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整體進入調整_第1頁
谷物整體進入調整_第2頁
谷物整體進入調整_第3頁
谷物整體進入調整_第4頁
谷物整體進入調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谷物:整體進入調整,稻谷表現最弱!谷物市場4月份月報肖永志一、 谷物市場3月份行情回顧(一)、國內外玉米期價震蕩回落3月份,由于受到日本發生強震的影響,導致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恐慌,對于全球第一大玉米進口國日本而言,本輪地震、海嘯、核泄漏等事件的重災區,恰好就是日本農業十大縣所在的東北地區,在地震以及海嘯發生之后,對于當地農業影響重大,尤其是畜牧業,需要完全重新補欄,而這個補欄時間尚未有明顯的安排。因此CBOT玉米市場3月份中上旬持續回落調整,由月初最高的742美分/蒲下跌至月中最低的608美分/蒲,跌幅高達18.1%。隨后由于政府的注資救市,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環節,CBOT玉米期價也有所反彈回升。

2、國內方面,大連玉米期價小幅震蕩下跌,維持于23702450元/噸之間震蕩運行。其抗跌的主要原因來自我國玉米現貨價格的堅挺。大連玉米1109合約期價3月份最高2458元/噸,最低2373元/噸,截止3月28日收盤于2388元/噸,較上月下跌41元/噸。持倉與成交量均明顯下滑。(連玉米1109合約日線走勢圖)從現貨市場來看,全國各地玉米現貨價格持續上漲,尤其是 以華東地區一線為主,當地深加工企業由于收購主體較多,糧源有限,農戶依然以惜售為主。截至3月28日,大連港內玉米平艙報價在2180元/噸左右的水平;廣東港內質量較好的玉米主流成交價仍在2300元/噸左右。(二)、鄭麥較國際麥價偏強受累于對全球

3、經濟的擔憂,CBOT小麥期貨周二大幅收跌,近月5月合約跌至七個半月低位。日本農業部稱日本地震后將減少76%的小麥采購量。鄭強麥期價3月份呈震蕩走勢,重心有所上移,其中主力1109合約最高價格2912元/噸,最低2795元/噸。截止3月29日收盤于2882元/噸,月K線上收盤價格較上月微幅上漲5元/噸。總合約上,成交量和持倉量均明顯大幅萎縮,其中成交量較2月份減少了近30%;持倉量減少至16萬手左右。我國糧食價格已連續上漲32周,后期現貨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支持普麥上漲的干旱題材已被市場消化,當前市場缺乏推動普麥價格進一步上漲動力,加上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基本上是對制

4、粉企業的專場銷售,市場需求完全得到了保證,普麥市場心理穩定,上下游小麥流通進一步理順,普麥價格止漲回穩。目前,2010年產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已開始上市進行競價銷售,雖然競價銷售底價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場心態平穩,交易成交率保持穩定,成交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上漲,普麥看漲動力不足。(三)、早秈稻震蕩走低目前國內外市場上主要關注點都放在日本地震以及核泄漏事件是否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沖擊,但就目前發展形勢來看,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較為有限,不過對投資者心理上的沖擊依然存在,由于此事件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部分投資者選擇離場觀望,進而對市場造成壓力。近期國內稻谷現貨市場多有所上漲,早稻期貨也一定程度上受此帶動。

5、另外國內早稻進入新季播種期,需要重點關注產區天氣狀況以及新種面積。稻谷期貨主力合約3月份呈震蕩回落走勢,日K線上主力1109合約跌破了60日均線,3月份最高價格2635元/噸,最低價格2551元/噸,截止3月30日收盤于2559元/噸。總合約上,成交量小幅減少,持倉量未有明顯變化。二、 谷物市場4月份行情展望(一)、進口或增加,現貨有所松動,期價或將走軟在玉米的國家臨時儲備已經耗盡的情況下,在國家補充玉米庫存的壓力正在加劇。尤其是在調控通脹的大背景下,我國政府必須設法保障手中擁有足夠的玉米糧源,才能保證調控的力度和節奏。與此同時,國外機構紛紛看好中國玉米進口形勢。中國十四年來首次成為玉米凈進口

6、國。中國玉米庫存已經處于歷史偏低的水平,可能大量進口玉米。中國玉米庫存量缺口在1000萬-1500萬。自2009年7月開始,國家儲備玉米的拋售就沒有中斷過,持續的拋儲不僅使得國家臨儲玉米消耗殆盡,同時,去年6月份,有關部門動用了中央儲備玉米入市。這也使得市場普遍推測國家儲備玉米尤其是臨時儲備玉米存在較大的補充庫存壓力。目前玉米庫存情況并沒有市場預期差,山東、河南農民手中仍有30-40%余糧,部分資金較為富裕的農民手中仍有60%左右余糧,另外目前企業的庫存也高于往年同期。通過對比,10年下半年至目前玉米深加工玉米需求量需大幅增加,但該時段生豬養殖除了價格大幅上升外,存欄量并沒有增加,反而出現一定

7、的減少,減少的玉米需求,由于生豬養殖行業的玉米需求比重較深加工要高,整體玉米消費并沒有出現過多的增加。上一年國內玉米繼續增產加上國家多次的拋儲確保了玉米的充足供應。目前玉米更多的是集中在農戶和各種類型的大小經銷商和企業手中。近期山東玉米價格出現松動,如果未來幾天山東天氣繼續晴天,該地區玉米價格有望回落,售糧意愿也在增強。如果出現陰雨天氣,該地區的玉米棒子無法脫粒,企業收糧難度增大,價格則難以下來。(二)、普麥價格將趨于穩定 優麥補漲3月份我國大部地區如期迎來集中雨、雪天氣,黃淮以北冬小麥主產區本月連續出現的三次降水過程,有效緩解了去冬今春持續干旱,對耕地土壤墑情和麥苗越冬前后生長的不利影響。而

8、受中國冬麥區“天氣升水”降溫的階段性影響,包括來自其它方面的利空消息影響,在3月份里,全球小麥期貨市場結束單邊上揚的沖頂之旅,回歸基本面主導的理性盤整通道。經過2月初至3月上旬的持續上漲后,當前國內普麥價格已達到歷史較高價區。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支持普麥上漲的干旱題材已被市場消化,當前市場缺乏推動普麥價格進一步上漲動力,加上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基本上是對制粉企業的專場銷售,市場需求完全得到了保證,普麥市場心理穩定,上下游小麥流通進一步理順,普麥價格止漲回穩。國內小麥價格仍然運行于歷史高位,這對加工企業的面粉定價具有成本支撐,由于中央政府定調2011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仍將上調,未來也將繼續

9、擴大原糧進口作為國內供應的重要補充渠道,這些政策題材表明國內糧價合理上漲的空間可期,預計國產面粉市場有望繼續高位調整前行。與此同時,日本強震引發商品市場投資情緒的劇烈波動,來自我國小麥制粉行業內部的企業競爭壓力難改,包括中央政府在今年2月、3月分別選擇第三次加息、第九次上調銀行存準金,繼續通過貨幣數量型調控工具抑制未來通脹的預期壓力,同樣也將引導國內面粉等食品類價格維持在合理的區間水平。國內小麥價格趨于穩定,但不同品質的小麥價格卻出現了較大分化,其中普麥運行平穩,優麥價格大幅走高。近幾年,國產優麥在收獲季節持續受到了陰雨天氣的干擾,產量和質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市場有效供應量不足。與此同時,

10、進口優麥一方面數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價格不斷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國產優麥價格。另外,國儲進口小麥經過2010年10月以前的持續大量出庫后剩余不多,這也影響了國家對優麥市場的價格調控能力。近期,由于優麥市場糧源緊缺,產銷區優麥價格繼續走高,并導致鄭州強麥期價自低位反彈。(三)、政策支撐難擋早秈稻期價轉弱之勢受成本抬升、通脹預期、托市價格上調等多方面利好因素的推動,國內粳秈稻價格自2011年初以來保持著振蕩上行的態勢。1月到3月間屬于稻米消費旺季,無論是元旦期間還是春節前,都是大米旺銷時期,農歷十五過后大中專院校開學、廠礦開工的集團消費再一次拉動了稻米的消費量,需求增長提振價格上漲。但3月份

11、過后,隨著消費旺季的退去,需求的支撐將轉弱,期價壓力明顯。隨著北糧南運數量的增加,加上國內大米消費趨于平穩,近期稻米行情相對穩定。對于后期行情走勢,市場依舊存在分歧。一些市場人士表示,在目前國內稻米價格的基礎上,后期上漲空間有限。一是春耕春播即將全面展開,農戶需要將手中余糧出售換回所需農資,現貨市場供應量將會增加;二是氣溫提升促使前期收購的高水分稻谷需要及早出手,大米的保存期也相應縮短;三是國家稻谷供給常時常量,除了定期投放的臨儲稻谷,儲備輪換也將陸續開展,這將對市場價格的上升空間形成有力壓制;四是國家對于物價總水平的控制情況整體良好,農民也基本認可目前的市場價位,擇機出糧鎖定利潤將是后期主要選擇。 從國家對今年物價水平的調控標準來看,依舊需要進一步加強防范糧食類價格整體走高。這也就意味著,無論在供需面還是在政策面,后期國內稻米市場仍將保持高位運行,但無論粳稻米還是秈稻米都難有大幅走高的空間。總結:近幾年,隨著農民務工收入增加,勞動力成本不斷抬高。而隨著物價的整體上漲,谷物種植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種子、農藥、化肥、機械作業等費用增幅較大。這共同促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