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課堂實錄_第1頁
蘇軾《定風波》課堂實錄_第2頁
蘇軾《定風波》課堂實錄_第3頁
蘇軾《定風波》課堂實錄_第4頁
蘇軾《定風波》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軾?定風波?課堂實錄師:余秋雨在他的?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中說,蘇軾成全了黃州。確實,蘇軾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作品,而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幾乎都是在黃州時期寫出來的,這其中有前后?前赤壁賦?后赤壁賦?,還有大家學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中,蘇軾站在長江邊上,面對奔騰的大江,想到了歷史上的風流人物,他想到了誰呢?生:周瑜。師:他想到了周瑜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勛的年輕將領。想到自己已經早生華發,但是至今仍然功業未成,有了壯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說“人生如夢。那么,蘇軾留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在那里哀嘆、滿腹愁情的文人嗎?難道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

2、風格或者是豪放派風格的全部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蘇軾的另外一首創作于同一年的詞?定風波?。師:首先,我把這首詞給大家朗讀一遍,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作品。教師范讀,學生鼓掌謝謝大家的掌聲。我想假設大家對這首詞的理解更深化一點,你們會比我讀的更棒。接下來就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這首詞。考慮一個問題:這首詞寫了一件什么事?讀完之后請一位同學來答復。學生自由誦讀,考慮生1:這首詞主要是寫蘇軾遇雨后的感慨。師:說得很好,能不能說得更詳細一點呢?我提示一下,一件事情應該有時間、地點、經過等等。生2:大體上的經過就是蘇軾與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他一個人有與眾不同的感覺,于是就寫下了這首

3、詞。師:剛剛這位同學的答復抓住了這首詞前面的“序的內容,詞前小序大體上告訴了我們詩歌寫作的背景。序中寫的故事在詞作中有沒有表達出來呢?剛剛我們說蘇軾和一行人到沙湖,去干什么呢?生4:看田。師:你從哪里得到的答案呢?生4:注釋中講的。師:很好。讀一首詩詞,小序和注釋我們都不能忽略。作者到沙湖買田,買田干嘛?注釋中還有兩個字“終老,“終老是什么意思呢?生:養老,安享晚年。師:對,作者到沙湖看田,準備買田養老,結果在回來的路上碰到了雨。詞作中,哪里寫到了雨呢?生:“穿林打葉聲說明下雨了,雨下得挺大。師:那么何以看出眾人皆狼狽,“余獨不覺呢?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吟嘯且徐行。師:不懼風雨,在風

4、雨中吟詩長嘯,何等灑脫啊!這里我們圍繞詞作前面的序大體上理解了一下這首詞的根本內容。可是,有一個問題,蘇軾寫這首詞,僅僅是因為在半路上遇雨,然后雨過天晴,所以通過詞來表現自然界的風雨變化嗎?生:不是假設不是,那么他到底為什么要寫這首詞,他要表達什么呢?下面請大家再仔細誦讀這首詞,把你的疑問找出來,然后再就你的問題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我希望大家可以出聲朗讀。生出聲自由朗讀,然后互相交流、討論師:我看大家剛剛剛剛討論得很熱烈,很多同學不僅提出了一些問題,而且寫下了自己的見解,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生5:我想知道下片的第一句“料峭春風吹酒醒中的“酒醒是不是有兩層意思。詞中好似沒有提到他喝過酒,他是真

5、的喝過酒還是有什么別的引申意義?師:我也看到很多同學把這個“酒字給圈出來了,請一位同學來說說他的見解。生6:我覺得可能是說他沒有從以前的生活中清醒過來,這次遇到雨過天晴的天氣,他豁然開朗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意思。師:那你能不能答復剛剛那位同學的問題?生6:我覺得他應該是沒有喝酒,“醉是形容他此時的心情。師:他有一種如醉如夢的感覺,是不是?生7:我還有一個問題,“同行皆狼狽,為什么蘇軾“獨不覺?生8:在古詩文里面,“酒往往和愁聯絡在一起。蘇軾在被貶黃州之后,感到非常惆悵,所以他可能就喝了一點酒,但是如今他看到這種天氣,心情開朗了,他也想通了,所以酒就醒了,我覺得應該就是這個意思。生9:我認為“余獨不

6、覺是因為在這首詞中“雨象征著仕途的坎坷,隨著雨的逝去,沖走了蘇軾的煩惱,雨過天晴象征著人生從頭再來。讓我不解的問題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為什么作者這樣說?還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是否不僅是他回頭看雨,而且是看他以前的經歷什么的?師:很好,解決了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剛剛那位男生關于酒的見解,大家贊同嗎?他被貶黃州之后,借酒澆愁,有沒有這個意思呢?生贊同有可能有,是不是?蘇軾酒量不大,稍許喝酒就容易醉,況且古人習慣上借酒澆愁,所以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下面請大家繼續提出問題,發表見解。生10:他以前在官場上做事的嘛,被貶以后才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是不對的。在官場上做的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

7、所以如今有一種如醉方醒的感覺。生11:我認為“誰怕表現了他對于仕途坎坷的坦然自假設的人生態度。師:同學們很聰明,把風雨和作者坎坷的仕途聯絡起來了,鑒賞一首詩聯絡作者的生平、他所生活的時代,這叫什么方法?對,這就是“知人論世。這是鑒賞詩歌的一個重要方法。生12:我覺得“誰怕表現了作者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生13:我認為酒醒僅僅就是酒醉醒來。他們一行人外出,朋友在一起喝點酒很正常,酒后遇風吹醒而已。生14:我想問一下,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和他的朋友到沙湖買田,他們買田的時候難道還帶著酒嗎?這里面是不是還有什么引申的意思?師:難道買田之前要喝酒嗎?假設大家讀過蘇軾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甚至其他的一些

8、詩文,我們就會知道蘇軾是一個愛喝酒的人,所以林語堂說他是一個“酒量不大但是飲酒成癮者。古代的文人喝酒是常見的現象,來到黃州驚魂甫定的蘇軾,酒可以去消解內心的憂愁。所以我不太贊同把喝酒作什么引申的理解。生15:“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話好似給人很平淡的感覺,雖然他說不怕“雨,但是雨過天晴他應該是心情舒暢的,可他又為什么說“也無晴呢?師:確實,沒有雨了,好似還說得過去。可明明“山頭斜照正相迎,怎么能說“也無晴呢?請大家繼續說說你的看法。生16:我覺得“也無風雨也無晴深層意思是蘇軾被貶之后,他那種能超越榮辱得失坦然自假設地面對生活、不因被貶而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能冷靜的對待自己的生活。師:這位同學抓住蘇

9、軾的思想進展了分析,很好。生17:我認為這要聯絡上文來理解。“回首向來蕭瑟處,說明他原來遭受了一些坎坷;“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首先是對當時環境的描寫,同時也說明他內心不再在乎這些坎坷,表現出了一種坦然自假設的態度。師:請大家看看注釋對這句話是怎么解釋的。書上解釋的意思是“風雨的天氣和晴朗的天氣是一樣的,沒有差異。這在現實生活中,在物質世界里能能一樣嗎?生:不一樣。肯定不一樣,對不對?假設一樣就不會出現“同行皆狼狽了。那是什么沒有差異呢?生:心中沒有差異。師:對,在心中沒有差異,那就是不在乎這些風雨。我也有一個問題,上片中說“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還有,下片中說“歸去,歸向何方呢?

10、生18:我認為是歸于自然。生19:我覺得他是希望重新回到朝廷,自己的仕途也雨過天晴。師:大家贊同哪一個說法?學生沉默請注意我們剛剛說到的一個問題:作者蘇軾到沙湖干什么?生:買田終老。師:就是說他準備在這里安享自己的晚年。那么他還寄希望于重新回到朝廷嗎?顯然不是!所以,我覺得“歸去一詞不能理解為回到朝廷。生20:“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蓑可以解釋為他的才華,“煙雨的意思是官場上的坎坷。整句應該是說他空有一身才華,但是歷經坎坷,壯志未酬,沒有什么成就。師:這種解釋看起來很有道理,大家覺得如何呢?生21:我認為“煙雨就是指別人生中的那些坎坷。無論他的人生困難有多大,遇到的坎坷有多少,他都不會因此而感到失

11、落,而是坦然自假設的面對。師:我本人贊同這種說法。我有一蓑在身,聽憑那平生的煙雨淋濕。他把他所有的坎坷都比喻為“煙雨,可以這樣解釋嗎?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嗎?不是“雨具俱去了嗎?生:心中有“蓑衣。師: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生:理想、人生態度。師:什么樣的理想,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呢?生22:我覺得蘇軾有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他在遇到雨之后,同行“皆狼狽,而他卻能“不覺,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一面。這也暗示著此時雖然被貶,但是仍然對生活充滿了積極的情緒,他在沙湖買田,希望在此安度晚年,生活有一個新的開始。師:說得很好。如今我們總結一下這首詞。詞中屢次寫到了雨。首先寫到了生:大雨,“穿林打葉之雨;生:“一蓑煙雨;生:最后說“也無風雨也無晴;師:對。前者寫的是眼前自然界中的雨,后者寫的是人生中的風雨,最后寫的是他心靈的天空無風無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樣的情懷,持一種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呢?生:積極、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師:好,下面請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