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模糊法律英語翻譯_第1頁
開題報告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模糊法律英語翻譯_第2頁
開題報告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模糊法律英語翻譯_第3頁
開題報告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模糊法律英語翻譯_第4頁
開題報告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模糊法律英語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開題報告題目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模糊法律英語翻譯學院外國語學院專業(yè)英語姓 名 沈永兵班 級 學 號指導教師 鄭瑋綜述本課題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說明選題的依據(jù)和意義當今世界,隨著各國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的相互依賴性日益增強,法律翻譯也變得不可或缺, 尤其是中文法律條文的翻譯已變得日益迫切。 然而,中 國當前的法律翻譯狀況相對于文學、科技、商業(yè)的翻譯來說,卻難讓人滿意。因 為中國法律翻譯的歷史還不長, 其翻譯水平亟待提高。 加之法律翻譯的專業(yè)性太 強,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更由于法律語言本身的各種特性, 尤其是其語言的模糊 性,給法律翻譯者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模糊,是從哲

2、學和數(shù)學引進的語言學術(shù)語。 模糊性是語言的客觀屬性 , 作為自然語言的法律語言 , 也擺脫不了模糊性的特 征。王青梅指出 1 ,復(fù)雜而又難以窮盡的法律現(xiàn)象 , 決定了模糊性在法律語言中 的存在, 也決定了模糊性的表現(xiàn)必定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究其存在的根源,有其客觀基礎(chǔ) , 也有其主觀基礎(chǔ)。而貢靈敏 2則進一步從語用角度闡述了模糊性 的作用,即可以使得法律英語更加客觀,得體。并且,模糊語言在法律中的運用 不僅補違背語言規(guī)律,而且能夠極大地滿足各種具體情況的要求。其實,只要我們懂得了法律相關(guān)文本的篇章結(jié)構(gòu)、篇章模式、文體特征、語 域特征和法律文化規(guī)約, 再結(jié)合有效的翻譯理論多進行一些翻譯活動,

3、是一定會 取得成功的。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法律翻譯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3。對于功能 對等理論在法律翻譯中的應(yīng)用,吳吉松 4提出,可以用分別翻譯和聯(lián)合統(tǒng)一的方 法準確翻譯法律英語中的同義詞, 以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帶來的模糊性。 而劉 婷和胡清平 5 在其對法律模糊詞語的翻譯中,提出了兩種漢譯策略,即模糊對模 糊和模糊對精確的方法,以此解決法律英語在一詞多義和外延意義上的模糊現(xiàn) 象。與前兩者不同的是,張長明 , 仲偉合6從功能翻譯的原則的角度分析了功能 理論在法律翻譯中的適用,倚重目的法則,連貫性和忠實性法則,忠誠法則。由上所述,法律英語的模糊性是有其存在的客觀和主觀依據(jù)的,不可消除, 但是可以

4、通過功能對等理論的運用來實現(xiàn)翻譯的準確目的。所謂 “功能對等(fun ctio nal equivale nee)”是指:從語義到語體,在譯語中用最切近原文的自然 對等語再現(xiàn)源語信息, 使譯語讀者獲得與源語讀者大致相同的反應(yīng)。 要達到這一 效果,翻譯時就必須充分考慮文化、 社會、心理等因素。奈達在動態(tài)對等( dynamic equivalence )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功能對等, 并對其作出了進一步的界定, 他指出, 功能對等的翻譯,要求“不但是信息內(nèi)容的對等,而且盡可能地要求形式對等” 7。但是,縱觀現(xiàn)有的對功能對等在法律翻譯中的運用研究, 多集中于對詞匯的 模糊克服和整體的理論運用原則。本文試圖

5、從動態(tài)對等的四個方面,詞匯對等,句法對等,篇章對等,文體對等,審視法律翻譯的模糊性,并系統(tǒng)總結(jié)出翻譯法 律英語的方法。二、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本文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四個部分: (一)文獻綜述; (二)論述法律英語 模糊性的特征及作用; (三)從功能對等的角度看法律英語的模糊性; ( 四) 說明 運用功能對等理論翻譯模糊詞語、段落、語篇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功能對等的角度解讀法律英語中的模糊性, 并從詞匯、 篇章、句 法、文體的角度提出利用該理論翻譯模糊法律語言的方法。三、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在研究內(nèi)容上, 本文將首先對法律語言特點進行簡單地介紹, 并比較漢英法 律語言的特點,

6、 然后著重闡述模糊性法律語言的特點、 產(chǎn)生原因以及作用, 并從 詞匯,句法,篇章,問題的角度論述模糊語言在法律英語中的運用。接著,提出運用功能對等理論分析模糊性法律英語,試圖從微觀的角度解決模糊語言的翻 譯。最后,對本文提出的翻譯方法進行總結(jié)。本文主要運用比較、例舉等方法,采用分析、綜合、對比等手段從功能對等 的角度對模糊法律語言的翻譯進行研究。四、大致框架:1 引言2法律翻譯的研究綜述2.1 國外研究2.2 國內(nèi)研究3 英漢法律語言的比較3.1 法律英語的特點3.2 法律語言的要求4 法律語言模糊性綜述 4.1模糊性產(chǎn)生的原因 4.2模糊性在法律英語中的表現(xiàn) 4.3模糊性在法律英語中的作用4

7、.3.1 詞匯上的模糊性4.3.2 句法上的模糊性4.3.3 篇章上的模糊性文體上的模糊性5 模糊法律英語的翻譯5.1 功能對等理論綜述5.2功能對等在模糊法律翻譯中的應(yīng)用5.2.1 句法對等5.2.2 詞匯對等5.2.3 篇章對等5.2.4 文體對等6總結(jié)五、研究工作進度:骨口.序號時間內(nèi)容12010 年 10 月下旬選題、制定寫作計劃22010年11月 25日 前上交開題報告32011年 3月 10日前上交文獻綜述42011年 4月 10日前上交第一稿52011年 5月 10日前6 2011年 5月 20日前上交第二稿上交終稿 6 份及電子版 1 份10六、主要參考文獻:1 王青梅法律英語

8、的模糊性特征J.寧波大學學報.2005 (1): 87-90.2 貢靈敏.淺論法律英語的模糊性 J. 網(wǎng)絡(luò)財富 .2010(16): 167-168.3 文傳淑.翻譯務(wù)求功能對等J.科技信息.2010( 19): 620-627.4 劉婷,胡清平.法律文本中模糊詞語的漢譯策略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8( 03): 331-333.5 吳吉松.英文規(guī)定性法律文本中的同義詞翻譯 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9(1):90-92 . 張長明,仲偉合論功能翻譯理論在法律翻譯中的適用性J.語言與翻譯.2005 (3):44-48.7 張美芳,錢宏 . 翻譯研究領(lǐng)域的功能概念 J. 中國翻譯.2007(3) :16-18.8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0.9 Nida Eugene A.& Charles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410 Robert Haye. Legal English. Wuha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