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論文_第1頁
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論文_第2頁
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論文_第3頁
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論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論文    導讀:本論文是一篇關于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的優秀論文范文,對正在寫有關于化療論文的寫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論文片段:及護理經驗報告如下。1 資料與策略1. 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50例,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齡2770歲, 平均年齡44.5歲;所有病例活檢確診為直腸癌, 直腸指檢:原發腫瘤遠端距離肛緣48【摘

2、要】 目的 探討低位晚期直腸癌術前接受新輔助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及護理措施。策略 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使用新輔助放化療并手術治療, 放化療期間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 如:消化系統毒性、骨髓抑制、手足綜合征、放射性直腸炎、肛周放射性皮炎等, 給予相應的心理、飲食及藥物護理。結果 本組50例患者, 經積極護理干預,全部完成新輔助放化療治療,其中39例(78%)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 多為I和級反應, 其中14例(28%)出現消化系統毒性反應;12例(24%)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4例(8%)出現手足綜合征;11例(22%)出現放射性直腸炎;15例(

3、30%)出現肛周放射性皮炎, 所有患者均無、級毒副反應發生, 無毒性死亡病例。結論 新輔助放化療治療低位晚期直腸癌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 能有效減輕放化療的不良反應, 提高患者存活質量, 有利于患者的預后和康復。【關鍵詞】 新輔助治療;放療;化療;直腸癌;護理目前治療低位直腸癌最主要的手段是手術, 但手術治療的最大理由是保肛率低、根治性差, 而且比較容易復發。近些年, 新輔助放化療作為腫瘤治療的一種新策略, 已廣泛應用于低位晚期直腸癌中1。廣州醫學院附屬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50例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使用新輔助放化療后, 行根治性手術治療均獲得滿意效果。現將觀察

4、結果及護理經驗報告如下。1 資料與策略1. 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50例,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齡2770歲, 平均年齡44.5歲;所有病例活檢確診為直腸癌, 直腸指檢:原發腫瘤遠端距離肛緣48 cm, 瘤體大且固定, 活動度差, 均行CT或MRI證實腫瘤浸潤深度為T3T4, 術前檢查未見遠處轉移。新輔助放化療前行心電圖、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檢查, 均未見放化療禁忌。1. 2 策略 治療方案:術前化療與放療同步進行, 新輔助化療采用XELOX方案, 奧沙利鉑130 mg/m2靜脈輸注, 卡培他濱8501250 mg/m2, 每日

5、兩次口服, 共14 d, 三周后重復一次, 術前共行2次化療;盆腔和直腸野放療總劑量為50Gy, 每周5次, 2 Gy/次。2 結果2. 1 50例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經積極護理干預,全部完成新輔助放化療治療,經術前新輔助治療后,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縮小,其中有2例患者經新輔助放化療后局部病灶消失,所有患者圍手術期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術后3年無病存活率為76.0%(38/50)。2. 2 放、化療毒副作用 放、化療期間有39例(78%)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 多為I和級反應, 其中14例(28%)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惡性、嘔吐, 腹瀉等消化性統毒性反應, 其中I級為9例, 級5例;12例(24%

6、)患者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 其中I級為8例, 級4例;4例(8%)患者出現I級手足綜合征表現;11例(22%)患者出現放射性直腸炎;其中I級為7例, 級4例, 15例(30%)患者出現肛周放射性皮炎, 其中I級為8例, 級7例。所有患者均無、級毒副反應發生, 無毒性死亡病例。詳細數據見表1。3 護理3. 1 心理護理 低位晚期直腸癌的新輔助放化療與傳統的治療策略不同,許多患者對術前放、化療不了解, 對其治療效果及毒副反應心存芥蒂, 缺乏足夠的治療信心, 因此患者面對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較直接接受手術的患者明顯增加, 同時給治療的依從性帶來難度。對此, 醫護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 主

7、動與患者溝通交流, 詳細闡明治療方案、用藥途徑、不良反應以及針對不良反應所采取的的應對措施, 使其能正確對待治療中的毒副反應, 減輕患者焦慮、恐懼、不安的情緒,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從而順利完成新輔助放化療。3. 2 新輔助化療消化道反應的護理 惡心、嘔吐是化療患者常見的副反應, 不僅影響患者的飲食和營養狀態,也對患者精神狀態造成不良影響, 醫護工作者應耐心向患者解釋, 積極鼓勵患者克服恐懼心理。奧沙利鉑所引起的惡心和嘔吐常為輕到中度, 我們通過預防性使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鹽酸托烷司瓊注射液有效的減輕、制約了患者惡性、嘔吐的不良反應。化療期間同樣應做好飲食指導, 有氣味的食物會加重化療患者惡

8、性、嘔吐, 因此, 應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于消化食物, 少食甜食, 同時每天飲水不少于3000 ml, 以增加尿量,推動毒素排出,減輕全身反應。3. 3 新輔助化療骨髓抑制的護理 化療藥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常常出 導讀:本論文是一篇關于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的優秀論文范文,對正在寫有關于化療論文的寫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論文片段:2-169.萬德森. 結直腸癌流行病學與預防.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17(1):3-7.肖毅,邱輝忠. 基于NCCN指南的直腸癌外科治療. 癌癥進展,2009,7(3):

9、229-234.Nijkamp J,Marijnen C. Adaptive radiotherapy for long course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Radiother Oncol, 2012, 103(3):353-359.上一現白細胞減少, 隨著劑量增加血小板和紅細胞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本組病例中中性粒細胞減少較常見, 占24%。其中I度(1.5×109

10、2.0×109)8例, 度(1.0×1091.5×109)4例, 未出現、度骨髓抑制。因此, 定期監測血常規變化, 加強護理非常重要。I度和度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應每周監測血常規2次, 同時做好健康宣教, 囑患者避開到人多的地方, 保持口腔和會陰部清潔, 密切觀察體溫變化, 及時發現感染征象。3. 4 手足綜合征的護理 手足綜合征是口服卡培他濱后的主要不良反應, 口服卡培他濱同時可以口服維生素B6;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開手部和足部的摩擦, 如使用粗硬織物及接觸洗衣粉、肥皂等化學洗滌劑;避開激烈的運動和體力勞動;使用能減震的鞋墊;坐著或躺著的時候將手和腳放在較高

11、的位置, 推動肢體的靜脈回流;保持手足皮膚濕潤;外出時戴帽子、口罩、手套等, 避開在陽光下曝曬;在手足局部涂抹含綿羊油的乳霜可減輕皮膚的脫屑、潰瘍和疼痛;在局部皮膚出現水皰后要防止水皰破裂并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對水皰已破裂者要給予清潔換藥處理直至創面痊愈。3. 5 新輔助放療的護理 新輔助放療患者常出現放射局部皮膚轉變和放射性腸炎。放射治療前告知患者放療可能出現腹痛、腹瀉、便血、大便次數增加、里急后重、肛門墜脹、刺痛等不良反應, 而非病情進一步發展, 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指導患者注意休息, 避開疲勞, 保持充足的睡眠, 養成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避開進食對腸壁有刺激性的食物, 積極防治便秘,

12、保持患者照射野肛周皮膚衛生,便后用溫水洗凈、擦干, 每日觀察肛周皮膚情況, 可局部應用藥用軟膏保護肛周皮膚。對放射性直腸炎, 應加強肛周皮膚護理, 每天可用1:5000高錳酸鉀坐浴,以推動局部血液循環, 并可減輕疼痛。藥物保留灌腸可以使藥物和病變部位直接接觸, 是治療放射性直腸炎行之有效的策略。應選擇較細的導管, 插入肛門810 cm注入藥物, 整個過程操作輕柔, 盡可能保留灌腸后藥物在腸腔內停留時間。一般直腸前壁受照射劑量較大, 因此灌腸后應囑患者俯臥位, 盡量保持更長時間。4 討論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 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 其中低位直腸癌在臨床中較為多見,

13、 大多數發現時已屬于晚期, 失去根治性手術機會, 患者會陰部局部疼痛, 生活質量差, 術后存活期一般低位晚期直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12年3。術前放化療又稱新輔助治療, 是一種綜合治療的策略, 目前術前新輔助放化療作為期、期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方案已寫入2012版直腸癌NCCN治療指南4, 研究表明新輔助治療能降低腫瘤的臨床分期, 提高進展期直腸癌根治性切除率和低位直腸癌的保肛率, 降低術后腫瘤局部的復發率, 延長患者的存活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本研究通過采用XELOX方案聯合放療, 并采用適當的護理措施, 使得患者術后3年無病存活率達到76.0%(38/50), 同時我們

14、也認識到在新輔助放化療過程中不可避開地會引起相關的毒性反應, 如消化系統毒性、骨髓抑制、手足綜合征、放射性直腸炎、肛周放射性皮炎等, 對于上述不良反應通過精心的護理措施, 有效的制約患者的新輔助化、放療的毒副反應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提高患者意識, 使治療順利進行, 從而提高患者的存活質量。參考文獻1柴宇嘯,曲興龍,王奕靜, 等. 同步新輔助放化療聯合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低位局部進展期直腸癌的臨床研究. 腫瘤,2011,31(7):658-661.2陳萬青,張思維,鄭榮壽, 等. 中國腫瘤登記地區2007年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 中國腫瘤. 2011,20(3):162-169.3萬德森. 結直腸癌流行病學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