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陶瓷)_第1頁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陶瓷)_第2頁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陶瓷)_第3頁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陶瓷)_第4頁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陶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篇第三篇 陶瓷工藝學陶瓷工藝學第一章第一章 引引 言言 一、概念和分類v 1概念:廣義 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制 品的統稱。v 狹義 固體原料經成型、煅燒而制成的制品。v 普通陶瓷(傳統陶瓷):以粘土及其它天然礦物(長石、石英等)為原料經粉碎、成型、焙燒等工藝過程而制得的制品。 2分類: v陶瓷按用途分為: v 傳統陶瓷(普通陶瓷)和新型陶瓷(特種陶瓷、精密陶瓷),而傳統陶瓷又分為日用陶瓷、衛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學陶瓷、化工陶瓷等;v 新型陶瓷又分為結構陶瓷(機械和熱性能為主)和功能陶瓷(電、磁、光、生化、核能等)。2分類:v按性能分為:拓器、陶器和瓷器。性能見P213表3-1-2和3-1-3

2、。v按成分分為: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硅酸鹽陶瓷、鈦酸鹽陶瓷、磷酸鹽陶瓷、金屬陶瓷等。v 特種陶瓷的性能及用途,見教材P213表3-3-1。表3-3-1 特種陶瓷的性能及用途 性 能材 料應 用高絕緣性介電性導電性壓電性 熱釋電性軟磁性硬磁性半導體性 離子導電性 電子發射性熒光性透光性偏光性光反射性紅外反射性紅外透射性光導性生物化學功能 研磨性切削性強度功能潤滑功能耐熱性絕熱性導熱性核功能性 Ai2O3、BeO、C(人造金剛石)BaTiO3SiC、MoSi2P(Zr,Ti)O3(定向薄膜)SiO2(單晶薄片)P(Zr,Ti)O3(Zn,Mn,Fe)2O4;-Fe3O4SrO6 F

3、e2O3SnO2過度金屬氧化物ZnO-Bi2O3BaTiO3- Ai2O3穩定性ZrO2LaB6Y2O3,S:EuAi2O3、SnO2(涂布膜)PLZTTiNSnO2(涂膜)ZnS、MgOSiO2(高純纖維)Ai2O3、Ca5(F,Cl)P3O12SiO2(孔徑控制多孔體)Ai2O3、B4C、人造金剛石(粉體)C-BN、TiC、WC、TiCSi3N4、SiCC、MoSi2、h-BNAi2O3、ThO2K2OnTiO2,CaOSiO2Be、C、SiCUO2C(石墨)、BeOB4C基板電容器發熱器震蕩元件、點火元件、壓電變換器時鐘震蕩元件紅外線檢測元件磁帶磁鐵、可塑性磁鐵氣體傳感器熱敏電阻電壓性穩

4、定元件,非線形電阻自控電阻發熱元件NaS電池氧敏感元件電子槍用熱陰極熒光體高壓鈉燈、防霧玻璃偏光學元件太陽能聚光器省能源窗玻璃導彈光導纖維人工骨、齒固定化酵素載體研磨材料切削工具發動機材料潤滑劑耐熱結構材料絕緣材料基板核燃料減速劑控制棒材料二、我國陶瓷工業的發展概況vChina,瓷器,世界供認是我國最早發明。8000年前,生產陶器;3000年前,生產瓷器(上釉),我國最早東漢時期陶瓷普及,唐三彩世界文明。景德鎮陶瓷從古至今享譽很好,但建筑陶瓷在我國發展相對落后。第一章第一章 普通陶瓷原料及作用普通陶瓷原料及作用 第一節第一節 粘土粘土一、粘土定義 v具有可塑性且粒度小于幾微米的礦物。或粒度小于

5、幾微米的層狀硅酸鹽礦物。二、粘土的分類 v 高嶺土、膨潤土、伊利石、葉臘石、鋁礬土等。三、粘土組成 v化學組成:SiO2、Al2O3為主,少量其它氧化物(K2O、Na2O、Fe2O3、MgO、CaO等)v礦物組成:高嶺石、蒙脫石、伊利石等。含少量長石、石英等碎屑礦物。v顆粒組成:碎屑顆粒一般較大,粘土顆粒一般較小,小于2微米的顆粒多為粘土礦物。 四、粘土的工藝性質v1可塑性和結合性(粘結劑);v2離子交換性(脫色、過濾、填料等);v3觸變性,即泥料放置一段時間后,在維持原有水分的情況下會出現變稠和固化現象;v4膨化性,即吸水膨脹性;v5收縮性, 干燥收縮和焙燒收縮;v6燒結溫度與燒結范圍五、陶

6、瓷中粘土的作用 v粘土在陶瓷中起粘結作用。 第二節第二節 石英石英一、種類和性質 v1種類:脈石英、石英砂巖、石英巖(變質)、石英砂;v2性質:以SiO2為主,其他雜質很少。二、石英的相變 三、石英的作用 (脊料)v1加快干燥;v2減小坯體變形;v3增加機械強度;v4提高耐磨、抗腐性。第三節第三節 長長 石石一、種類 v鉀長石、斜長石二、作用 v1助溶;v2提高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v3提高透光度。三、代用原料 v 花崗偉晶巖、霞石正長巖、透輝石、硅灰石等。v 第四節第四節 其它原料其它原料一、碳酸鹽 v 方解石、白云石、菱鎂礦。高溫下起溶劑作用。 二、滑石 v 釉料和滑石質陶瓷三、硅灰石 v

7、助溶作用 四、透輝石和透閃石 v 助溶作用 第三章第三章 普通陶瓷的配料和計算普通陶瓷的配料和計算 第一節第一節 配料依據配料依據 v1弄清各原料在陶瓷中的作用;v2坯料和釉料組成滿足產品的物化性質;包括:收縮率、吸水率、熱震性、平整性、光滑性和抗腐性等。v3配方應滿足生產工藝設備條件;溫度、壓力、氣氛等。v4經濟、合理;v5借鑒成熟的配方。 第二節第二節 坯、釉料表示方法坯、釉料表示方法 v一、實際配料比表示一、實際配料比表示v 根據實際原料的種類和比例來表示。v二、礦物組成表示二、礦物組成表示v 根據各種原料的化學組成換算成長石、石英、黏土的比例。v三、化學組成表示三、化學組成表示v 以各

8、種氧化物的質量百分比來表示。v四、實驗公式(塞格爾式)表示四、實驗公式(塞格爾式)表示四、實驗公式(塞格爾式)表示四、實驗公式(塞格爾式)表示 v以堿性、中性、酸性氧化物的順序列出。坯式是以中性氧化物(R2O3)的mol數為1,計算其它化合物的摩爾數。釉式則是以堿性氧化物(R2O+RO)的mol數為1,計算其它化合物的摩爾數。v如:坯式表示v 0.3105 K2O v 0.1405 Na2O 0.9931 Al2O3 5.354 SiO2v 0.0297 CaO 0.0072 Fe2O3 0.0259 TiO2v 0.0192MgO v釉式表示v0.088 K2Ov0.065 Na2O 2.4

9、01 Al2O3 12.946 SiO2v0.195 CaO 0.032 Fe2O3 0.0667 TiO2v0.652 MgO v陶瓷的酸性指數:vCA=RO2/(R2O+RO+3R2O3)v硬瓷釉的CA一般為1.82.5, 而軟瓷釉的CA一般為1.41.6vCA大瓷脆,高溫時易變形,但燒成溫度低。第三節第三節 坯料的配方計算坯料的配方計算一、坯式的計算一、坯式的計算 v1已知坯料的化學組成計算坯式v(1)將各氧化物的百分含量換算成mol數;v(2)以中性氧化物的摩爾數為1 計算其它各氧化物的相對含量;v(3)按堿性、中性、酸性氧化物的順序列出坯式。 v例:已知某陶瓷坯料的化學組成為(%)v

10、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v67.08 21.12 0.23 0.43 0.35 0.16 vK2O Na2O 灼減 合計v5.92 1.35 2.44 99.08v其坯式計算結果為:v0.3105 K2O v0.1405 Na2O 0.9931 Al2O3 5.354 SiO2v0.0297 CaO 0.0072 Fe2O3 0.0259 TiO2v0.0192MgO v2已知坯式求坯料的化學組成v該計算為坯式的逆向計算。 二、示性礦物的計算二、示性礦物的計算 v( 1 ) 以 N a2O 的 含 量 計 算 鈉 長 石 ( A b :Na2OAl2O36

11、SiO2)v 以K2O的含量計算鉀長石(Or:K2OAl2O36 SiO2)v 以CaO的含量計算鈣長石(An:CaOAl2O32 SiO2)二、示性礦物的計算二、示性礦物的計算v(2)以Al2O3的含量總量減去長石中的Al2O3的含量,剩余的Al2O3計算v高嶺石(Kao:Al2O32 SiO22H2O)v蒙脫石(Mt:CaOAl2O34 SiO2nH2O)伊利石(I:K2O3Al2O36 SiO22H2O)。 二、示性礦物的計算二、示性礦物的計算v(3)以MgO計算菱鎂礦(MgCO3)或滑石(3MgO4 SiO2 H2O)。v(4)以 Fe2O3計算赤鐵礦(Fe2O3),多為黏土帶入。v(

12、5)以TiO2計算金紅石(TiO2),多為黏土帶入。v(6)剩余的SiO2為石英。 三、根據礦物組成計算配方三、根據礦物組成計算配方 v主要是要考慮黏土中的長石、石英。v計算黏土含量時應扣除其中的長石、石英,而計算長石、石英時應考慮黏土已經存在的量。 四、由化學組成計算配方四、由化學組成計算配方 v根據陶瓷的化學組成,計算其示性礦物,然后計算配方,過程同前。 五、用三元系統法計算配方五、用三元系統法計算配方 v已知坯料和原料的化學組成,利用聯立方程組的方法或相圖的方法計算。 圖圖3-1 3-1 計算坯料組成的三成分圖計算坯料組成的三成分圖 六、由坯式計算配方六、由坯式計算配方 v可直接用摩爾數

13、計算其示性礦物,然后計算配方。 v例: 表表3-1 陶瓷中各氧化物的摩爾數陶瓷中各氧化物的摩爾數 氧化物/molSiO20.987Al2O30.291Fe2O30.001CaO0.005KNaO0.006H2O0.5600.006mol Or剩余0.0360.9510.0060.285-0.001-0.005 0.0060-0.560.005molAn剩余0.280molKao剩余0.001molFe0剩余0.381molQ剩余0.0100.9410.5600.381-0.3810.38100.0050.2800.2800-0.001-0.0010.0010-0.0050-0.560.560-

14、表表3-2 各礦物的質量分數和百分數各礦物的質量分數和百分數礦物摩爾數相對化學式量質量分數質量百分數鉀長石鈉長石鈣長石高嶺石赤鐵礦滑石石英合計0.006-0.0050.2800.001-0.381 556.8540.0279.3258.1160.0378.060.06 3.341-1.39272.2680.16-22.883100.433.34-1.3972.240.16-22.87100.00v所以陶瓷坯料的配方應為 長石:石英:高嶺石=4.73:22.87:72.40v若已知坯料所用黏土的礦物組成為:黏土礦物90%,石英 5%,長石 5%。則首先計算黏土的用量為 72.490%=80.45

15、v黏土中帶入的石英為 80.455%=4.023v黏土中帶入的長石為 80.455%=4.023v需要補充的石英為 22.87-4.023=18.85v需要補充的長石為 4.730-4.023=0.707v所以實際原料配比應為 長石:石英:高嶺石=0.707:18.85:80.45第四章第四章 坯料及制備坯料及制備 第一節第一節 坯料種類和質量要求坯料種類和質量要求一、坯料的種類一、坯料的種類 v 1注塑料,含水率28-35%;v 2可塑料,含水率18-25%;v 3壓制料,含水率7-15%; 二、坯料的質量要求二、坯料的質量要求 v 1配方準確;v 2混合均勻;v 3粒度符合工藝要求;v 4

16、含較少氣體;v 5干坯強度大(可塑料);v 6懸浮性和流動性好(注漿料);v 7自由堆積密度盡量大(壓制料)。v 第二節第二節 可塑料的制備可塑料的制備一、質量要求一、質量要求 v1可塑性,黏土含量越高,塑性越大;(工藝瓷)v2細度,粒徑小于60微米;v3水分:18-25%;v4空氣含量:小于1;v5干坯強度:抗折強度大于0.98Mpa.二、制備二、制備 v粗碎細碎混合球磨(干法、濕法)除鐵(磁選)練泥(粗練、真空練)可塑泥料v各種原料分別粉碎然后混合,具體如圖41。三、工藝要點三、工藝要點 v1原料的預處理和精選;(石英預燒、清洗等,注意:書P245,-石英是錯誤的)v2原料的粉碎;v3泥漿

17、的篩分、除鐵、攪拌; v4泥漿的脫水;v5陳腐,即將泥料在一定溫度、濕度的環境下儲存一定時間,使泥料中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勻,黏土顆粒充分水化和產生離子交換,細菌使有機物分解為腐殖酸,從而提高泥料的可塑性;v6練泥: 分為粗練和真空練泥。 第三節第三節 注漿料的制備注漿料的制備一、質量要求一、質量要求 v1流動性,保證泥漿能注滿整個模型;v2細度,粒徑小于60微米;v3水分:18-25%;v4觸變性:用稠化度表示,稠化度是指100ml泥漿在恩氏粘度計中靜置30min后,流出時間與靜置30s后流出時間的比值。一般陶瓷:1.82.2,精細陶瓷:1.51.6。v5懸浮性:保證成型過程中不易分層。二、制備

18、二、制備 v注漿料的制備與可塑料基本相似,只是多了稀釋的過程。 三、泥漿的稀釋三、泥漿的稀釋 v 根據泥漿的成分,選擇添加電解質。由于黏土一般帶負電,所以選擇Na+電解質使電位平衡。一般SiO2/Na2O=3左右。另外,應控制PH值。vNa+電解質可分為三類:即無機鈉鹽(硫酸鈉、碳酸鈉、磷酸鈉等)、有機鈉鹽(腐殖酸、檸檬酸等)和聚合物(樹膠、明膠等)。第四節第四節 壓制料的制備壓制料的制備一、工藝要求一、工藝要求 v 1水分:干壓 36%,半干壓 714%;v 2粒度:小于65微米;v 3流動性:造粒以增加流動性;v 4自由堆積密度:盡量大。二、制備二、制備 v其它過程與前兩者一樣。只是需要造

19、粒。分為:v 1普通造粒法;v 2泥餅干燥打粉法;v 3噴霧干燥造粒法。即注漿料在在熱氣中噴出呈球粒。見圖42第五章第五章 成型成型 第一節第一節 可塑成型可塑成型 v1擠壓成型:管形陶瓷v2車坯成型:復雜柱形v3旋坯成型:杯、盤子、碟子等,分為內旋和外旋。(坯動)v4滾壓成型:由旋坯發展而來,分為內滾和外滾。(滾頭動)v5濕壓成型第二節第二節 注漿成型注漿成型 一、工藝原理一、工藝原理 v將泥漿注入石膏模內,利用石膏的吸水性使泥漿分散粘附在模壁上,干燥收縮后脫模取出。 二、成型方法二、成型方法 v1基本注漿法:包括 空心注漿(單面注漿)和實心注漿(雙面注漿)。圖圖43 空心注漿空心注漿 圖圖

20、44 實心注漿實心注漿 v2加速注漿法:包括 壓力注漿、離心注漿和真空注漿。 三、注漿成型的物理化學變化三、注漿成型的物理化學變化 v1物理脫水(石膏吸入)v2. 化學凝聚:vNa-黏土+CaSO4+Na2SiO3=Ca-黏土+CaSiO3+Na2SO4(絮凝)四、操作注意事項四、操作注意事項 v1新制成的泥漿陳腐一天以上,用前再攪拌5-10min;v2溫度大于10-12;v3模型濕度一致;v4注意不讓氣體殘留;v5模具可加滑石粉以便脫模;v6回收余漿時要去鈣;v7操作輕。 五、常見缺陷五、常見缺陷 v1氣孔;v2開裂;v3變形;v4泥縷。第三節第三節 壓制成型壓制成型 一、工藝原理一、工藝原

21、理 v 將配合料置入金屬模具中,加壓、脫模、成型。 1粉料的工藝性質 v(1) 粒度和粒度分布;粗細造粒。v(2) 粉料的含水率;太大會粘模,太小坯體密度不夠。v(3) 粉料的拱橋效應;顆粒越小,表面積越大越易發生。圖45v(4) 粉料的流動性。安息角越小流動性越好。圖46 圖圖45 粉料堆積的拱橋效應粉料堆積的拱橋效應 圖圖46 粉料自然堆積的外形粉料自然堆積的外形 2壓制過程中的坯體變化 密度變化:圖47 圖圖47 坯體密度與壓力關系坯體密度與壓力關系 圖圖48 坯體強度與成型壓力的關系坯體強度與成型壓力的關系 (2)強度變化:圖48 3加壓制度 v(1)填料方式:防止不均勻;v (2)壓

22、力確定:工業成型 40100Mpa,含黏土1060Mpa。v (3)加壓方式:單向和雙向;圖49v (4)脫模:脫模加壓不易過快。圖圖49 加壓方式加壓方式 二、壓制成型方法二、壓制成型方法 v1.手動;2自動 三、常見缺陷三、常見缺陷 v1尺寸不規范:薄厚不一,扭斜,不方等;v2裂紋:層裂、角裂、膨脹裂等;v3麻面:粘模;v4臟坯:污染;v5坯粉:清理不凈;v6掉邊、角等。 第六章第六章 釉料制備和施釉釉料制備和施釉 第一節第一節 釉的分類釉的分類 一、按坯體分類 v 瓷釉、陶釉 二、按制備方法 v 生料釉、熔塊釉、鹽釉 三、按外觀特征 v透明釉、乳濁釉、無光釉、結晶釉、金屬光澤釉、裂紋釉等

23、。 四、按釉的成熟溫度 v高溫釉(T1250)、中溫釉(11501250)、低溫釉(T1100) 五、按釉料中的熔劑 v長石釉、石灰釉、Pb、Li、Mg、Zn釉等。v 第二節第二節 釉層的形成釉層的形成一、釉料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v1分解反應(分解、脫水)v2化合反應:vNa2CO3+SiO2=Na2SiO3+CO2,PbOPbSiO3,ZnOZnSiO3 v3熔融(長石、碳酸鹽、硝酸鹽等融化形成共熔物)二、油層冷卻時的變化 v 1再析晶v 2熔體凝固v 3氣泡形成三、坯釉中間層的形成 v 坯、釉固相反應層的形成 第三節第三節 釉層的性質釉層的性質一、熔融態的性質 v1熔融溫度:與成分、細度、

24、均勻度有關,是一個范圍:從開始熔融到流動。v 2影響因素:(1)成分:Al2O3含量越高溫度越高,氧化鉀、鈉、鈣含量越高溫度越低。(2)細度:越細溫度越低。(3)均勻度:越均勻越好。二、釉熔體的粘度、潤濕性和表面張力 v粘度決定釉的鋪平程度和均勻性。取決于化學組成和燒成溫度。氧化鉀、鈉、鈣含量越高粘度越低,而氧化鋁、硅、鋯越高粘度越大。v 表面張力過大,阻礙氣體的排除和熔體的均化,高溫時對坯體的潤濕性不好,易造成釉缺陷。 三、坯釉適應性 v1熱膨脹系數v2中間層:發育不好易脫落v3釉的彈性、抗張強度:越高、越大越好v4。釉層厚度:過厚會增加中間層的負擔,過薄會發生干釉。 第四節第四節 釉料制備

25、和施釉釉料制備和施釉 一、釉料配方確定 v1原則:v a. 根據坯體的燒結性質確定;v b.根據坯體的膨脹系數確定;v c.根據坯體的化學性質確定;v d.正確選用原料(石英、長石、滑石、高嶺土))v2方法:v a. 根據已知配方調整;v b. 根據相圖計算。 v3計算:與坯體計算方法相似v a. 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1:33:1v b. R2O/RO2:1v d. Al2O30.2mol 二、釉料制備 v1要求:v a. 生釉料不溶于水(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v b. 與坯料比,更細v c. 釉漿有良好的穩定性、流動性v d. 密度相當,1.31.5g/cm2v 2制備流程:v 原料

26、除雜沖洗稱量球磨過篩除鐵儲漿池備用v一般: 料:球:水=1:1.8:0.5, 磨 70hv 3溶塊釉制備v 原料粉碎混合熔制淬冷球磨+土過篩釉漿三、施釉 v1浸釉法 v2澆釉法 v3噴釉法 v4刷釉法 v5氣化施釉v 6瓷釉一次燒成第五節第五節 陶瓷裝飾陶瓷裝飾 一、裝飾方法 v 1雕塑 v 2色坯v 3色釉 v4釉上彩繪 v5釉彩 v6貴金屬裝飾 二、陶瓷顏料 v 1離子著色v 2膠體著色v 3晶體著色 第七章第七章 干燥干燥 第一節第一節 干燥原理干燥原理 一、物料中的水 v干燥過程即將物料中的水分(分子水)去除的過程。物料中的水如圖47圖圖47 物料中的水分物料中的水分 二、干燥過程 v

27、 1加熱 v 2等速干燥v 3降速干燥 如圖48 圖圖48 物料的溫度、水分、干燥速率與時間的關系物料的溫度、水分、干燥速率與時間的關系 圖圖49 坯體水分、干燥收縮與時間的關系坯體水分、干燥收縮與時間的關系v 坯體干燥過程中的收縮情況見圖49。 三、影響因素 v1物料的性質、結構v2坯體形狀、大小v3坯體含水量和干燥后殘余水分要求v4干燥介質的溫度和濕度v5干燥介質的流速v6加速對物料的傳熱v7使熱擴散與濕擴散的方向一致 第二節第二節 干燥方法干燥方法 v一、自然對流干燥v二、強制對流干燥v 1間歇式干燥室v 2連續式干燥(隧道式、鏈式、立式、輥式等)圖410、411圖圖410 隧道式干燥器

28、流程隧道式干燥器流程 圖圖411立式干燥器流程立式干燥器流程 三、輻射式干燥器 v1紅外線 2微波 第三節第三節 干燥缺陷及原因分析干燥缺陷及原因分析 一、缺陷 v1變形 2開裂二、原因 v1原料:粘土過多、顆粒太細、粒度不均、含水過大;v2成型:不均勻、含氣、泥漿未陳腐、顆粒定向排列、石膏模過干;v3干燥:速度過快、不均勻、放置不當、介質溫度過高。三、解決措施 v1坯體配方穩定;v2控制水分;v3成型按規程,且均勻、合理;v4邊緣隔濕處理;v5雙面干燥;v6控制干燥制度;v7加強質量監控。 第八章第八章 燒成燒成 第一節第一節 次燒成與二次燒成次燒成與二次燒成 一次燒成及特點: v即瓷釉一次

29、燒成。v特點:1. 工藝流程簡化;v 2. 勞動生產率高;v 3. 成本低,占地少;v 4. 節約能源。 二次燒成及特點 v 即先素燒后施釉, 特點:v 1. 避免氣泡,增加釉面的白度和光澤度;v 2. 因瓷坯有微孔,易上釉;v 3. 素燒可增加坯體的強度,適應施釉、降低破損率;v 4. 成品變形小,(因素燒已經收縮);v 5. 通過素檢可降低次品率。v近年發展了三次燒成(工藝瓷等)。第二節第二節 普通陶瓷的成瓷機理普通陶瓷的成瓷機理 v一、低溫階段 v二、中溫階段 v三、高溫階段 v四、高溫保溫階段 v五、冷卻階段 一、低溫階段 v溫度低于300,為干燥階段,脫分子水;坯體質量減小,氣孔率增

30、大。二、中溫階段 v 溫度介于300950v 1 氧化反應:(1)碳素和有機質氧化;v (2)黃鐵礦(FeS2)等有害物質氧化。v 2 分解反應:(1)結構水脫出;v (2)碳酸鹽分解;v (3)硫酸鹽分解。 v 3石英相變和非晶相形成。 三、高溫階段 v1氧化保溫階段:溫度大于950,各種反應徹底; 2強還原階段:CO濃度3%5% 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之后與二氧化硅反應形成硅酸鐵。v FeO+SiO2=FeSiO3(1150)v 另外,硫酸鹽分解釋放二氧化硫在釉面玻化前排出。 v3弱還原階段 非晶態(玻璃相)增多,出現v 偏高嶺石=模來石+ SiO2(非晶態)v 該階段瓷坯的特點為:v (1)強度增大;v (2)吸收率和孔隙率降低;v (3)體積收縮;v (4)光澤度增加。四、高溫保溫階段 v 一般陶器:溫度 11501250,時間1小時;v 精陶:溫度12201250,時間23小時;v日用瓷:溫度12801400,時間12小時;v釉面磚:溫度11501250,時間1分鐘;五、冷卻階段 v急冷(溫度大于850)緩冷(850400)終冷(室溫)第三節第三節 燒成窯爐燒成窯爐 一、窯爐分類 v根據燃料:固體燃料窯(煤燒窯)、液體燃料窯(重油窯)和氣體燃料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