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1 供水設施安裝與施工11 一般規定111 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氣壓給水設備、消防水泵接合器等供水設施及其附屬管道的安裝,應清除其內部污垢和雜物。安裝中斷時,其敞口處應封閉。112 供水設施安裝時,其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12 消防水泵和穩壓泵安裝121 消防水泵、穩壓泵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122 消防水泵和穩壓泵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安裝使用說明書。123 當設計無要求時,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應安裝止回閥和壓力表,并宜安裝檢查和試水用的放水閥門;消防水泵泵組的總出水管上還應安裝壓力
2、表和泄壓閥;安裝壓力表時應加設緩沖裝置。壓力表和緩沖裝置之間應安裝旋塞;壓力表量程應為工作壓力的225倍。124 吸水管及其附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241 吸水管上的控制閥應在消防水泵固定于基礎上之后再進行安裝,其直徑不應小于消防水泵吸水口直徑,且不應采用蝶閥;1242 當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獨立的兩個基礎上且相互為剛性連接時,吸水管上應加設柔性連接管;1243 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13 消防水箱安裝和消防水池施工131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施工和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132 消防水箱的容積、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時,消防水
3、箱間的主要通道寬度不應小于10m;鋼板消防水箱四周應設檢修通道,其寬度不小于07 m;消防水箱頂部至樓板或梁底的距離不得小于06m。133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溢流管、泄水管不得與生產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統直接相連。134 管道穿過鋼筋混凝土消防水箱或消防水池時,應加設防水套管;對有振動的管道尚應加設柔性接頭。進水管和出水管的接頭與鋼板消防水箱的連接應采用焊接,焊接處應做防銹處理。14 消防氣壓給水設備安裝141 消防氣壓給水設備的氣壓罐,其容積、氣壓、水位及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142 消防氣壓給水設備上的安全閥、壓力表、泄水管、水位指示器等的安裝應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143 消防氣壓
4、給水設備安裝位置、進水管及出水管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時其四周應設檢修通道,其寬度不應小于07m,消防氣壓給水設備頂部至樓板或梁底的距離不得小于1.Om。4.5 消防水泵接臺器安裝1.5.1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組裝應按接口、本體、聯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放空管、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使消防用水能從消防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1.5.2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5.2.1 應安裝在便于消防車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機動車行駛地段; 1.5.2.2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應采用鑄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標志的鑄鐵井蓋,并在附近設置指示其位置的固定標志; 1.5.2.3地上消防水泵接合器應設
5、置與消火栓區別的固定標志; 1.5.2.4 墻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其安裝高度宜為1.1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0m,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墻下方。1.5.3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使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大于0.4m,且不應小于井蓋的半徑。1.5.4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的砌筑應符合下列要求:1.5.4.1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的地方設置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時,其井壁宜采用Mu7.5級磚、M5.0級水泥砂漿砌筑;1.5.4.2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的地方設置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時,其井壁宜采用Mu7.5級磚、M7.5級水泥砂漿砌筑,且井壁內、外表
6、面應采用12水泥砂漿抹面,并應摻有防水劑,其抹面的厚度不應小于20mm,抹面高度應高出最高地下水位250mm。當管道穿過井壁時,管道與井壁間的間隙宜采用粘土填塞密實,并應采用M7.5級水泥砂漿抹面,抹面厚度不應小于50mm。2 管網及系統組件安裝2.1 管網安裝2.1.1 管網安裝前應校直管子,并應清除管子內部的雜物;安裝時應隨時清除已安裝管道內部的雜物。2.1.2 在具有腐蝕性的場所安裝管網前,應按設計要求對管子、管件等進行防腐處理。2.1.3 管網安裝,當管子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時,應采用螺紋連接;當管子公稱直徑大于100mm時,可采用焊接或法蘭連接。連接后,均不得減小管道的通水橫
7、斷面面積。2.1.4 螺紋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2.1.4.1 管子宜采用機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飛邊、毛刺;管子螺紋密封面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螺紋 基本尺寸要求、普通螺紋 公差與配合、管路旋入端螺紋尺寸系列的有關規定;2.1.4.2 當管道變徑時,宜采用異徑接頭;在管道彎頭處不得采用補芯;當需要采用補芯時,三通上可用1個,四通上不應超過2個;公稱直徑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頭;2.1.4.3 螺紋連接的密封填料應均勻附著在管道的螺紋部分;擰緊螺紋時,不得將填料擠入管道內;連接后,應將連接處外部清理干凈。2.1.5 焊接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
8、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2.1.6 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2.1.6的規定。管道的中心線與粱、柱、樓板最小距離 表2.1.6公稱直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距離(mm)4040506070801001251502002.1.7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2.1.7.1 管道應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表2.1.7的規定;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間的距離
9、; 表2.1.7公稱直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距離(m)3.54.04.55.06.06.0 6.5 7.08.09.511.012.02.1.7.2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質、加工尺寸及焊接質量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1.7.3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裝位置不應妨礙噴頭的噴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與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300mm;與末端噴頭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750mm;2.1.7.4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鄰兩噴頭之間的管段設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個;當噴頭之間距離小于18m時,
10、可隔段設置吊架,但吊架的間距不宜大于36m;2.1.7.5 當管子的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50mm時,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少于1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2.1.7.6 豎直安裝的配水干管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裝位置距地面或樓面的距離宜為1.51.8m。2.1.8 管道穿過建筑物的變形縫時,應設置柔性短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體厚度,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管道的焊接環縫不得位于套管內。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2.1.9 管道橫向安裝宜設0.0020.005的坡度,且應坡向排水管;當局部區域難以利用
11、排水管將水排凈時,應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當噴頭數量小于或等于只時,可在管道低凹處加設閥門;當噴頭數量大于只時,宜裝設帶閥門的排水管。2.1.10 配水干管、配水管應做紅色或紅、黃色環圈標志。2.1.11 管網在安裝中斷時,應將管道的敞口封閉。2.2 噴頭安裝2.2.1 噴頭安裝應在系統試壓、沖洗合格后進行。2.2.2 噴頭安裝時宜采用專用的彎頭、三通。2.2.3 噴頭安裝時,不得對噴頭進行拆裝、改動,并嚴禁給噴頭附加任何裝飾性涂層。2.2.4 噴頭安裝應使用專用扳手,嚴禁利用噴頭的框架施擰;噴頭的框架、濺水盤產生變形或釋放原件損傷時,應采用規格、型號相同的噴頭更換。2.2.5 當噴頭的公稱直徑
12、小于10mm時,應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裝過濾器。2.2.6 安裝在易受機械損傷處的噴頭,應加設噴頭防護罩。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 表2.2.8噴頭與梁、通風管道的水平距離(mm)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mm)300600256007507575090075900105010010501200150120013501801350150023015001680280168018303602.2.7 噴頭安裝時,濺水盤與吊頂、門、窗、洞口或墻面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2.2.8 當噴頭濺水盤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寬度小
13、于1.2m的通風管道腹面時,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應符合表2.2.8的規定。2.2.9 當通風管道寬度大于1.2m時,噴頭應安裝在其腹面以下部位。2.2.10 當噴頭安裝在不到頂的隔斷附近時,噴頭與隔斷的水平距離和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2.2.10的規定。噴頭與隔斷的水平距離和最小垂直距離 表2.2.10水平距離(mm)150225300375450600750>900最小垂直距離(mm)751001502002363133364502.3 報警閥組安裝2.3.1 報警閥組的安裝應先安裝水源控制閥、報警閥
14、,然后應再進行報警閥輔助管道的連接。水源控制閥、報警閥與配水干管的連接,應使水流方向一致。報警閥組安裝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報警閥組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明顯位置,距室內地面高度宜為1.2m;兩側與墻的距離不應小于0.5m;正面與墻的距離不應小于1.2m。安裝報警閥組的室內地面應有排水設施。2.3.2 報警閥組附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2.3.2.1 壓力表應安裝在報警閥上便于觀測的位置;2.3.2.2 排水管和試驗閥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位置;2.3.2.3 水源控制閥安裝應便于操作,且應有明顯開閉標志和可靠的鎖定設施。2.3.3 濕式報警閥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2.3.3.1 應
15、使報警閥前后的管道中能順利充滿水;壓力波動時,水力警鈴不應發生誤報答。2.3.3.2 報警水流通路上的過濾器應安裝在延遲器前,而且是便于排渣操作的位置。2.3.4 干式報警閥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2.3.4.1 應安裝在不發生冰凍的場所;2.3.4.2 安裝完成后,應向報警閥氣室注入高度為50100mm的清水;2.3.4.3 充氣連接管接口應在報警閥氣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且充氣連接管的直徑不應小于15mm;止回閥、截止閥應安裝在充氣連接管上;2.3.4.4 氣源設備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3.4.5 安全排氣閥應安裝在氣源與報警閥之間,且應靠近報警閥;2.3.4.6
16、 加速排氣裝置應安裝在靠近報警閥的位置,且應有防止水進入加速排氣裝置的措施;2.3.4.7 低氣壓預報警裝置應安裝在配水干管一側;2.3.4.8 下列部位應安裝壓力表:(1)報警閥充水一側和充氣一側;(2)空氣壓縮機的氣泵和儲氣罐上;(3)加速排氣裝置上。2.3.5 雨淋閥組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2.3.5.1 電動開啟、傳導管開啟或手動開啟的雨淋閥組,其傳導管的安裝應按濕式系統有關要求進行;開啟控制裝置的安裝應安全可靠。2.3.5.2 預作用系統雨淋閥組后的管道若需充氣,其安裝應按干式報警閥組有關要求進行;2.3.5.3 雨淋閥組的觀測儀表和操作閥門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便于觀測和操
17、作;2.3.5.4 雨淋閥組手動開啟裝置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在發生火災時應能安全開啟和便于操作;2.3.5.5 壓力表應安裝在雨淋閥的水源一側。24 其他組件安裝2.4.1 水力警鈴應安裝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墻上,且應安裝檢修、測試用的閥門。水力警鈴和報警閥的連接應采用鍍鋅鋼管,當鍍鋅鋼管的公稱直徑為15mm時,其長度不應大于6m;當鍍鋅鋼管的公稱直徑為20mm時,其長度不應大于20m;安裝后的水力警鈴啟動壓力不應小于0.05MPa。2.4.2 水流指示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2.4.2.1 水流指示器的安裝應在管道試壓和沖洗合格后進行,水流指示器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2.
18、4.2.2 水流指示器應豎直安裝在水平管道上側,其動作方向應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裝后的水流指示器漿片、膜片應動作靈活,不應與管壁發生碰擦。2.4.3 信號閥應安裝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與水流指示器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300mm。2.4.4 排氣閥的安裝應在系統管網試壓和沖洗合格后進行;排氣閥應安裝在配水干管頂部、配水管的末端,且應確保無滲漏。2.4.5 控制閥的規格、型號和安裝位置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方向應正確,控制閥內應清潔、無堵塞、無滲漏;主要控制閥應加設啟閉標志;隱蔽處的控制閥應在明顯處設有指示其位置的標志。2.4.6 節流裝置應安裝在公稱直徑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減壓孔板應安裝在
19、管道內水流轉彎處下游一側的直管上,且與轉彎處的距離不應小于管子公稱直徑的2倍。2.4.7 壓力開關應豎直安裝在通往水力警鈴的管道上,且不應在安裝中拆裝改動。2.4.8 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區管網末端。3 系統試壓和沖洗3.1 一般規定3.1.1 管網安裝完畢后,應對其進行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和沖洗。3.1.2 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宜用水進行。干式噴水滅火系統、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應做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3.1.3 系統試壓前應具備下列條件:3.1.3.1 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礎、支墩等經復查符合設計及公司要求;3.1.3.2 試壓用的壓力表不少于2只;精度不應低于15級,量程應
20、為試驗壓力值的152倍;3.1.3.3 試壓沖洗方案已經批準;3.1.3.4 對不能參與試壓的設備、儀表、閥門及附件應加以隔離或拆除;加設的臨時盲板應具有突出于法蘭的邊耳,且應做明顯標志,并記錄臨時盲板的數量。3.1.4 系統試壓過程中,當出現泄漏時,應停止試壓,并應放空管網中的試驗介質,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試。3.1.5 系統試壓完成后,應及時拆除所有臨時盲板及試驗用的管道,并應與記錄核對無誤,且應按本公司標準規范附錄A的格式填寫記錄并報公司審核。3.1.6 管網沖洗應在試壓合格后分段進行。沖洗順序應先室外,后室內;先地下,后地上;室內部分的沖洗應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順序進行。3.1
21、.7 管網沖洗宜用水進行。沖洗前,應對系統的儀表采取保護措施。止回閥和報警閥等應拆除,沖洗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復位。3.1.8 沖洗前,應對管道支架、吊架進行檢查,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3.1.9 對不能經受沖洗的設備和沖洗后可能存留臟物、雜物的管段,應進行清理、3.1.10 沖洗直徑大于100mm的管道時,應對其焊縫、死角和底部進行敲打,但不得損傷管道。3.1.11 管網沖洗合格后,應按本公司標準規范附錄B的格式填寫記錄并報公司審核3.1.12 水壓試驗和水沖洗宜采用生活用水進行,不得使用海水或有腐蝕性化學物質的水。3.2 水壓試驗3.2.1 水壓試驗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10,當低于10時,水壓試
22、驗應采取防凍措施。3.2.2 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不應低于1.4MPa;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大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3.2.3 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凈,并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60min,目測管網應無泄漏和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3.2.4 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3.2.5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水源干管、進戶管和室內埋地管道應在回填
23、前單獨的或與系統一起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3.3 氣壓試驗3.3.1 氣壓試驗的介質宜采用空氣或氮氣。3.3.2 氣壓嚴密性試驗的試驗壓力應為028MPa,且穩壓24h,壓力降不應大于0.01MPa。4 系統調試4.1 一般規定4.1.1 系統調試應在系統施工完成后進行。4.1.2 系統調試應具備下列條件:4.1.2.1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已儲備設計要求的水量:4.1.2.2 系統供電正常;4.1.2.3 消防氣壓給水設備的水位、氣壓符合設計要求;4.1.2.4 濕式噴水滅火系統管網內已充滿水;干式、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管網內的氣壓符合設計要求;閥門均無泄漏;4.1.2.5 與系統配
24、套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處于工作狀態。4.2 調試內容和要求4.2.1 系統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4.2.1.1 水源測試;4.2.1.2 消防水泵調試;4.2.1.3 穩壓泵調試;4.2.1.4 報警閥調試;4.2.1.5 排水裝置調試;4.2.1.6 聯動試驗。4.2.2 水源測試應符合下列要求:4.2.2.1 按設計要求核實消防水箱的容積、設置高度及消防儲水不作它用的技術措施;4.2.2.2 按設計要求核實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數量和供水能力,并通過移動式消防水泵做供水試驗進行驗證。4.2.3 消防水泵調試應符合下列要求:4.2.3.1 以自動或手動方式啟動消防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在5min內投入正常
25、運行;4.2.3.2 以備用電源切換時,消防水泵應在15min內投入正常運行。4.2.4 穩壓泵調試時,模擬設計啟動條件,穩壓泵應立即啟動;當達到系統設計壓力時,穩壓泵應自動停止運行。4.2.5 報警閥調試應符合下列要求:4.2.5.1 濕式報警閥調試時,在其試水裝置處放水,報警閥應及時動作;水力警鈴應發出報警信號,水流指示器應輸出報警電信號,壓力開關應接通電路報警,并應啟動消防水泵;4.2.5.2 干式報警閥調試時,開啟系統試驗閥,報警閥的啟動時間、啟動點壓力、水流到試驗裝置出口所需時間,均應符合設計要求;4.2.5.3 干濕式報警閥調試時,當差動型報警閥上室和管網的空氣壓力降至供水壓力的1
26、/8以下時,試水裝置應能連續出水,水力警鈴應發出報警信號。4.2.6 排水裝置調試應符合下列要求:4.2.6.1 開啟排水裝置的主排水閥,應按系統最大設計滅火水量做排水試驗,并使壓力達到穩定;4.2.6.2 試驗過程中,從系統排出的水應全部從室內排水系統排走。4.2.7 聯動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并按公司標準規范附錄C的格式填寫記錄并報公司審核4.2.7.1 采用專用測試儀表或其它方式,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種探測器輸入模擬火災信號,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應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4.2.7.2 啟動一只噴頭或以0.941.5Ls的流量從末端試水裝置處放水,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水力
27、警鈴和消防水泵等應及時動作并發出相應的信號。5 維護管理5.0.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具有管理、檢測、維護規程,并應保證系統處于準工作狀態。維護管理工作,可按本公司標準規范附錄E的格式填寫記錄并報公司審核5.0.2 維護管理人員應熟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維護規程。5.0.3 維護管理人員每天應對水源控制閥、報警閥組進行外觀檢查,并應保證系統處于無故障狀態。5.0.4 每年應對水源的供水能力進行一次測定。5.0.5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及消防氣壓給水設備應每月檢查一次,并應檢查其消防儲備水位及消防氣壓給水設備的氣體壓力。同時,應采取措施保證消防用水不作它用,并應每月對該措施進行檢查,發現故障應及時進行處理。5.0.6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氣壓給水設備內的水應根據當地環境、氣候條件不定期更換。更換前,負責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應向領導報告,并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忻州市靜樂縣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IT員工合同保密條款2025年
- 望江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個人動產抵押反擔保借款合同
- 南陽市鎮平縣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市第二實驗校2025屆初三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石渠縣2025年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企業人力資源顧問合同
- 洗滌劑產品購銷合同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卷(C)(含答案)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醫院綜合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會五一勞動節活動方案范文
- 光纖通信系統與網絡(第5版)課件 胡慶 第1-4章 光纖通信概論-光纖通信系統及設計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2-國開(ZJ)-參考資料
- 診所中藥飲片清單
- AOI直通率持續提升報告
- 來料檢驗指導書鋁型材
- 工程項目監理常用臺賬記錄表格(最新整理)
- Purchase Order模板參考模板
- 質量保證體系調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