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實操考試全解_第1頁
有限空間實操考試全解_第2頁
有限空間實操考試全解_第3頁
有限空間實操考試全解_第4頁
有限空間實操考試全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限空間實操考試全解第一套考卷:一、 設置警示設施:1、 設置錐筒(護欄)和警戒線:5分問:有限空間作業前如何設置錐筒(護欄)和警戒線?答:在作業現場周邊至少1m的距離處設置錐筒,拉設警戒線,或使用護欄作為警示圍擋;(2.5分)。設置中注意錐桶、圍檔的牢固。(2.5分)2、 設置警示標識5分問:警示標識有哪些?答:包括“當心缺氧”、“當心爆炸”、“當心中毒”、“當心墜落”、“注意安全”、“注意通風”、“必須系安全帶”、“必須戴防毒面具”、“禁止入內”、“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告知牌”等(每個0.5分)二、 氣體檢測1、 使用氣體檢測報警儀檢測氧氣:10分操作要點:(5分)(1)檢查儀器是否經過計量部

2、門計量及是否已過計量的有效期。(1分)(2)在潔凈的環境下開機自檢(1分)(3)檢查儀器是否電量不足(1分)(4)四種氣體讀數(1分)(5)待氣體檢測報警儀數值恢復至“零點”時,關閉儀器(1分)任選一問:四合一檢測儀所檢測的四種氣體的限制值是多少?(5分)答:氧氣:體積百分比不低于19.5%,不高于23.5%(2分);可燃氣不超過爆炸下限的10%(1分);硫化氫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20攝氏度下折合7PPM(1分);一氧化碳不超過20毫克/立方米,20攝氏度下折合25.8PPM(1分)。任選一問:初始環境氣體檢測操作要點是什么?(5分)答:根據有毒有害氣體積聚點的不同,在有限空間上部、中部、

3、下部設置檢測點,分別進行檢測。任選一問:有限空間作業氣體檢測的時機如何把握?(5分)答:(1)作業前檢測:開啟有限空間出入口蓋板或門后檢測(1分)。通風、清潔、吹掃有限空間后檢測(1分)。作業人員進入新作業場所之前檢測(1分)。(2)作業中檢測:有限空間外通過泵吸型檢測儀實時檢測(1分)。有限空間內通過擴散型檢測儀實時檢測(1分)。2、 使用氣體檢測管檢測二氧化碳:10分操作要點:(1)檢測管兩端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范圍內(1分)。(2)采樣器氣密性檢查。一手食指指腹堵住采樣器進氣口,其余三指及拇指握住采樣器,另一手拉動采樣器拉桿。松手后,拉桿立即彈回即可(2分)。(3)取出檢測管,將檢測管

4、的兩端封口在真空采 樣器的前端小切割孔上折斷(1分)(4)把檢測管插在采樣器的進氣口上(檢測管上的進氣箭頭指向采樣器)(2分)(5)對準所測氣體,轉動采樣器手柄,使手柄上的紅點與采樣器后端蓋上的紅線相對。(2分)(6)拉開手柄到所需位置(100ml或50ml,由采樣器上的卡銷定位),將手柄旋轉90°固定。等23分鐘,當檢測管變色的前端不再往前移動時,取下檢測管,從檢測管上即可讀出所測氣體的濃度。(2分)三、 應急救援1、 使用逃生呼吸器:10分問:什么情況下佩戴使用逃生呼吸器?3分答:有限空間初始環境檢測合格,為防止空間內發生有毒有害氣體突出或突然性缺氧,應攜帶緊急逃生呼吸器進入有限

5、空間實施作業。問:如何使用逃生呼吸器?7分答:進入有限空間前檢查氣瓶壓力是否滿足作業需要(2分)。檢查供氣閥、減壓閥等閥體是否正常(1分)。檢查面罩是否完好,導氣管是否有破損(1分)。作業中一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檢測報警儀發出警示,迅速打開緊急逃生呼吸器(1分)。將面罩或頭套完整地遮掩住口、鼻、面部,迅速撤離危險環境(1分)。緊急逃生呼吸器必須隨身攜帶,不可隨意放置(1分)。2、 架設三腳架8分操作要點:取出三腳架上的固定螺栓,根據作業需要及外部環境拉伸三根支架至合適的長度,然后重新插入固定用螺栓。(2分)支起架子,三腳支點間用鏈條或繩帶進行連接固定。(2分)將絞盤(可伸縮式墜落制動器)安

6、裝在三腳架的一根架子上,并將絞盤鋼絲繩及吊鉤通過滑輪導軌垂直于地面。(2分)檢查三腳架、絞盤的牢固程度。(1分)繩索一段與安全帶背部 D型環相連。(1分)3、 佩戴安全帶:10分操作要點:檢查安全帶、連接器是否安好。(1分)雙臂分別穿過兩個肩帶。(2分)雙腿套入全身式安全帶的兩個腿帶內。(2分)調整腿帶、肩帶位置,而后拉緊腿帶、肩帶。(2分)扣好腑帶、胸帶。(2分)活動身體,檢查安全帶的松緊程度。(1分)4、 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15分操作要點:(1)檢查檢查氣瓶壓力是否滿足作業需要。(2分)檢查供氣閥、減壓閥等閥體是否正常。(1分)檢查面罩是否完好,導氣管是否有破損。(1分)檢查報警用的聲

7、光設施是否正常。(2分)(2)佩戴背起空氣呼吸器,使雙臂穿在肩帶中,氣瓶倒置于背部。(1分)調整呼吸器上下位置,扣上腰扣,收緊腰帶。(1分)松開面罩的帶子,一手持面罩前端,另一手拉住頭帶,將頭帶往后拉罩住頭頂部(要確保下巴正確位于下巴罩內),調整面罩,使其與面部達到最佳的貼合程度。(1分)兩手抓住頸帶兩端往后拉,收緊頸帶;兩手抓住頭帶兩端往后拉,收緊頭帶。(1分)檢查面罩密封性,手掌心捂住凹形接口,深吸一口氣,應感到面窗與面部貼緊(否則應更換)。(2分)打開瓶閥,逆時針轉動瓶閥手輪兩圈。(1分)安裝供氣閥,使紅色旋鈕朝上,將供氣閥與面窗對接,逆時針轉動90°。正確安裝好時,可聽到插板

8、滑入卡槽的“咔噠”聲。(1分)連續深呼吸,應感到呼吸順暢。(1分)問:正壓呼吸器瓶內壓力低于多少不得佩戴使用?(3分)答:25兆帕5、 給受困人員佩戴安全帶7分6、 救援人員安全撤離2分7、 使用三腳架及配套設施實施救援7分問:如何實施進入式救援?答:先報警呼叫專業救援隊伍(1分),同時向作業負責人申請進入式救援(1分),得到批準后,救援人員按最高級別防護同時攜帶安全帶、救生索、應急通訊設備及照明設備進入有限空間(1分),將受困人員移動至豎向作業面距有限空間出入口最近處,給受困人員穿上安全帶(1分),將救生索掛在受困人員安全帶背部D型環上(1分),由地面其他救援人員將其拉出危險環境(1分)。救

9、援過程中救援人員保持與外界人員的信息溝通順暢,隨時通報救援情況(1分)。問:出現哪種情況,救援人員應立即撤離2分答:如果環境內有可燃氣體,救援過程中要實時檢測可燃氣體濃度,一旦超標,救援人員應立即撤離。問:最高級別防護包括哪些救援裝備答:救援裝備主要包括:三腳架、安全繩、安全帶、安全帽、正壓式呼吸器具、防爆照明燈、防爆通訊設備、滅火器材、防護服、防護鞋等。(每種0.7分)8、 對傷員進行簡單處置3分任選一問:創傷救護包括哪幾項技術答:創傷救護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四項技術(每缺一項扣1分)任選一問:止血技術包括哪些?答:包括:(1)指壓止血法(2)加壓包扎止血法(3)填塞止血法(4)止血帶

10、止血法(每缺一項扣1分)任選一問:顱腦傷如何處理?答:顱腦損傷腦組織膨出時,可用保鮮膜、軟質的敷料蓋住傷口,再用干凈碗扣住腦組織,然后包扎固定,傷員取仰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氣道通暢。任選一問:異物插入如何處理?答:無論異物插入眼球還是插入身體其它部位,嚴禁將異物拔除,應將異物固定好,再進行包扎。任選一問:小腿骨折如何固定?答:小腿骨折可利用健肢進行固定。任選一問:對懷疑有脊柱骨折的傷病員如何搬運答:必須采用“圓木”原則進行搬運,使脊柱保持中立。9、 撥打救援電話2分問:如何撥打救援電話?答:撥打119,告知單位、發生時間、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傷亡人員情況、報案人員姓名、聯系方式。(每缺一項扣

11、0.5分)10、 對心跳跳吸驟停者進行心肺復蘇6分操作要點:步驟一:判斷意識。輕拍傷病員肩膀,高聲呼喊:“喂,你怎么了!”(0.5分)步驟二:高聲呼救。“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快撥打急救電話”。(0.5分)步驟三:將傷病員翻成仰臥姿勢,放在堅硬的平面上。(0.5分)步驟四:打開氣道。成人: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90°。(0.5分)步驟五:判斷呼吸:一看,看胸部有無起伏;二聽,聽有無呼吸聲;三感覺,感覺有無呼出氣流拂面。(0.5分)步驟六:口對口人工呼吸:施救人員將放在傷病員前額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緊傷病員的鼻翼,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病員口唇,緩慢持續將氣體

12、吹入。吹氣頻率為12次/min, 吹氣量7001100mL(0.5分)步驟七: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部位:胸部正中兩乳連接水平。按壓方法: 施救人員用一手中指沿傷病員一側肋弓向上滑行至兩側肋弓交界處,食指、中指并攏排列,另一手掌根緊貼食指置于傷病員胸部。 施救人員雙手掌根同向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雙臂伸直,上半身前傾,以膝關節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有節奏地按壓30次。 按壓與放松的時間相等,下壓深度45cm,放松時保證胸壁完全復位,按壓頻率100次/min。正常成人脈搏每分鐘60100次。按壓與通氣之比為30:2,做5個循環后可以觀察一下傷病員的呼吸和脈搏。(2分)復原(側臥)

13、位(1分)步驟一:救護員位于傷病員一側,將靠近自身的傷病員的手臂肘關節屈曲成90°,置于頭部側方。步驟二:另一手肘部彎曲置于胸前。步驟三:將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下肢屈曲,救護員一手抓住傷病員膝部,另一手扶住傷病員肩部,輕輕將傷病員翻轉成側臥姿勢。步驟四:將傷病員置于胸前的手掌心向下,放在面頰下方,將氣道輕輕打開。23第二套考卷:一、 通風:1、 連接通風設備:5分問:如何連接通風設備?答:檢查風管是否有破損,風機葉片是否完好,發電機油料是否充足(1分);風機箭頭方向為送風方向(2分);正確連接風機、風管及發電機(2分);2、 通風:5分問:如何進行有限空間通風作業?答:1、在確定有

14、限空間范圍后,首先打開有限空間的門、窗、通風口、出入口、人孔、蓋板等進行自然通風。(1分)2、在強制通風使用風機時,必須確認有限空間是否處于易燃易爆環境中,若檢測結果顯示處于易燃易爆環境中,必須使用防爆型排風機。(1分)3、通風時應考慮足夠的通風量,風速不小于0.8米/秒。(1分)4、在進行通風換氣時,必須注意有限空間通風時不易置換到的一些死角,對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如有限空間僅有一個出入口,風機通風軟管直接放在有限空間底部進行通風換氣。作業期間,應始終保持對有限空間內通風。(1分)5、通風換氣時一定要注意新鮮空氣的來源,風機避免選擇放置在啟動中的機動車排氣管附近等可能釋放出尾氣或其他可能產生有

15、害氣體的地方。(1分)二 、氣體檢測1、 使用氣體檢測報警儀檢測氧氣:10分操作要點:(5分)(1)檢查儀器是否經過計量部門計量及是否已過計量的有效期。(1分)(2)在潔凈的環境下開機自檢(1分)(3)檢查儀器是否電量不足(1分)(4)四種氣體讀數(1分)(5)氣體檢測報警儀數值恢復至“零點”時,關閉儀器(1分)任選一問:四合一檢測儀所檢測的四種氣體的限制值是多少?(5分)答:氧氣:體積百分比不低于19.5%,不高于23.5%(2分);可燃氣不超過爆炸下限的10%(1分);硫化氫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20攝氏度下折合7PPM(1分);一氧化碳不超過20毫克/立方米,20攝氏度下折合25.8P

16、PM(1分)。任選一問:初始環境氣體檢測操作要點是什么?(5分)答:根據有毒有害氣體積聚點的不同,在有限空間上部、中部、下部設置檢測點,分別進行檢測。任選一問:有限空間作業氣體檢測的時機如何把握?(5分)答:(1)作業前檢測:開啟有限空間出入口蓋板或門后檢測(1分)。通風、清潔、吹掃有限空間后檢測(1分)。作業人員進入新作業場所之前檢測(1分)。(2)作業中檢測:有限空間外通過泵吸型檢測儀實時檢測(1分)。有限空間內通過擴散型檢測儀實時檢測(1分)。2、 使用氣體檢測管檢測二氧化碳:10分操作要點:(1)檢測管兩端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范圍內(1分)。(2)采樣器氣密性檢查。一手食指指腹堵住采

17、樣器進氣口,其余三指及拇指握住采樣器,另一手拉動采樣器拉桿。松手后,拉桿立即彈回即可(2分)。(3)取出檢測管,將檢測管的兩端封口在真空采樣器的前端小切割孔上折斷(1分)(4)把檢測管插在采樣器的進氣口上(檢測管上的進氣箭頭指向采樣器)(2分)(5)對準所測氣體,轉動采樣器手柄,使手柄上的紅點與采樣器后端蓋上的紅線相對。(2分)(6)拉開手柄到所需位置(100ml或50ml,由采樣器上的卡銷定位),將手柄旋轉90°固定。等23分鐘,當檢測管變色的前端不再往前移動時,取下檢測管,從檢測管上即可讀出所測氣體的濃度。(2分)三、應急救援1、 使用逃生呼吸器:10分問:什么情況下佩戴使用逃生

18、呼吸器?3分答:有限空間初始環境檢測合格,為防止空間內發生有毒有害氣體突出或突然性缺氧,應攜帶緊急逃生呼吸器進入有限空間實施作業。問:如何使用逃生呼吸器?7分答:進入有限空間前檢查氣瓶壓力是否滿足作業需要(2分)。檢查供氣閥、減壓閥等閥體是否正常(1分)。檢查面罩是否完好,導氣管是否有破損(1分)。作業中一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檢測報警儀發出警示,迅速打開緊急逃生呼吸器(1分)。將面罩或頭套完整地遮掩住口、鼻、面部,迅速撤離危險環境(1分)。緊急逃生呼吸器必須隨身攜帶,不可隨意放置(1分)。2、 架設三腳架8分操作要點:取出三腳架上的固定螺栓,根據作業需要及外部環境拉伸三根支架至合適的長度,

19、然后重新插入固定用螺栓。(2分)支起架子,三腳支點間用鏈條或繩帶進行連接固定。(2分)將絞盤(可伸縮式墜落制動器)安裝在三腳架的一根架子上,并將絞盤鋼絲繩及吊鉤通過滑輪導軌垂直于地面。(2分)檢查三腳架、絞盤的牢固程度。(1分)繩索一段與安全帶背部 D型環相連。(1分)3、 佩戴安全帶:10分操作要點:檢查安全帶、連接器是否安好。(1分)雙臂分別穿過兩個肩帶。(2分)雙腿套入全身式安全帶的兩個腿帶內。(2分)調整腿帶、肩帶位置,而后拉緊腿帶、肩帶。(2分)扣好腑帶、胸帶。(2分)活動身體,檢查安全帶的松緊程度。(1分)4、 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15分操作要點:(1)檢查檢查氣瓶壓力是否滿足作

20、業需要。(2分)檢查供氣閥、減壓閥等閥體是否正常。(1分)檢查面罩是否完好,導氣管是否有破損。(1分)檢查報警用的聲光設施是否正常。(2分)(2)佩戴背起空氣呼吸器,使雙臂穿在肩帶中,氣瓶倒置于背部。(1分)調整呼吸器上下位置,扣上腰扣,收緊腰帶。(1分)松開面罩的帶子,一手持面罩前端,另一手拉住頭帶,將頭帶往后拉罩住頭頂部(要確保下巴正確位于下巴罩內),調整面罩,使其與面部達到最佳的貼合程度。(1分)兩手抓住頸帶兩端往后拉,收緊頸帶;兩手抓住頭帶兩端往后拉,收緊頭帶。(1分)檢查面罩密封性,手掌心捂住凹形接口,深吸一口氣,應感到面窗與面部貼緊(否則應更換)。(2分)打開瓶閥,逆時針轉動瓶閥手

21、輪兩圈。(1分)安裝供氣閥,使紅色旋鈕朝上,將供氣閥與面窗對接,逆時針轉動90°。正確安裝好時,可聽到插板滑入卡槽的“咔噠”聲。(1分)連續深呼吸,應感到呼吸順暢。(1分)問:正壓呼吸器瓶內壓力低于多少不得佩戴使用?(3分)答:25兆帕5、 給受困人員佩戴安全帶7分6、 救援人員安全撤離2分7、 使用三腳架及配套設施實施救援7分問:如何實施進入式救援?答:先報警呼叫專業救援隊伍(1分),同時向作業負責人申請進入式救援(1分),得到批準后,救援人員按最高級別防護同時攜帶安全帶、救生索、應急通訊設備及照明設備進入有限空間(1分),將受困人員移動至豎向作業面距有限空間出入口最近處,給受困人

22、員穿上安全帶(1分),將救生索掛在受困人員安全帶背部D型環上(1分),由地面其他救援人員將其拉出危險環境(1分)。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保持與外界人員的信息溝通順暢,隨時通報救援情況(1分)。問:出現哪種情況,救援人員應立即撤離2分答:如果環境內有可燃氣體,救援過程中要實時檢測可燃氣體濃度,一旦超標,救援人員應立即撤離。問:最高級別防護包括哪些救援裝備答:救援裝備主要包括:三腳架、安全繩、安全帶、安全帽、正壓式呼吸器具、防爆照明燈、防爆通訊設備、滅火器材、防護服、防護鞋等。(每種0.7分)8、 對傷員進行簡單處置3分任選一問:創傷救護包括哪幾項技術答:創傷救護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四項技術(每

23、缺一項扣1分)任選一問:止血技術包括哪些?答:包括:(1)指壓止血法(2)加壓包扎止血法(3)填塞止血法(4)止血帶止血法(每缺一項扣1分)任選一問:顱腦傷如何處理?答:顱腦損傷腦組織膨出時,可用保鮮膜、軟質的敷料蓋住傷口,再用干凈碗扣住腦組織,然后包扎固定,傷員取仰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氣道通暢。任選一問:異物插入如何處理?答:無論異物插入眼球還是插入身體其它部位,嚴禁將異物拔除,應將異物固定好,再進行包扎。任選一問:小腿骨折如何固定?答:小腿骨折可利用健肢進行固定。任選一問:對懷疑有脊柱骨折的傷病員如何搬運答:必須采用“圓木”原則進行搬運,使脊柱保持中立。9、 撥打救援電話2分問:如何撥打

24、救援電話?答:撥打119,告知單位、發生時間、事故地點、事故情況、傷亡人員情況、報案人員姓名、聯系方式。(每缺一項扣0.5分)10、 對心跳跳吸驟停者進行心肺復蘇6分操作要點:步驟一:判斷意識。輕拍傷病員肩膀,高聲呼喊:“喂,你怎么了!”(0.5分)步驟二:高聲呼救。“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快撥打急救電話”。(0.5分)步驟三:將傷病員翻成仰臥姿勢,放在堅硬的平面上。(0.5分)步驟四:打開氣道。成人: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90°。(0.5分)步驟五:判斷呼吸:一看,看胸部有無起伏;二聽,聽有無呼吸聲;三感覺,感覺有無呼出氣流拂面。(0.5分)步驟六:口對

25、口人工呼吸:施救人員將放在傷病員前額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緊傷病員的鼻翼,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病員口唇,緩慢持續將氣體吹入。吹氣頻率為12次/min, 吹氣量7001100mL(0.5分)步驟七: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部位:胸部正中兩乳連接水平。按壓方法: 施救人員用一手中指沿傷病員一側肋弓向上滑行至兩側肋弓交界處,食指、中指并攏排列,另一手掌根緊貼食指置于傷病員胸部。 施救人員雙手掌根同向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雙臂伸直,上半身前傾,以膝關節為支點,垂直向下、用力、有節奏地按壓30次。 按壓與放松的時間相等,下壓深度45cm,放松時保證胸壁完全復位,按壓頻率100次/min。正常成

26、人脈搏每分鐘60100次。按壓與通氣之比為30:2,做5個循環后可以觀察一下傷病員的呼吸和脈搏。(2分)復原(側臥)位(1分)步驟一:救護員位于傷病員一側,將靠近自身的傷病員的手臂肘關節屈曲成90°,置于頭部側方。步驟二:另一手肘部彎曲置于胸前。步驟三:將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下肢屈曲,救護員一手抓住傷病員膝部,另一手扶住傷病員肩部,輕輕將傷病員翻轉成側臥姿勢。步驟四:將傷病員置于胸前的手掌心向下,放在面頰下方,將氣道輕輕打開。第三套考卷一、選用安全器具:1、選用照明設備5分問:如何正確選擇、使用照明設備答:(1)存在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時,選擇防爆型燈具(2分);(2)使用前檢查燈

27、具外觀,是否有破損,開機檢查是否有電(2分);(3)照明燈具必須安置在能為作業人員提供足夠光線強度的位置(1分)。2、選用通訊設備5分問:正確選擇、使用通訊設備答:(1)存在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時,選擇防爆型通訊設備;(2)檢查設備外觀,是否有破損,開機檢查是否有電,通話是否通暢;(3)作業過程中要定期進行信息溝通,包括作業環境情況、氣體檢測濃度、需立即撤離的信息等。3、選用通風設備10分問:如何連接通風設備?5分答:檢查風管是否有破損,風機葉片是否完好,發電機油料是否充足(1分);風機箭頭方向為送風方向(2分);正確連接風機、風管及發電機(2分);問:如何進行有限空間通風作業?5分答:1、在

28、確定有限空間范圍后,首先打開有限空間的門、窗、通風口、出入口、人孔、蓋板等進行自然通風。(1分)2、在強制通風使用風機時,必須確認有限空間是否處于易燃易爆環境中,若檢測結果顯示處于易燃易爆環境中,必須使用防爆型排風機。(1分)3、通風時應考慮足夠的通風量,風速不小于0.8米/秒。(1分)4、在進行通風換氣時,必須注意有限空間通風時不易置換到的一些死角,對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如有限空間僅有一個出入口,風機通風軟管直接放在有限空間底部進行通風換氣。作業期間,應始終保持對有限空間內通風。(1分)5、通風換氣時一定要注意新鮮空氣的來源,風機避免選擇放置在啟動中的機動車排氣管附近等可能釋放出尾氣或其他可能

29、產生有害氣體的地方。(1分)二、安裝及使用防墜落用具1、安裝及使用三腳架5分操作要點:取出三腳架上的固定螺栓,根據作業需要及外部環境拉伸三根支架至合適的長度,然后重新插入固定用螺栓。(1分)支起架子,三腳支點間用鏈條或繩帶進行連接固定。(1分)將絞盤(可伸縮式墜落制動器)安裝在三腳架的一根架子上,并將絞盤鋼絲繩及吊鉤通過滑輪導軌垂直于地面。(1分)檢查三腳架、絞盤的牢固程度。(1分)繩索一段與安全帶背部 D型環相連。(1分)2、佩戴安全帶:10分操作要點:檢查安全帶、連接器是否安好。(1分)雙臂分別穿過兩個肩帶。(2分)雙腿套入全身式安全帶的兩個腿帶內。(2分)調整腿帶、肩帶位置,而后拉緊腿帶

30、、肩帶。(2分)扣好腑帶、胸帶。(2分)活動身體,檢查安全帶的松緊程度。(1分)三、呼吸防護用具的選擇、檢查及使用1、半面罩防毒面具的選擇、檢查及使用10分問:什么條件下選用半面罩4分答:氧氣含量合格的有限空間(即氧氣含量在19.5%23.5%之間)(2分)當1危害因數10時即有限空間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大于其職業衛生標準規定濃度,且小于10倍時,(2分)。問:如何正確使用半面罩3分答:(1)使用前檢查面罩是否完好,密合框是否有破損(1分)。(2)選擇合適的濾毒罐或濾毒盒,打開封口,將其與面罩上的螺口對齊并旋緊(1分)。(3)松開面罩的帶子,一手持面罩前端,另一手拉住頭帶,將頭帶往后拉罩住頭頂部

31、(要確保下巴正確位于下巴罩內),調整面罩,使其與面部達到最佳的貼合程度(1分)。問:如何選擇濾毒罐(盒)3分答:苯、四氯化碳,使用褐色濾毒盒(1分);一氧化碳使用白色濾毒盒(1分);硫化氫使用藍色濾毒盒(1分)。2、全面罩防毒面具的選擇、檢查及使用10分問:什么條件下選用半面罩4分答:氧氣含量合格的有限空間(即氧氣含量在19.5%23.5%之間)(2分)當10危害因數100時,即有限空間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大于等于其職業衛生標準規定濃度的10倍,且小于100倍時(2分)。問:如何正確使用半面罩3分答:(1)使用前檢查面罩是否完好,密合框是否有破損。要特別檢查導管的氣密性,觀察是否有孔洞或裂縫。(

32、1分)(2)選擇合適的濾毒罐或濾毒盒,打開封口,將其與面罩上的螺口對齊并旋緊,若使用導管式防毒面具,則面罩和濾毒罐與導氣管的兩側相連。(1分)(3)松開面罩的帶子,一手持面罩前端,另一手拉住頭帶,將頭帶往后拉罩住頭頂部(要確保下巴正確位于下巴罩內),調整面罩,使其與面部達到最佳的貼合程度。若使用導管式防毒面具,將濾毒罐裝入防毒面具袋內,并固定在身體上(1分)。問:如何選擇濾毒罐(盒)3分答:苯、四氯化碳,使用褐色濾毒盒(1分);一氧化碳使用白色濾毒盒(1分);硫化氫使用藍色濾毒盒(1分)。3、送風式長管呼吸器的選擇、檢查及使用10分問:如何正確長管呼吸器?6分答:(1)檢查使用前檢查面罩是否完

33、好,密合框是否有破損。(0.5分)檢查導氣管、長管的氣密性,觀察是否有孔洞或裂縫。(0.5分)使用高壓送風式長管呼吸器時,檢查氣瓶壓力是否滿足作業需要,檢查報警裝置功能是否正常。(0.5分)(2)連接將導氣管一端與面罩前端螺口對齊,旋緊,另一端與空氣調節帶或減壓閥相連。(0.5分)低(高壓)長管一端與空氣調節帶(減壓閥)相連,另一端與供氣設備(包括風機、空壓機、高壓氣瓶)出氣口相連。(0.5分)連接電源,開啟后檢查氣路是否通暢。(0.5分)(3)佩戴背肩帶,調整好肩帶位置,扣上腰扣,收緊腰帶。(0.5分)松開面罩的帶子,一手持面罩前端,另一手拉住頭帶,將頭帶往后拉罩住頭頂部(要確保下巴正確位于下巴罩內),調整面罩,使其與面部達到最佳的貼合程度,收緊面罩的頭帶。(0.5分)檢查面罩密封性,手掌心捂住凹形接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