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制取氧氣練習_第1頁
化學制取氧氣練習_第2頁
化學制取氧氣練習_第3頁
化學制取氧氣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制取氧氣練習學好化學需要平時的練習。練習越多,掌握越純熟,查字典化學網編輯了化學制取氧氣練習,歡送參考! 一、催化劑與催化作用 在化學反響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響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響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響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劑既可以加快反響速率,也可以減慢反響速率。沒有參加催化劑,并不意味著化學反響不能發生。 【例題1】實驗室里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發生如下反響: 氯酸鉀水+氧氣 氯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試劑狀態 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固體 氯酸鉀固體、二氧化錳固體 高錳酸鉀固體 反響條件 常溫下二氧化錳作催化

2、劑 加熱條件下,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加熱 氣體發生裝置 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步驟及本卷須知 步驟 本卷須知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原理:根據氣體熱脹冷縮 操作:先把導管一端浸入水里,再把兩手緊貼容器的外壁 2裝:將藥品裝入試管 在試管中裝入少量高錳酸鉀,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以防止加熱時,生成的氣體把試管內的固體帶到導管中,堵塞導管 3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鐵夾夾在離試管口約1/3處。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后的水倒流至受熱的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4點:先預熱,后對藥品加熱 先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用外焰加熱 5收:搜集氧氣 等有氣泡均勻、連續放出時用排水法進展搜集,搜集滿

3、的集氣瓶瓶口應蓋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撤:搜集完畢,將導管撤離水槽 7熄:熄滅酒精燈 實驗完畢時,應先將導管撤離水槽,最后熄滅酒精燈 【例題2】某學習小組在探究活動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氣。該小組查閱資料后,得知有以下兩個反響可以生成氨氣: a.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下,有鐵觸媒催化劑的條件下產生氨氣; b.氯化銨固體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 1請你幫該小組同學選擇制取氨氣的方法: ; 2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根據以上信息和如以下圖所示裝置,完成以下空白。 制取氨氣發生裝置是 ,理由 ; 制取氨氣搜集裝置是 ,理由 。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 c ;d ; 2指出圖

4、中三處錯誤,并對應說明改正方法。 錯誤: ; ; ; 改正: ; ; ; 3當導管口開場有氣泡產生時,不宜立即搜集,原因是 ; 4待集氣瓶搜集滿后,將它取出并放置的方法是 。 【解析】見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步驟及本卷須知。 【答案】1酒精燈 試管 集氣瓶 水槽 2 錯誤 改正 酒精燈內酒精過多 酒精燈內酒精應倒出一些,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 用內焰加熱 用外焰加熱 試管口朝上 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試管口沒有棉花 試管口應塞一團棉花 3剛開場排出的主要是空氣 4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三、分解反響 由一種反響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響,稱為分解反響。從反響形式上判斷,分解反響的特點是一變多。它與化合反響的區別和聯絡如下表: 區別 聯絡 化合反響 多變一,一種生成物 都屬于反響根本類型,兩者是并列的關系,互不附屬 分解反響 一變多,一種反響物 【例題4】以下變化中不屬于分解反響的是 A.別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B.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C.加熱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D.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解析】工業制氧氣的原理是根據液氮的沸點比液氧的沸點低來別離液態空氣,其過程是把液態空氣升溫到液氮的沸點,使液氮先蒸發,剩余的主要就是液氧。這一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其他幾個選項中的反響物只有一種,生成了兩種或三種物質,因此屬于分解反響。其中D選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