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醫用織物管理制度.精品文檔.醫用織物質量管理制度一、充分認識加強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強化責任意識 醫用織物作為特殊的醫用物品,多數將接觸患者和醫務人員皮膚。加強醫療機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預防醫院感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具有重要意義。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當充分認識加強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納入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建立常態化管理機制。落實醫療機構對本機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的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意識,依法依規開展醫用織物洗滌消毒
2、工作,確保洗滌消毒質量符合臨床使用要求。二、加強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保障洗滌消毒質量 (一)自行洗滌消毒的醫療機構。要加強內設洗衣房管理。一是完善組織管理框架。設置專門部門或專(兼)職人員,建立后勤、醫務、醫院感染、護理等相關部門分工合作的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職責,落實責任到位。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完善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工作制度,至少包括醫用織物回收、洗滌消毒、質量管理、定期更換等制度,并保障制度落實到位。三是加強洗衣房環境衛生管理。合理規劃布局,符合環保要求。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分區明確。設置獨立的人流和物流通道;接收污染的醫用織物與發放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應當分區管理。工
3、作流程合理,物流由污染區到清潔區,不交叉、不逆行。保證環境清潔衛生。四是加強環節管理。加強醫用織物分類回收管理,傳染性疾病科使用后的醫用織物,以及被血液、嘔吐物和患者其他體液污染的醫用織物應當單獨回收并洗滌消毒。嚴格按照洗滌消毒標準操作規程,根據醫用織物的污染性質、程度和使用對象進行分類洗滌消毒。對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進行妥善保存并及時提供臨床使用。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要求,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水排放應當符合環保要求。五是加強洗滌消毒質量控制。對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應當有專人對其性狀、表面污漬、破損等進行檢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微生物學監測。六是加強人員培訓。加強洗衣房工作人員崗前培
4、訓和能力培訓,熟練掌握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能和醫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為了進一步規范醫院可重復使用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的管理,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感發生率,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和醫療安全,制定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醫用織物-醫院可重復使用的紡織品1、 醫用織物分類型-病人用的醫用織物(衣物、床單、枕巾、手術巾):一般織物、污染織物、嬰兒用的織物。-醫務人員用的醫用織物(工作服、手術衣): 包括一般織物、污染織物。-特殊織物:帶顏色的織物和受熱易變形的織物。注1: 一般織物:外觀無明顯污漬,并判定為無生物污染風險的醫用織物;污染織物: 包括外觀有明顯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且含血源性病源體或者
5、其他潛在性傳染性、多重細菌耐藥性,并判定為有生物污染風險的醫用織物。注2:基于對嬰兒的特殊性保護需將嬰兒用織物作專門分類。2、 洗衣房的設置要求:A應獨立設置于遠離診療區域的地方,有專人從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B有收取污物和運送清潔醫用織物的兩個分開的通道,通道間不應該有交叉;設置污染區(包括收物交接、分檢、洗滌、消毒和污車存放處)和清潔區(包括烘干、熨燙、修補、折疊、儲存、運送和潔車存放處),兩區間應有實際密閉隔離屏障。并有上下水設施;在進入汅染區前增設更衣室,在清潔區增設質檢室。3、 洗滌設備及用品的要求應選用專用洗滌和烘干設備;有條件的宜用衛生隔離式洗滌、烘干設備。使用洗滌劑、清毒劑
6、和各種有機溶劑,應符合國家有關要求,并在有效期內使用。4、 衛生制度的要求(1) 醫院應建立消毒隔離、污物/污水的管理、衛生保潔、洗滌工作、定期檢查清洗質量、從業人員定期體查保健及個人防護等制度。(2) 分揀織物時應使用耐穿刺長手套,手衛生要求,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飲食,每日換工作服,離開時洗澡。(3) 發生職業暴露時的處理程序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被銳器刺傷后,應采取的措施如不慎被銳器刺傷,應立即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清創,對創面采取嚴格的消毒處理;并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A、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B若有傷口,應當在傷口的旁側,由近心端
7、向遠心端輕輕的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C、受傷部位的傷口處理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進行消毒處理,并包扎傷口;被暴露的粘膜,應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浄。被HBV陽性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應在24h小時內注射已型肝炎高價免疫球蛋白,同時進行血液已肝標志物的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已肝疫苗,20ug、20ug、20ug(按0,1月,6月間隔)醫務人員發生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后,醫療機構應當根據衛生部,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對其暴露的級別和暴露源的病毒載體水平進行評估和確定。根據暴露的級別和暴
8、露源的病毒載體水平對發生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醫務人員實行預防性用藥方案。HCV暴露處理:病源: HCVAb(+)醫務人員:(1)a-干擾素300萬單位3天(2)定期追蹤6-9月 醫務人員注意 在意外接觸HBV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處理 1.血清學檢測:應立即檢測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c、ALT和AST,并在3個月和6個月內復 2.接種過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 10mI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 如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接種過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詳,應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同時在不同部
9、位接種1 針乙肝疫苗(20ug),于1個月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2針和第3針(各 20ug),并在3、6、12個月內接受乙肝病毒復查,在注射3針乙肝疫 苗后檢查無產生乙型肝炎表面抗體,則應繼續接種3針乙肝疫苗,1-2 個月后檢測抗-HBs,如仍無應答,可接種1針60u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 疫苗。 3.嬰幼兒在臀前部外側肌肉內注射,兒童和成人在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二、從業人員衛生及管理要求 1.上崗前需接受崗前培訓,能熟練掌握洗滌、消毒技能;了解洗滌和烘 干等相關設備、設施及消毒隔離基礎知識,常用消毒劑使用方法。 2.應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帽、口罩、手套,必要時穿隔離衣。 3.各區域人員應相對固定。
10、 4.污染區工作人員在進行用后醫用織物分揀和裝機洗滌過程中,應遵循 “標準預防”原則,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防水圍裙和膠鞋, 必要時穿隔離衣,并按要求加強洗手消毒。 5.在進行洗滌后醫用織物烘干、熨燙、折疊、運送等過程中,應穿工作 服、工作鞋,并保持手清潔衛生,防止二次污染。 6.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至少兩年一次),患有痢疾、傷寒、肺結核、 各類腸道傳染病及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的從業人員在患病期間不應 參與直接與醫用織物接觸的工作。 三、 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的衛生要求 1. 感官指標 洗滌后的醫用織物外觀整潔,干 燥,無污漬,無異味,無異物,無破損。 2. 微生物指標 項 目 指 標 2
11、00 細菌總數cfu/100cm2 大腸菌群 不得檢出 化膿性致病菌 不得檢出 注:化膿性致病菌包括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 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嬰兒用醫用織 物還應進行沙門氏菌屬檢測。 四、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流程與要求 ? 1. 工作流程 在對一般織物實施分揀、洗滌 /消毒時應由污到潔,不得逆行,并按照下 列工作流程進行: ? 分類收集分揀(一般織品)去污/消 毒(必要時)洗滌烘干修補(必要 時)熨燙與折疊儲存運送 2. 分類要求 對使用后的醫用織物應按要求進行分類。 應在各診療區的衛生處置間內設置醫用織物的專 用盛裝容器;二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宜設專用 輪換庫。 嚴禁在治療區域對織物
12、進行清點和處理,使用后 的一般織物若需要清點和處理,應在足夠的保護 措施下密閉的診療區中衛生處置間或專用輪換庫 內進行。 使用后的污染織物應在病房內床邊或就地進行分 類收集并及時密封包裝,再送入衛生處置間或專 用輪換庫暫存,并有標識。 五、 分揀要求 1. 醫用織物中的一般織物的分揀、清點處理 工作應在洗衣房污染區內進行。而污染織 物在消毒前不能進行清點或分揀處理。 2.分揀時,應仔細檢查各類織物內是否有金 屬等利器,防止意外傷害。 六、織物包裝要求 1. 醫用織物應及時裝包封袋進行暫存、運送。 2.一般織物的收集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布袋進行收集包裝。 3.污染織物的收集宜使用
13、防感污水溶性收集袋,必要時包裝后需外加套 一個塑料袋,污染織物收集袋表面應有警示標識。 4.在收集污染織物的過程中,收集袋表面被感染物質污染后,須外加一 個收集袋收集。 5.醫用織物裝載量不應超過包裝袋容量的2/3。 6.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廢物包裝袋應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進行處理, 可重復使用的布袋必須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布袋應連同織物進行消 毒洗滌處理。 7.洗滌后的清潔醫用織物應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專用袋(箱)。 8. 用于盛裝醫用織物袋(箱)必須一用一消毒;各診療區衛生處置間盛 裝織物的專用容器應作定期(1次/周)消毒處理,并有專人負責。 9. 用于盛裝使用后的醫用織物的包裝袋(箱)宜為黃色,
14、并有專用標識。 七、 洗滌、消毒要求 1. 洗滌要求 嬰兒用后的醫用織物應專機清洗。 醫務人員和普通病人用后的一般織物應分 機洗滌或分批洗滌。 有明顯污染的織物應專機清洗。 專機洗滌設備應有相應標識。 2. 消毒要求 污染織物應先進行消毒處理,再進行常規洗滌;同時,在洗滌(消毒) 時不應進行拆包分揀處理,收集后至洗滌(消毒)的整個操作過程中 對污染織物都必須始終保持密閉,袋子應連同織物一起在機內進行洗 滌(消毒)處理。 被朊毒體等污染的污染織物宜按醫療廢物要求,作焚燒處理。 熱洗滌消毒方法是推薦首選的織物消毒洗滌方法 ,它可減少織物的強腐 蝕、脫色、損壞率高以及化學消毒液排放對環境污染等問題的
15、發生。 熱洗滌方法:7025分鐘,9010分鐘。 受熱易變形材料的織物可選用冷洗滌消毒方法處理。用35的水加有 效氯含量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采用低溫、高水位。冷洗 去掉有機物。 采用熱洗滌方法時可不需再作化學消毒處理。 消毒和洗滌處理應在洗滌設備內密閉狀態下進行 八、洗滌、烘干與整理過程要求 一、 洗滌過程要求 1、洗滌周期包括預洗、主洗、漂洗、中和等四個步驟。 2 、裝載程度 醫用織物洗滌時的裝載量不宜超過洗滌設備最大洗滌量的 90%。 3 、預洗 預洗是指用溫度不超過35的水,去除水溶性污垢的沖洗過程。 一般織物的預洗 預洗采用低溫、高水位。預洗時間不宜少于1
16、0 min。 污染織物的預洗 污染織物應首先按規定施行消毒處理,再進行常規預 洗。 4、主洗 可根據被洗滌醫用織物的污染情況加入堿、清潔劑或乳化劑、 消毒洗滌原料。其洗滌方法和程序應按下列要求選擇進行。 熱洗滌方法:用1%洗滌劑進行70以上25 min以上洗滌或90以上 10 min以上洗滌處理。 冷洗滌方法:對于受熱易變形材料的織物可選用冷洗滌方法處理。水 中加入500 mg/L(污染織物的消毒應適當加大用量)的含氯消毒劑等 浸泡30 min以上后,再冷洗去掉有機物。 5、 去污漬 局部的污漬處理應遵循“先干后濕,先酸后堿”的原則。 不能確定污漬種類時,其局部的污漬處理可采取下列程序。 a)
17、 使用有機溶劑,如丙酮或酒精。 b) 使用洗滌劑。 c) 使用酸性溶液,如氟化氫鈉、氟化氫氨;若為小塊斑漬,可使用氫氯 酸溶液。 d) 使用還原劑或剝色劑的溫溶液,如連二亞硫酸鈉或亞硫酸氫鈉。 e) 使用氧化劑,如次氯酸鈉(液體漂白劑)或過氧化氫。 該洗滌程序應按順序進行。每一步之間都應將織物充分過水。 6、漂洗 通過稀釋的方法去除醫用織物中所有懸浮污漬和殘留化學洗劑, 每次漂洗時間不應低于3 min,每次漂洗間隔應進行一次脫水,漂洗 次數應不低于3 次。 7、中和 對最后一次漂洗時的水應進行中和,中和后水中的pH 值應為 6.57.4。 二、 烘干與整理過程要求 1 醫用織物洗滌后
18、按織物種類選擇進行熨燙 或烘干,烘干溫度應60。 2 洗滌后織物整理包括熨燙、修補、折疊過 程,其過程應嚴防洗滌后清潔織物的二次 污染。為避免織物損傷和過度縮水,平燙 機底面溫度<180。 3 烘干與整理過程中應進行質量控制,例如 烘干前應檢查洗滌后的醫用織物是否干凈, 發現仍有污漬的醫用織物需重新進行洗滌 等。九、貯存、運送要求 1.使用后的醫用織物與洗滌后的清潔織物不得混裝混 運,應有專用車輛/工具和容器運輸,車輛有獨立固 定的存放區域,并有明顯標識。存放區域應有上、 下水設施。每次運送使用后的醫用織物完畢后,其 專用車輛/工具和盛裝容器應及時進行消毒。 2. 醫用織物應采
19、取封閉方式運送,防止污染環境并有 利于保潔。 3. 運送醫用織物時應采用可重復使用的、無毒、無害 并便于清潔的專用盛裝容器,并有標識。 4. 洗滌后清潔織物應儲存在清潔干燥處,儲存過程中 應防止二次污染,如被污染應重新洗滌。 十、洗衣房的環境衛生要求 1. 場所環境要求 洗衣房的設立應遠離垃圾處 理站或有明顯的污染場所,附近無有害氣 體、煙霧、灰塵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周 圍環境無蚊蠅等害蟲孳生地;工作區內門 窗應安裝紗網,明地溝應加蓋,防蚊、蠅、 鼠等有害生物。2. 工作區一般衛生要求 工作區內的更衣室和分揀、修補、熨燙與折疊等區域應建立洗手設施, 宜采用非手接觸式的水龍頭開關。 地面、墻面和
20、工作臺面應平整、不起塵,便于清潔,每天下班前對污 染區應使用含氯消毒劑等拖洗/擦拭地面與臺面。清潔區地面、臺面、 墻面應隨時保潔。 工作區內應保持良好空氣流通,在收集分揀和清潔織物儲存區域安裝 空氣消毒設施。 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空氣進行清潔、消毒處理后應符合GB 15982規定,相關細菌菌落總數指標符合下列的要求。 項目指標 清潔區物體表面 10 cfu/cm2 工作人員手 10 cfu/手 空氣 4.0cfu/皿(5min) 3.設備及環境污染后的消毒要求 對使用單艙門洗滌設備,如果織物在無密閉包裝狀態下進 行投放的,必須在每次織物投放后對機器艙口門附近區域 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引起消毒清
21、洗后的織物在取出時被再 次污染,可用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消毒。 洗滌工作完畢后,還應對該設備內膽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 其消毒處理工作應于當天完成。洗滌設備中的所有最低溫 度未達到70的環節,都應該進行高溫消毒。消毒環節應 該是把水溫提高到70至少持續25min或水溫90至少持 續10min。,在對洗滌設備進行高溫消毒時,必須確保機 器洗滌區內所有面都能與高溫液體接觸。 物體表面和地面有明顯血液、體液或分泌物等污染時,地 面、物體表面用1000 mg/L2000 mg/L 的含氯消毒劑等 擦拭或噴霧消毒。 4.衛生質量檢測 采樣方法 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的采樣按GB 15982執行;相關環境 指標(
22、空氣、物體表面)及工作人員手的采樣參照消毒技術規范 執行;污水采樣按GB 18466執行。 檢測項目 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監測項目應包括細菌菌落總數、大腸 菌群、化膿性致病菌等。針對洗滌消毒場所環境及工作人員手的監測 項目應包括細菌菌落總數,必要時可監測相應致病菌。 檢測方法 a.細菌菌落總數、化膿性致病菌檢測方法分別按GB 15982 和GB 15979 執行。 b. 大腸菌群檢測方法參見GB 18466 執行。 結果判定 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的感官指標和微生物指標應符合要求; 相關環境指標及工作人員手應符合要求;洗滌(消毒)醫用織物最后 一次漂洗水的pH 值應符合6.57.4;污水排放應符
23、合GB 18466 要求。 5. 檢測頻數及相關要求 檢測頻數 應定期檢測(1次/半年)。 相關要求 有條件的醫院自行按要求開 展相關指標檢測;條件不具備者可委托疾 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檢測。 十一、資料管理與保存 醫院洗衣房應注意加強相關資料的 管理,其各項衛生制度、微生物和相 關指標檢測資料及所使用的消毒劑有 效證照(復印件),從業人員健康體 檢證明以及日常質檢記錄等資料需建 檔備查。資料保存期宜為三年。 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工作制度 一、 環境與布局流程 加強洗衣房環境衛生管理。合理規劃布局符合環保要求。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分區明確。盡量滿足獨立人流和物流通道的要求接收污染的醫用織物與
24、發放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分區管理。工作流程合理物流由污染區到清潔區不交叉、不逆行。保證環境清潔衛生。 二、 回收 加強醫用織物分類回收管理傳染科使用后的醫用織物以及被血液、嘔吐物和患者其他體液污染的醫用織物單獨回收并洗滌消毒。 1醫護人員及患者使用后的工作服、被服、窗簾、床單、手術衣(以下統稱為織物)應分類收集并打包后方可在院內外運送。 2收集人員嚴禁在病區內進行清點與清理應盡量減少對污染織物的抖動行為防止織物上病原微生物向周圍環境擴散。 3包裝污染織物的容器或袋子應采用不宜滲液、便于清洗的可反復使用的材質制作。嚴禁采用污染的床單等污染物來包裹。 4包裝袋外層應有醒目的標識如污染被服袋、污染工
25、作服袋。 三、洗滌消毒 嚴格按照洗滌消毒標準操作規程根據醫用織物的污染性質、程度和使用對象進行分類洗滌消毒。 1.沖洗 沖洗的安排水量不宜過大可增加機械力作用以中水位為準水溫不宜高于30-40以防高溫作用下使一些污垢特別是蛋白質污垢在高溫作用下凝固難以去除單次沖洗時間不宜過長以防某些脫落的污垢因水無懸污力而被水沖擊后截獲在織物上形成污垢再沉積影響沖洗效果。 2.預洗 預洗的要求預洗一般為一次最多為兩次。預洗處理劑一般都選用起到潤濕污漬作用的洗滌劑。例如針對一些油性污垢特別多的織物可用含堿量大的洗衣劑把此類污垢去掉。 3.主洗 主洗是洗滌過程的核心去污階段此階段是一個以水為介質在適量的水溫、時間
26、、機械力等作用下充分發揮洗滌劑的化學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理想的去污環境將吸附在織物上的污垢溶解達到去垢目的的過程。 4.對來自傳染病房、燒傷病房的織物推薦的清洗過程中所選擇的高溫為90并至少持續25 min或采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洗衣粉或溶液洗滌3060 min然后用清水漂凈。醫用織物采用熱洗滌方法時可不需再作化學消毒處理。 5.有明顯血、膿、便等污染的織物被視為感染性織物。在使用高溫水洗前先用冷洗滌液或12冷堿水將血、膿、便等有機物洗凈再按傳染性衣被洗滌消毒。 6. 嬰兒用后的醫用織物應專機清洗醫務人員和普通病人用后的一般織物應分機洗滌或分批洗滌醫用織物與非醫用織物不得混洗專機洗滌設備應
27、有相應標識。 7.織物洗滌整熨環節對微生物的殺滅也具有明顯的效果因此必須保證烘干、熨燙時間與質量。 8.被朊毒體等污染的污染織物宜按醫療廢物要求作焚燒處理。 四、存放 1.收集的污染織物如需暫存時應以打包形式存放嚴禁與任何清潔物品存放在同一房間內。 2.清洗消毒后的織物應存放于專室的清潔貨架上貨架離地、離天花板距離各為30 cm離墻距離為10 cm保持該室內整潔與干燥清潔織物存放間內嚴禁堆放污物以及無關的雜物嚴禁任何人員在該室內休息與飲食保持存放間的門始終處于關閉狀態織物發放執行先進先出的原則。 3.對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應當有專人對其性狀、表面污漬、破損等進行檢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微生物學監測
28、。 五、轉運 采取下收下送的方式。采用車輛/和容器運輸不得混裝混運。運送使用后的醫用織物與洗滌后清潔織物的專用車輛/工具和容器應有獨立固定的存放區域并有明顯標識該區域應有上、下水設施。每次運送使用后的醫用織物完畢后其專用車輛/工具和盛 裝容器應及時進行消毒。盡可能采取封閉方式運送防止污染環境并有利于保證清潔。 六、個人防護 工作人員在進行用后醫用織物分揀和裝機洗滌過程中應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嚴格執行WS/T 311 的隔離要求穿戴工作服包括衣褲、帽、口罩、手套、防水圍裙和膠鞋必要時穿隔離衣并落實手衛生。 加強人員培訓。加強洗衣房工作人員崗前培訓和能力培訓熟練掌握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能和醫院感染防
29、控基本要求。 七、污水排放 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要求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水排放符合環保要求A、醫療污水污物處理制度1、 嚴格執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的有關規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統順利通暢定期對排放系統進行維修。 3、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采集污水時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檢驗室污水必須進行有效含氯消毒處理血細胞分析儀產生的廢液需經2000mg/L的有效氯浸泡過夜方可排入下水,.B、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應急預案 一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二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三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
30、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四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五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六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 七處理工作結束后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C、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組織機構 第一責任人尹文權 醫院醫療廢物管理責任人譚金生 金雄 實施管理部門責任人徐朝碧 病區周玉、徐朝碧 門診黃寒菊 公共衛生科陳青山 檢驗科陳池 理療科王世愿 放射科周
31、奎 二、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2、分管院長領導分管部門按要求對本院醫療廢物實施管理組織處理醫療廢物意外事故。 3、護理部(組)、醫務科和防保科負責對醫療廢物產地實施管理督促醫護人員按要求分別放臵醫療廢物協助組相關培訓。 4、后勤負責對醫療廢物內部運送和暫存地實施管理提供醫療廢物包裝箱、容器、警示標簽和有關設施負責醫療廢物交接工作保存好相關資料備查協助組織相關培訓。 5、負責感染人要制定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制度檢查指導相關工作對醫療廢物實施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與相關部門共同組織人員培訓。 三、醫療廢物臨床管理制度 1、醫院感染管
32、理科負責協助制訂各項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處理辦法指導、督查各項制度的落實及對全院和相關人員的培訓。對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協調解決。并負責安排專門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交接登記工作及有關醫療廢物登記和檔案資料的管理。 2、醫務處.護理部負責檢查、指導病區、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對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廢物的分類放臵及部分一次性醫療廢物使用后的處理制度的制定、落實、執行。內部轉運送處理部門是否作好交接登記記錄。 3、總務處配合作好相應的后勤工作。并負責按排專職人員對醫療廢物的收集、登記、運送、貯存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制定相應規章制度。 4、臨床各科室必須將醫療廢物進行分類處理。醫療廢物和醫
33、院廢物(生活垃圾)必須分開不得混裝。醫院廢物(生活垃圾)內不能混有醫療廢物。醫療廢物禁止倒入生活垃圾內不得隨意在露天場所堆放。醫療廢物必須裝入有黃色警示標志及科室、年、月、日標識的包裝袋和銳器盒內在確保包裝安全密封無泄露的情況下待醫院專職人員統一上門收集運送。 科室未按照以上要求做專職人員有權拒收。 5、對于各科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與輸液皮條銳器及針筒和輸液皮條分別直接投入專用利器盒和包裝袋內靜點室、口腔科、皮膚科等科室必須將醫療廢物裝入專用周轉塑料箱。安全密封后統一收集、運送、集中處臵。 不得私自與任何單位協商回收更不得私自出售。四、醫療廢物分類收集 1、按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
34、警示標識規定醫療廢物分臵于黃色塑料容器內并認真檢查有無破損。 2、醫療廢物按照醫療廢物分類進行收集不能混裝。 3、隔離傳染病人生活垃圾歸在感染性廢物中并用雙層黃色塑料袋密封。 4、在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及容器外表面貼有警示標識和標簽標簽上注明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備注。 5、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物及時消毒后運送。 五、醫療廢物內部交接登記制度 1、科室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要求對本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登記記錄。 2、登記內容應齊全具體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處臵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 3、醫院負責醫療廢物收集、轉運人
35、員在與科室人員及外部接收醫療廢物人員做好交接記錄。 4、感染科負責交接登記的收集、整理資料至少保存三年。 六、醫療廢物內部運送工作制度 1、運送人員在轉運前檢查包裝或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雖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 2、運送人員每天在上午830900下午430500用專用工具將醫療廢物運送至集中暫存地點。 3、運送醫療廢物要防止滲漏、遺撒運送人員做好自我防護。 4、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七、醫療廢物暫時存放管理制度 1、醫療集中醫療廢物暫存地必須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和生活垃圾存放處。 2、醫療廢物暫存處要有嚴密和封閉措施防止滲漏
36、避免陽光直射貯存時間不得超過2天由專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3、專門管理人員按時對醫療廢物暫存處噴灑藥液以防鼠、防蚊蠅、防蟑螂。并進行清潔消毒。 4、醫療廢物暫存地設有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禁止飲食”的警示標識。 5、嚴格禁止醫療廢物與生產垃圾混放、轉讓或買賣。 6、暫存病理性廢物盡可能采取低溫或防腐貯存。 八、醫療廢物清運交接登記制度 1、醫院負責醫療廢物收集人員與科室醫療廢物人員收集人員做好交接記錄。 2、醫院負責醫療廢物收集人員與醫療廢物暫存管理人員做好交接記錄。 3、醫院負責醫療廢物暫存管理人員與外部醫療廢物收集人員做好交接記錄 4、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監督人員對交接清
37、運記錄進行定期檢查防止發生醫療廢物流失事故 九、醫療廢物收集時間和線路圖 科室醫療廢物產生地操作人員進行分類處理分別置入專用黃色塑料袋或防穿刺容器內 上午830900 下午430500經污物通道到達醫療廢物暫存地與醫療廢物暫存地管理人員交接登記雙簽名 暫存地管理人員與集中處置單位收集人員交接索要聯單十、專用運送工具和暫存處清潔消毒制度 1、醫院醫療廢物消毒員每天對清運后的專用工具和暫存場所進行及時消毒。 2、消毒做好消毒記錄。 3、具體消毒方法 運送車輛、周轉箱桶、貯存設施及其他有關的物品表面、環境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2000 mg/l的消毒液進行噴灑、噴霧或擦拭作用60分鐘
38、后洗凈。 地面消毒使用500mg/l-1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或拖地。儀器設備消毒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溶液擦拭消毒。 防護用品消毒耐熱的用品可使用流通蒸汽消毒20-30分鐘或用壓力蒸汽121作用20-30分鐘耐濕的用品包括防護眼鏡使用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鐘。 手與皮膚消毒使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鐘。 十一、醫療廢物相關人員培訓制度 1、對全員進行醫療廢物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的認識。 2、向各科室發放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實施方案通過對醫院感染管理網絡人員培訓再由網絡人員組織本科室學習。 3、對從
39、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臵等工作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培訓。 4、組織保潔人員學習相關法律工作要求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護知識。并掌握銳器傷后處理方法。 十二、醫療廢物相關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和健康體檢制度 1、從事醫療廢物處臵的有關人員在接觸或處臵醫療廢物時要做好自身衛生防護工作。 2、進行操作時必須穿戴工作衣、帽、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進行近距離操作或可能有液體濺出時必須佩戴護目眼鏡。 3、每次作業結束后及時按規定對污染防護用品和手進行消毒和清洗。 4、防護用品有破損時及時予以更換。5、當衛生防護用品在操作中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及時對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
40、 6、醫院定期組織本單位從事醫療廢物處臵的有關人員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必要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 十三、醫療廢物管理工作流程 1、法定代表人為醫療廢物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總體協調。 2、分管院長領導分管部門按要求對本院醫療廢物實施管理組織處理醫療廢物意外事故。 3、醫院感染科室負責制定本單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制度檢查指導相關工作對醫療廢物實施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與相關部門共同組織人員培訓。 4、護理部(組)、醫務科和防保科負責對醫療廢物產地實施管理督促醫護人員按要求分別放臵醫療廢物協助組織相關培訓。 5、后勤負責對醫療廢物內部運送和暫存地實施管理提供醫療廢物包裝箱、容器、警示標簽
41、和有關設施負責醫療廢物交接工作保存好相關資料備查協助組織相關培訓。 十四、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檢查監督制度 1、院長定期召開院務會議對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專項檢查情況進行督導。 2、醫院負責感染管理科室制定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專項檢查方巡查并組織有關人員實施。 3、各科室負責人對本科室產生醫療廢物的收集、分類、登記、消毒等工作進行自查。4、醫院定期對醫療廢物有關消毒效果進行監測評價。 十五、醫療廢物意外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醫療廢物的管理避免因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件導致人身傷害和社會危害根據醫療廢物處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在發生醫療廢物流失、
42、泄露、擴散時應當采取應急控制措施做到早報告、早處理減少或防止污染擴散。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件時當事人員應立即報告院長并通知醫院防保等有關人員到達現場協助對污染區進行保護性封鎖嚴格控制無關人員出入污染區避免造成污染擴散和周圍人員傷害。 院長應迅速組織人員對溢出、散落的醫療廢物迅速進行收集、清理對污染地點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對液體溢出物應采取吸附材料吸收處理。 清理人員進行現場清理時應做好勞動保護清理結束后清理用具和防護用品應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時應當在48小時內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將調查處理結
43、果向所在區衛生局、環保局報告。 配合有關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不拒絕和阻礙不提供虛假材料。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24小時內向所在區衛生局、環保局報告并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發生醫療廢物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處理結束后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再次發生并寫出總結報告。 十六、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級上報制度 1、發生在醫療廢物流
44、失、泄漏、護散和意外事故時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并在48小時內向衛生局報告。 2、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12小時內向區衛生局和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規定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2小時內向區衛生局和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規定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4、發生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傳染病傳播事故或者證據證明傳染病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就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洗衣房工作制度 1、負責全院各科室醫用被服類、職工工作服的洗滌、晾曬認真做好下收下送工作做好收送物品的登記工作。2、清洗的被服布類嚴格按照衛生部制定的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做到醫用被服類與職工工作衣分開洗滌做到潔物、污物分離防止交叉感染。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樂器行裝修預定金合同
- 健身房裝修租賃協議模板
- 電力工程服務居間合同范例
- 航海心理學課件
- 油漆店面的安全
- 社區組織安全教育
- 2024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等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洛陽綠業信息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滄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見證取樣送檢計劃方案
- 2025年華潤燃氣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第6章工廠布局設計課件
- 叉車定期檢驗研究分析報告
- 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
- 光纜和管道的施工規范標準
- (高清版)建筑工程裂縫防治技術規程JGJ_T 317-2014
- 陜西沉積釩礦勘查規范(1)
- 醫院安全生產大檢查自查記錄文本表
- 卡通風區三好學生競選演講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