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默寫及答案_第1頁
語境默寫及答案_第2頁
語境默寫及答案_第3頁
語境默寫及答案_第4頁
語境默寫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境默寫及答案【篇一:師說理解性默寫】t>1 、荀子?勸學篇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韓愈師說中“ , ”的觀點是相同的。2、師說一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 恥學于師”的陋習,明確的指出了從師的標準:“ , ,3 、柳宗元曾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 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這與韓愈師說中“ , , ” 所描述的現象一樣。4 、中國是一個有著尊師傳統的國家,韓愈在師說中指出教師作用的一句是:“ ”5 、師說一文不僅有嚴密的論證思路,而且有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文中“ ,。 ”就凝練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從師的荒謬心態。師說理解性默寫(二)6 、求學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不

2、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別人請教,正如師說中所說“, , ”,否則,就會像韓愈在師說中批判的對象一樣,本末倒置,“,”。7 、在師說中韓愈所指的老師和教小孩子讀書的老師是不一樣的,即 “ 彼童子之師,。 ”8 、師說中強調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他人的年齡大小無關的兩句是: “ 。9 、從師態度不同,結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遠,“今之眾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這就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是故 “ , ”。10、韓愈寫作師說一文的緣由是:“ ”11 、 “沒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這與師說中“ ,? ”一致。師說理解性默寫答案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2 、是故無貴無賤,

3、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3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4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5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6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7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8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 、猶且從師而問焉而恥學于師圣益圣,愚益愚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1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篇二:高中語文語境名句默寫一及答案】: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

4、遠方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兒嗎?我有才學,別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惱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話的大意,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幫朋友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信?老師傳授我的知識復習了嗎?3. 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4.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什么都學不到. ”5. 子曰: “由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5、是知也 . ”孔子說:“由(子路)!教給你什么叫知 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啊!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大抱負,堅強意志,(因為)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行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重大的嗎?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8.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子貢問曰: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貢問老師:有什么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嗎?10. 子曰: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

6、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卻不感覺滿足,教導他人不知疲倦,這些對我來說,有哪一點是我所具備的呢?”11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意思孔子說:“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應該是這個意思。12 .子曰: “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譯文】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評析】這里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并不覺得一個老師一言堂地給學生灌輸就能有好

7、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于怎樣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復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我想這是值得我們今天的老師在教學中思考和借鑒的。13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什么意思?這是論語上的:“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歲寒,是每年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凋,是樹木落葉子。松柏后凋,是說別種樹木到這個時候,都已枯槁零落。獨有松柏仍舊青翠不凋比喻修道的人有堅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變初心。確字,同堅宇一樣解釋。松柏不凋已經稱得起堅確

8、。金石比松柏更要堅確。所以此處拿金石比喻修道人的志氣。有金石般的志氣,自然能夠戰退陰魔。陰魔既已去盡,慧力即同時增加。根據題意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赤壁賦中蘇軾用大膽的想象描繪簫聲超強感染力的兩句是“ , ” 。( 2) “青出于藍”這個成語出自荀子勸學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這與師說中“ , ”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3)范仲淹岳陽樓記中“, ”兩句寫月光與水波一起蕩漾,閃爍著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塊美玉,體現了一種動靜結合的美。(4)杜牧阿房宮賦中寫走廊曲折、屋檐高聳的句子是“ ,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

9、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句是“ 莊子在逍遙游中贊賞宋榮子能分辨內外榮辱的兩句是:,。赤壁賦中以 蓋”字開頭,從絕對運動的角度辯證看待世界的兩句是:,。( 12 )離騷一文中,寫出了群臣嫉賢妒能,肆意對屈原造謠中傷的句子是“ , ”。( 13 ) 古人寫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諷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就以 “ , ”作結,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轍。( 15 )蘇軾在赤壁賦中用“, ” 從側面寫出洞簫聲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16 )屈原在離騷中以“ 鷙鳥”為喻說明自己絕不同流合污的兩句是 “ , 。 ”( 17 )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對比,表現蓮高潔品質的句子是“ ,( 18 )念奴嬌中

10、蘇軾用“ , ”兩句,感慨人生的短暫,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19 )杜甫的登高中,詩人節表現個人潦倒困苦、借酒澆愁,深刻地表達自己因國難家愁而悲憤的句子是“ ,”。( 20)杜甫在望岳中表明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的兩句是 “ , 。 ”( 21 )屈原的離騷中表達寧愿立即死去或流亡也不愿茍合阿諛的兩句是“ ,。 ”( 22)莊子逍遙游中表明列子雖然能御風而行,可是還有局限的,這兩句是“, 。 ”( 23)王勃滕王閣序用,。盛贊滕王閣宴會賓客中,文人雅士的非凡文采,用,。極寫閣中宴席上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 24)劉禹錫詩云:“芳林新葉催新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和荀子的

11、 “ 青, ,。 ”都表達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后人超過前人的思想。( 25)詩經多運用比興的手法,以“桑 ”喻女子青春年華及年長色衰的句子分別是“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26)我國古代詩人的愛國感情主要表現為表憂國憂民之心、抒壯志難酬之憤。杜甫這樣表憂國憂民之心: , 。(登岳陽樓)陸游這樣抒壯志難酬之憤: , 。(書憤)( 27)在離騷中,寫屈原看到時光易逝,擔心國君易老、昏聵誤國、保守落后的句子是“ _,_ 。 ”( 28)莊子逍遙游中認為“ , ”的人才能遨游在無窮無盡的境界中,而無需有所待。(29)屈原在離騷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會改變志向的兩句話是“ ,”(31) 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水面開闊,船行順暢的兩句詩是 “,。( 32)師說中韓愈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原因是 : ,。( 3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之感來抒發亡國之痛的名句是 : ,。【篇三:氓理解性默寫】. 寫女子在無奈下與男子約定婚期的句子是,2. 用動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愛情的句子是,3. 寫女子家人對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與 “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5. 寫女子不愿同氓終老的句子是。6. 通過寫桑葉凋落喻指女子年華逝去的一句是,7. 寫女子在斷墻上眺望心上人,見到心上人后前后行為差異的句 子,。8. 寫女子回憶小時候與氓嬉戲玩耍的快樂場景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