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瓶安全知識_第1頁
氣瓶安全知識_第2頁
氣瓶安全知識_第3頁
氣瓶安全知識_第4頁
氣瓶安全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氣瓶安全管理,增強員工的氣瓶使用安全管理意識,深入貫徹落實各項氣瓶使用管理規范,防止不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企業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公司決定3月份開展 “氣瓶安全”主題月活動。現收集整理了氣瓶安全的相關知識,供大家參考學習。一、氣瓶安全的主要法規標準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2、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 2003第46號)3、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文件      質技監局鍋發2000 250號)4、氣瓶使用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05版)5、氣瓶使用安全管理

2、規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企業標準Q/SY 1365-2011)6、安全目視化管理規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 安全2009(552)號)7、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化學品控制程序(NH/QP/048-2008)8、GB16804-1997    氣瓶警示標簽9、GB7144-1999      氣瓶顏色標志10、GB/T13005-1991  氣瓶術語二、氣瓶安全基本概念1、氣瓶定義。氣瓶屬于移動式的可重復充裝的壓力容器 ,因它在使用上存在一些特殊問題,所以要保證安全使用,除了要求它符合壓力容器的一般要求外,還需要有一些特殊

3、要求。為了區別起見,一般把容積不超過1000升(常用的為3560升),用于儲存和運輸永久氣體、液化氣體、溶解氣體或吸附氣體的瓶式金屬或非金屬密閉容器叫做氣瓶。為使氣體便于裝卸、運輸、儲存和使用,通常以壓力將氣體壓入金屬瓶內,使用的壓力可從超過常壓幾個大氣壓至30Mpa左右。一般是在正常環境溫度 (-4060)下使用,公稱容積為0.41000L,盛裝永久氣體或液化氣體的氣瓶。氣瓶是屬于壓力容器一種,流動性大,使用條件復雜,在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腐蝕、變形、磨損等嚴重問題,而對氣瓶鋼瓶進行定期檢驗是發現鋼瓶隱患的最有效措施。鋼瓶的檢驗是強制性的,且必須由經省勞動廳審批的法定檢驗單位進

4、行。國家在1989年頒布的氣瓶安全檢察規程中對氣瓶的設計、制造、充裝、運輸、儲存、使用、檢驗和改裝七個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定期檢驗中規定各類氣瓶的檢驗周期為:盛裝腐蝕性氣體的氣瓶,每二年檢驗一次;盛裝一般氣體的氣瓶,每三年檢驗一次;盛裝惰性氣體的氣瓶,每五年檢驗一次;液化石油氣瓶,使用未超過二十年的,每五年檢驗一次;超過二十年的,每二年檢驗一次。 2、適用范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氣瓶的含義: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對于氣瓶的適用范圍:適用于正

5、常環境溫度(-4060 )下使用的、公稱工作壓力為1.030MPa(表壓,下同)、公稱容積為0.43000L、盛裝永久氣體、液化氣體或混合氣體的無縫、焊接和特種氣瓶。(“特種氣瓶”指車用氣瓶、低溫絕熱氣瓶、纖維纏繞氣瓶和非重復充裝氣瓶等,其中低溫絕熱氣瓶的公稱工作壓力的下限為0.2MPa)。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適用范圍:適用于鋼質瓶體內裝有多孔填料和溶劑,可重復充裝乙炔氣的移動式乙炔瓶。3、按容積分類1)鋼質無縫氣瓶(GB5099-94)。盛裝永久氣體或高壓液化氣體的鋼質無縫氣瓶的容積范圍,為0. 480L,并在氣瓶類別上也作了規定。容積0.412L的氣瓶定為小容積氣瓶(分為15個容積等

6、級),容積2080L的氣瓶定為中容積氣瓶(分為11個容積等級)。2)鋼質焊接氣瓶(GB5100-94)。盛裝低壓液化氣體或溶解乙炔的鋼質焊接氣瓶的容積范圍為101000L,分為14個容積級,即10、16、25、40、50、60、80、100、150、200、400、600、800、1000L。3)溶解乙炔氣瓶(GB11638-1989)。目前我國制造的溶解乙炔氣瓶都是焊接結構,其公稱容積定為1060L,分為10、16、25、40、60L五個容積級。(GB11638-1989)4)液化石油氣氣瓶(GB5842-1996)。液化石油氣氣瓶的容積分為23.5、35.5、118L三個級別,對應上述容積

7、級別分為10、15、50千克三個重量等級。5)鋁合金無縫氣瓶(GB11640-1989)。鋁合金無縫氣瓶的容積范圍定為0.450升,并分為小容積氣瓶和中容積氣瓶兩類。容積級別分為23級。三、氣瓶的標識(顏色和標記)1、噴涂顏色和標記的目的。氣瓶的顏色是指噴涂(或印制)在氣瓶外表的不同顏色;氣瓶標記是指噴涂(或印制)在氣瓶外表的不同顏色的字樣、色環和圖案(包括粘貼的)。氣瓶噴涂顏色標記的目的,主要是:從顏色上迅速地辨別出盛裝某種氣體的氣瓶和瓶內氣體的性質(可燃性、毒性);避免錯裝和錯用的可能性。其次是防止氣瓶外表面生銹、反射陽光和熱量。從安全技術角度來看,各國的標準內容盡管內容不同,但在顏色的選

8、擇上,大有其共同點,即可燃氣體用紅色,有毒氣體用黃色。這項共同點,對氣瓶安全使用有很大意義。一般大都把盛裝用量大的常用氣體的氣瓶和少數毒性氣體的氣瓶,單獨剔出分別確定其顏色和標記,而把盛裝同性質或同類別氣體的氣瓶,則一律噴涂同一種顏色,以不同顏色的識別標記(字體、色環或圖案)予以區分。2、氣瓶的顏色標記。我國的氣瓶顏色標記是遵照國家標準GB7144-86氣瓶顏色標記噴涂。國家標準中對氣瓶顏色標記確立的定義為:氣瓶顏色標記原指氣瓶外表面的瓶色、字樣、字色和色環;字樣是指氣瓶充裝介質名稱、氣瓶所屬單位名稱和其他內容;色環是識別充裝同一介質,但具有不同公稱工作壓力的氣瓶標記。標準中還規定氣瓶顏色,除

9、鋁白、黑、白三色外,都符合GB3183-82漆膜顏色標準樣本的規定。同時還規定氣瓶的顏色和此標準中的色卡,應按GB1729-79漆膜顏色及外觀測定法的要求鑒別。介質名稱字樣的字體,一律采用仿宋體。字樣在氣瓶上的排列,對于立式氣瓶,介質名稱按氣瓶環向橫寫,位于瓶高3/4處。色環按標準規定,凡盛裝同一介質且公稱工作壓力比規定起始級高一級的氣瓶加一道色環,高兩級的加兩道色環,依次類推。色環的寬度,對于公稱容積40升的氣瓶,單環寬度為40mm,多環中單環寬度為30mm,其他規格的氣瓶,色環寬度按相應比例放寬或縮窄,多環中的環間距等于環寬。色環的噴涂位置,對于立式氣瓶,應噴涂于瓶高2/3處,且介于介質名

10、稱和單位名稱之間。對于臥式氣瓶應噴涂于距瓶閥端1/4瓶長處。在噴涂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色環、字樣、防震膠圈之間的適當距離。3、氣瓶的檢驗色標。氣瓶檢驗色標的顏色和形狀(檢驗色標每10年為一個循環周期)。打銃檢驗色標的工作應放在檢驗色標漆膜干燥之后進行,而后再涂上清漆防銹。四、氣瓶閥的構造和故障處理1、氣瓶閥的功用。灌充氣體時向瓶內充入氣體,儲存氣體時堵住瓶內氣體,使用氣體時向瓶內放出氣體。2、瓶閥卸壓裝置有幾種結構形式,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裝有氣體的氣瓶被日光爆曬、明火或其他熱源烘烤而爆破,在某些瓶閥之側接嘴的背面還制有防爆觜,用來配置防爆泄壓裝置。這種泄壓裝置的基本型式分為膜片式、熔塞式、彈簧式、其

11、他為并用式,即膜片熔塞并用式和彈簧熔塞并用式。3、我國對易熔合金塞(包括瓶閥上的易熔合金)的動作溫度確定:1) 我國對易熔塞動作溫度的確定,是以氣溫為出發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了便于使用,將易熔塞的動作溫度統一規定為70-4-2。70 -4-2目前在我國僅適用于液化氣體氣瓶。這是在氣瓶最高使用溫度60 的基礎上,將計算誤差、瓶容大小、盛裝介質、氣瓶顏色等因素對瓶內液化氣體溫度的影響考慮進去后確定的 。2)乙炔氣瓶的易熔塞動作溫度定在100±5。是因為溶解乙炔氣瓶內充滿了傳熱性很差的填料,使瓶內乙炔氣隨溫度變化的滯后現象非常嚴重,所以把乙炔瓶的易熔塞動作溫度確定為100±

12、5。4、從瓶閥啟閉結構來區分,瓶閥的類型大致可分為:軸套式、銷片式、螺栓式、吊軸式、針塞式、隔膜式、皺壁管式七種。5、在排除瓶閥故障的操作中,必須注意以下安全事項:1)排除瓶閥故障的工作,必須由熟悉各類瓶閥構造和啟閉原理,并具有一定實際操作經驗的人員承擔。2)在排除瓶閥故障時,務必牢記“寧肯把 空瓶當成滿瓶對待,切勿把滿瓶當空瓶對待的安全警語。3)操作人員務必時刻保持正確的操作姿勢,即操作時應立于瓶閥側接嘴的側面距氣瓶一臂位置上,雙臂向前伸出,左手握住氣瓶頸圈下部,右手握住洗耳球、金屬針、小錘、扳手或鑷子,吸動、吹動、挑動震動閥芯升起,或拆卸封嚴帽、堵帽、泄壓帽,或從閥內取閥件、硬物。4)在拆

13、卸瓶閥封嚴帽、側接嘴堵帽、泄壓帽或瓶閥時,除做好安全準備工作和自身防護外,還應注意封嚴帽、堵帽、泄壓帽或氣瓶兩端對面,不準有人逗留或通行,也不準朝向門窗、通行道或有人活動的場所,以防不測。5)在排除氧氣瓶或氧化性氣瓶的瓶閥故障時,事先必須將雙手、面部沾染的油脂洗凈,不準穿戴沾染油脂的工作服和手套。瓶閥及其附近倘有油脂亦需用溶劑擦凈。6)對于結構特殊的瓶閥,在未弄清其結構和操作方法前,不準盲目開啟瓶閥。7)對于連軸式、螺紋式、皺壁管式、無芯隔膜式以及閥芯無導套的隔膜式和珠壓隔膜式等六種型式的瓶閥,在確認瓶內無氣體之前,絕對不能去松動或拆卸封嚴帽,以防在瓶內有氣體時把閥件打出釀成事故。8)在排除瓶

14、閥故障之前,必須弄清瓶內氣體的性質,否則不準觸動瓶閥,以防不測。9)松動封嚴帽、堵帽、泄壓帽或錐形尾部時,務必要緩慢進行,每次不起過1/4圈,并停留片刻傾聽有無氣體卸出。無氣體卸出時,方可繼續擰動1/4圈;聽到氣體卸出聲,立即停止擰動,待氣體緩慢泄盡后,方可小心將其取下。10)對于盛裝可燃氣體和毒性氣體的氣瓶,在排除其瓶閥故障之前,務必采取專用裝置將瓶內氣體收回、稀釋、中和、燃燒、吸收或其他適應瓶內氣體性質的方法排盡,嚴禁直接排放到大氣中。11)在排放瓶內氣體時,若發生火焰,則必須立即關閉瓶閥切斷氣源。對有蔓延趨勢的火焰,應發出報警信號,并采取相應辦法進行滅火。五、氣瓶安全使用常識1、運輸、儲

15、存、經銷和使用氣瓶單位的安全檢查管理,必須有掌握氣瓶安全知識的專人負責氣瓶安全工作,根據有關規定,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應急處理措施,配備防護用品,定期對氣瓶運輸(裝卸)、儲存、經銷和使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2、氣瓶運輸和裝卸時,要求運輸工具上有明顯的標志;必須配好瓶帽、防震圈,且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吊裝時,嚴禁使用電磁超重機和金屬鏈繩;瓶內氣體相互接觸可引起燃燒、爆炸、產生毒物的氣瓶,不得同車運輸;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或與瓶內氣體起化學反應的物品,不得與氣瓶一起運輸;采用車輛運輸時,氣瓶應妥善固定。立放時,車廂高度應在瓶高的2/3以上,臥放時,瓶閥端應朝向一方,垛高不得超

16、過五層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夏季運輸應有遮陽設施,避免曝曬;在城市的繁華地區應避免白天運輸;運輸可燃氣體氣瓶時,嚴禁煙火。運輸工具上應備有滅火器材;運輸氣瓶的車、船不得在繁華高市區、人員密集的學校、劇場、大商店等附近停靠;車、船停靠時,駕駛與押運人員不得同時離開。3、氣瓶儲存時,氣瓶應置于專用倉庫儲存,氣瓶倉庫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倉庫內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和其他熱源,倉庫內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直射;盛裝易起聚合反應或者說分解反應氣體的氣瓶,必須根據氣體的性質控制倉庫內的最高溫度、規定儲存期限,避開放射源;空瓶與實瓶兩者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毒性氣體氣瓶和瓶內氣體相互接觸

17、能引起燃燒、爆炸、產生毒物的氣瓶,應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設置防毒用具或滅火器材;氣瓶放置應整齊,配戴好瓶帽。立放時,要妥善固定。儲存乙炔瓶除應符合上述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安全要求:使用乙炔瓶的現場,乙炔氣的儲量不得超過30m3;乙炔氣的儲存量超過30m3時,應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隔離出單獨的儲存間,其中一面應為固定墻壁;乙炔氣的儲存量超過240m3時,應建造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儲瓶倉庫,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否則應以防火墻隔開;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避免陽光直射,并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m;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

18、不得有地溝、暗道和底部通風孔,且嚴禁任何管線穿過;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有專人管理,并設置“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嚴禁與氧氣瓶、氯氣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儲存;乙炔瓶儲存時,應保持直立位置,且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乙炔瓶不得儲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4、氣瓶使用時,不得使用超期未檢的氣瓶;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應確認,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氣瓶嚴禁使用;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和明火,應保證氣瓶干瓶體燥。盛裝易起聚合反應或分解反應的氣體的氣瓶,應避開放射性源;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止傾倒措施。夏季應防止曝曬。嚴禁敲擊、碰撞。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

19、引弧。嚴禁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或重量,永久氣體氣瓶的剩余壓力應不小于0.05MPa;液化氣體氣瓶應留有不少于0.5-1.0%規定充裝量的剩余氣體;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場合,使用設備上必須配置防止倒灌的裝置,如單向閥、止回閥、緩沖罐等;氣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對氣瓶進行挖補、焊接修理。5、其他注意事項:乙炔瓶的放置地點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高空作業時,此距離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離);乙炔瓶使用時,必須直立,并應采取措施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或有放射性射線源的場所使用;嚴禁將乙炔瓶放置在絕緣體上使用;移動作業時,應采用專用小車搬運,

20、如需乙炔瓶和氧氣瓶放在同一小車上搬運,必須用非燃材料隔板隔開;瓶閥出口處必須配置專用的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正常使用時,減壓器指示的放氣壓力不得超過0.15MPa,放氣流量不得超過0.05m3/h·L。如需較大流量時,應采用多只乙炔瓶匯流供氣;乙炔瓶使用過程中,開閉乙炔瓶瓶閥的專用扳手,應始終裝在閥上。暫時中斷使用時,必須關閉焊、割工具的閥門和乙炔瓶瓶閥,嚴禁手持點燃的焊、割工具調節減壓器或開、關乙炔瓶瓶閥;乙炔瓶使用過程中,發現泄漏要及時處理,嚴禁在泄漏的情況下使用;乙炔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0.05MPa的剩余壓力;使用乙炔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對瓶閥、易熔合金塞等附件進

21、行修理或更換,嚴禁對在用乙炔瓶瓶體和底座進行焊接修理。七、氣瓶安全知識問答1、氣瓶為什么要戴安全帽?充裝各種氣體的鋼瓶,在瓶嘴上都有一個控制氣體進出的瓶閥。在這個瓶閥上配戴上帽子,以保證瓶閥不受機械損傷,保證安全,它是氣瓶的一個重要附件,人們稱之為安全帽。因為鋼瓶的瓶閥大都是用銅合金制成的,比較脆弱,盡管有的是用鋼材來制造,但由于它的結構比瓶體細小,旋在瓶體上面使瓶頸與瓶閥接頭間形成一個直角,它既是瓶體的脆弱點,又是瓶體的突出點,最易受到機械損傷或外來的沖擊。如果在搬運、貯存、使用過程中,由于損傷不慎,氣瓶的跌倒、墜落、滾動或受到其他硬物的撞擊,易出現瓶閥接頭與瓶頸連接處齊根斷裂的情況。瓶頸或

22、瓶閥斷裂的后果,造成瓶內的高壓氣體失去控制,使高壓的氣體噴出,其反作用力使氣瓶向反方向猛沖,能使機器設備、建筑物受到損壞,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瓶內高速噴出的氣體將由氣瓶內氣體的性質決定而帶來更加嚴重的二次事故(如火災、爆炸、中毒等)。如瓶內充裝是可燃氣體,由于高速噴射的激烈摩擦而產生的靜電或遇其他火源便可引起燃燒爆炸。另一方面:瓶閥暴露在外面,在搬運、貯存過程中,很易侵入灰塵或油脂類物質,從而帶來危險。而戴上安全帽就可防止灰塵或油脂類物質的沾染和侵入。為了消除上述的危險性,所以要求制瓶單位在鋼瓶出廠時都要配有安全帽。用氣時把安全帽旋下放到固定地點,用畢后及時把瓶帽戴上旋緊,切勿亂扔。在搬運裝卸時

23、切忌忘戴安全帽。充氣單位對于鋼瓶無安全帽者不得給予充氣。2、氧氣瓶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氧氣瓶特別是瓶口為什么不能沾染或接觸油脂類物質呢?這個問題并非是從事使用操作和貯運的管理人員所完全熟知的。油脂,特別是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很容易氣化放熱。油紗頭、油布所以能自燃就是由于在空氣中發生氧化作用,聚熱不散,當達到自燃點時而引起自燃。而油脂在空氣中氣化速度較慢,產生的熱量很快散發,一般不易聚熱自燃。由于純氧有極強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燃燒。油脂類物質遇到了純氧,其氣化速度大大加快,同時放出大量熱量。溫度迅速上升,很快就會引起燃燒。如果氧氣瓶口沾上油脂,當氧氣急速噴出時,油脂迅速發生氧化反應

24、,而且高壓氣流與瓶口摩擦產生的熱量又進一步加速氧化反應的進行,沾染在氧氣瓶或減壓閥上的油脂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這就是氧氣瓶特別是瓶嘴及與氧氣接觸的附件嚴禁接觸沾染油脂的原因。因此,我們在貯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防止氧氣瓶等沾染油脂,應采以以下措施:1)氧氣瓶上及貯存氧氣的庫房應有嚴禁油脂的標志,提醒人們注意:除了氧氣瓶不準接觸油脂外,包括與氧氣接觸的附件(如減壓閥、焊接炬、輸氣膠管等),都不能接觸油脂。2)貯存氧氣瓶的庫房及運輸車輛都嚴禁與油脂類物品同貯、同運。如庫房、車輛沾染有油污,要徹底清除掉,才能貯存或裝運。3)氧氣瓶在貯存、運輸時要戴上安全帽,防止油脂或塵埃的侵入或氧氣瓶嘴受到機械損傷

25、。4)對于使用、貯運操作及管理人員都不得穿戴沾染油污的工作服、手套等接觸氧氣瓶及其附件。5)如果鋼瓶一旦粘染上油脂類物質,應該用四氯化碳或清洗劑等及時擦凈,但切不能用可燃的有機溶劑擦拭。3、什么是氣瓶漏氣檢查四法? 氣瓶一旦漏氣,除不燃氣體外,其他三大類氣體都極易引發火災和人體中毒。因此,必須查找氣瓶漏氣的原因和掌握氣瓶漏氣的檢測方法。氣瓶漏氣主要發生在瓶閥處,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瓶閥開關松動、失靈、瓶閥斷裂;因瓶閥裝置和瓶體熱脹冷縮不一致形成裂縫;減壓器與瓶體連接密封不嚴。檢查鋼瓶漏氣可采取以下方法:1)感官法。即采取耳聽鼻嗅的方法。如:聽到鋼瓶有“咝咝”的聲音或者嗅到有強烈刺激性臭味或異

26、味,即可定為漏氣。這種方法很簡便,但有局限性,對劇毒氣體和某些易燃氣體檢漏時不適用。2)涂抹法。把肥皂水抹在氣瓶檢漏處,若有氣泡發生,則能判定為漏氣。此法使用較普遍、準確,但注意對氧氣瓶檢漏時則嚴禁使用,以防肥皂水中的油脂與氧接觸發生劇烈的氧化。3)氣球膨脹法。用軟膠管套在氣瓶的出氣嘴上,另一端連接氣球。如氣球膨脹,則說明有漏氣現象。此法最適用于劇毒氣體和易燃氣體檢漏。4)化學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將事先準備好的某些化學藥品與檢漏點處的氣體接觸,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并出現某種外觀特征,則斷定為漏氣。如檢查乙氯鋼瓶可用棉花蘸氨水接近檢漏點,若產生氯白霧,即證明漏氣;檢查液氨鋼瓶可用被水濕潤后的紅色

27、石蕊試紙接近氣瓶漏氣點,若試紙由紅色變成藍色,則說明漏氣。此法僅用于某些劇毒氣體檢漏4、乙炔氣瓶使用要重點注意那些安全事項?作為一種理想的可燃氣體,廣泛地應用于焊接和切割中。但是乙炔屬于易燃易爆的氣體,它的點火能很小,約為一般易燃氣體的110,甚至有時肉眼都難以看見。它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爆炸。而熔解乙炔氣瓶又屬于移動式的壓力容器。溶解乙炔氣瓶在使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乙炔氣瓶與氧氣瓶設置在同一個地點,無安全距離;乙炔氣瓶水平滾動后,未豎直靜放便投入使用;乙炔氣瓶表面溫度在40以上,夏天露天作業無遮蓋;乙炔氣瓶未按規定留余壓;充裝單位沒有認真檢查便充裝等。這些

28、問題,曾導致了一些傷亡事故的發生。安全使用溶解乙炔氣瓶需要遵守以下幾點:1)溶解乙炔氣瓶必須是國家定點廠家生產的,新瓶的合格證應是齊全的,并與鋼瓶肩部的鋼印相符。使用過程中的氣瓶,必須根據國家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要求,進行定期技術檢驗。2)乙炔氣瓶使用前,應稍微打開瓶閥除去瓶口的臟物,安裝好專用的乙炔減壓器,使減壓器位于瓶體最高部位。并檢查接頭處是否有漏氣,確認后調整到規定壓力再使用。3)乙炔氣瓶一般應在40以下使用,當溫度超過40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4)乙炔氣瓶表面顏色為白色,漆色應保護完好,不得隨意更改。5)應選擇安全的場所設置乙炔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及電氣設備;乙炔氣瓶應豎直擺

29、放,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燒爆炸;一旦要使用已臥放的乙炔氣瓶,必須先直立靜止20分鐘后再使用。6)禁止敲擊、碰撞乙炔氣瓶,當瓶閥凍結時,可用40的熱水解凍,嚴禁火烤。7)乙炔氣瓶搬運時應使用專用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纜繩吊裝搬運;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的膠輪車上。8)乙炔氣瓶必須裝回火防止器;開瓶閥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一側,動作要輕緩;瓶閥開啟不要超過一圈半,一般情況只開啟34圈;使用工作壓力一般在002MPa006MPa。9)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的含銅量應小于70。10)乙炔氣瓶內的氣體嚴禁用盡,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乙炔氣瓶內應留余壓

30、01MPa03MPa,防止其它氣體灌進氣瓶內。11)工作時,開啟乙炔氣瓶上的瓶閥扳手應留在瓶閥上,以便在偶然發生事故時能迅速關閉閥門。12)停止作業時,應關閉瓶閥,卸下減壓器,當確認無泄漏時,方可離開工作地點。13)在室內或密閉的環境下使用乙炔氣瓶,要防止泄漏,加強通風,避免發生燃爆事故。5、乙炔氣瓶遇到意外的情況,如何處理?1)乙炔氣瓶著火。若火焰較小,應盡快用寬松手套,或是較厚的布淋濕捂住火苗,使之熄滅。在連接處著火時,應迅速將瓶閥關閉,關閥時人不要站在易熔塞正面,不要將乙炔氣瓶放倒。若是安全閥和主氣閥起火,應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那時,人要適當靠近著火的氣瓶,以保證有足夠的力

31、量將火焰撲滅。當乙炔氣瓶著火,內部的壓力增大,火焰可能一時難以撲滅,應用水噴淋氣瓶,以防氣瓶受熱造成爆炸事故。或采用繩索慢慢地拖拽等方法將著火的氣瓶搬到安全地帶。若著火的乙炔氣瓶是放置在通風不良的環境里,應立即采取防止火災擴大的措施,而乙炔氣瓶上的火,可以不撲滅,讓其自行燒盡。因為撲滅后會有大量的乙炔氣噴出,很容易引起爆炸事故或使人窒息。2)乙炔氣瓶表面溫度高。如果遇有乙炔氣瓶表面溫度過高,可把氣瓶移至安全地帶,或者連續注水45小時,也可將氣瓶放入水池中冷卻。此時,不可打開瓶閥用降低氣瓶內部壓力的方法來降溫,以免導致氣瓶內分解反應加劇而發生爆炸。對出現氣瓶表面溫度升高的異常現象,都要立即停止使

32、用,并盡快與充裝單位聯系。3)乙炔氣瓶丙酮噴出。乙炔氣瓶內的丙酮噴出,會引起乙炔氣瓶帶靜電、造成燃燒爆炸,丙酮消耗量增加等危害。如果遇到氣瓶內丙酮噴出,應立即停止使用,關閉瓶閥,將氣瓶放在通風陰涼處,靜止24小時以上。再使用時,應盡量將乙炔氣瓶流量開小。若以上方法不能解決時,應關閉瓶閥,將噴丙酮的氣瓶送回充裝單位處理。八、氣瓶使用安全貼士1、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氣瓶有幾種?有兩種,一種是年月日以后生產,氣瓶護罩與瓶體經電焊連接的“焊接液化石油氣瓶”,即“焊接瓶”;另一種是年月日以前生產,氣瓶護罩與瓶體用螺絲連接的液化石油氣瓶,即“螺絲瓶”。 2、國家法規對氣瓶的報廢和檢驗有無要求?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液化石油氣鋼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