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課后習題答案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課后習題答案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課后習題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咼一化學必修1課后習題參考答案第一章第一節(jié)1 . C 2 . C 3. 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 .利用和稀鹽酸反響產(chǎn)生氣體7. 不可靠,因為碳酸鋇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擾了硫酸根的檢驗。 由于硫酸鋇是難溶的強酸鹽,不溶于強酸,而碳酸鋇是難溶弱酸鹽,可 溶于強酸,因此可先取樣,再滴入氯化鋇溶液和幾滴稀硝酸或稀鹽酸, 如果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有硫酸根。第一章第二節(jié)1 . D 2. B 3 . B 4 . B5 . 65 mg/dL 1 10mg/dL ( 1mmol=10 -3mol )6 .這種操作會使得結果偏低,因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質(zhì),相當于 容量瓶內(nèi)的溶質(zhì)有損失。7. 14m

2、L8. n(Ca) : n(Mg) : n(Cu) : n(Fe)=224:140 : 35 : 29. 1 ) 0.2mol 2) Cu2+ : 0.2mol Cl- : 0.4mol10 . 40 ( M=40 g/mol,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0。) 第一章復習題1 . C 2 . B 3 . A 4 . BC 5 . C6 . (1)不正確。(標況下)(2) 不正確。(溶液體積不為1L )(3) 不正確。(水標況下不是氣體)(4) 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即為物質(zhì)的量之比,也就是分 子個數(shù)比)7 . ( 1 ) 5%( 2) 0.28mol/L8 .第二章第一節(jié)1 .2.樹狀分

3、類法略5 .分散系分散質(zhì)粒子大小主要特征舉例濁液>100 nm不穩(wěn)定,不均一泥漿水溶液<1 nm穩(wěn)定,均一飽和NaCI溶液膠體1100 nm較穩(wěn)定,均一豆?jié){6 . BD7 .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質(zhì)特征是膠體粒子的大小在1100nmX 圍。膠體的應用,例如明磯凈水、豆?jié){加石膏成豆腐、靜電除塵、江河入 XX 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飽和氯化鐵溶液用于應急性止血等。第二章第二節(jié)1 水溶液 熔融狀態(tài) 電離 陰陽離子 陽離子 H + 陰離子 OH -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 酸根離子 H + + OH -=H 2O2 .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響生成難溶物、易揮發(fā)物質(zhì)、弱電解質(zhì)4 .

4、C5 . C6 . B7 . D3 .C8 .(1)NaOH=Na +OH -(2) CuCl 2=Cu 2+2Cl -(3)Fe2(SO 4)3=2Fe 3+3SO 42- Ba(NO 3)2=Ba 2+2NO 3-9 .(1) SO 42-+Ba 2】=BaSO 4(2) 2Al+3Hg2+=3Hg+2Al3+CO32-+2H +=Hf2O+CO 2不反響。10 . ( 1)可溶銅鹽+強堿=可 溶鹽+Cu(OH) 2強酸+強堿=可溶鹽+H 2O" 強酸+CaCO 3=可溶鈣鹽+H 2O+CO 2 強酸+可溶鹽=可溶鹽 +H 2O+CO 2(5) 可溶銅鹽+Fe=可溶鐵鹽+Cu11

5、.金屬導電的原因是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下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于水后發(fā)生電離,電離出來的陰陽離子在外 加電場的作用下,形成電流。金屬是單質(zhì),不屬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第二章第三節(jié)1 .電子氧化復原 失去 氧化復原 得到 復原 氧化2 . O2 KC1O 3 KMnO 4 HNO 3 H 2O 2 Fe3+ 等H2 C CO 金屬單質(zhì)等3 .氧化 S+O 2=點燃=SO 2復原4 . C 5 . D 6 . C 7 . C B 8 . B C9 . ( 1 )復原劑H 2氧化劑O2轉(zhuǎn)移電子 4e-(2) 復原劑P 氧化劑O2轉(zhuǎn)移電子 20e -3) K

6、ClO 3既是氧化劑又是復原劑 轉(zhuǎn)移電子 12e-4) 復原劑H 2氧化劑WO 3轉(zhuǎn)移電子 6e-10 .略第二章復習題1 . ( 1 ) A組CO 2 ; B組非金屬單質(zhì)或氣體等;C組O2 ; D組酸 或強電解質(zhì)等(2) 2Cu+O 2+H 2O+CO 2=Cu 2(OH) 2CO 3 轉(zhuǎn)移 4e-2 .復原性3. C; S 和 KNO 34 . A 5 . C 6 . D 7 . B 8 . C 9 . A 10 . B11.稀硫酸H +0H -=H 20CO 32-+2H +=H 2©+C0 2 J2H +S0 42-+2OH -+Ba 2+=2H 20+BaS0 412 .該

7、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鈣和碳酸鉀,可能含有硝酸鋇。Ca2+C0 32-=CaC0 3 JCaC0 3+2H +=Ca 2+H 20+C0 2Ag +Cl -=AgCI假設還有硝酸鋇,那么還有以下反響:Ba 2+C0 32-=BaC0 3 JBaC0 3+2H +=Ba 2+H 20+C0 2 J第三章第一節(jié)1 .實驗室中將金屬鈉保存在煤油里。這是由于鈉很容易與空氣或水反 應。而鈉密度大于煤油,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將空氣隔絕,使金屬鈉不 和空氣接觸。4Na+0 2=2Na 20(白色固體)2Na+0 2=加熱=Na 20 2 (淡黃色固體)2Na+2H 2O=2Na +20H -+H 22 .B3

8、 . B4 . D5 . D6 . A7 .(1) 3Fe+4H 20(g)=高溫=Fe30 4+4H 212AI+6H+=2Al 3+3H 2(3) 2Al+2OH-+2H2O=2AIO2-+3H 2Zn+Cu 2+=Zn 2+Cu8 .6.72L( 0.3mol )9 .Al放出的氫氣多。第三章第二節(jié)1 . 2Na 2O2+2H 2O=4Na0H+O 2 轉(zhuǎn)移 2e- 2Na 2O2+2CO 2=2Na 2CO 3+0 2 轉(zhuǎn)移2e-2. 酸 強堿 兩性 兩性3 .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逐漸消失4 . D 5 . B 6 . B 7 . C 8 . D 9 . D10 .

9、 2Fe3+Cu=2Fe 2+Cu 2+ 轉(zhuǎn)移 2e-11 .先生成白色沉淀,F(xiàn)e 2+2OH 工Fe(OH) 212 . Na 2CO 321.2g迅速轉(zhuǎn)為灰綠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沉淀4Fe(0H) 2+O 2+2H 2O=4Fe(OH)3 轉(zhuǎn)移 4e0.2 mol第三早第三節(jié)10 . 55%21 X 103 t第三章復習題1 . B 2 . C 3 . D 4 . D 5 . A 6 . C7 .略8. 一開始時濃燒堿溶液吸收CO 2,使罐內(nèi)氣壓降低,易拉罐變癟;過 一會,鋁和燒堿溶液反響,生成氫氣,使罐內(nèi)氣壓變大,變癟的易拉罐 又鼓起來。20H -+C0 2=C0 32-+H 2OCO 3

10、2-+H 2O+CO 2=2HCO 3-2Al+2OH-+2H 2O=2AlO 2-+3H 29. CaCO 3=高 溫 =CaO+CO 2C+H 20=Ca(0H) 2Na 2CO 3+Ca(0H)2=CaC0 3 +2NaOH10 取樣于兩支小試管中。用一潔凈的鐵絲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 燈上灼燒,透過藍色鉆玻璃觀察火焰顏色,假設出現(xiàn)紫色,說明原溶液中 含有K +;在其中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燒堿溶液,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而 沉淀逐漸消失,說明原溶液中含有AI 3+;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 液和幾滴稀鹽酸,假設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SO 42-。11 . 53%1 :1第四章第一節(jié)P

11、80課后習題1 . 1 232 .材料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玻璃透明、堅硬、熔 點高、不溶于 水穩(wěn)定。其實能與HF、 NaOH 溶液反響。陶瓷不透明、堅硬、 熔點高、不溶 于水穩(wěn)定。跟玻璃一樣,與HF、NaOH 溶液反 應。3 . Na 2SiO 3 + H 2SO 4 + H 2O = H 4Si0 4 J +Na2S0 4 H 4Si0 4 = H 2Si0 3 + H 2O注:從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實都是原硅酸H 4Si0 4,書上為了簡便, 就把它寫成了硅酸4 . B 注:Si0 2+4HF = SiF4 T +2H 20 ; Na0H 與 Si0 2 的反響太慢,故并不選D o 5 .玻璃

12、、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0 2 ,熔融燒堿時有:Si0 2+2Na0H=Na2Si0 3+H 20反響發(fā)生,對坩堝造成腐蝕。6 .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學成分為Si0 2晶體,屬于原子晶體,非常堅硬,可以做磨料。7. SiO 2+2NaOH=Na2Si0 3+H 20、Na 2CO 3+SiO 2 咼 溫 Na 2Si0 3+C0 2 注:其 實水玻璃是指Na 2Si0 3的水溶液,并非Na 2Si0 3本身,Na 2Si0 3叫 泡 花堿8 .半導體。用于二極管、三極管與集成電路IC 生產(chǎn)。9 . 1 復原劑 2 化合反響 置換反響 復原劑3SiO 2 沙灘物質(zhì)一一 Si 粗一一 S

13、i 純一一 集成電路產(chǎn) 品如電腦用戶10 . 1 同: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4 ;異:電子層數(shù)不同。二者為同主族 元素。2晶體硅的結構與金剛石的結構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 點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單質(zhì)石墨由于結構的關系,卻很軟。3 C0 2、SiO 2由于結構關系,物理性質(zhì)差異非常大。C0 2常溫下為氣 體,而SiO 2為非常堅硬的固體。但二者的化學性質(zhì)非常相似,如都是 酸性氧化物,可與堿反響,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復原等。13%11.7%75.3%11 . 1 n Na 2O : n CaO : n SiO 2 =:56:§0=1 : 1 :6化學式為:Na 20- CaO-

14、 6SiO 2 2純堿: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第四章第二節(jié)P87課后習題1 .氯氣溶于水后,局部與水發(fā)生以下反響 Cl 2+H 20=HCI+HCI0,生成的HCIO 不穩(wěn)定,易分解產(chǎn)生新生態(tài)的氧,具有強氧化性,故可以氧 化有機色素漂白與把細菌、病毒殺死。實驗現(xiàn)象解釋或離子方程式滴入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色 沉淀Cl 2+H 2O=HCI+HCIO,Cl -+Ag +=AgCI J滴在監(jiān)色 石蕊試 紙上先變紅后褪色鹽酸使石蕊變紅,次氯 酸漂白滴入紅墨水褪色次氯酸的漂白作用3 .略 4 . D 5 . C 6. B 7. C8 .漂白粉與漂粉精的化學成分都是次氯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

15、物其實,漂粉精只是商人為了多賺錢給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無其它含義。 它們是固體,比擬便于保存和運輸。而氯水是液體,不便于保存運輸。9 .因為一旦發(fā)生上述反響,產(chǎn)生出HCIO ,它不穩(wěn)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 失效。故購置時應該注重看商品外包裝是否破損,假設破損那么不要購置。 保存也是一樣要注意密封。10 .防止過多的接觸氯氣,假設必須大量制備和使用,最好在通風櫥里進 行實驗。11. 1 這樣可以盡快逃離氯氣擴散區(qū)。2吸收 CI 2: Cl 2+2OH - = Cl -+CIO -+H 2O ,減輕其污染。12 . 1 CI 2+2Br - = Br 2+2CI - CI 2+2I - = I 2 +

16、 2CI - 2 Br 2+2I - = I 2+2Br13 . 1 可仔細觀察外形,氯化鈉晶體呈立方體透明,而純堿呈不透明 粉末狀;2純堿溶液有滑膩感,而食鹽水無滑膩感;3分別取少 量加食醋,有氣泡產(chǎn)生的為純堿;4取極少量嘗一下,食鹽咸而純 堿澀; 5用石灰水鑒別14 . 1 1.43 g 2要考慮導管、燒瓶內(nèi)會殘留大量CI 20故必須多取 反響物這就是理論與實際的不同之處。15 .略 第四章第三節(jié)(P95課后習題)1 . CaO+SO 2 = CaSO 3 2CaSO 3+O 2+4H 2O = 2CaSO 4 -2H 2O2 . 1高溫下促使N 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車汽缸內(nèi)用于

17、點燃汽油蒸氣的電火花促使N 2、O 2 放電反響。2 2NO+2COCO 2+N 2( 3)9. ( 1 ) 2S0 2+0 2' L2SO 3( 2) Cl 2+2NaOH=NaCI+NaCIO+H2O( 3)3N0 2+H 2O=2HNO 3+N010 . ( 1 ) 1280 kg= 1.28 t( 2) 448 m 3( 3) 720 t11.略第四章第四節(jié)P103課后習題I . 1 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3脫水性4強氧化性5 強氧化性2. B 3 . C 4 . B 5. AB 但要明確,這二者的紅色是不同的6. A 7 . C 8 . D9 .可以分別先加銅片微熱,溶液變藍

18、色且有少量氣泡逸出的為稀硝酸。 另兩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的是稀硫酸。3Cu+8HNO 3 稀=3Cu NO 3 2+2NOT +4H2O Ba 2+SO 42- = BaSO 4 J10 .請與你的同學討論解決。II .枯燥劑有酸性、中性、堿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還 有液態(tài)、固態(tài)之分。要根據(jù)被枯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枯燥劑的性質(zhì),以二 者不發(fā)生化學反響、不溶解為原那么選擇。SO 2可用濃硫酸枯燥,但不能用堿石灰;NO 可選用無CaCl 2枯燥。注意!不能用濃硫酸,因濃硫酸能與NO 化合。也不宜用堿石灰。NH 3 可用堿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濃硫酸,也不能用無水氯化鈣。CaCl 2+8NH 3=CaCl 2 8NH 3 類似于結晶水合物。12 . 1 1.0 mol _ -10.5 mol - L -1 2 1.0 mol _ -11.0 mol _ -11.5 mol _ -3 1.5 mol -L-1 實際上等于溶液里SO 42-的濃度13 .略 第四章章復習題(P107 )1 . MnO 2+4HCl (濃) MnCI 2+2H 2O+C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