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1、依據和目的.12、組織機構及職能范圍.13、標準試驗和材料試驗檢測規則.14、工程材料方面.1 4.1鋼筋.1 4.1.1技術指標.1 4.1.2技術要求.1 4.1.3取樣規則和方法.2 4.1.4主要指標試驗方法.2 4.2天然砂、機制砂.3 4.2.1技術指標.3 4.2.2技術要求.3 4.2.3取樣規則和試驗方法.4 4.3碎(卵)石.6 4.3.1技術指標.6 4.3.2技術要求.6 4.3.3取樣規則和試驗方法.7 4.4水泥.10 4.4.1技術指標.10 4.4.2技術要求.10 4.4.3取樣規則和試驗方法.12 4.5石材15 4.5.1技術要求及檢驗規則.15
2、 4.5.2主要技術的試驗方法.15 4.6路基填料.17 4.6.1技術指標.17 4.6.2技術要求.17 4.6.3取樣規則和試驗方法.19 4.6.4試驗方法與步驟.194.7特殊材料取樣頻率和方法.255、標準試驗.25 5.1標準擊實試驗.25 5.1.1取樣規則與試驗頻率.25 5.1.2試驗方法與步驟.26 5.1.3標準擊實試驗成果的批準.28 5.2混凝土配合比試驗28 5.2.1配合比試配需知.28 5.2.2配合比試配試驗.32 5.2.3配合比設計提交與成果.35 5.3砂漿、孔道壓漿配合比試驗.35 5.3.1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35 5.3.2預應力孔道壓漿試驗.
3、36 5.3.3砂漿、凈漿配合比批準.37 5.3.4混凝土標準試件強度試驗.376、工藝試驗.396.1填方試驗路段.406.1.1試驗準備.40 6.1.2現場試驗.40 6.1.3試驗總結.40 6.2水下灌注樁.40 6.2.1泥漿指標試驗.40 6.2.2鋼導管灌注混凝土試驗.41 6.3鋼筋連接.42 6.3.1焊接接頭.42 6.3.2機械接頭.44 6.3.3預應力張拉設備檢驗.457、路基施工現場檢測.45 7.1壓實度檢測.45 7.1.1檢測方法及頻率.45 7.1.2壓實度檢測結果評定.46 7.2彎沉檢測.46 7.2.1儀器和設備.46 7.2.2檢測部位及頻率.4
4、7 7.2.3彎沉結果評定.47 7.3路基地基承載力試驗.47 7.3.1觸探方法分類和依據.48 7.3.2技術標準及應用說明.48 7.3.3荷蘭輕型動力觸探測試.488、橋涵構造物施工現場控制.50 8.1基礎承載力試驗.50 8.1.1基樁輕型動力觸探測試.50 8.1.2基樁完整性檢測.51 8.1.3垂直靜荷試驗.52 8.2混凝土構件強度檢測.52 8.2.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52 8.2.2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54 8.2.3預制梁板荷載試驗.55 8.3隧道檢測55 8.3.1隧道錨桿拉拔試驗及注意事項.55 8.3.2噴射混凝土厚度試驗檢測.569、不合格試驗處理程
5、序.5610、試驗檢測項目和頻率.5811、試驗記錄、報告編號說明.5812、試驗資料填寫須知.59 12.1.1試驗原始記錄及報告.59 12.1.2試驗管理表格.6013、檢測計劃及流程6013.1試驗檢測計劃.60 13.2試驗資料報送及流程.61 13.3試驗月報資料報送.6114、交工驗收檢測.65 14.1組織實施.65 14.2檢測內容、方法與抽檢頻率.65平涼(華亭)至天水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檢 測 細 則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平涼(華亭)至天水高速公路建設項目PTJL3工地試驗室2017年8月實施平涼(華亭)至天水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檢 測 細 則編制人: 審核人: 批
6、準人: 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平涼(華亭)至天水高速公路建設項目PTJL3工地試驗室2017年8月實施1.依據和目的依據本項目施工監理實施辦法、和國家、交通部頒布的規程、規范及該項目招標文件中所制定的工程相關專用條款,結合此項目路線長、地質結構復雜的特點,同時有利于加強對項目工程的試驗管理,明確監理、施工單位試驗檢測任務。從而更好地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等相關試驗機構的試驗檢測人員、儀器設備、試驗檢測行為和工程質量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和業務指導。特制定本細則。2.組織機構及職能范圍該項目的試驗管理為三級管理制,由中心試驗室、各監理駐地試驗人員、及各承包人工地試驗室組成。中心試驗室負責對
7、各監理駐地試驗、承包人工地試驗室工作的檢查、監督和業務指導,監理駐地試驗人員負責對所管理的各承包人試驗室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各承包人試驗室負責完成本施工標段內試驗檢測工作任務。3.標準試驗和材料試驗檢測規則 對標準試驗(包括所用原材料),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檢測頻率為100%。對購進施工現場的材料施工單位按要求的頻率范圍100%自檢,第一次進入到施工現場的材料監理試驗室必檢,施工正常后駐地監理按30%以上抽檢,如在材料發生變化時,駐地監理可隨機加大頻率抽檢。4.工程材料方面4.1鋼筋4.1.1技術指標:拉伸試驗、冷彎試驗4.1.2技術要求帶肋鋼筋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2-2
8、007)的規定,光圓鋼筋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光圓鋼筋(GB1499.1-2008)的規定。鋼筋的主要技術要求見表2: 鋼筋的主要力學性能 表1鋼筋類型及牌號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HRB335(“3”)*HRB400(“4”)HRB500(“5”)HPB235HPB300直徑(mm)625284062528406252840622622屈服強度Rel(MPa)335400500235300抗拉強度Rm(MPa)455540630370420斷后伸長率A17161525251800冷彎芯直徑3d4d4d5d6d7ddd標 距5d10d*-牌號簡寫4.1.3取樣規則與方法鋼筋進場后承包人試驗室應
9、核查供貨方提供廠家的質量證明書,現場核對產品包裝和標志,并按同牌號、同廠家、同一爐罐號、同規格、同批號和供應數量組成檢驗批次,60t(或以下)按一個批次,先對其表面質量、尺寸和重量偏差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在監理人員的見證下任選2捆(卷)鋼筋,每捆(卷)各抽取一根(段)鋼筋,截去端頭500mm后再截取樣品4件,其中2件用于拉伸試驗,2件用于彎曲試驗,對超過一個批次(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數),增加一個拉伸試樣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如果有1件樣品試驗失敗或不符合表1要求,另取雙倍數樣品再做試驗,如果再有1件樣品試驗結果仍不符合要求,則該檢驗批不合格。取樣應符合表2要求鋼筋取樣
10、長度 表2技術性能取樣長度(mm)取樣數量(根)拉伸L10d+2002冷彎L5d+15024.1.4主要指標試驗方法(1)室內拉伸試驗鋼筋拉伸試驗按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2002)要求進行,方法要點和步驟如下:用鋼筋標距儀對樣品打點標記,標點間距為5mm,用剛直尺量測檢查標點誤差,在原始標距5d(鋼筋直徑)范圍內誤差不得大于±1%;開啟萬能試驗機,升降上下鉗口,確認正常后對讀數進行調零;夾持好試樣進行拉伸試驗,試樣屈服前速度控制在660MPa/s,記錄下屈服荷載,屈服后夾頭分離速率不得超過0.008/s直至試樣拉斷,記錄下最大荷載;用分辨率不低于0.1mm的游標卡
11、尺量測斷后標距,精確至0.25mm;計算屈服強度ReL、抗拉強度Rm和伸長率A。強度值修約至5MPa,伸長率修約至0.5%。(2)彎曲試驗鋼筋彎曲試驗按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方法(GB/T232-1999)要求進行,方法要點和步驟如下: 組裝萬能試驗機工作平臺上的支輥彎曲裝置,根據鋼筋牌號和直徑的大小選擇彎芯沖頭直徑,調整支輥間距為(D+3d)±0.5d(D-沖頭直徑、d-鋼筋直徑);試樣平放在支輥上,啟動萬能試驗機油門,緩慢施加彎曲力,彎曲至試樣兩臂平行為止;小心取下試樣,仔細觀察試樣彎曲表面有無裂紋、裂縫或裂斷現象;記錄下試驗結果并作合格與否的判定。4.2天然砂 4.2.1技術指標包括
12、:外觀、篩分、細度模數、含泥量、泥塊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時尚應對堅固性、有機質含量、有害物質含量、氯離子含量及堿活性等指標進行檢驗。4.2.2技術要求:混凝土用天然砂各項指標應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標準要求。細集料的技術指標 表3細集料技術指標砂的分類砂級粗砂中砂細砂細度模數3.73.13.02.32.21.6砂的分區及級配范圍標準篩篩孔尺寸(mm)級配區標準篩篩孔尺寸(mm)級配區I區II區III區I區II區III區累計篩余(%)累計篩余(%)9.50000.63857170414016
13、4.751001001000.39580927085552.363552501500.151009010090100901.1865355010250注:1、表中除4.75mm和0.63mm篩孔外,其余各篩孔的累計篩余允許超出分界線,但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2、I區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動性混凝土;II區砂宜優先選用配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III區砂宜適當降低砂率保證混凝土的強度;3、對高性能、高強度、泵送混凝土宜選用細度模數為2.9-2.6的中砂,2.36篩孔的累計篩余量不得大于15%,0.3m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宜在85%-92%范圍內。細集料技術指標 表4項目技術要求I類II類III類有害物質
14、含量云母(按質量計,%)1.02.02.0輕物質(按質量計,%)1.01.01.0有機物(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1.01.01.0氯化物(以氯離子質量計,%)0.010.020.06天然砂含泥量(按質量計,%)2.03.05.0泥塊含量(按質量計,%)0.51.02 .0堅固性天然砂(硫酸鈉溶液法5次循環后的質量損失,%)8810表觀密度(kg/m3)>2500堆積密度(kg/m3)>1350空隙率(%)47堿集料反應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由砂配制的試件無裂縫、酥裂、膠體外溢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10%注:1、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大于C
15、60的混凝土,I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C30-C60及有抗凍、抗滲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漿;2、 砂中不應混有草根、樹葉、樹枝、塑料、煤塊、爐渣等雜物;3、 當對砂的堅固性有懷疑時,應做堅固性試驗;4、 當堿集料反應不符合表中要求時,應采取抑制堿集料反應的技術措施。4.2.3取樣規則和試驗方法細集料宜按同產地、同規格、連續進場數量不超過400m3或600t為一驗收批,小批量進場的宜不超過200m3或300t為一驗收批,當質量穩定且進料量較大時,可以1000t為一驗收批。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層鏟除,然后由上、中、下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試樣,組成一組樣品。
16、(1)篩分試驗用9.5mm標準篩對樣品進行過篩,篩除其中超粒徑的材料。然后將樣品在潮濕狀態下充分拌勻,用四分法縮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試樣兩份,在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備用。準確稱取烘干試樣約500g(m1),準確至0.5g,置于套篩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篩),將套篩裝入搖篩機,搖篩約10min后取出套篩,再逐個進行手篩, 確認每號篩1min內通過篩孔的質量確實小于篩上殘余量的0.1%。稱量各篩篩余試樣的質量,精確至0.5g。所有各篩的分計篩余量和底盤中剩余量的總量與篩分前的試樣總量,相差不得超過后者的1%。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或通過百分率,繪制級配曲
17、線。按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計算細度模數,精確至0.01。應進行兩次平行試驗,以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之差大于0.2,應重新進行試驗。(2)表觀密度試驗(容量瓶法)將縮分至650g左右的試樣在溫度為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稱取試樣約300g(m0),裝入盛有半瓶潔凈水的容量瓶中。搖轉容量瓶,使試樣在已保溫至230C±1.70C的水中充分攪動以排除氣泡,塞緊瓶塞,在恒溫條件下靜置24h,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與瓶頸刻度齊平,再
18、塞緊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稱其總質量(m2)。倒出瓶中的水和試樣,將瓶的內外表面洗凈,再向瓶內注入同樣溫度的潔凈水至瓶頸刻度線,塞緊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稱其總質量(m1)。按a= m0/(m0+ m1- m2)計算表觀相對密度,至小數點后3位。按a=a×T計算表觀密度,至小數點后3位。(T-試驗溫度T下水的密度g/cm3)應進行兩次平行試驗,以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試驗結果之差大于0.01g/cm3,應重新進行試驗。4.3 碎(卵)石4.3.1技術指標包括:篩分、壓碎值、針片狀、含泥量、泥塊含量、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空隙率,必要時做:堅固性、硫化物、有機質、石料抗壓。4
19、.3.2技術要求混凝土用碎(卵)石技術要求應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相關規定。(1) 顆粒級配采用連續級配,級配范圍應符合表5的要求。碎石或卵石的顆粒級配規格 表5級配情況公稱粒級 (mm)累計篩余(按質量百分率計)方孔篩尺寸2.364.759.5161926.531.537.553.0連續級配5-1095100801000155-169510085100306001005-209510090100408001005-259510090100-3070050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0單粒級配10-20-9510085100-015-1
20、6-31.5-95100-85100-0100- (2)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最小尺寸的1/4和鋼筋最小間距的3/4;在兩層或多層密布鋼筋結構中,不得超過鋼筋最小間距的1/2;混凝土實心板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超過37.5mm;用于泵送混凝土時最大粒徑除應符合上述規定外,對碎石不宜超過輸送管徑的1/3,對卵石不宜超過輸送管徑的1/2.5。(3)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6規定。 粗集料技術指標 表6項目技術要求類類類碎石壓碎值(%)182030卵石壓碎值(%)202525堅固性(硫酸鈉溶液法5次循環后的質量損失,%)5812吸水率(%)1.02.02.5針片狀顆粒含量(按質量計,%)5
21、1525有害物質含量含泥量(按質量計,%)0.51.01.5泥塊含量(按質量計,%)00.50.7有機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鹽(按SO3質量計,%)0.51.01.0巖石抗壓強度(MPa)在飽水狀態下,火成巖不小于80,變質巖不小于60,水成巖不小于30表觀密度(kg/cm3)2500g/cm3,堆積密度kg/m3,空隙率47%松散堆積密度(kg/cm3)1350空隙率(%)47堿集料反應經堿集料反應試驗后,試件無裂縫、酥裂、膠體外溢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10%注:1、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大于C60的混凝土,I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C30-C60及有抗凍、抗滲或其他
22、要求的混凝土,III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2、 粗集料中不應混有草根、樹葉、樹枝、塑料、煤塊、爐渣等雜物;3、 巖石的抗壓強度除應滿足表中的要求外,其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之比應不小于1.5。巖石強度首先應由生產單位提供,工程中可用壓碎值指標進行質量控制;4、 粗集料中含有顆粒狀硫酸鹽或硫化物雜質時,應進行專門檢驗,確認能滿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5、 采用卵石破碎成礫石,應具有兩個及以上的破碎面,且其破碎面應不小于70%。4.3.3取樣規則和試驗方法每次進場為一檢驗批,每檢驗批代表數量不得超過400m3。取樣前先鏟除堆腳等處無代表性的部分,然后由上、中、下各部位抽取
23、大致相等的試樣,組成一組樣品。(1)篩分試驗將來樣用四分法縮分至不少于表9要求的試樣數量,風干后備用。 篩分用的試樣質量 表9公稱最大粒徑(mm)37.531.526.519169.54.75試樣質量不少于(kg)542.52110.5取試樣一份置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稱取干燥集料試樣的總質量(m0),準確至0.1%。將試樣放入準備好的一組套篩的頂層篩中,在搖篩機上固定好套篩,啟動搖篩機,篩分10min后取出套篩再逐個由人工補篩。應確認每號篩1min內通過篩孔的質量確實小于篩上殘余量的0.1%。稱取每個篩上的篩余量,準確至總質量的0.1%。各篩分計篩余量(mi)及篩底存
24、量(m底)的總和與篩分前試樣m0相比,差值為篩分損耗 (m5),其值不得超過m0的0.5%。按pi= mi/( m0- m5)×100計算各篩號分計篩余百分率,再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和通過率,精確至0.1%。同一種集料至少取兩個試樣平行試驗兩次,取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2)含泥量試驗將來樣用四分法縮分至不少于表10要求的試樣數量,置于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 含泥量試驗用的試樣質量 表10公稱最大粒徑(mm)37.531.526.519169.54.75試樣質量不少于(kg)101066221.5稱取試樣(m0)裝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4
25、h,用手在水中掏洗顆粒,使塵屑、粘土等懸浮于水中;緩慢地將渾濁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篩上,濾去0.075mm以下的顆粒。加水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洗出的水清澈為止。用水充分洗除小于0.075mm以下的顆粒,將篩上余物置于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取試樣的質量(m1)。按Qn=(m0- m1)/ m0×100計算含泥量,精確至0.1%。以兩次試驗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兩次結果的差值不得超過0.2%。(3)表觀密度試驗(網籃法)用4.75mm標準篩對樣品進行過篩,篩除其中細粒徑的材料。用四分法縮分至要求的質量,分兩份備用,每份質量不小于表
26、11規定。 測定密度所需要的試樣最小質量 表11公稱最大粒徑(mm)37.531.526.519169.54.75試樣質量不少于(kg)21.51.51110.8將每一份試樣浸泡在水中,并適當攪動,仔細洗去塵土和石粉,經多次漂洗干凈至水完全清澈為止,在室溫下保持浸水24h。將吊藍掛在天平的吊鉤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將天平調零。吊藍的篩網應保證樣品不會通過篩孔流失。將試樣移入吊藍中。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孔控制,維持不變。稱取試樣的水中質量(mw)。提起吊藍,稍稍滴水后,將試樣放入淺盤中,置于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
27、稱取試樣的質量(ma)。按a= ma/(mamw)計算表觀相對密度,至小數點后3位。按a=a×T計算表觀密度,至小數點后3位。(T-試驗溫度T下水的密度g/cm3)應進行兩次平行試驗,以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試驗結果之差大于0.02g/cm3,應重新進行試驗。(4)針片狀顆粒含量(規準儀法)將來樣風干后用四分法縮分至不少于表12要求的試樣數量,稱量(m0),然后篩分成規定要求的粒級備用。 針片狀顆粒試驗用的試樣 表12公稱最大粒徑(mm)37.531.526.519169.5試樣質量不少于(kg)1053210.3目測先挑出有可能屬于針狀顆粒或片狀顆粒,再逐個對可疑試
28、樣在規準儀上試驗,通不過針狀儀的為針狀顆粒,通過片狀儀孔的為片狀顆粒。稱量由各粒級挑出的針片狀顆粒的質量,其總質量為(m1)。按Qe= m1/ m0×100計算針片狀含量,精確至0.1%。(5)壓碎值試驗采用風干試樣,用13.2mm和9.5mm標準篩過篩,取13.2mm9.5mm的試樣3組各約3000g。用金屬筒標定裝入壓碎值儀內的試樣,將試樣分三次均勻裝入筒內,每次均將表面整平用金屬棒半球面搗實25次。稱取金屬筒內的試樣質量(m0)。以相同質量的試樣進行壓碎值的平行試驗。將質量為m0的試樣分三次裝入壓碎值儀試筒內,整平和搗實方法同上。將裝有試樣的壓碎值儀放到壓力機上,同時加壓頭放入
29、試筒內,注意壓頭擺平,勿擠壓側壁。開動壓力機,均勻施加荷載,在10min左右時間內達到總荷載400KN,穩壓5s,然后卸載。取出試樣,用2.36mm標準篩篩分經壓碎的全部試樣,篩到1min內無明顯篩出物為止。稱取通過2.36mm篩孔的全部細料質量(m1),準確至1g。按Qa=m1/ m0×100計算壓碎值,精確至0.1%。以3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4.4水泥4.4.1技術指標包括:細度、比表面積、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4.4.2技術要求: (1)水泥的簡易鑒別現 表13序號受潮程度分類水泥外觀手感相當于強度降低范圍1未受潮或輕微受潮,但不影響使用水泥新鮮,有流動性,肉
30、眼觀察水泥完全呈細粉狀用手掐碾無硬粒感強度未降低或降底不超過5%2開始受潮水泥結有小球但小球粒易散成粉末用手掐碾無硬性感強度降低15%以內3受潮加重水泥細度變粗,有大量小球粒和松塊用手捏碾球粒成粉末、無硬粒強度降低15-20%4受潮較重水泥結成粒狀,有少量硬塊,但塊較松,容易擊碎用手捏碾不能變成粉末,有硬粒強度降低30-50%5受潮嚴重水泥中有許多硬粒,硬塊。而且難以壓碎用手捏碾不動強度降低50%以上注:受潮水泥不宜用于高標號混凝土和主要工程(2)水泥應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要求。表14 常用水泥的技術指標 表14 品種代號硅酸鹽水泥分P.IP.II普通硅酸鹽水泥P.O礦
31、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P.P粉煤灰硅酸鹽水泥P.F復合硅酸鹽水泥P.C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分:42.5、42.5R、52.5、52.5R、62.5、62.5R六個等級普通水泥強度等級分:42.5、42.5R、52.5、52.5R四個等級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的強度等級分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個等級凝結時間:硅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小于45min,終凝不得大于390min.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終凝不大于600mi
32、n。細度: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的細度以比表面積表示,其比表面積不小于300m2/kg,礦渣硅鹽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的細度以篩余表示,其80m方孔篩篩余不大于10.0%或45m方孔篩篩余不大于30%。取消廢品水泥合格與不合格的判定:由化學指標、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不判定品種強度等級抗壓強度(MPa)抗折強度(MPa)3d28d3d28d硅酸鹽水泥42.517.042.53.56.542.5R22.04.052.523.052.54.07.052.5R27.05.062.528.062.55.08.062.5R32.05.5普通硅酸鹽水泥42.517.
33、042.53.56.542.5R22.04.052.223.052.54.07.052.5R27.05.0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32.510.032.52.55.532.5R15.03.542.515.042.53.56.542.5R19.04.052.221.052.54.07.052.5R23.05.04.4.3取樣規則及試驗方法材料進場后,供貨方應提供廠家的質保資料,承包人試驗室按同廠家、同等級、同品種,袋裝水泥按每200t作為一個批次,散裝水泥按每500t作為一個批次,進行抽樣試驗,不足時亦按一批計。從20個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樣品作為一組
34、試樣,樣品總量至少12Kg。(1)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試驗使用的儀器設備水泥凈漿攪拌機;維卡儀;水泥凈漿試模;沸煮箱;雷氏夾及其測定儀;天平(感量1g);量水器或量筒(分度值0.1mL,精度1%);濕氣養護箱(控制溫度200C±10C,相對濕度大于90%);秒表。實驗室環境溫度為200C±20C,相對濕度大于50%。水泥試樣、儀器和用具溫度應與實驗室內一致。水泥凈漿的拌制 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攪拌,先向攪拌鍋內加水,再小心將500g水泥加入水中;拌和時,低速攪拌120s,停15s,同時將葉片和鍋壁上的水泥漿刮入鍋中間,接著高速攪拌120s停機。標準用水量測定立即將水
35、泥凈漿放入試模中,用小刀插搗,手工振實,刮平表面,移至維卡儀上,調整好試桿和試模的位置,釋放試桿使其自由地沉入水泥凈漿中。在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試桿30s時記錄試桿到底板的距離,以試桿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其拌和水量為該水泥的標準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質量的百分計。初凝時間測定試件在濕氣養護箱中至加水后30min時進行第一次測定。測定時,取出試模放到試針下,降低試針與凈漿表面接觸。擰緊螺絲瞬間立即放松,使試針垂直沉入凈漿中。觀察試針停止沉入或30s時指針的讀數。臨近初凝時,每隔5min測定一次。當試針沉入至底板4mm±1mm時,為水泥達到初凝狀態。終
36、凝時間的測定 在完成初凝時間測定后,立即將試模連同漿體以平移的方式從玻璃底板下翻轉1800,倒置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濕氣養護箱中繼續養護。 臨近終凝時間時每隔15min測定一次,當試針沉入試件0.5mm時,既環形附件開始不能在試件上留下痕跡時,為水泥達到終凝狀態。安定性測定 將雷氏夾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立刻將標準凈漿裝滿雷氏夾,用小刀插搗后抹平,蓋上玻璃板,移至養護箱內養護24h±2h。脫去玻璃板取下試件,先測量雷氏夾指針尖端間的距離A,精確到0.5mm,接著指針朝上將試件放入沸煮箱內,在30min±5min內加熱水至沸騰,并恒沸3h±5min。沸煮結束后取出試
37、件進行判定。測定雷氏夾指針尖距離C,精確到0.5mm,計算煮后增加距離(C-A)。當平行試驗兩個試件增加距離平均值不大于5.0mm,即認為合格;當兩個試件增加值相差超過4.0mm,應重新試驗,再如此,則認為不合格。(2)膠砂強度試驗使用的儀器設備 膠砂攪拌機;振實臺;試模及下料漏斗;雙杠桿式抗折試驗機和抗折夾具;300kN恒壓力試驗機和抗壓夾具;天平(感量1g)。溫度與相對濕度 試件成型實驗室應保持溫度為200C±20C,相對濕度大于50%(包括強度實驗室)。水泥試樣、ISO標準砂、拌和水及試模等的溫度應與室溫相同。養護箱控制溫度200C±10C,相對濕度大于90%,養護水
38、溫度200C±10C。試件成型 每成型三條試件需稱量的材料用量為:水泥450g±2g;ISO砂1350g±5g;水225mL±1mL。在膠砂攪拌機上攪拌,先將水加入鍋中,再加入水泥。啟動機器,低速攪拌30s,在第二個30s開始的同時均勻加入砂子,再高速攪拌30s。停90s,同時將葉片和鍋壁上的膠砂刮入鍋中間,接著高速攪拌60s停機。將空試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實臺上,用勺子直接從攪拌鍋中將膠砂分為兩層裝入試模。裝第一層時,每個槽里約放300g砂漿,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頂部,沿每個槽來回將料播平,接著振實60次。再裝第二層,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實60次。取下試
39、模,用刮尺以900的角度架在試模頂,沿試模長度方向以橫向鋸切動作慢慢將多余膠砂刮去。再用刮尺水平抹平表面。試件養護 成型的試件在養護箱養護20h24h內脫模,編號后放入養護箱水槽內養護,至相應齡期(3d±45min、28d±8h)時取出進行破型試驗。抗折強度試驗 試件放入前,應使杠桿成水平狀態,將試件成型側面超上放入夾具中。調整夾具,使杠桿在試件折斷時盡可能地接近水平狀態。啟動機器,加荷速度為50N/s±10N/s,直至折斷,讀數至0.01MPa。抗折強度結果取三個試件平均值,精確至0.1MPa。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后再平均,以平
40、均值作為抗折強度結果。抗壓強度試驗 抗折試驗后斷塊應立即進行抗壓試驗。將試件成型側面作為承壓面,放入夾具中,設置好試驗機的加荷速度為2400N/s±200N/s,啟動機器,壓至試件破壞,記錄破壞荷載,并計算抗壓強度值,精確至0.1MPa。抗壓強度結果為一組6個試件的強度平均值,精確至0.1MPa。如有一個值超過平均值的±10%,剔除此值后以剩下5個值平均值作為結果。如5個中再有超過平均值的±10%,此組試件無效。4.5石材4.5.1技術要求及檢驗規則砌體用石材應符合設計規定的類別和強度,石質應均勻、不易風化。要求孔隙率小,不透水、無裂紋、堅硬、耐凍。承包人應對采石
41、場的石料取樣進行驗證試驗,試驗項目包括:單軸抗壓強度、相對密度、毛體積密度、吸水率。試驗方法按公路工程巖石試驗規程(JTG E41-2005)要求進行。當材質發生變化或更換料場時均應重新進行驗證試驗。監理處試驗室應監督承包人的驗證試驗,中心試驗室隨時抽查。4.5.2主要指標的試驗方法(1)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儀器設備a.壓力試驗機: 其精度為±1%;試件破壞荷載應大于壓力機全程的20%且小于壓力機全程的80%;應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裝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裝置,并應能均勻、連續加荷。b.鉆芯機、切石機、磨石機等巖石試件加工設備;c.烘箱、游標卡尺、角尺及水池等;d.小球座(直徑不大于150mm):
42、鋼質堅硬,面部平整度要求在100mm距離內高低差值不超過0.05mm,球面及球窩粗糙度Ra=0.32um,研磨、轉動靈活。試件制備a.建筑地基的巖石試驗,采用圓柱體作為標準試件,直徑為50mm±2mm、高徑比為2:1。每組試件共6個。b.橋梁工程用的石料試驗,采用立方體試件,邊長70mm±2mm。每組試件共6個。c.路面工程用石料試驗,采用圓柱體或立方體試件,其直徑或邊長和高均為50mm±2mm。每組試件共6個。 有顯著層理的巖石,分別沿平行和垂直層理方向各取試件6個。試件上、下端面應平行和磨平,試件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應小于0.05mm,端面對于試件軸線垂直度偏差不
43、應超過0.250。試驗步驟a.用游標卡尺量取試件尺寸(精確到0.1mm),對立方體試件在頂面和底面上各量取其邊長,以各個面上相互平行的兩個邊長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其承壓面積;對于圓柱體試件在頂面和底面分別測量兩個相互正交的直徑,并以其各自的算術平均值分別計算底面和頂面的面積,取其頂面和底面面積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計算抗壓強度所用的截面積。b.試件的含水狀態可根據工程應用部位選擇烘干狀態、天然狀態、飽和狀態和凍融循環后狀態。c.按巖石強度性質,選定合適的壓力機。將試件置于壓力機的承壓板中央,對正上、下承壓板,不得偏心。再將小球座放在試件的上端面。以0.5MPa/s-1.0MPa/s的速率進行加荷直至破壞
44、,記錄破壞荷載及加載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抗壓試件試驗的最大荷載記錄以N為單位,精度1%。 數據處理a.巖石的抗壓強度按 R=P/A計算,精確至0.01MPa。(P試件破壞時的荷載(N);A試件的截面積(mm2)b.軟化系數按公式Kp=Rw/Rd計算, ,精確至0.01。(Rw巖石飽和狀態下的單軸抗壓強度(MPa);Rd巖石烘干狀態下的單軸抗壓強度(MPa)c.單軸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應同時列出每個試件的試驗值及同組巖石單軸抗壓強度的平均值;有顯著層理的巖石,分別報告垂直與平行層理方向的試件強度的平均值。計算值精確至0.1MPa。d. 軟化系數計算值精確至0.01,3個試件平行測定,取算術平均值;3個值中最大與最小之差不應超過平均值的20%,否則,應另取第4個試件,并在4個試件中取接近的3個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同時在報告中將4個值全部給出。(2)吸水率試驗試件制備試件尺寸應符合單軸抗壓強度試件要求,每組試件至少3個,巖石組織不均勻者,每組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展望:透視二手房交易中的“不公平合同”
- 2025融資租賃合同書范本
- 2025綜合租賃合同范本匯編
- 2025電視劇演員聘用合同范本(經紀公司版)
- 2025年標準產品采購合同范本示例
- 2025苗木采購合同苗木采購合同示例
- 2025福建省三明泰寧國有林場梅口鄉工區果園經營權承包合同
- 2025年關于出口合同與出口單證的探究與解析
- 2025建筑材料采購與運輸合同書
- 2025廣州裝飾合同樣本下載
- 采油工程試題及答案
- 小學科學閱讀試題及答案
- 找最小公倍數案例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學
- 基因組學在臨床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統編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試題(有答案)
- 企業供應商管理制度
- 新生兒早產兒個案護理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第七章-第九章)
- 維修人員管理獎懲制度3篇1
- 《2025年CSCO腎癌診療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