚”中,很明顯應在主語的“上”后面節奏停頓,或者可以根據“默然”對這個短語的理解“沉默的樣子”也很容易找出正確選項,但是有近一半的學生選錯,說明他們對劃分節奏的基本原則及短語知識還需加強。第9題,解釋文中加點的詞,每空1分,共3分。該題考點分布均勻,主要考查考生對文言字詞的積累和運用,平均分為2.10。該題立足基礎,源自課內,都是課本注解里出現過的,考查了“是”“賢”“恐”三個加點詞的解釋,“是”,解釋為“這”,考生多解釋為“于是“;

8、“賢”解釋為“品德高尚,賢能”,考生多解釋為“賢人”和“賢者”;“恐”解釋為“擔心,害怕”,考生多解釋為“恐懼”。第10題翻譯文中劃線語句,每句2分,共4分,該題難度適中,但大部分考生漏譯或錯譯關鍵詞語“面”“去”“諛”“以”等,還有一些考生翻譯發語詞“夫”為“大夫”“夫人”,導致該題平均分僅1.84,得分率為46.00%,翻譯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得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第11題概括選文所寫

9、的兩件事,并說說季布的性格特點,共3分,題目本身難度不大,得分點較多,但學生因審題不清,概括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值與采分點的分布,平均分為1.56。從答題情況看,部分考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大意扣住要點作答,而且缺少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和對潛在信息的分析能力,考生在答題時應結合上下文通讀課文,多選角度,抓住關鍵點來概括,摘錄原文中的關鍵詞語并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概括回答。(三)古詩文積累(8分)。該題難度適中,均為新課標要求的必背詩文,題型為上下句填空,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大部分考生能寫出,但一部分同學詩句填寫不準確或者書寫錯誤,例如將“徒”寫成“徙”,“浙”寫成“漸”,“歷歷”寫成“瀝瀝”,“嬋”

10、寫成“蟬”,導致嚴重失分,該題平均分僅5.76。古詩文積累要注意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詩文的積累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更要在積累感悟中運用,感悟準確,默寫才能準,考生可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教學建議:1.教授古詩文時,應知人論世,介紹作者的生平、創作風格及寫作背景等等,關注蘊含深厚文化的元素。2.立足課本,做好文言實詞、虛詞的歸納積累和遷移拓展,讓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敲,由課內拓展遷移到課外,有機識記,牢固掌握。3.三年書寫要常抓不懈,不但要規范書寫,還要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力爭字字落實。4.背誦、默寫要落到實處,做到篇篇、句句、字字過關,對難字、生僻字、容易搞混的同音形近字要特別講解,做到

11、有效記憶。5.要教給同學做選擇題的方法:反復讀題,弄懂題意,關注細節,選擇法和排除法雙管齊下。三、現代文閱讀(30分)(一)閱讀馬,17分(13-16題)。馬是吳伯簫先生以“馬”為線索回憶家鄉童年生活的敘事性散文。本文創作時間較早,為1934年,文章的語言習慣和現在有較大的區別,給考生形成一定閱讀障礙,而且選文篇幅2200字左右,超出往年中考同類型閱讀文章300字以上,給考生的心理造成較大壓力。因此考生得分情況并不理想,該題平均分8.01,得分率47.12%。第13題是圖表填空題,考查考生是否能正確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并做出準確概括。該題難度不大,平均分為3.63,得分率73.00%,說明大多

12、數考生能在考題的提示語的幫助下準確概括文章內容。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答題中或概括順序顛倒,或忽視文章的關鍵詞“馬”,或表達有誤,詞不達意等,造成一定失分。也有相當一部分考生不但能很好的梳理概括文章內容,還能模仿提示語的短語結構,工整而有文采,顯示較高的語文素養。第14題要求考生以端陽訪友,騎馬賞景為例分析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中兩種表達方式的作用,該題總分4分,平均分2.33,答題并不理想。學生答題暴露出來的問題是:1.基本概念不清,把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等概念混淆。2.一部分考生能明確表達方式的概念卻對該表達方式的作用認識不到位。3.理解和語言表述有困難,詞不達意。學生答題好的現象有:部

13、分學生抓取關鍵語句很準確,也有不少學生答題規范,思維縝密。第15題要求考生分析“文章語言是如何做到節奏明快與典雅的”,該題4分,平均分1.13,得分率僅有28.25%。學生答題暴露出來的問題是:1.審題不清,或概念不清,相當多考生把本題要求分析語言特色的題與分析修辭手法類型的考題混淆,很多考生回答排比手法的運用、比喻的運用使得文章語言節奏明快、典雅。還有一部分考生把文章的推進節奏與語言節奏混為一談,把文章中反復出現時間轉移的詞語當作語言節奏明快的證據。2.相當部分學生不知道怎么作答,完全答非所問。第16題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感情基調”,并分析文章與燈籠主旨的相似之處,這道題的答題情況極不理想,

14、平均分0.92分,得分率僅為23.00%,滿分率也僅為0.07%。學生暴露的突出問題是:1.概念混淆,把“感情基調”與“思想感情”混淆,至少有70%的考生在答感情基調時答成了作者抒發了什么感情。2.對燈籠課文遺忘,完全不知該答什么。3.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不足,絕大多數學生不懂結合時代背景,只能感受到較淺層的“思鄉”“懷念童年”之類的情感,不能結合創作時間1934年的抗日背景,很難體會到文章后半部分中的“家國情懷”。教學建議:1.教師要真正立足教材,盡快抓住部編版教材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很多考生對本次中考考題出現“水土不服”的反應,將很多概念混淆,可能就是很多教師依然按照老教材老方式去教

15、,如能踏踏實實立足教材,問題定能大大緩解。本閱讀中的考題,其實在部編版教材中都有過極為類似的練習:如社戲課后的思考探究題一,就與第13題極為類似;在回憶我的母親的“思考探究”中就有分析表達方式作用的練習題;在背影列夫托爾斯泰回延安等課文的“思考探究”中就有對“節奏明快”“典雅”等語言特點進行分析的探究練習;在九年級上第一單元的“任務一”中就有對幾首詩的感情基調的探究等等。所以只要立根于教材,真正吃透教材遠比盲目的刷題要有效果得多。2.加大閱讀量,立足教材上,而不局限于教材。大量的高質量閱讀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有更廣泛的經典閱讀,讓學生能閱讀更大時間跨度、更大空間跨度的文學經典作品。3.加強審題的

16、訓練,指導孩子不盲目答題。(2) 閱讀談語言,13分(17-20題)。談語言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創作的議論文,該題平均分4.85,得分率37.31%。第17題是要求考生概括作者的兩個觀點,該題滿分4分,平均分1.29分。考生暴露的主要問題有:1.學生對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模糊,混淆論點、論據、論證。2.學生沒有仔細閱讀文章或者讀不懂議論文,不知道如何抓關鍵句和中心句,只是隨意找個句子充當論點。3.篩選信息能力較差,分不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習慣性答題,答題套路化,缺乏靈活性,甚至有考生把疑問句或詞語當作作者觀點。也有部分學生答題思路清晰,能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能準確抓住文中關鍵句,且會分點作答。第

17、18題是分析文章中事實論據的作用,該題滿分4分,平均分1.81分。考生暴露的主要問題有:1.答非所問,隨便抄了一段文字或空白卷。2.審題不清,沒有看清題干要求中的“試各選一處分析其作用”,很多學生只分析了一個事例。3.概括能力差,有些學生抄大段的原文,缺乏概括能力。4.對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學生不清楚事實論據的作用。第19題是考查學生對文章議論的思路的把握,讓考生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補充論述語言的規范化問題,滿分3分,平均分僅0.68分。考生暴露的主要問題有:1.審題不清,學生錯誤回答為論證思路題和論證方法及其作用,或者答題時沒有關注到題目中的“補充”二字,錯誤回答為作者重點闡述的兩個

18、觀點。2.答題機械,死記硬背一些答題模式,生搬硬套。3.答題不全面,漏掉得分點。第20題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語言特點,滿分2分,均分1.07分。考生暴露的主要問題有:1.學生概括能力較差,文體知識較模糊,不了解語言的特點是什么,直接抄文章中的某一句話,根本沒有概括語言特點。2.文體模糊,部分考生誤認為本文是說明文,答案寫成說明方法,如“舉例子”“打比方”等。也有部分考生答題規范完善。有很多的滿分的學生不僅能準確概括語言特點,而且能找到具體的語句作簡要分析。教學建議:1.閱讀教學還是要回歸文本,樹立文本意識。2.教學中少講套路,不要用慣性思維看待每一道題。要真正把理解議論文到底在論證什么,用了什么

19、方法論證,為什么要這么論證,論證思路是什么這些問題作為閱讀議論文的重點,而不是滿足與教給學生某些答題的所謂模版。3.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尋找關鍵詞,提煉信息的能力。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56分)(一)綜合性學習,6分(21題)。此題在今年中考中也呈現出較大的變化,一改由13年至18年的考題形式,不是往年的在一個特定目標下的對多則材料的分析整合與提煉。這道綜合性學習考題強調了語文學習與名著閱讀相結合,交流與寫作相結合,多渠道、多層面的考查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用書信格式寫作的實踐能力。解答這道題的關鍵:一是有閱讀積累,有閱讀體驗。二是遷移表達技能的遷移,是交

20、流探究成果。三是用書信格式。側重點是考查學生在實踐中各方面能力(聽說讀寫,與人交際,搜集整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人合作等)的綜合,檢驗學生名著閱讀的水平及獨特的體驗。該題的平均分較往年有較明顯的降低,全市均分3.55分,得分率為59%,而往年該題得分率都在80%左右。大部分同學選了專題一“孫悟空的不變(西游記)”,但滿分率不高,有分析孫悟空性格的,有寫孫悟空七十二變的。選專題三“探討詩歌的意象(艾青詩選)”的同學雖然不多,但滿分率高,而且答題規范,書寫大部分整潔美觀,充分表現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高。三個專題有層次,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名著水平。考生暴露的突出問題:1.審題不清,答非所問,沒

21、有交流語言,只寫一小片段作文。2.不懂書信格式或不夠規范,沒有稱呼和結語。3.缺少模擬中考訓練,有些學生過于緊張,將大作文寫在綜合性學習答題區域內,導致綜合性學習失分。4.沒有認真閱讀名著,混淆作者,內容張冠李戴。教學建議:1.教師需加強對學生名著閱讀的指導,要緊扣文本,真正落實部編版教材的名著閱讀要求,進行專項教學,專項訓練,不能讓學生泛泛去讀、去寫。2不能忽略應用文體的寫作訓練,學生有不少不懂書信格式,不會用交流語言。3加強對學生探究學習的訓練,不讓學生背或套格式,否則學生只懂皮毛,沒有掌握實質,這樣導致綜合性學習題失分嚴重。(二)寫作,50分(22題)。作文命題:鑰匙,可以是開鎖或上鎖的

22、工具;鑰匙,也可以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門徑;鑰匙,還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鑰匙,有時卻意義重大。請以鑰匙為題,寫一篇作文。該命題既淺白如話,此物家家有,人人知,物件小,用處大,寓意深,可以放射到學習生活工作的每一關鍵要害之處;既樸實又豪華,不起眼的小物件,其象征意義卻不可估量;既狹窄又寬泛,僅落腳于鑰匙本身寫作范圍很窄小,賦予其象征意義的寫作范圍就闊大無邊了,考生絕大多數都立足于此寫作。作文提示語亦降低了寫作的難度,38.53的平均分便是明證。優作掃描:1.關注眾多,立意深遠。抓住鑰匙是開鎖的關鍵這一特性,引申到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賦予“鑰匙”堅持、毅力、視野、親情、友愛、知識等豐富的象征意義,關注

23、自我成長,關注社會人生。2.聯想自然,感情真摯。由鑰匙這一平常之物,聯想到生活中相關的人和事,娓娓道來,生動感人。3.善于思辨,感悟深刻。由鑰匙特性生發出解決問題要抓關鍵的議論,表現出考生的較強的思辨力,良好的思維品質。4.形式靈活,呈現多樣。結構形式既有縱式,也有橫式,還有縱橫交錯式,橫有情趣,縱有深度。5.語言流暢。文從字順,表述清楚,極富文采,或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或排比鋪陳,氣勢磅礴,或引用詩句,精妙典雅,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不足之處。1.立意不明,沒有中心。寫幾件關聯鑰匙之事,但全是孤立的,事件與事件之間毫無關聯,全文沒有一個統一的靈魂。2.不會作文,胡編亂造。全篇東拉西扯,不知所云

24、,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寫什么,毫無寫作意識。3.投機取巧,僥幸心理。全篇抄襲或拼湊抄襲前面的現代文閱讀選文,抱有僥幸心理。4.隨意套作,缺乏生活。寫關愛就是雨中送傘、公交讓座,寫奉獻就是清潔工雪天清理道路、教師暈倒講臺。缺少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獨特感受,沒有打動人的細節。5.篇幅不足,內容空洞。作文空洞無物,寫不足600字。6.書寫潦草,亂涂亂改。教學建議:1.目中要有“標”,系統訓練。教學要有課標意識,依照部編教材的單元作文要求,有規劃,有安排,不隨意,不盲目,練扎實。2.文中要有“字”,書寫漂亮。訓練作文的同時,要重視“字”的書寫,教師要狠抓書寫習慣,指導學生掌握作文格式,學會排版布局,注重作文“顏值”。3.文中要有“魂”,中心明確。指導學生學會審題立意,圍繞中心選材組材,運用方法技巧,寫出個性作文。4.文中要有“格”,層次分明。指導如何謀篇布局,安排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