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_第1頁
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_第2頁
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_第3頁
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_第4頁
雷達生命探測儀培訓-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歡迎大家!2018年4月雷達生命探測儀一、概述 搜索是救援工作最主要的內容,是保證救援工作成功的關鍵。搜索也是救援工作中最困難的部分,既需要豐富的實際經驗和技巧,也需要現代化的高科技裝備幫助進行定位,搜索定位是指在災害現場通過尋訪、呼叫、儀器偵測或犬搜索確定被困在自然空間或縫隙中的幸存者的位置,搜索定位隊是救援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概述 目前國際國內常用的的搜索技術主要有:人工搜索搜救犬搜救儀器搜索一、概述人工搜索: 前提是幸存者能夠聽到呼叫,并有能力作出回應,當幸存者處于昏迷狀態或嚴重受傷時,這種方法將不起作用。 一、概述人工搜索: 主要局限是營救人員工作時距潛在危險地區太近,并且無法進入建

2、筑物的所有空間。 一、概述搜救犬搜索: 搜救犬是傳統的專業搜索工具之一。采用搜救犬搜索需要經過培訓的犬和引導人員。用搜救犬完成搜索工作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一、概述搜救犬搜索: 優點: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面積搜索;適合于危險環境,犬的體型和重量更適合于較小空間,且產生二次倒塌可能性較小的環境搜索; 一、概述搜救犬搜索: 優點:有些搜索犬具有區分幸存者和尸體的能力,可節省時間,搜索犬還可以與熱紅外線和光學搜索儀器密切配合。 一、概述儀器搜索: 利用專業的搜索設備進行搜索。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搜索儀器主要有四種類型: 光學型音頻型紅外型雷達型二、儀器搜索光學型: 光學生命探測儀類似于醫用光學纖維內窺鏡

3、,它利用可以任意彎曲的金屬蛇皮管使前端的鏡頭通過建筑廢墟的縫隙,照明并觀察廢墟下的情況,并通過蛇皮管中的光學纖維束將圖像傳回,借以發現被掩埋在廢墟下面的人。這種生命探測儀體積小、使用方便,但探測距離短,而且在廢墟無縫隙的情形下無法使用。 二、儀器搜索 光學型:蛇眼生命探測儀 二、儀器搜索音頻型: 音頻生命探測儀的主要原理是采用幾個高靈敏度拾音器加上高倍信號放大、特殊濾波等技術偵聽廢墟瓦礫下是否有幸存者的呼吸聲、呻吟聲或敲擊刻劃聲等音頻和振動信息,以發現被掩埋在廢墟下面的人。這種儀器要求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下使用才能獲得好的效果。 二、儀器搜索音頻型: 二、儀器搜索紅外型: 紅外生命探測儀利用紅外輻

4、射測量生命體溫,具有夜視功能,原理是通過感知溫度差異來判斷不同的目標,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 二、儀器搜索雷達型: 雷達生命探測儀是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它基于多普勒生物雷達原理。發射能夠穿透非金屬建筑材料的超寬譜微波束,對廢墟下的空間進行掃描。這種特殊的高頻電磁波能夠被人體進行呼吸或心跳運動的胸廓表面反射,利用這些活動造成的反射波相位差來解析出心跳或呼吸等微弱信號,從而發現被掩埋的生命。 二、儀器搜索雷達型: 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起源: 美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大衛席思(David Cist)創造性地將雷達超寬頻技術(UWB)應用于安全救生領域,從而為搜救領域帶來一項革命

5、性的新技術。使搜救工作比以往更迅速,更精確,也更安全。 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基本原理: 雷達生命探測儀實際上是一個呼吸和運動探測器。包括雷達信號發送器和接收器兩部分,雷達信號發送器連續發射電磁信號,對一定空間進行掃描,接收器不斷接收反射信號并對返回信號進行算法處理。 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基本原理: 假如被探測者保持靜止,返回信號是相同的。假如目標在動,則信號有差異。通過對不同時間段接受的信號進行比較等算法處理,就可以判定目標是否在動。 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基本原理: 雷達生命探測儀是通過測試被探測者的呼吸運動或者移動來工作的。由于呼吸的頻率較低,一般每秒1到2次,就可以把呼吸運動和其他較高頻率

6、的運動區分開來。測移動的原理也大致同上。 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雷達主機障礙物優勢:它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和抗干擾能力,與光學、紅外和音頻等探測技術相比,不受環境溫度,熱物體和聲音干擾的影響,實現遠距離探測,與搜救犬相比可長時間連續工作。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二、系統組成與產品功能主機充電接口電池盒電源開關PDA系統組成二、系統組成與產品功能功能:非接觸探測功能: 在不接觸人體的條件下,能檢測到生命的呼吸和運動等特征信號。控制功能: 顯示控制終端具有對雷達主機進行控制的功能,包括雷達主機的初始化、開始探測、停止和關閉等。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二、系統組成與產品功

7、能功能:接收機體制: 等效采樣體制,可以給出雷達回波實時波形顯示。掃描方式: 厘米級逐行掃描。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二、系統組成與產品功能功能:顯示功能: 具備動目標實時顯示功能,并對探測到的運動及靜止人體結果以不同圖形進行屏幕顯示。自動判別功能: 通過對雷達探測數據的自動處理進而自動判別在探測區域是否有生命體存在。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技術參數:三、產品特性與技術參數 雷達發射類型:超寬帶脈沖雷達; 天線:400M 增強型介質耦合超寬帶天線; 穿透距離:可穿透障礙物距離最深達15米; 探測區域:張角為60度的圓錐體區域; 遙控距離:最遠可達150米遙控操作;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三、產品特性與技術

8、參數技術參數: 定位精度:10cm; 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 6.0 中文版; 探測軟件:雷達生命探測儀目標識別系統軟件; 工作時間:系統可連續工作大于6小時 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四、操作與使用準備工作:1.確保PDA與雷達主機電池電量充足。2.將充滿電的電池裝到雷達主機的電池插槽中,并關好蓋子3.打開PDA,將WiFi連接到相應的網絡Zennze_P*,返回主界面,WiFi位置顯示Zennze_ P*表示連接成功。*代表雷達生命探測儀設備編號的末三位。以設備編號為096的探測儀為例,其相應的網絡為Zennze_P096。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4.打開雷達探測設備電源開關(圖)紅

9、色的電源指示燈亮,大約45秒后紅色wifi指示燈亮,表示雷達探測設備已經準備好,雷達探測設備和PDA 連接正常且開始檢測目標時綠色指示燈亮。綠燈紅燈紅色wifi燈準備工作:四、操作與使用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5.單擊PDA上的生命探測儀軟件 ,啟動生命探測儀監控軟件。運行:四、操作與使用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四、操作與使用6.當點擊“重新連接”單選框,雷達主機和手持終端開始建立連接。當狀態條顯示“已連接”時,表明手持終端已經與雷達主機建立連接,可以進行目標探測。運行: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四、操作與使用7.探測參數:在進行探測操作之前,應根據實際的探測環境進行探測參數的設置運行:1) 起始距離:系統

10、的探測距離為0-30m,點擊起始距離“+、-”按鈕可以對探測的起始距離進行設置,以進一步對所設定范圍的目標進行精確探測。一般情況下,使用默認值即可;2) 運行模式:快速掃描中有6個運行時間可以選擇。分30s,60s,90s,100s,120s,150s,160s等幾種情況。系統的運行為所設定的值;3) 探測環境:分為空氣、穿墻、廢墟三種選項;4) 靈敏度: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默認值為高,靈敏度高時,能對減少對目標探測時間;5) 呼吸時間:分0s、5s、10s、15s、20s五種情況。即當探測時間超過設定的時間后,系統才會出現呼吸目標。當設定時間為20s,能準確對呼吸目標進行探測;6) 目標

11、模式:分單目標和多目標兩種模式。單目標只對單個目標進行探測,多目標能對2個及以上的目標進行探測;7) 目標軌跡:分移動目標和呼吸目標兩種軌跡,當這兩項功能開啟后,軟件顯示區域可以顯示出目標移動的軌跡。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四、操作與使用運行:8.目標探測:當參數設置完成以后就可以對目標進行探測了,點擊軟件右下側的開始測試按鈕,此時該按鈕變為停止檢測按鈕,再次點擊該按鈕將停止檢測。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10.點擊左側菜單下的“探測回放”菜單,即可進入到探測回放界面,按鍵第一排按鈕可以對上一條和下一條文件進行選擇,第二排按鈕可以控制播放速度。四、操作與使用目標回放:探測回放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10.點擊左邊“波形圖”按鈕,即可看到跳動的原始波形,點擊“原始波形”即可看到對消后顯示的雷達收發波形。此時顯示的是雷達的實時傳輸數據,該項功能一般是用作機器性能檢測用的,用戶一般不需要使用此項功能。波形圖:四、操作與使用原始波形圖 對消波形圖三、雷達型生命探測儀11.點擊系統管理界面,在中間顯示區域可以看到關機按鈕,點擊關機按鈕便會彈出關機確認對話框,點擊“確定”,確認關機。等待30秒后可以安全關閉雷達主電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