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13單元綜合測試及答案_第1頁
八年級物理13單元綜合測試及答案_第2頁
八年級物理13單元綜合測試及答案_第3頁
八年級物理13單元綜合測試及答案_第4頁
八年級物理13單元綜合測試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物理1-3 單元綜合測試及答案一、選擇題1. 三次同樣地敲打一只音叉,用手將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動的音叉叉股的尾部各次抵在前額、牙齒和下額上,能聽到音叉的聲音最大的是 ( ) A. 音叉抵在前額上 B. 音叉抵在牙齒上C. 音叉抵在下額上 D. 三次一樣大2. 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振幅越大,則聲音的響度越大B. “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C. “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D. “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3. 2008年1月30日,廣州火車站內臨時搭建的候車棚下聚集著因雪災而滯留的旅客。這一天,溫家寶總理來這里慰問,他

2、拿著擴音器對他們說:“我來看望大家,你們辛苦了”。擴音器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 ) A. 響度 B. 音調C. 音色 D. 頻率4. 聲音在均勻空氣里傳播的過程中 ( ) A. 聲速逐漸減小 B. 頻率逐漸減小C. 振幅逐漸減小 D. 聲速、頻率、振幅都不變5. 以下例子中,不屬于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 ( )A. 遠外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 B. 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鐵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C. 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號角的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D. 利用超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6. 如圖所示,一個小丑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應該是 ( ) A B C D7. 如圖

3、所示,AB是物體,MM是平面鏡。若平面鏡逆時針方向轉過90,則物體在鏡中的像A1B1將轉過 ( ) A. 45 B. 90 C. 180 D. 3608. 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幣,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當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時,可以看到杯中有大、小兩枚硬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大硬幣”是光在水面發生折射形成的B. “小硬幣”是光在杯側壁發生折射形成的C. “大硬幣”在上,“小硬幣”在下D. “大硬幣”在下,“小硬幣”在上9. 一個油畫家在一幅自然風景畫中要畫一道彩虹,準備選用紅、藍、黃、綠、紫這五種美麗的顏色,但到著色時他犯了愁,因為他一時忘了平

4、時觀察過的弧形彩虹由內側到外側的顏色順序。你認為他畫弧形彩虹時由內側到外側的顏色順序正確的應該是 ( )A. 紅、黃、綠、藍、紫 B. 紫、藍、綠、黃、紅C. 紅、藍、黃、綠、紫 D. 紫、綠、黃、藍、紅10. 冬天,家中使用的紅外線取暖器,看起來它發出淡紅色的光,這是因為 ( ) A. 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B. 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那一部分是淡紅色的C. 這種取暖器根本就沒有發出紅外線D. 電取暖器溫度較高,在發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出少量的紅光,紅外線本身是不可見的11. 現有五種光學元件如圖甲所示,對圖乙的光路圖,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為 ( ) A.

5、 2或4B. 1或5C. 1或3或5D. 2或3或412. 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搜救現場有一種俗稱“蛇眼”的光學生命探測儀,如圖所示。儀器前面有細小的探頭,可深入極微小的縫隙探測,這個探頭相當于 ( ) A. 照相機 B. 投影儀 C. 放大鏡 D. 潛望鏡13. 光明是人們所祈求的,但有時光也會損害人的視覺和身心健康,成為光污染。下列現象中會造成光污染的是 ( ) A. 汽車車窗玻璃上貼防曬膜 B. 城市建筑物大面積安裝玻璃幕墻C. 學生晚上學習時用護眼臺燈 D. 農民用塑料薄膜建造溫室大棚14下列聲波中屬于次聲波的是 ( )400Hz的聲音 16Hz的的聲音 100dB的聲音 10

6、dB的聲音15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這樣一段記錄:行軍宿營,士兵睡在地上,枕著牛皮制成的箭筒,能及早聽到敵人的馬蹄聲,其主要原因是 ( )聲音在大地中傳播得比空氣中快 睡在地面上能感受到大地的振動 馬蹄踏在地面上后能引起大地的振動 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入人耳16在很多弦樂器(靠弦的振動發聲)都配有一個共鳴箱,配上共鳴箱的目的是 ( )增大響度 減小響度 提高音調 降低音調17關于聲現象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人類聽到的聲音都是由于固體的振動而發出的 只要有回聲,人耳就一定能夠分辨出來 自然界的聲音很多,有的物體不需要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 沒有空氣的玻璃鐘罩內的手機鈴聲我們很難聽到18雷雨天,一道閃

7、電過后,雷聲卻隆隆地響個不停,這是因為 ( )產生的雷聲一個接一個 產生的閃電一個接一個 雷聲傳播的過程中受到云層、山岳、大地的阻礙 雷聲傳播的過程中經云層、山岳、大地的多次反射 19關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與聲音的音調有關 與聲音的響度有關 與聲音的音色有關 與傳播聲音的介質有關20在探究聲音的音調、響度、聲速與發聲體振動快慢的關系的實驗中,小聰同學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發聲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響度也越大 發聲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而響度、聲速不受影響 發聲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越大 發聲體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聲音傳播得越遠21下列實例

8、中不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的是 ( )轟隆的雷聲震耳欲聾 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 美妙的音樂使人陶醉 人的聲帶的振動能引起周圍空氣振動22下面關于光的現象中正確的說法是 ( )“光年”是時間單位 光的傳播是要時間的光在任何介質中傳播速度一樣快 光在真空中不能傳播23下列現象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 )日食、月食現象 “立竿見影”坐井觀天、所見甚小 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分成各色光24一人沿公路步行,在經過一盞路燈的過程中,燈光照射到人身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長度變化情況是 ( )逐漸變長 先變短,后變長逐漸變短 先變長,后變短25晴天的時候,樹蔭下的地面上,會出現圓形的光斑,這圓形的光斑是()A.

9、太陽的實像B.太陽的影子C.樹葉的影子D.以上說法都不對26雨過天晴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上的積水,下面判斷中正確的是()A.迎著月光走,地上暗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亮處是水B.迎著月光走,地上亮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暗處是水C.迎著月光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發亮處是水D.迎著月光走或背著月光走,都應是地上暗處是水27小明拿著一個直徑比較大的放大鏡,伸直手臂觀看遠處的物體,可以看到物體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觀察到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像B.觀察到的像一定是虛像C.觀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D.觀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28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緩緩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邊垂

10、柳的倒影B.注滿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來變淺了C.人在陽光下,地面上出現影子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來上翹了29岸上的人觀察到的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月B.水中樓的倒影C.水中的魚D.水中彩霞30古詩詞中有許多描述光學現象的詩句,如“潭清疑水淺”和“池水映明月”分別說的是_現象和_現象。()A.折射,折射B.折射,反射C.反射,反射D.反射,折射31.下面關于聲現象的一些敘述,其中正確的是()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聲音B.太空中的宇航員可以直接用語言交流C.雷聲是由于空氣振動發聲的D.狗趴在地上睡覺,耳朵貼著地面,很容易發覺人走動,是因為狗的耳朵特別靈敏

11、32.蝴蝶在飛行時不停地扇動翅膀,但我們不能聽到蝴蝶飛行的聲音,這是因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動發出的聲波響度不夠大C翅膀振動不產生聲波D翅膀振動的頻率比較小33.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C將要上鉤的與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34.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學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這樣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發出不同的音調B為了獲得更好的音色C.為了獲得更大的響度D阻止琴弦振動發聲35.甲同學在一根較長的注滿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頭敲擊一次,乙同學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貼著水管聽聲。乙同學聽到

12、的聲音次數是()A一次B.兩次C.三次D.四次36.小明拍完畢業照合影后,想拍一張單身照,攝影師應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機靠近他,同時鏡頭往后縮,離膠片近一些B使照相機靠近他,同時鏡頭向前伸,離膠片遠一些C使照相機遠離他,同時鏡頭往后縮,離膠片近一些D使照相機遠離他,同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一些37.檢查視力時,人眼與視力表的距離應為5m,可是檢查視力的房間東西墻壁最大的距離為3.5m,此時,眼科醫生把視力表掛在東墻上,在西墻上掛一面大平面鏡,此時被檢查者應面向西坐在平面鏡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鏡面3mB.距鏡面2mC距鏡面1.5mD.距鏡面1m38.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決于()A

13、鏡面的大小B.觀察者的位置C.物體的大小D.物體與鏡面的距離39.俗話說“坐井觀天,所見甚小”,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40.某人以1m/s的速度沿著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靜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對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C.0D.2m/s41.潛入游泳池水中的運動員仰頭看體育館墻壁上的燈,他看到的燈的位置()A.比實際位置高B.比實際位置低C.與實際位置一樣高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4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調B.響度C.音色D.都有可能43.下面幾個現象中與光的反射有關的是()

14、A.太陽光下物體的影子 B.通過汽車的觀后鏡看車后方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D.利用激光給隧道準直44.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電子鐘示數的圖像如圖,這時的實際時刻是()A21:10B10:21C10:51D12:0145.人耳能分清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應大于1/15秒,據此,要想聽到自己的回聲,人離障礙物的距離應()大于11.3米小于22.6米小于11.3米大于22.6米46.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勻介質中傳播的原理來解釋的是()A.平靜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47有一臺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通過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打到電光屏(能

15、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進行處理)上來顯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過裝置調節液面的高度。如圖,所示的光路圖,電光屏上的光點由s1移到s2時,表示液面的高度()了A.上升B.下降C.不變D.不確定48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音色會逐漸改變B.音調會逐漸降低C.響度會逐漸降低D.聲音的音色、音調和響度都不會改變49某同學對著平面鏡,從鏡中看到一只沒有數字的掛鐘,讀到的時間是3點零5分,則實際時間應是()A.2:55B.3:05C.8:55D.9:0550.在四個墻角安放幾個平面鏡,可以讓手電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環繞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鏡的個數是()A.4個B.3個C.2個D.1個二、填空題1.

16、小明自己整理了一個哨子,如圖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聲,這哨聲是由 振動產生的;向上推活塞時,聲音的音調會變 (選填“高”或“低”)。 2. 觀察圖中甲、乙、丙三種聲音的波形圖可知:它們的音調 ,響度 ,音色 。(選填“相同”或“不同”)3. 科學考察工整理為了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4s收到回波信號,則測得該處海水深 m (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這種方法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4. 城市道路交通的迅速發展使很多居民住宅毗鄰馬路,過往的車輛發出

17、的各種噪聲嚴重干擾了人們的生活、休息。請你回答出一個減弱噪聲的方法并說出其中的道理。方法: ,道理: 。在街道上設置監測噪聲設備, ( 選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5. 如圖所示的分別是石英鐘和電子手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那么石英鐘的實際時刻是 ;電子手表的實際時刻是 。6. 蘭蘭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看到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現象形成的;她的像到她的距離為 m;現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m處,如圖所示,這時304560她 (選填“仍能” 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7.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某種介質的分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分界面, 是折射光線,反

18、射角大小為 ,分界面 邊是空氣。8. 如圖所示的模型照相機,紙筒A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紙筒B的一端嵌了一個凸透鏡,兩紙筒套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模型照相機。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像,要調整A、B間的距離,這時應把 (選填“A ”或“B ”)端朝向明亮的室外,否則看不清楚。這時,半透明紙上的物體的像應是縮小的、 (選填“倒立”或“正立”)的 (選填“實”或“虛”)像。9. 我們經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鏡成像;放大鏡成像;汽車觀后鏡中的像;電影銀幕上的像等等。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 ;屬于實像的是 ;屬于虛像的是 。(填序號)10一切現象都有它產生的 ,物理學中進行的科

19、學探究就是為了找出這些 及其變化的規律。11若要通過凸透鏡成實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應 ,物體在 位置不能成像。12在使用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時,成實像的有 ;成虛像的有 ;成放大像的有 ;成縮小像的有 ;成正立像的有 ;成倒立像的有 。13牛的叫聲與蜜蜂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相比,牛的叫聲響度 ,音調 ;蜜蜂的翅膀的聲音響度 ,音調 (填“大”或“小”、“高”或“低”)。14將錄音機的喇叭卸下來(它與錄音機之間的連線沒有損壞)后,在喇叭上撒一些很小的泡沫粒,放響錄音機后可以看到泡沫塑料會;若把錄音機的音量開關開大,這時還會看到,這說明發聲體的越大,響度越大。15科學工整理為測量某海溝的深度,在

20、海面上豎直向下發出超聲波,經3.6s后接收到從海底反射回來的信號,則此處海溝的深度為 m(海水中的聲速為1500m/s)。此種方法 測量地球與月球間的距離(填“能”或“不能”)。16光在 中傳播的速度最大,為 m/s。打雷時,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表明 。17聲是由物體的_ _ 產生的,聲的傳播需要 。18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_溫度_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_ m/s。19聲音三個特性為_ 、_ 、_ 。音調的高低由發聲體的 _決定,響度是由聲源的 _決定的。20控制噪聲要從_ 、_ 、_ 三個方面入手。21蝴蝶的翅膀每秒鐘振動五、六次,它所

21、發出的生硬低于20 Hz,為_ 波,而海豚能能發出振動頻率高于20 000 Hz的聲音,為 _波。上述兩種頻率的聲音,人耳_ 聽見(“都能”或“都不能”)。22.科學工整理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4s接收到回波信號,海洋中該處的深度是_ m(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探測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其原因是 _ _。23.蛇是一種可怕的動物,經常將頭帖子地面上,對外界聲音的刺激非常靈敏,但蛇沒有耳朵,它利用_ 方式來“傾聽”敵人的聲音。24.神話中的孫悟空一個跟斗飛行的距離是十萬八千里(約為5.4104 km),設翻一個跟斗的時間是1s,則孫

22、悟空飛行的速度_真空中的光速(填“”“”“=”)。25.真空中的光速是c=_ m/s,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從比鄰星發出的光,要經過4.3年傳到地球,那么比鄰星與地球相距_ 千米,為_ 光年。26.色光的三原色是 _,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 而成。27.有些步槍在瞄準器上安裝上_ 線夜視儀后,在黑夜也能尋找目標進行射擊。日光燈發光是由燈管內輻射出的_ 線,激發了敷在燈管內壁的熒光粉而發光的。28.排縱隊時,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學擋住了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可以用_ _來解釋;雷雨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由于 _。29.一束與鏡面成60角的光線射到平面鏡上,反射角的

23、大小為_ ;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為_ ,折射角為_ 。30.能夠從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發生_ 的緣故,這時,每一條反射光線都_ 反射規律(填“遵守”或“不遵守”)。31.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2倍焦距外時,在凸透鏡另一側某處成_ 像。32有時,教室黑板反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其原因是 ,為了保護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現狀的一條建議: 。19題圖18題圖AO水空氣33如下圖所示,AO為從水中斜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線,此時的折射角 入射角,如果入射光線向水面方向靠近,折射光線會 水面,如果入射光線繼續轉向水面,請你猜想可能會發生的現象: 。

24、34如上圖所示,2009年7月22日,我國很多地方出現了500年一遇的日食奇觀。能解釋日食現象的物理學知識是 。35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是 ,地球周圍大氣層上部的 可吸收紫外線,使得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部分不能到達地面,這樣就防止人類受過量的紫外線照射。36多媒體教室中的投影銀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優點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學都能看到畫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顏色的光,使同學們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畫面。37身高1.7 m的人在平面鏡前1.5 m處,平面鏡高1 m,則人在平面鏡中的像高 m。人和像的距離是 m。當人逐漸向平面鏡靠近時,他的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他以2

25、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則像以 m/s的速度遠離他。38古詩詞中有許多描述光學現象的詩句,如“潭清疑水淺”,“池水照明月”,這兩句詩說的分別是光的 現象和光的 現象。39說起光速,人們總是感覺快得無法想像。其實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內將其降得很慢。請你設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么變化?寫出一個合理的場景: 。40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2/3,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偏向法線;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光線也偏向法線。你認為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光線會 (“偏向”或“偏離”)法線。你的理由是

26、。41兩人相距較遠說話時,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但同樣情況下,用自制的土電話就可以聽到對方的說話聲;將耳朵貼在鐵軌上能聽到遠處火車開來的聲音而站起來就聽不到了。對此,請你提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42 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向某一透明介質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入射光與分界面的夾角為30,若折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垂直,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度,折射角為 度。43站在平靜的池塘旁,可看到岸邊大樹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魚,前者是光的_現象,后者是光的_現象,所看到的都是_.(填“實像”或“虛像”) 44水牛“哞哞”的叫聲和蚊子飛過時“嗡嗡”的叫聲相比較, 的叫聲的音調高, 的叫聲的響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時演秦

27、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聲,是因為兩者的 不同。45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條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25分貝,從減弱噪聲的途徑看,這是在 中降低噪聲的。46如圖3所示為分別敲擊甲、乙兩個音叉時記錄下來的波形,觀察波形可知,兩音叉發出的聲音響度大的是_;音調高的是_。47冬冬同學站在鏡前2m處照鏡子,她的像離鏡面的距離為 _ ,當她向鏡面走近0.5m,則她到像的距離為 m,像的大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8冬冬在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如圖4所示,當把蠟燭放在_點時,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凸透鏡像的性質甲倒立

28、放大實像乙倒立縮小實像丙正立放大虛像49小剛同學要挑選一塊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鏡。他用實驗對甲、乙、丙三塊凸透鏡進行測量,保持燭焰與凸透鏡的距離為12cm不變,實驗結果記錄于右表中。則可判斷,_凸透鏡是小剛所需要的。(選填“甲”、“乙”或“丙”)50漁民可以利用電子發聲器把魚吸引到網里來,表明 能傳聲;“土電話”表明 能傳聲.聲音不能在 中傳播.三、作圖題1.如左圖所示,畫出入射光線并標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2.如右圖所示,物體AB的B點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為B,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和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AB。3.如左圖所示,由空氣中的發光點S發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

29、線經過A點。試在圖中畫出準確方向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線。4.畫出右圖中光的傳播方向。(已知水面與凸透鏡主軸重合)5.作出光線穿過凹透鏡后的路徑:四、探究與創新題1.如圖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 (1)圖中所示實驗現象說明 。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的作用是 。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據發生的現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結論?2.小敏同學在探究材料隔聲性能好壞時,選用了一只輕薄的紙盒、一只厚重的木盒、兩只不同的但均有振鈴的鬧鐘。她實驗的步驟如下:A. 將一只鬧鐘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鈴發聲,聽一聽聲音的大小;B. 緊接著罩上紙盒,再聽一聽聲音的大小;C. 將另一只鬧鐘放在桌子上,使其振

30、鈴發聲,聽一聽聲音的大小;D. 緊接著罩上木盒,再聽一聽聲音的大小。她發現,兩次罩上盒子后聽到的聲音大小幾乎相等,于是她得出紙盒和木盒隔聲性能是一樣的結論。她在探究過程中有哪些不合理之處?(寫出兩點)3.凸透鏡和凹透鏡是透鏡的兩種基本類型。在做透鏡實驗時,我們有時要選用凸透鏡或凹透鏡,可是面對外形相似、都有邊框的透鏡,如何分辨呢?周捷同學想出了以下兩種方法,請你將他的方法補充完整: 方法一:把透鏡靠近鏡 (選填“前”或“后”)的手指,通過透鏡觀察手指是否放大,若放大則為 透鏡,否則為 透鏡。 方法二:用手摸, 的為凸透鏡, 的為凹透鏡。4.小紅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

31、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小紅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關系。 (3)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個光屏,則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 (5)小紅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五、計算題:1、一列火車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鐵軌上勻速行駛,鳴笛后2s內收到前方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聲音,此時司機立即剎車。問剎車處司機距障礙物多遠? 2、一束光線與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線沿水平方向傳播,那么平面鏡與水平面所成的度數是多少?(注意作出示意圖)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BDACDBCDBDA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DCDBCBDBAB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CACBCDCAC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