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專項練習_第1頁
五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專項練習_第2頁
五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專項練習_第3頁
五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專項練習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西師大語文下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校外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_ 惠:_ 詣:_   乃:_ 為:_設:_ 示:_ 未聞:_ 家禽:_2用/ 給短文劃分節奏。3用四字詞語夸一夸楊氏之子:_、_、_、_。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么?_6我也會說:李指以示兒

2、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_。”龍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_。”2. 文言文閱讀。古人談讀書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宋)朱熹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國藩1解釋加點字詞。恒:_&#

3、160;  恥:_知:_   識:_厭:_   漫浪:_2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_(2)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3)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_3談談你對讀書的看法。_3. 課文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聯系上下文填空。(1)_為_設果。(2)孔指_以示兒曰2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

4、中的“家禽”和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本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4孔君平由“_”而聯想到小兒姓“_”,就和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說明孔君平非常幽默。5想一想,小兒的回答巧妙在哪兒?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孔雀是一種美麗的鳥,他巧妙地稱贊了孔君平的高尚人格B.他用對方的方法來反駁對方,既表現了他的質樸,也表現了他語言的幽默C.他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用“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正話反說的方式,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

5、對4. 文言文閱讀。韓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獵而擾民,下令獵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韓生者止之曰:“王之愛子病三日矣,王心憂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問之曰:“吾宿衛王宮,且不知王之愛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韓生曰:“吾聞王之愛子好紙鳶,吾登丘而望王宮之上,三日不見紙鳶矣,是以知之。”(注釋)徙:遷移,移動。已而:不久。宿衛:在宮禁中值宿警衛。紙鳶:風箏。1解釋下列加線詞。(1)昔者秦王好獵而擾民( )(2)下令獵于北郊(   )(3)民皆徙避之( )(4)吾聞王之愛子好紙鳶( )2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秦王出獵時,百姓紛紛離開回避,怕打擾秦王狩獵,表現了百姓們對秦王的崇敬愛戴

6、。B.韓生之所以能料知秦王此次不會出獵,是因為他在王宮當警衛,熟知秦王的習慣與性格。C.本文情節曲折,依次寫了:百姓躲避韓生勸止秦王將獵宮衛問故韓生釋疑。D.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勤于觀察思考,要善于從平凡小事中悟出道理。3用現代漢語翻譯劃線句。吾宿衛王宮,且不知王之愛子病也,子何以知之?_。5. 快樂閱讀(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夸父追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1)文中加點字“走”的古義是_,今義是_。(2)下列各句解釋中有誤的一項是(   )。A、夸父與日逐走,入日。(夸父跟著太陽跑,追趕上了

7、太陽。)B、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C、化為鄧林。(變成了一片桃林。)(3)文中寫夸父能吞河飲渭,運用了什么修辭?_6. 課外類文閱讀。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1)“卜算子·詠梅”中_是詞牌名,_是題目。(2)“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中的“她”指_,贊頌了梅花_的品格。7. 小古文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口:“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

8、釋下列字詞。甚(_)   詣(_)   乃(_)   未聞(_)2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_(2)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_3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與孔君平針鋒相對,生硬的態度讓孔君平啞口無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表現了應有的禮貌。D.孩子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也不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8. 古文閱讀。趙普讀書普

9、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hé)戶啟篋(qiè)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hn),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注釋)第:按一定等級建造的大宅院。闔戶:關門。篋:小箱子。竟日:整天。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則:乃,就是。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注釋)謂:告訴。當涂:當道,當權。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涉獵:粗略地閱讀。士:讀書人。1(理解詞語)解釋加點字的意思。(1)普少習吏事(_) (2)及為相(_)(3)家人發篋視之(_) (4)肅遂拜蒙母(_)2(合理選擇)下列加點字與“太祖常勸以讀書”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蒙辭以軍中多務 B.自以為大有所益C.跪而拾之以歸 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3(體會含義)翻譯下列句子。(1)太祖常勸以讀書。_(2)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_(3)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_4(比較辨別)仔細研讀兩則

11、文言文,說說趙普和呂蒙兩個人物有哪些共同之處。(至少兩點)(1)_(2)_9.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聯系上下文填空。(1)_為_設果。  (2)孔指_以示兒曰。2這句話朗讀時正確的讀法是(   )A.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C.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3楊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處不在于(   )A.楊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禮貌。B.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

12、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表現了應有的禮貌。C.他的回答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孔君平要承認孔雀是自己家的鳥,說的話才立得住腳。4楊氏之子是個怎樣的孩子?用準確的成語來形容他。(_)的孩子   (_)的孩子5想一想,孔君平聽到楊氏子的回答以后,會說些什么?_10. 閱讀課文節選,完成練習。讀書有三到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帶線的詞語。  余嘗謂:_   漫浪誦讀:_  既不專一

13、:_  心到最急:_2“讀書有三到”,即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因為_。(用文中句子回答)3“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這句話是一句_句,意思是:_11. 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   )者,先自度(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   )信度,無自信也。”(1)給加點的字注音。(2)試著解釋下列詞語。度第一個:_  第二個:_操_遂_(3)你覺得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_12. 閱讀文章,

14、完成練習。鐘氏之子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A。”復問會曰:“卿何以不汗?”對曰:“B。”1將“戰戰栗栗,汗不敢出”“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填入文中A、B兩處。A_     B_2解釋下列加點詞。(1)鐘毓、鐘會少有令譽_(2)卿何以不汗_3翻譯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_4閱讀上文,試用自己的話說說主人公的聰明主要體現在哪里。_5通過這篇文章,簡單分析兩個孩子的特點。_13. 閱讀課內片段,完成練習。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選文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釋下列字詞蓋:_  恒:_  自足:_3作者認為讀書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缺之則_;二者是_,缺之則_;三者是_,缺之則_。4你還知道哪些古人談過讀書方法?他們怎么說的?寫下來吧。_14. 課內閱讀。楚人有鬻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