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中藥》教案_第1頁
《這是不是中藥》教案_第2頁
《這是不是中藥》教案_第3頁
《這是不是中藥》教案_第4頁
《這是不是中藥》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對外漢語綜合課 班級:已學過一個學期漢語的泰國學生教材:漢語教程 課文:這是不是中藥組別:第二組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能掌握正反問、形容詞謂語句以及“的”字詞組的語法。2、能力目標: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的詞語和語法造句,并能對課文內容進行成段表達。二、教學重點、難點:1、詞語:沒(有)、量詞(把、瓶、本、張、支)2、語法:正反問、形容詞謂語句、“的”字詞組三、教學方法:1、運用歸納法,講解正反問、形容詞謂語句、“的”字詞組的意義和用法。2、創設多種語言情景,讓學生進行反復操練。四、教學環節:1、組織教學(1分鐘)展示蘋果圖片,并提問“這是蘋果嗎?”展示梨圖片,并提問“這是橘

2、子嗎?”展示水果圖片,并提問“這些是不是水果?”以此導入正反問,展示課文標題“這是不是中藥”2、講練新課(1)學習生詞(5分鐘)生詞:箱子、藥、中藥、西藥、茶葉、日用品、衣服、雨、雨傘、香水、詞典、光盤、筆、里、 黑、紅、重、輕、舊、 件、把、瓶、本、張、支 沒(有)、有 這兒對于名詞,展示幻燈片,并以提問方式檢查學生是否理解。如:“某某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衣服、黑/紅)“這是誰的詞典?”“這本詞典是不是新的?”(詞典、新/舊)對于量詞及形容詞,通過舉例和對比的方法向學生解釋。如:“一把雨傘”、“兩把椅子”、“一把沙子”(有柄的器具和一手抓起的數量)“這本詞典重,這本書輕”(輕/重)(2)朗

3、讀課文(5分鐘)課文篇幅不長,老師先領讀全文,讓學生跟讀。其次,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其不正確的發音進行糾音正調。(3)講解語法(20分鐘)a、形容詞謂語句(8分鐘)一、肯定式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學過動詞可以作謂語比如:我喝水。她寫字。你唱歌。現在我們再看剛剛學的句子:這個黑箱子很重。你的箱子很輕,我的很舊。還有: 漢字很難。你很美。她很瘦。我很快樂。在這些句子里面重、新、舊:對箱子進行描述難:對漢字進行描述美:對你的描述瘦:對她的描述快樂:對我的描述主語+形容詞形容詞作謂語,用來對事物進行描述和評價。造句: 房間很干凈。月亮很大。他個子很高。等等二、否定式這個黑箱子不重。漢字不難。她不瘦。我不

4、快樂。主語+“不”+形容詞同學們自己把句子改成否定式:房間很干凈。月亮很大。他個子很高。三、注意1、大家可以發現在這種句子里主語與謂語之間不加“是”。不說:這個箱子是很重。漢字是很難。(帶有強調意味,如:“這個箱子很重嗎?”“這個箱子是很重。”)2、形容詞前面一般要帶副詞,如不帶副詞,句子的意思將不再有描述功能而是帶有比較的意味如:這個漢字難。(那個漢字不難)這個箱子重。(那個箱子輕)b、正反問(7分鐘)正反問句由謂語的主要成分的肯定式和否定式并列起來構成。例句1:A:他是不是老師? B:是。/不是。 或者:A:他是老師不是? B:是。/不是。 例句2:A:你去不去銀行? B:去。/不去。 或

5、者:A:你去銀行不去? B:去。/不去。 例句3:A:你忙不忙? B:很忙。/不忙。他是不是老師?你去不去銀行?你忙不忙?公式:V不V V=動詞、形容詞注意V=動詞時,回答可可加個程度副詞“很”請同學進行練習:A: 你去不去食堂?B:去。 喝 啤酒 買 詞典A:你的箱子重不重?B:很重。中文書 新光盤 多c、“的”字詞組(5分鐘)打開課文(一)的ppt,找到例句“我的在這兒呢”,“我的很重,你的重不重?”“這個黑的很重,那個紅的很輕”“那個新的是朋友的,這個舊的是我的”。問學生“某某同學前面坐的是誰”,“走下講臺的是老師”進行歸納,“我的/黑的/朋友的=我的/黑的/朋友的箱子”“前面坐的=前面

6、坐的同學”得出公式:名詞/代詞/形容詞/動詞+“的”=名詞練習:(拿起一本書,問書的所有者)這本書是誰的?這是我的。(放下書,問旁邊同學)那本書是誰的?那是某某的。(拿起一只筆)手里拿的是什么? 手里拿的是筆 初戀這件小事是在泰國拍的,是馬里奧演的。 9月10號教師節,老師收到了很多禮物,有鮮花、水果。我們可以說,鮮花是送給老師的,水果也是送給老師的。孔子是中國的。你是哪里來的? 我是泰國來的。(拿出明顯大小不同的筆記本)這本是大的,這本是小的。 黑的是大的,白的是小的。3、本課小結(2分鐘)借助板書再次說明形容詞謂語句、正反問以及“的”字詞組的語法結構形式。主語+形容詞 公式:V不V V=動

7、詞、形容詞名詞/代詞/形容詞/動詞+“的”=名詞4、布置作業(1分鐘)復習課文,并朗讀幾遍;預習下一課的內容;完成P116-123頁的練習。五、教學后記1、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積極性很高,在學習生詞和課文部分,請個別同學來朗讀或是分角色朗讀時,他們表現地都很好。在學習語法時,讓學生和同桌練習語法,他們似乎都很懂。 問題:模擬課堂的學生太配合老師了,老讓師很難發現學生在那些地方不理解。2、教學改進措施教學不足:專業術語太多,如:副詞、謂語、肯定式、否定式等。改進:寓語法教學于交際訓練中,不要過多的用術語解釋語法,指導學生在課堂中運用所教語法訓練,即使他本人不知道他已用了語法。生詞學習時未解釋意義,只配上圖片而已,可能會導致學生茫然。改進:備課時要注意詞義到這一點,比如學“中藥”這一生詞時,可以適當解釋一下它的文化意義。語速太快,比如“我在問學生明白了嗎”,學生還沒反應,我就又往下講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