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周小麗)_第1頁
教學設計(周小麗)_第2頁
教學設計(周小麗)_第3頁
教學設計(周小麗)_第4頁
教學設計(周小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設計(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學 科語文年 級五年級教學形式教 師周小麗單 位河南省濟源市太行路學校課題名稱地震中的父與子學情分析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文本有較大的差距,怎樣才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搭設一座橋梁,讓學生逐漸走進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學本課的一個關鍵,好在五年級的學生正是自我意識強烈,而且感情比較豐富的年齡,這篇課文課文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我感覺只要方法得當,這篇課文的教學是對他們盡行感恩教育的好選擇。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

2、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1出示地震照片配樂旁白(地震圖片,用以展現地震的危險和無情)旁白:同學們,昔日整潔的街道,鱗次櫛比的樓房,書聲瑯瑯的校園,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成了一片廢墟、滿目瘡痍。這就是地震發生后的真實場景。地震帶來的是生離死別,是家破人亡,是無盡的悲痛與心靈的傷痕,它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渺小與脆弱。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齊讀課題 。(板書)二、初讀回憶,整體感知1.自己小聲讀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 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評價這對父子,你會怎么說?(了不起)3.為什么用這個詞語?(出示句子) “這對了不起的

3、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齊讀這句話)三、細讀品味 感悟中心(一)品讀父親的了不起1. 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共同感受這對父子的了不起。2 我們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讓你感到父親了不起的語句,用直線畫出兒子了不起的語句,在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3. 我們先來感受父親的了不起。(1)生匯報(堅定地站起身、疾步走到、眼直直地看等)師:直接描寫父親的動作傳達出的是博大的父愛, 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2)生匯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出示句子) “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透過“什么”二字,他讀出了那么多內容。誰也畫了這句話?愿意談談你的感受嗎?關注

4、“不論總”,他體會出了父親的堅定執著。讀出這種堅定來,讓我們感受這了不起的父愛。(3)他們都是從直接描寫父親的句子體會到父親的了不起。你呢?(出示句子)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有些人認為太晚了沒有希望了,于是他們上來拉(課件變紅“有些人”、“拉”) “消防隊長”不得不擋(變紅“消防隊長”“擋”) “警察”的這番話是在勸(帶括號的勸)指名讀“有些人”,“消防隊長”、“警察”,其他學生齊讀父親的諾言。(4)生匯報,出示句子:他

5、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從這兩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師: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而這樣寫?師:這樣漫長的時間里,父親一定經歷了很多很多!你能結合父親的樣子想象出他會遇到哪些困難與危險嗎?看到這樣的父親,你想對他說什么?(你真是個了不起的父親)一句簡單的承諾,讓這位父親不眠不休,舍生忘死,更讓我們感到了災難面前的人性光輝。讓我們帶著對父親的理解與敬佩,再讀這兩句話。(二)、品讀兒子的了不起1、學生匯報,出示句子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

6、跟我在一起。”一個僅僅7歲的孩子,他為什么會說出這么勇敢的話,做出先人后己的決定呢誰能讀出他的勇敢?2、學生匯報,出示句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現在你就是阿曼達,你怎么跟同學說? 你就直接跟大家說你為什么把你改成了他?你怎么說得這么堅定(自豪)?分角色讀讀父子的對話,感受當時激動人心的情景。(同桌分角色讀1624段)四、總結全文 升華情感1、小結:父親的堅持到底決不放棄成就了兒子與同學奇跡般的生還;兒子的先人后己、勇敢堅定又源于對父親真誠諾言的信任。他們的了不起經受住了災難的嚴峻考驗,也讓我們看到那一

7、幕幕感人場面,更感受到彼此信任的力量。是啊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齊讀)2、引讀:當父親疲憊不堪、困難重重時是這句話讓他充滿無窮力量,讀生“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當兒子身處險境時是這句話給他力量,當兒子看到生的希望,是這句話讓他做出先人后己的選擇,讀生“不論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3、反饋:學習本文后,相信同學們對“了不起”一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誰能說一說。五、拓展延伸,人文積淀愛不是空泛的,它不僅體現在言語上,更是落實在行動上的責任。同學們,我們今天所講的是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在我國汶川地震中也同樣流傳著這樣一些感人的故事。 一位名叫程林祥的父親

8、,在地震后趕到學校,扒開廢墟,找到了兒子的尸體。他要把兒子背回去,讓兒子在家里最后過一夜。 而一位不知名的母親雙膝跪地,雙手著地支撐身體,救援人員在她身下發現了她毫發無傷的孩子還在安然地睡著。裹孩子的被子里有一部手機,屏幕上是媽媽留給孩子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板書設計17、地震中的父與子父 愛 承諾 了不起 心中有他人 子 信任作業或預習1把這個感人故事講給父母聽。 2把你的感動化作文字,寫下你對父母之愛的新理解。自我評價一、抓重點句,文本解讀。抓住“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句子,貫穿整個教學內容。通過旁人與父親的

9、對比,體會出父親那種近乎失常的舉動背后,蘊含的堅定的信念,體會深沉的父愛。通過揣摩父親的心理來更好地多元個性解讀文本。在學習重點句描寫父親動作,外貌的這句話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多元解讀,突出亮點。二、靈活處理教材,發展思維。閱讀教學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心理活動時,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適當的補白,進而有感情地體會朗讀,更深層次地體會深厚的父愛。心理活動進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縫隙,既訓練了思維能力,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說說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二是高年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