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用汽車雙怠速尾氣排放檢驗依據 GB 182852005對裝配點燃式發動機在用汽車的定期檢驗,依據GB18285-2005要求,至少應該用雙怠速 檢驗法。1. 怠速與高怠速工況1怠速工況指發動機無負載運轉狀態。即離合器處于接合位置、變速器處于空擋位置對于自動變速箱的車應處于“停車或“ P檔位;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統的車,阻風門應處于全開位置; 油門踏板處于完全松開位置。2高怠速工況指滿足上述除最后一項條件,用油門踏板將發動機轉速穩定控制在50%額定轉速或制造廠技術文件中規定的高怠速轉速時的工況。在GB 18285-2005中規定:輕型汽車的高怠速轉速規定為2 500 ± 100r/min
2、,重型 車的高怠速轉速規定為 1 800±100 r/min :如有特殊規定的,按照制造廠技術文件中規定 的高怠速轉速。2. 檢驗方法1應保證被檢測車輛處于制造廠規定的正常狀態, 發動機進氣系統應裝有空氣過濾器, 排氣系統應裝有排氣消聲器,并不得有泄漏。 2應在發動機上安裝轉速計、點火正式儀、冷卻液和潤滑油測溫計等測量儀器。測量時,發動機冷卻液和潤滑油溫度應不低于 80C,或者到達汽車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熱車狀態。 3發動機工況循環見圖 3-1 。從怠速狀態加速至 70%額定轉速,運轉 30s 后降至高怠速 狀態。將取樣探頭插入排氣管中,深度不少于 400mm并固定在排氣管上,維持15s
3、后,由 具有平均值功能的儀器讀取 30s內的平均值,或者人工讀取30s內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 均值即為高怠速污染物測量結果。對于使用閉環控制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和三元催化轉化器技 術的汽車,還應同時讀取過量空氣系數入的數值。4發動機從高怠速降至怠速狀態 15s 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儀器讀取 30s 內的平均 值,或者人工讀取 30s 內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為怠速污染物測量結果。5假設為多排氣管時,取各排氣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6假設車輛排氣管長度小于測量深度時,應使用排氣加長管。0.7倍的額定轉速0.5倍的額定轉速怠速轉速30s15s30s15s30s插入探頭穩定讀平均
4、值穩定讀平均值圖3 1檢測程序示意圖3. 考前須知1檢驗時,發動機怠速應符合規定。2檢驗結束后,抽出取樣探頭,待儀表回零后再檢下一臺車。3 取樣探頭不用時要吊掛,防止污染受損。4對于單一燃料汽車,僅按燃用氣體燃料進行排放檢測;對于兩用燃料汽車,要求對 兩種燃料分別進行排放檢測。5在GB 18285-2005中規定:對于使用閉環控制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和三元催化轉化器技術的汽車進行過量空氣系數入的測定。發動機轉速為高怠速時,入應在1.00 ± 0.03或制造廠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入測試前,應按照制造廠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預熱發動機。4. 檢測結果判斷車輛檢測得出的雙怠速尾氣檢測數據中HG CO
5、,有一項超過標準規定的排放限值,那么 被認為排放不合格。對于使用閉環控制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和三元催化轉化器技術的車輛,如 果檢測的過量空氣系數入超出1.00 ± 0.03或制造廠規定的范圍,那么認為排放不合格。雙燃料汽車得用兩種燃料分別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均到達標準限值要求前方可判定合格。5. 雙怠速排氣污染物限值裝配點燃式發動機的車輛雙怠速試驗排氣污染物限值見表3-1和表3-2 依據GB 18285-2005。新生產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車型類別怠速高怠速CO/%HC()CO/%HC()2005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第一類輕型汽車0.51000.31002005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第二類
6、輕型汽車0.81500.51502005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重型汽車1.02000.7200表2在用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車型類別怠速高怠速CO/%HC()CO/%HC()1995年7月1日前生產的輕型汽車4.512003.09001995年7月1日起生產的輕型汽車4.59003.09002000年7月1日起新生產的第一類輕型汽車0.81500.31002001年10月1日起新生產的第二類輕型汽車1.02000.5150續表2車型類別怠速高怠速CO/%HC()CO/%HC()1995年7月1日前生產的重型汽車5.020003.512001995年7月1日起生產的重型汽車4.512003.090
7、02004年9月1日起生產的重型汽車1.52500.7200注:對于2001年5月31日以前生產的5座以下含5座的微型面包車,執行1995年7月1日起生產的輕型汽車的排放限值。在用汽車自由加速試驗濾紙煙度法檢驗依據 GB 3847-2005對于 2001年10月 1日前生產的在用汽車,應按要求進行自由加速試驗,用濾紙式煙 度計測得煙度值 Rb。1. 自由加速工況 在發動機怠速下,迅速但不猛烈地踏下油門踏板,使噴油泵供應最大油量。在發動機達 到調速器允許的最大轉速前,保持此位置。一旦到達最大轉速,立即松開油門踏板,使發動 機恢復至怠速。2. 自由加速濾紙式煙度在自由加速工況下, 從發動機排氣管抽
8、取規定長度的排氣柱所含的碳煙, 使規定面積的 清潔濾紙染黑的程度,稱為自由加速濾紙式煙度。3. 檢驗方法 1受檢車輛1 進氣系統應裝有空氣過濾器,排氣系統應安裝有消聲器并且不得有泄漏。2柴油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不得另外使用燃油添加劑。3測量時發動機的冷水和潤滑油溫度應到達汽車使用說明書所規定的熱狀態。4自1995年 7月 1日起新生產柴油車裝用的柴油機, 應保證起動機濃裝置在非起開工 況不再起作用。2測量循環1測前準備用壓力為300400 KPa的壓縮空氣清洗取樣管路,把抽氣泵置于待抽氣位置,將潔白 的濾紙置于待取樣位置,將濾紙夾緊。2循環組成 抽氣泵抽氣:由抽氣泵開關控制,抽氣動作應和自由
9、加速工況同步。 濾紙走位:每次抽氣完畢后應松開濾紙夾緊機構,把煙樣送至試驗臺。 抽氣泵回位:可以手動也可以自動,以準備下一次抽氣。 濾紙夾緊:抽氣泵回位后手動或自動將濾紙夾緊。 指示器讀數:煙樣送至試驗臺后由指示器讀出煙度值。3循環時間應于 20s 內完成 3.2.3-3- 2-2 所規定的循環,對手動煙度計, 3.2.3- 2-2 - 的規定可以在完成 3.2.3- 3測量程序后一并進行。4清洗管路在按第 3條測量程序完成 4 個測量循環后,用壓力為 300400KPa 的壓縮空氣清 洗取樣管路。3測量程序1 安裝取樣探頭:將取樣探頭固定于排氣管內,插深等于300mm并使其中心線與排氣 管軸
10、線平行。2吹除積存物:自由加速工況進行三次,以去除排氣系統中的積存物。3測量取樣:將抽氣泵開關設置于油門踩踏板上,按自由加速工況循環測量四次,取 后三次讀數的算術平均值即為所測煙度值。4當汽車發動機出現黑冒煙冒出排氣管的時間和抽氣泵開始抽氣的時間不同步的現象 時,應取最大煙度值。4. 煙度測量限值依據GB 3847-2005在用汽車的排氣煙度排放控制要求,對于2001年10月1日前生產的在用汽車:1自1995年7月 1日起至2001年9月 30日期間生產的在用汽車, 應按要求進行自 由加速試驗,所測得的煙度值應不大于 4.5Rb。2自1995年6月 30日以前生產的在用汽車,應按要求進行自由加
11、速試驗,所測得 的煙度值應不大于 5.0Rb。在用汽車自由加速不透光煙度法檢驗依據 GB 3847-2005對于 2001年 10月 1日起生產的在用汽車, 應按要求進行自由加速試驗, 用透射式煙度計 測得排氣光吸收系數 。1. 檢驗方法1試驗條件1 試驗應在汽車上進行。2 試驗前不應長時間怠速,以免燃燒室溫度降低或積污。3 關于取樣和測量儀器的條件亦適用本試驗。4 試驗采用復合國家標準的商品燃料。 2 車輛準備1車輛在不進行預處理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試驗。出于平安考慮,必須確保發動機處于熱狀 態,并且機械狀態良好。2 發動機應充分預熱,例如:在發動機機油標尺孔位置測得的機油溫度應至少為 80C
12、: 如果溫度低于80C,發動機也應處于正常運轉溫度。因車輛結構,無法進行溫度測量時,可 以通過其他方法使發動機處于正常運轉溫度,例如,通過控制發動機冷卻風扇。3 采用至少三次自由加速過程或其他等效方法對排氣系統進行吹拂。 3試驗方法1 目測檢測車輛的排氣系統的相關部件是否泄漏。2 發動機包括所有裝有廢氣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在每個自由加速循環的起點均處于怠 速狀態。對重型發動機,將油門踩板放開后至少等待 10s。3 在進行自由加速測量時,必須在1s內,將油門踏板快速、連續地完全踩到底,使噴 油泵在最短時間內供應最大油量。4 對每一個自由加速測量,在松開油門踏板前,發動機必須到達斷油點轉速。對帶自動
13、變速箱的車輛,那么應到達制造廠申明的轉速 如果沒有該數據值, 那么應到達斷油轉速的 2/3 關于這一點,在測量過程中必須進行檢查,例如:通過監測發動機轉速,或延長油門踏到底 后與松開油門前的間隔時間,對于重型汽車,該間隔時間應至少為2s。5 計算結果取最后三次自由加速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在計算均值時可以忽略與測 量均值相差很大的測量值2. 煙度測量限值依據GB 3847-2005在用汽車的排氣煙度排放控制要求,對于GB 3847-2005標準實施后生產的在用汽車:1自GB 3847-2005標準實施之日起,按本標準規定經型式核準批準車型生產的在用汽 車,應按要求進行自由加速試驗,所測得的排氣
14、光吸收系數不應大于車型核準批準的自由加 速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再加0.5。 對于2001年10月1日起生產的在用汽車自2001年10月1日起至本標準實施之日生 產的汽車,應按要求進行自由加速試驗,所測得的排氣光吸收系數不應大于以下數值:自然吸氣式:2.5 ;渦輪增壓式:3.0 。底盤測功機結構1.輕型底盤測功機臺架根本結構1滾筒直徑要求簡易穩態工況法ASM及簡易瞬態工況法VMAS用于測量總質量為3500kg以下的M N類車輛,按HJ/T 290-2006、HJ/T 291-2006要求,底盤測功機滾筒直徑要求在200530 mm之間,但ASMX況法功率加載模型是按 218mn直徑為例給出的:HJ
15、/T 292-2006對輕型壓 燃式發動機汽車的加載減速法測量用測功機,滾筒直徑要求為 216± 2mm因此為兼顧點 燃式發動機及壓燃式發動機汽車工況法檢測需要,一般滾筒直徑都選在 216218mm之間。*10H1213141&16171 功率吸收裝置電渦輪測功機:2連軸器:3手動擋輪:4滾筒:5產品銘牌及中間蓋板:6滾筒軸承:7同步帶及同步輪:8飛輪9速度傳感器:10扭力傳感器:11力臂:12輪胎檔輪:13氣囊舉升器:14萬向連軸器: 15反拖電機及傳動帶: 16框架: 17起重吊壞圖 4-1 輕型底盤測功機結構2滾筒中心距要求A =620+D*sin31.誤差 6.412
16、.7 mm 4_1 式中:A滾筒中心距,單位為毫米mrh :D滾筒直徑,單位為毫米mm。3前后滾筒同步性要求前、后滾筒要求轉速比為 1:1 ,一般均采用左右滾筒用聯軸器直接相聯,前后滾筒用同步 帶相聯,以保證各滾筒同步性。 4根本慣量底盤測功機根本慣量是底盤測功機所有旋轉部件所產生的當量慣量, 當量慣量是慣量模擬 裝置模擬汽車行駛中的平動和轉動動能時所相當的汽車質量。底盤測功機的根本慣量名牌標稱值要求為: 907.2 ±18.1 kg。 5電機及變頻器驅動電機的功能是驅動滾筒轉動, 在功率吸收裝置未加載時, 底盤測功機的驅動電機至少 應具有把滾筒線速度提高到 96km/h以上的能力,
17、并可在該速度下維持 3s。底盤測功機是通 過變頻調速控制器實現旋轉速度控制。一般,驅動電機采用7.5kW左右的三相電機。用傳動帶與主滾筒相聯。 驅動電機在底盤測功機空載時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1內部消耗功率測量 或稱寄生功率:電機驅動測功機滾筒到要求的速度后開始滑行,通過滑行時間計算測功機內部各速度點下的阻力及消耗功率。2測試前的預熱:按廠商說明書給出的要求,驅動測功機所有旋轉部件,進行測試前的預熱。3動態參數測試: 各種動態參數在測量與標定時, 需要把底盤測功機滾筒線速度提升到規定速度后開始進行,如根本慣量測試、加載準確性測試等。 6功率吸收裝置 功率吸收裝置是用于吸收作用在底盤測功機主滾筒
18、上的受檢車輛驅動輪輸出功率的器 件。一般都裝配風冷式電渦流機。由電氣控制系統自動調節控制電流,以實現對渦流機吸收 扭矩的調節控制。ASM VMAS工況法測量用底盤測功機,功率吸收裝置的吸收功率范圍應能夠在車速大于 或等于22.5km/h時,穩定吸收至少15.0kW的功率持續5min以上,并能夠連續進行至少 10 次試驗,兩次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3minLug Dow n加載減速法測量用輕型底盤測功機,功率吸收裝置的吸收功率范圍應能夠在車 速大于或等于70km/h時,穩定吸收至少25.0kW的功率持續5min以上,并能夠連續進行至少 7次試驗,兩次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3min。緊接著在測試車
19、速不變的情況下,持續穩定吸 收至少56kW的功率5min以上,并能夠連續進行至少兩次試驗,兩次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3min。 7舉升裝置在車輛檢驗時下降,車輛進出時升起便于車輛出入檢測臺。 8輪胎擋輪 用于前驅車輛檢測時,防止前輪左右偏擺。 9傳感器 測速傳感器采用光電編碼式傳感器,與主滾筒相聯,輸出脈沖信號經電氣測量系統處理 用于測量測功機滾筒外表線速度,并可以檢測測試距離。測力傳感器與渦流機外殼上安裝的側力臂相聯,用于測量滾筒外表傳遞的力信號,經信 號放大后輸入到電氣測量系統。 10承載質量用于輕型車檢測的底盤測功機應能測試最大單軸軸荷為2750kg的車輛。11最大車速底盤測功機最大測試
20、車速不低于 130km/h。2. 重型底盤測功機臺架根本結構重型底盤測功機用于檢測裝配壓燃式發動機的重型汽車,它有用于測量單橋驅動的 2 軸 4滾筒測功機及用于測量后雙橋驅動車輛的 3軸6滾筒測功機見圖4-2圖4-4圖4 2三軸六滾簡武章型測功機滾筒中心距團40 舉升裝置圖卜4三軸六涿閒式厘型底盤測功機臺架(1) 滾筒直徑要求依據HJ/T 292 2006對重型壓燃式發動機汽車的加載減速法測量用測功機,滾筒直徑要求為(373530) mm之間,其誤差不超過土 2mm(2) 滾筒中心距要求第1軸與第2軸滾筒的中心距應滿足如下要求:A=(1000+D)x sin31.5誤差(-13.0 13.0
21、) mm (4-2) 式中:A滾筒中心距,單位為毫米(mrj):D 滾筒直徑,單位為毫米(mm。第1、2軸滾筒中心和第3軸滾筒中心距應為1346mm誤差在-13mm與 13mn之間, 如圖4-2所示。(3) 滾筒同步性要求前、中、后滾筒要求轉速比例為 1:1,一般均采用左右滾筒用聯軸器直接相連,前后滾 筒用同步帶相聯,前中滾筒用同步帶相連,以保證各滾筒同步性。(4) 滾筒高度差在底盤測功機臺體處于水平時,按交通行業底盤測功機標準(JT/T 445 2021)要求,單個滾筒兩端點的上母線高度差應不大于1mm滾筒間高度差應不大于2mm(第1、2軸的四個滾筒間及第3軸的二個滾筒間)。第1、2滾筒與第
22、3軸滾筒高度差應符合HJ/T 292的相關要求,如圖4-2所示。即:第1 軸滾筒與第 2 軸滾筒等高,第 3 軸滾筒應低于第 1、2 軸滾筒,第 1、 2 軸滾筒軸心連線的 中點與第3軸滾筒軸心線間的夾角a應滿足一下要求:a=ata n (4-3)第1、2軸滾筒與第3軸滾筒上母線高度差 H可按下式計算: H= (1000+D (1-cos31.5 )- 2(4-4)(5) 根本慣量 重型底盤測功機的根本慣量(名牌標稱值)要求為:(1452.8±18.1 )kg。( 6 )承載質量用于重型車檢測的底盤測功機應能測試最大單軸軸荷為 8000kg 的車輛或最大總質量為 14000kg的車輛
23、。對于三軸六滾筒的底盤測功機應能測試最大雙軸軸荷為22000kg車輛。( 7)最大車速底盤測功機最大測試車速不低于 130km/h。( 8)功率吸收裝置Lug Down 加載減速法測量用重型底盤測功機,功率吸收裝置的吸收功率范圍應能后在車速大于或等于70.0km/h時,穩定吸收至少50.0kW的功率持續5min以上,并能夠連續進行 至少8次試驗,兩次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3min。緊接著,在測試車速不變的情況下,持續 穩定吸收至少120kW的功率5min以上,并能夠連續進行至少兩次試驗,兩次試驗之間的時間 間隔為 3min。3. 工況法排放檢測系統組成如圖 4-5 所示,工況法排放檢測系統主要
24、有測功機臺架、控制系統、助手儀(如電視機)、散熱風機及放檢測儀器組成。ASM急態工況法需配備專用尾氣分析儀,Lug Down加載減 速工況法需配備專用投射式煙度計。 VMA簡易瞬態工況法同時需配備流量計和專用尾氣分析 儀(見VMAS僉測局部)。( 1 ) 主控柜 主控柜內安裝有工業計算機、采集控制板、打印機、顯示器等,工業計算機和采集控制 板主要作用是控制底盤測功機對車輛進行加載并處理底盤測功機采集的信號。顯示器和打印 機用來顯示控制和信號等信息并打印測試結果。圖4-5 ASM及Lug Bown工況法設備組成艷機凰 艸9印 主計打2底盤測功機臺架底盤測功機用來承載測試車輛,用主控柜局部控制功率
25、吸收裝置,來模擬車輛行駛 阻力。測功機上還裝有傳感器測量車速和扭力,并傳輸給控制局部進行分析和計算。3電機變頻器電機變頻器受控制局部的計算機控制, 給底盤測功機的電機提供電源,主控局部控 制電機變頻器輸出電源的頻率,即可控制底盤測功機的轉速。4助手儀如電視機為引車員提供操作指示畫面,以便引車員按檢測規程對車輛的速度進行控制。5車輛散熱風扇在車輛進行檢測的工程中,利用軸流風扇對車輛進行散熱,以免車輛因發動機過熱 對車輛造成損害。6擋車器和地錨這兩個裝置都是測試系統的平安裝置,擋車器時用來固定未檢軸的位置以免車輛前后竄動。地錨用于安裝平安帶, 平安帶固定在被測車輛上防止車輛高速測量時竄出底盤測功
26、機。底盤測功機測試原理 底盤測功機是一種機動車工況法尾氣排放檢測時,用于模擬加載的試驗設備。用測功 機模擬汽車在實際行駛時的不同負載及各種運動阻力,來實現對不同尾氣排放檢測工況的模 擬。檢測時,被測汽車的驅動輪先停在舉升器上,舉升器下降后車輪停在滾筒之間。驅動輪 帶動滾筒轉動,滾筒相當于活動路面,使汽車產生相對行駛。利用功率吸收裝置電渦流機 來模擬各工況中需加載的不同負載。檢測過程中,驅動輪的轉速由安裝在滾筒軸上的測速傳 感器測量:驅動輪的輸出力矩或功率由安裝在功率吸收裝置定子上的測力傳感器測量。 控制系統按照檢測方法的要求,根據測力和測速傳感器反應的信息,調整功率吸收裝置控制 電流的大小,進
27、而來調節和控制所模擬的不同負載,與此同時、由氣體分析儀對不同工況下 的尾氣排放進行記錄, 由控制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 結果判定以實現機動車排放檢測的目的。1 功率測量在平坦路面上行駛的汽車, 發動機輸出的有效功率在克服了汽車底盤傳動系阻力后輸出 到驅動輪, 驅動輪輸出功率用以克服車輛路面行駛時的車輪滾動阻力、 慣性阻力和迎風阻力: 測功機利用滾筒代替路面,驅動輪上的相應負載用電渦流測功器來模擬,慣性阻力用飛輪進 行模擬。汽車的車速 V驅動力F與驅動輪輸出功率P的關系可用式4-5表示:P=FX V/36004-5式中:P輸出功率,單位為千瓦kW;F 驅動力,單位為牛 N;V 車速,單位為千米每小
28、時 km/h。從上式可見,只要同時測出F和V即可計算出功率P。2 速度測量汽車車輪驅動滾筒轉動時, 滾筒軸上的速度傳感器將滾筒的轉速變換成相應頻率的脈沖, 根據輸出脈沖頻率計算汽車的速度。V=0.377nr4-6式中:V車速,單位千米每小時km/h;n 主滾筒轉速,單位為轉每分鐘 r/min ;r 滾筒半徑,單位為米 m。 3驅動力測量當汽車車輪驅動滾動轉動時,帶動電渦流測功器轉予(感應予)轉動,感應予被拖動旋轉時出現渦流,該渦流與它產生的磁場相作用,從而產生反向制動力矩,該力矩作用到測力傳感器上,使傳感器受拉產生電信號,該信號的大小與車輪驅動力成正比,經處理后可顯示出汽車車輪驅動力。控制定予
29、勵磁電流大小,可改變測功器吸收功率和制動力矩的大小,以實現 汽車不同工況下的測量。在標定時,假設標定力作用點到主滾筒中心的水平距離為L (m ,滾筒半徑為r(m),那么換算到滾筒外表力 F(N):F=(L/r)X(4-7)式中:在標定力作用點加載的標準力。( 4) 道路試驗與臺架試驗阻力條件比擬1) 在平坦路面上進行的道路試驗中,發動機輸出的有效功率用于克服汽車底盤傳動系阻 力()后輸出到驅動輪,驅動輪輸出功率用以克服車輛路面行駛時的車輪滾動阻力) 、慣性阻 力(,在勻速運動時和迎風阻力) ,用式( 4-8 )表示:=( 4-8 )式中: 可用路試滑行能力法試驗獲得。2) 在臺架試驗中,發動機
30、輸出的有限功率用于克服汽車底盤傳動系阻力()后輸出到驅 動輪,驅動輪輸出功率用以克服驅動輪與滾筒間的滾筒阻力) 、慣性阻力)、在勻速運動時=0)和測功機臺架內部阻力),用式(4-9)表示:=(4-9)式中:3) 等速運動時測功臺架模擬路試阻力條件分析:車輛在臺架上進入等速運動時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測功、油耗、ASM尾氣排放等),路試與臺試時那么由式( 4-8)和式( 4-9)得:F=(4-10)臺式時通過調整控制渦流機線圈的勵磁電流大小來進行F阻力加載模擬,使臺試阻力等于路試阻力。4) 變速運動時測功臺架模擬路試慣性阻力條件分析:車輛在臺架上進行變速運動測量的過程中(加速時間、滑行距離),在測功
31、機上通過飛輪模擬路試慣性阻力:使。式中忽略了汽車車輪及其傳動系其他旋轉件慣量的作用 臺試時進行速度 v 下的動能為:J=X (= X=()X = (設 K=)(4-12)式中:V車輪外表線速度,單位為米每秒(m/s);J 測功臺架、車輪、底盤傳動系各種旋轉部件的轉動慣量;角速度;R 滾筒半徑,單位為米( m);K 當量慣量; 令在車輪外表線速度為 V時,路試與臺試動能相等,貝U由式(4-11)和式(4-12)應式: K=m=J/。 輕型測功機傳動部 K 907kg,另可掛接不同K值的慣性飛輪用以組合模擬不同質量的 汽車路試慣量。但通過機械飛輪組合無法連續模擬不同質量汽車的慣量,模擬誤差大。 變
32、速運動時還應注意模擬其他阻力條件(如風阻、滾動阻力等),實際應用中較困難。(5) 兩次滑行法測量測功機根本慣量及內部損耗阻力用驅動電機驅動底盤測功機滾筒, 將滾筒外表線速度提高到規定的滑行初速度 (m/s) 以上, 按系統提示開始第一次滑行, 測功機加載阻力 (N), 滑行過程經過 (m/s) 兩速度點, 記錄兩點間 的時間 (s) 。再按上述過程進行第二次滑行,測功機加載阻力 (N) ,滑行過程經過,記錄兩點間的時間 (s) o X假設在底盤測功機上運行時,底盤測功機旋轉件當量慣量之和為DIW(kg),那么根據能力守恒定律有:X( -) =(F+) X S=(F+) X VX(4-13)X(
33、 -) =(F+) X S=(F+) X VX(4-14)式中:F速度為V時的底盤測功機內部阻力,單位為牛頓(N)。V=將式( 4-13)和式( 414)相除,可得;1=F=求出 F, 得:(4-15)將式( 4-15)代入式( 4-13),化簡求出 DIW:DIW= (4-16)(6) 理論滑行時間計算在底盤測功機日常檢驗與校準時,理論滑行時間計算方法如下:驅動測功機滾筒到滑行(加載力0),滾筒外表線速度從的測量時間為 ACDT理論計算時間CCD如下:由式(4-13 )得:X( - )X( + ) =(F+) X S=(F+) X VX因為: V=代入,可求得:X( -=(F+) X=( 4
34、-17 )式中:THP為總功率(kW,等于(F+) X V/1000。日常檢驗為防止設備隨著溫度、濕度、大氣壓力等環境狀態的變化導致設備技術參數的變化,根據GB18282005和GB3842005的要求,檢測站應按檢測數量情況及當地主管部門要求,進行定期的日常檢驗,檢驗內容主要為:寄生功率滑行測試、加載滑行測試、底盤測功機的 力和速度校準(見計量標準) 、以及尾氣分析儀局部的日常檢驗。1. 滾筒轉速測量裝置要求(1)底盤測功機主滾筒線速度絕對誤差w 0.2km/h或相對誤差w 0.5%。( 2)主、副滾筒同步性:對于 ASM及 Lug Down用測功機:0.3km/h。對于VMA用測功機:0.
35、16km/h。一般,在日常檢驗時,因速度值線性度好,可考慮只檢查 40km/h 速度點的準確性。如40km/h 點不能滿足要求,再檢查其他點。各檢查點有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時,應處理與調整 到滿足速度誤差要求。對于帶同步帶的測功機,同步性誤差一般無須檢查。但如主、副滾筒使用易打滑的皮 帶連接或用電氣控制同步,那么應檢查同步性。檢驗方法見排放檢測用底盤測功機校準標準。2. 力傳感器要求日常檢驗時,最大測定點相對誤差應w 1%檢驗方法見排放檢測用底盤測功機校準標準。3. 寄生功率滑行測試底盤測功機內部寄生功率隨著溫度、濕度、氣壓、使用時間等變化,會產生一定的變化, 這種變化會導致加載量總功率的不準確
36、,應定期檢查。對于ASM及VMAS用測功機:按56 km/ho km/h區間做日常滑行檢驗表 4-1 ;對于 Lug Down用測功機:按96 km/ho km/h區間做日常滑行檢驗表4-2 。如發現與原數據產 生明顯變化時,應按第3條要求重新標定寄生功率。ASM及 VMAS5測功機滑行測試56 km/h0 km/h 檢測站日常檢驗時,由驅動電機帶動滾筒轉動到至少 56 km/h的速度,然后使驅動電機 斷電進行寄生功率滑行測試。滑行測試的速度間隔區間、相應的名義速度和數據記錄如表4-1 所示。設備制造商也可提供其他的滑行測試速度區間,但不應和表 4-1的規定相抵觸。如果 測試的寄生功率與標定的
37、寄生功率之間的誤差太大,此時就需要對寄生功率進行重新標定。檢測站日常檢驗的寄生功率滑行測試速度區間和相應的名義速度寄生功率滑行測試速度區間/km/h51 4548 3240 2433 17名義速度/km/h48403225滑行時間/s檢測站日常檢驗寄生功率計算公式:1 對于表4-1中寄生功率滑行測試速度區間為5145 km/h時,寄生功率計算公式如 下:PLHP48=0.022 22X DIW/A4-192對于表4-1中其他寄生功率滑行測試速度區間,寄生功率計算公式如下:PLH0.001 234 57 XX DIW/A4-20式中:PLH名義速度為時的寄生功率,Kvy=40km/h,32km/
38、h,25km/h;相應速度段的滑行時間,s ;DIW 系統慣量。1Lug Down用測功機滑行測試96 km/h0 km/h 檢測站日常檢驗時,由驅動電機帶動滾筒轉動到至少 96km/h的速度,然后使驅動電機 斷電進行寄生功率滑行測試。滑行測試的速度間隔區間、相應的名義速度和數據記錄如 表4-2所示。設備制造商也可提供其他的滑行測試速度區間,但不應和表4-2的規定相抵觸。如果測試的寄生功率與標定的寄生功率之間誤差太大,此時就需要對寄生功率進行重新標定。檢測站日常檢驗的寄生功率滑行測試速度區間和相應的名義速度寄生功率滑行測試速度區間/(km/h)名義速度/(km/h)滑行時間/s寄生功率滑行測試
39、速度區間/(km/h)名義速度/(km/h)滑行時間/s92 848852 444884 768044 364076 687236 283268 606428 202460 525620 1216檢測站日常檢驗寄生功率計算公式如下:PLH=0.000 617 28XX DIW/A(4-21 )式中:PLH名義速度為時的寄生功率,kW;=40km/h, 32km/h, 25km/h ;相應速度段的滑行時間,s;DIW 系統慣量。(2)測功機寄生功率標定(96 km/h0 km/h )由驅動電機帶動滾筒轉動到至少 96 km/h的線速度,然后使驅動電機斷電的方法進行寄生功率標定。根據測得的底盤測功
40、機各速度點的寄生功率,用軟件計算并擬合成寄生功率一速度曲線。在速度為V時的寄生功率為:PLH=A+BX V+CX +DX(4-22)式中:A、B C D系數可從各點滑行數據擬合計算得出。4. 加載滑行測試檢測滑行時間與理論滑行時間相對誤差范圍需滿足:w 7% < 7%檢測站日常檢驗加載滑行測試時,可在(6.013.0) kW之間隨機選擇一個值,作為IHP40值或IHP25值對功率吸收裝置進行設定。由驅動電機帶動滾筒轉動至少 53km/h 的線速度,然后使驅動電機斷電的方法進行(4832) km/h和(3317) km/h的加載滑 行測試。加載滑行測試時,底盤測功機所有轉動件均需轉動。對于
41、Lug Down用測功機:實測滑行時間與理論滑行時間相對誤差范圍需滿足:w7% w 7%檢測站日常檢驗加載滑行測試時,可在(6.013.0 ) kW之間隨機選擇一個值,作為IHP56值或IHP40值對功率吸收裝置進行設定。由驅動電機帶動滾筒轉動到至少70km/h的線速度,然后使驅動電機斷電的方法進行6448 km/h和4832 km/h的 加載滑行測試加載滑行測試時,底盤測功機所有轉動件均需轉動。底盤測功機在進行-m/s的加載滑行測試,計算滑行時間 CCD單位:s為:CCD=DIWX - X V/ 4-23式中:v= + /2.IHP為加載指示功率,為名義速度為 vkm/h時的寄生功率。當滑行
42、區間為6448 km/h,名義速度56km/h,V=56/3.6=15.56m/s,理論滑行時 間為CCDT56當滑行區間為4832 km/h,名義速度40km/h, V=40/3.6=11.11m/s,理論滑行時 間為CCDT40當滑行區間為3317 km/h,名義速度 25km/h,V=25/3.6=6.94m/s,理論滑行時間為CCDT25=5. 日常檢驗工程匯總日常檢驗工程匯總日常檢驗工程ASMVMASLug Down速度誤差校準< 0.5%同步誤差校準< 0.3km/h< 0.16km/h< 0.3km/h力校準最大測定點相對誤差應w 1%寄生功率滑行測試56
43、 km/h 0 km/h96 km/h 0 km/h可在6.013.0 kW之間隨機可在6.013.0 kW之間隨機選擇一個值,作為IHP40 和 IHP25 值選擇一個值,作為 IHP56和IHP25對功率吸收裝置進行設定。值對功率吸收裝置進行設定。進行加載滑行測試進行4832 km/h 和 33 1764 48km/h 和48 32 km/hkm/h的加載滑行測試。的加載滑行測試。相對誤差范圍需滿相對誤差范圍需滿足:<7% w 7%足:w 7%w 7%尾氣分析儀檢查依 據HJ/T291-2006 中 7.1依 據HJ/T290-2006 中 8.1依據HJ/T 292-2006中7.
44、1相關要求相關要求相關要求穩態工況法輕型點燃式發動機汽車簡易穩態工況污染物排放檢測系統以下簡稱“ASM系統是基于輕型車總質量為3500kg以下的M N類車輛污染物濃度排放的測試系統。它用輕型底 盤測功機對被檢車輛進行道路阻力模擬加載,在25km/h、40km/h等速工況下測量尾氣排放。與雙怠速測量方法相比,與實際道路的相關性較好,且操作簡單、重復性好。GB 18285-2005?點燃式發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測量方法?給出了ASM穩態工況測量方法,HJ/T 291 2006?汽油車穩態工況法排氣污染物測量設備技術要求?給出底 盤測功機、尾氣分析儀、微機控制系統等設備要求,HJ/T2402
45、005?確定點燃式發動機在用汽車簡易工況法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那么和方法?給出了排放限值確實定原那么和方法。1.設備組成及原理1.1 ASM系統組成ASM工況法試驗設備由輕型底盤測功機、五氣分析儀、電氣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軟件、及助手儀如電視機、車輛散熱風扇、平安保護裝置等組成,具體組成見圖5-1 o1底盤測功機輕型底盤測功機用來承載測試車輛,用主控柜局部的控制電路控制功率吸收裝置,來模擬車輛行駛阻力。測功機上還裝有傳感器測量車速和扭力,并傳輸給控制局部進行分析和計 算。底盤測功機由輕型測功機臺架、電機變頻裝置、擋車器、車輛散熱風扇、助手儀如電 視機等組成。2計算機控制系統由主控柜、工業控制
46、計算機、打印機、電氣控制系統、計算機軟件系統組成。控制過程及軟件操作執行GB 182852005及HJ/T 2912006標準。用于ASMM量過程的控制、數據 測量處理與評價。3五氣分析儀團汩彌工況法設蠱組成此分析儀在測試過程中測量測量車輛排氣管中排出的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Q、氧化碳C、一氧化氮NO和氧的濃度,并把信息實時的傳輸給主控局部1.2 ASM測試原理被檢車輛驅動輪停放到底盤測功機上,車輛啟動,由檢驗員將車速控制穩定到規定工況速度25km/h及40km/h兩個工況,由電氣控制系統控制調節功率吸收裝置,使得加載到滾筒 外表的總吸收功率THP為測試工況下的給定加載值時,車輛穩定帶載荷
47、運行。五氣分析儀測 量車輛的尾氣排放中各成分的含量、通過分析儀自帶的環境測試單元測取溫度、濕度、氣壓 參數,計算出稀釋系數DF,然后計算出校正后的 CO HC NO排放濃度值,并給出合格性 評價。測試過程中,控制系統發出操作指令,由助手儀如電視機等、顯示,引導檢驗員操作, 車輛散熱風扇對車頭吹風散熱,平安裝置用于保護測試時的車輛運行平安。對不同車輛,GB 18285-2005給出加載設定功率的公式如下:=RM/1485-1=RM/1855-2式中:RM-基準質量,單位為千克kg;測功機對車輛加載功率時的指示功率:IHP=P-PHLP5-3 式中:IHP在指定的測試工況下,測功機的指示功率,單位
48、為千瓦;P 在指定的測試工況下,根據基準質量計算得到的設定功率值,單位為千瓦;PHLP 在指定的測試工況下,測功機內部損耗功率,單位為千瓦。2ASM試驗方法2.1 試驗準備 1車輛準備1 如需要,可在發動機上安裝冷卻水和潤滑油測溫計等測試儀器。2 應關閉空調、暖風等附屬裝備。 裝備牽引力控制裝置的車輛應關閉牽引力控制裝置。3 車輛預熱:進行實驗前,車輛各總成的熱狀態應符合汽車技術條件的規定,并保持 穩定。在試驗前車輛的等候時間超過 20min或在試驗前熄火超過5min,應選以下任一種方法 預熱車輛:車輛在無負荷狀態使發動機以 2500r/min 運轉 4min;車輛在測功機上按ASM5025T
49、況運行60s。4 變速器的使用 安裝自動變速器的車輛應使用前進擋進行試驗。安裝手動變速器的車輛應使用二擋,如果二擋所能到達的最高車速低于 45km/h 可使用三擋。5 車輛驅動輪應位于滾筒上,必須確保車輛橫向穩定。驅動輪胎應枯燥防滑。6 車輛應限位良好。對前輪驅動車輛,試驗前應使駐車制動起作用。7 在試驗工況計時過程中,車輛不允許制動。如果車輛制動,工況起始計時應重新置 零 t=0 s 。 2測功機預熱測功機每天開機或停機、轉速小于 25km/h超過30min,應在試驗前進行自動預熱。次預 熱應由系統自動控制完成,如沒有按規定完成預熱,系統應鎖定不能進行檢測。5.2.2 測試過程1車輛驅動輪位
50、于測功機滾筒上,將分析儀取樣探頭插入排氣管中,深度為400mm, 并固定于排氣管上。對獨立工作的多排氣管應同時取樣。2 ASM502工況輛經預熱后,加速至25km/h,測功機根據測試工況要求加載,工況計時器開始計時t=0 s,車輛保持25± 1.5km/h等速5S后開始檢測。當測功機轉速和扭矩偏差超過設定值的 時間大于5s,檢測應重新開始。然后系統開始預置10s之后開始快速檢查工況,計時器為t=15s 時分析儀器開始測量,每秒鐘測量一次,并根據稀釋修正系數及濕度修正系數計算10s內的排放平均值。運行10st=2sASM5025速檢查工況結束。車輛運行至90st=90sASM5025
51、工況結束。測功機在車速 25.0±1.5 km/h 的允許誤差范圍內,加載扭矩應隨車速的變化 做相應的調整,保證加載功率不隨車速改變。扭矩允許誤差為該工況設定扭矩的±5%。在測量過程中,任意連續10s內第1秒至第10秒的車速變化相對于第1秒小于土 0.5km/h, 測試結果有效。快速檢查工況的 10s 內的排放平均值經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限值的50%,那么測試合格,檢測結束;否那么應繼續進行至 90s工況。如果所有檢測污染物連續 10s的平均 值低于或等于限值,那么該車應判定為 ASM5025T況合格,繼續進行ASM2540僉測;如任何一 種污染物連續10s的平均值超過限值
52、,那么測試不合格,檢測結束。在檢測過程中如任意連續 10s內的任何一種污染物10s內的任何一種污染值10次排放值經修正后均高于限值的 500% 那么測試不合格,檢測結束。3ASM254C工況車輛從25km/h直接加速至40km/h,測功機根據測試工況要求加載,工況計時器考試計 時t=0 s 車輛保持40 ± 1.5Km/h等速5s后開始檢測。當測工機轉速和扭矩偏差超過 設定值的時間大于5s,檢測應重新開始。然后系統開始預置 10s之后開始快速檢查工況,計 時器為 t=15s 時分析儀器開始測量,每秒鐘測量一次,并根據稀釋修正系數及濕度修正系數 計算 10s 內的排放平均值。運行 10
53、st=25sASM2540 快速檢查工況結束。車輛運行至 90st=90sASM254C工況結束。測功機在車速40 土 1.5km/h的允許誤差范圍內,加載扭矩 應隨車速的變化做相應的調整,保證加載功率不隨車速改變。扭矩誤差為該工況設定扭矩的 ± 5%。在測量過程中,任意連續10s內第1秒至第10秒的車速變化相對于第1秒小于土 0.5km/h, 測試結果有效。快速檢查工況的 10s 內的排放平均值經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限值的50%,那么測試合格,檢測結束;否那么應繼續進行至 90s工況。果所有檢測污染物連續10s的平均值 均低于或等于限值,那么該車應判定為合格,如任何一種污染物連續10s的平均值超過限值,那么測試不合格,檢測結束,檢測結束。在檢測過程中如任意連續10s內的任何一種污染物10次排放值經修正后如高于限值的 500%,那么測試不合格,檢測結束。523測試運轉循環在底盤測功機上進行的測試運轉循環如表所示,并用圖加以描述工況運轉次序速度k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濰坊學院《食品酶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模電 7-信號的運算和處理學習資料
-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一中達標名校2025屆第二學期期末統一考試(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西方文化與近代中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通職業大學《行為矯正》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傳媒學院《分析代數方法選講》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廣告合同范例大全
-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合同范例
- 委托代理采購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房地產項目顧問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ANPQP概要-主要表單介紹及4M變更流程
- 2023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氯乙酸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農村集體土地租賃合同范本村集體土地房屋租
- 電焊煙塵職業危害培訓課件
- 2024年內蒙古通遼新正電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蒙古國的投資環境分析報告
- 《公司法培訓》課件
- 印章可疑情況管理制度
- 健康體檢重要異常結果管理規范
- 基于單片機的汽車超載控制系統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