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_第1頁
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_第2頁
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_第3頁
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_第4頁
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徐州廣播電視臺二OO八年十月1項目概況1.1項目名稱和性質項目名稱: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性質:新建1.2地理位置該項目的建設地點位于徐州大廟鎮大廟村南,東、西為農田,南為房改河,北為徐海路,東南250m為大廟鎮王莊村,西北251m為大廟鎮大廟村。該項目地理位置見圖2-1。 1.3項目規模江蘇省廣播發射中心新建項目占地面積為395畝,其中300畝為一般耕地,95畝為建筑用地,項目總投資為人民幣0.4888億元。本項目總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共建設10棟單體建筑物,包括:機房綜合樓、生活附屬樓、收信站、調配室、水泵房、傳達室。建設16部全固

2、態中波發射機系統,其中:12部10KW全固態中波發射機系統,4部5KW全固態中波發射機系統。發射機系統采取用一備一的技術配置。建設3座120米高自立塔,1座108米高自立塔,4套R=120米的地網,2200米饋線系統及其配套的調配系統。天饋線系統采取雙頻共塔的技術配置。節目傳輸系統采取互為備份的技術配置。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新臺建成后將發射播出4套當地廣播節目,2套中央、2套省臺廣播節目。由建設單位提供的廣播發射系統的技術指標見表1-1。表1-1 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新臺廣播發射系統的技術指標編號經緯度節目頻率功率(kW)機器型號塔高(m)地網(m)整機效率增益(dB)每天工作時間年運行時間(小時

3、)1N 34°1727.76E 117°2345.07徐州交通臺114310TSD-1012012085%1.464:30-凌晨2:007847.510TSD-1085%省文藝臺6035TS-05B75%0.2219:00-凌晨2:0025555TS-05B75%2N 34°1731.3E 117°2353.43省新聞綜合70210TSD-1012012085%0.344:00-凌晨0:00730010TSD-1085%徐州新聞臺126910TSD-1085%1.84:00-凌晨0:00730010TSD-1085%3N 34°1717.84E

4、 117°2354.19徐州文藝臺109810TSD-1010812085%0.854:30-凌晨2:007847.510TSD-1085%中央一套15215TS-05B75%2.1619:00-凌晨2:0025555TS-05B75%4N 34°1722.99E 117°2350.54徐州生活臺80110TSD-1012012085%0.564:30-凌晨2:007847. 510TSD-1085%中央一套135910TSD-1085%2.144:00-凌晨2:007847.510TSD-1085%2環境保護目標環境保護對象:在評價范圍內,廣播發射塔周圍長期居住

5、、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項目周圍主要保護目標分布情況見表2-1。表2-1 項目周圍保護目標分布保護目標位 置 說 明功 能徐州大廟鎮大廟村地塊西北側,最近距離251m農村村莊,約80戶徐州大廟鎮王莊村地塊東南側,最近距離250m農村村莊,72多戶注:以上資料來源現場踏勘和建設單位提供的初步資料。圖 2-1 發射塔新址地理位置3工程分析3.1中波工作原理中波廣播的頻率范圍為526.51606.5kHz,頻道間隔為9kHz,從標稱載頻531kHz到1602kHz為止,共有120個頻道。本項目共有8個頻道,工作頻率為603kHz1521kHz,根據這個頻段的電波傳播特性,中波是以地波和天波兩種方式傳

6、播。所謂地波,就是從天線輻射的沿地球表面向四周傳播的電磁波。中波因其頻率較低,地波場強隨傳播距離的增加而衰減,但衰減較慢,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服務區(約幾十公里至百余公里)。覆蓋半徑主要取決于發射機功率、頻率、極化、天線增益以及傳輸路徑的地導系數。因為垂直極化波的地波衰減比水平極化波慢很多,所以以地波服務的中波臺都采用垂直極化波。在夜間,能夠強烈吸收中波的電離層D層消失后,中波天線以高仰角輻射的那部分電波將被電離層的E層反射回地面,形成所謂的天波,可以傳播幾百甚至上千公里。3.2污染源分析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噪聲源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運輸車輛噪聲。施工機械噪聲由施工機械

7、所造成,如挖土機械、打樁機械、混泥土攪拌機、升降機等,多為點聲源;施工作業噪聲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聲、裝卸建材的撞擊聲、施工人員的吆喝聲、拆裝模板的撞擊聲等,多為瞬間噪聲;運輸車輛的噪聲屬于交通噪聲。在這些施工噪聲中對聲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施工機械噪聲。施工機械一般位于露天,噪聲傳播距離遠,影響范圍大,是重要的臨時性噪聲源。2)揚塵在整個施工期,揚塵來自于平整土地、打樁、開挖土方、道路鋪澆、材料運輸、裝卸和攪拌等過程,如遇干旱無雨季節揚塵則更為嚴重。據有關文獻資料介紹,施工工地的揚塵主要是運輸車輛行駛產生,約占揚塵總量的60%,但這與道路狀況有很大關系。場地、道路在自然風作用下產生的揚塵一般影響范

8、圍在100m以內。如果在施工期間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抑塵,每天灑水4-5次,可使揚塵量減少70%左右。3)油漆廢氣油漆廢氣主要產生于室內室外裝修階段。油漆廢氣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作為稀釋劑的二甲苯,此外還有較少量的醋酸丁酯、乙醇、丁醇等,該廢氣的排放屬無組織排放。一般估算為每100平方米的建筑裝修需耗涂料(包括墻面漆、家具漆,如乳膠漆、聚脂漆、醇酸樹脂漆等)100公斤左右。油漆在施工過程中二甲苯揮發的量約為油漆用量的40,由此推算得房屋裝修過程中每100平方米將有40公斤左右的二甲苯等污染物排放到周圍大氣環境中。但由于裝修過程大約需半年完成,是一個緩慢揮發的過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大。4)廢水

9、排放分析施工期廢污水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施工泥漿廢水,二是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漿水主要是在混凝土灌注,施工設備的維修、沖洗中產生,設置一定容量的沉淀池,把施工泥漿水匯集入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水外排,淤泥集中堆放。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來自臨時生活區,主要為洗滌廢水和糞便污水,含CODcr、NH3-N、BOD5、SS等。按施工高峰時總的施工人員約30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產生量150L計,生活污水總量約4.5m3/d。在施工生活區應設置簡易廁所和化糞池,使污水在池中充分停留,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5)固體廢棄物施工期間會進行挖土、運輸棄土、砂石、水泥、磚瓦、木材等各種建筑材料。工程完工后,

10、會殘留不少建筑垃圾。 施工人員會產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6)水土流失施工期由于地表開挖等活動破壞原有土壤上的植被或硬化路面,使裸露的松散土壤在地表徑流的沖刷下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7)植被項目地塊原本為農田,若建設4座全向單塔發射天線,還敷設天線地網,將對周圍植被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并影響土地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施工期間,由于景觀建設和配置的需要,現有部分植物將被保留,另一部分則被其他植物景觀所取代。項目實施后,工作區綠地率將大于30%。運行期污染源分析1)電磁輻射當高頻電流通過天線時,天線周圍的電場與磁場將會發生相互作用,形成波動,以光速向周圍擴散,從而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影響。廣播天線,在水平面

11、內是無方向性的,而在鉛垂面內是有方向性的,其特點是發射電波的角度很低,在其服務的水平區域內幾乎是無方向性的。廣播發射裝置運行時,除產生電磁輻射外,不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粉塵等污染物。電磁輻射污染屬于能量污染,該種污染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隨著污染源的關閉而自動消失。本項目廣播發射塔產生的電磁輻射強度與發射機的功率、天線的方向性圖及天線增益有密切關系。2)噪聲機器運行時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本項目噪聲主要來自發射機房、變配電室、空調機房內設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根據相關設備的類比監測資料,其噪聲級約為65-75dB。3)廢水本項目平均日生活用水量為1.375m3/d,各分項指標詳見用水量計算(表3-1)。

12、表3-1 日用水量估算表序號用水點用水規模用水標準日平均用水量(m3/d)1辦公人員10人60升/人.天0.62值班住宿人員3人150升/人.天0.453職工餐廳10人20升/人.次0.24不可預計量按10%計算0.1255合計1.375本項目的廢水主要來自職工的生活污水、廚房廢水和淋浴室洗滌廢水,生活污水量按日用水量的85%估算,約為1.17m3/d,年排放量為427m3,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SS和油類。本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作為場內綠化用水。等有條件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網。4)廢氣本項目廢氣主要來自于廚房燃料的燃燒以及廚房炒菜散發的油煙氣,對大氣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

13、響。廚房燃料采用罐裝液化氣,根據類比調查,餐飲業人均用氣量為0.05m3/d,若用餐人數按每天10人次計,則日用氣量為0.5m3。由環境統計工作手冊查得,1Nm3液化氣燃燒后污染物的排放量,則煙塵、NOx、SO2的年排放量分別為1.15kg、0.34kg、0.15kg。經類比調查,居民每人每日耗食油約30-60g,取50g,本項目日用餐人數按10人計,則廚房日耗食油量為0.5kg,根據不同的炒炸工況,油的揮發量不同,平均約占總耗油量的2%-4%,取3%,則油煙的排放量0.015kg/d,該油煙氣經油煙凈化器后排放,若去除率為75%,則通過煙道于屋頂排放量為0.00375kg/d,年排放量1.4

14、kg。5)固廢本項目的主要固體廢棄物是辦公、生活以及餐廳所產生的生活垃圾,按10人計,參照人均每天的垃圾產生量,以0.5kg/人天進行估算,本項目工作人員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約為1.8t/a。3.3污染因子根據以上污染源分析,得出本項目主要污染因子,具體見表3-2。表3-2 項目主要污染因子時期污染物主要污染因子來源特征施工期廢水BOD5、CODCr、NH3-N、SS、油類施工人員及建筑用水間歇排放廢氣揚塵施工、運輸不規則無組織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施工機械、車輛不規則固廢垃圾、棄土建筑、裝修及生活垃圾間歇排放運行期廢水BOD5、CODCr、NH3-N、SS、油類職工生活污水、廚房廢水、淋浴洗滌廢水連

15、續排放廢氣燃料廢氣、油煙廚房屋頂高空排放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發射機房、變配電室、空調機房連續排放固廢垃圾生活垃圾間歇排放電磁輻射電磁波發射天線連續排放4規劃相符性分析本項目已取得徐州市人民政府和徐州市無線電管理局關于同意江蘇徐州中波臺搬遷的批復,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電力發展規劃和城市規劃要求。5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項目為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搬遷工程,項目的建設可以將極大地豐富廣大徐州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徐州市與全省、全國地區乃至國際地交往和節目交流能力,擴大影響;加快城市發展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健康。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本)鼓勵類項目,可以有力地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有利于地方經濟

16、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6 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及評價通過現狀監測,擬建址周圍測點的晝間噪聲和夜間噪聲都能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的要求;綜合場強值為環境電磁輻射本底水平,遠遠低于相應標準的公眾照射導出限值。7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及污染控制對策7.1施工噪聲影響分析噪聲從聲源傳播到受聲點,受傳播距離、空氣吸收、阻擋物的反射與屏蔽等因素的影響,聲級產生衰減。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T2.4-1995),變電所噪聲預測計算的基本公式和施工噪聲的源強分析,計算距各施工階段在一定距離處的噪聲衰減值,計算結果見表7-1。表7-1 各施工階段在一定距離

17、處的噪聲衰減值序號施工階段各距離的噪聲聲級dB(A)15(m)50(m)100(m)150(m)85(m)1土石方958578 752打樁1059588853結構908074 704裝修857569 65由表7-1可知,施工機械的噪聲由于噪聲級較高,在空曠地帶衰減較慢,一般要距離施工地150m才能符合標準要求。因此,必須盡量選擇噪聲低的施工作業方法和工藝,并且合理地安排這些機械作業的施工時間,尤其在夜間必須嚴禁這些高噪聲機械的施工作業,以免對環境產生大的影響。本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在施工時應分時段,分不同施工設備進行合理施工,使施工期的聲環境影響盡量減少。夜間禁止打樁作業,合理布置施工場地,電動

18、機、水泵、電刨等強噪聲設備安置于單獨的工棚內。因混凝土連續澆灌作業等確需在夜間施工時,必須經當地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7.2揚塵影響分析在整個施工期,揚塵來自于平整土地、打樁、開挖土方、道路鋪澆、材料運輸、裝卸和攪拌等過程,如遇干旱無雨季節揚塵則更為嚴重。如果在施工期間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抑塵,每天灑水4-5次,可使揚塵量減少70%左右,其抑塵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灑水抑塵試驗結果見表7-2。表7-2 施工期場地灑水抑塵試驗結果距離(m)52050100TSP小時濃度(mg/m3)不灑水10.142.891.150.86灑 水2.011.400.670.60由此可見,在施工場地實施每天灑水

19、抑塵作業4-5次,其揚塵造成的TSP污染距離可縮小到20-50m范圍。本工程施工現場主要是一些運輸土石方、建材的大型車輛,若不做好施工現場管理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施工揚塵,污染環境,因此必須在大風干燥天氣實施灑水抑塵,灑水次數和灑水量視具體情況而定。為保證周圍空氣環境少受粉塵污染影響,施工時要做到:粉性材料堆放在料棚內,施工工地定期灑水,施工建筑設置滯塵網,采用商品混凝土,以減少施工揚塵的產生。在采取上述抑塵措施后,施工揚塵對空氣環境不會造成大的影響。7.3廢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廢污水主要有施工泥漿廢水和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應設置一定容量的沉淀池,把施工泥漿水匯集入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水外排,淤

20、泥集中堆放。在施工生活區應設置簡易廁所和化糞池,使污水在池中充分停留,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7.4其他方面環境影響分析建設單位應要求施工單位規范處理,將建筑垃圾分類,盡量回收其中尚可利用的部分建筑材料,對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運送到環衛部門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埋場,運輸時必須采用密封的車箱,不要隨路散落,也不要隨意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場”。建筑垃圾處置不當,由于揚塵和雨水淋洗等原因,會對空氣環境和水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對周圍環境產生相當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對建筑廢棄物的妥善處置十分重要。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應集中收集,然后委托環衛部門處理。施工期由于地表開挖等活動破壞

21、原有土壤上的植被或硬化路面,使裸露的松散土壤在地表徑流的沖刷下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建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以避免或減緩水土流失現象。并且應對表層土壤加以保護,便于后期的綠化種植。8 運行期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8.1電磁輻射環境影響預測8.1.1模擬類比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隸屬江蘇省廣播電視局,由徐州市廣電局主管,徐州市廣電局委托徐州廣播電視臺代為管理。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作為國家廣播覆蓋網的組成部分,?,F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位于徐州經濟開發區大廟鎮東賀村境內,始建于1996年,于1998年元旦建成開播,占地面積89.6畝。擔負著4套當地廣播節目發射,2套中央、2套省臺廣播節目轉播任務發射機16部,每天累

22、計播出140多小時。 新建中波發射臺與現中波發射臺相比,總功率增加了29kW(原為41kW,新建為70kW),工作頻率不變、天線型式相同,天線高度和增益相近,因此發射塔周圍的場強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通過實地測量,了解現中波發射臺周圍電磁輻射水平情況。作為類比分析,預測新建廣播發射中心投入運行后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圖8-1 現中波發射臺周圍綜合場強隨距離變化圖從監測結果可以看出,在中波臺正常廣播情況下,中波臺圍墻內的綜合場強在2.21433.84V/m,圍墻外的綜合場強在<0.2027.86V/m,圍墻內部分測點已經超出了職業照射導出限值,圍墻外部分測點(4個塔中間區域)超過

23、了公眾照射導出限值。應該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降低電磁輻射或避免人員近距離靠近天線。新中波發射臺建成后,現在的中波發射臺將拆除,到時該地區的電磁輻射環境將比現在大大改善。綜合以上監測結果和分析,可以看出: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天線下綜合場強值超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1988)中職業照射導出限值,機房及院內其他地方的綜合場強均低于職業照射導出限值。在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圍墻外的0.5km范圍內,周圍各測點除部分在4塔中間的測點超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1988)中公眾照射導出限值,其余測點都能滿足公眾照射導出限值。在評價范圍內,從總體趨勢看,隨著與發射塔距離的增大,綜合場強逐漸降低,至

24、距塔30m處,測點綜合場強小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1988)對公眾的導出限值40V/m的要求;至距塔60m處,測點綜合場強小于本項目公眾貢獻管理限值17.9V/m的要求。在距不同塔的相同距離處,發射塔的功率大,則綜合場強高。在隨距離衰減的總趨勢內,有個別點距離雖比上個點遠,但綜合場強卻大,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該點離另外個塔的距離比上個點近造成的,4個塔之間存在相互疊加的效應。另外也存在周圍建筑和樹木的影響。電磁輻射環境影響理論預測根據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3-96)中規定的預測公式,進行計算,預測計算值見表8-1。表8-1電磁輻射理論預測計算結果

25、E(V/m)距離(m)1塔2塔3塔4塔疊加值5371.05430.38381.89435.42811.3810185.46215.11190.84220.37407.0015123.59143.35127.15147.49271.562092.66107.4795.31110.82203.722574.1085.9476.2088.76162.983061.7371.5963.4774.02135.804046.2653.6547.5555.56101.815036.9842.8937.9944.4681.416030.8035.7131.6237.0667.807026.3830.5927.

26、0831.7758.088023.0626.7423.6627.8050.799020.4923.7521.0124.7145.1210018.4221.3618.8922.2440.58104.317.6620.4718.1021.3238.9015012.2414.1812.5214.8226.972009.1410.599.3311.1120.16224.88.129.418.289.8817.902507.298.447.428.8816.073006.057.016.157.3913.343505.175.985.236.3311.404004.505.214.555.539.944

27、503.994.614.024.918.805003.574.133.594.427.89從預測結果可以看出,在距發射塔104.3m處,能滿足本項目職業人員貢獻管理限值38.9V/m的要求;在距發射塔224.8m處,能滿足本項目公眾貢獻管理限值17.9V/m的要求。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根據理論預測結果可知,在距發射塔104.3m處,能滿足本項目職業人員貢獻管理限值38.9V/m的要求;在距發射塔224.8m處,能滿足本項目公眾貢獻管理限值17.9V/m的要求。本項目擬建址現狀調查結果表明周圍電磁輻射環境背景值較低,不大于0.23V/m,因此,本項目建成后,在距發射塔104.3m處,電磁輻射將小

28、于39.13V/m,滿足職業人員的照射限值87V/m的要求;在距發射塔224.8m處,電磁輻射將小于18.13V/m,滿足公眾照射導出限值40V/m的要求。對環境保護目標影響的預測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擬建新址保護用地內目前無居民,保護用地邊界外居民與發射塔最近相距250m,則本項目建成后居民所受本項目電磁輻射的影響將小于16.07 V/m,滿足環保要求。8.2廢水本項目將接入城市自來水網,平均日生活用水量為1.375m3/d。本項目的廢水主要來自職工的生活污水、廚房廢水和淋浴室洗滌廢水,生活污水量按日用水量的85%估算,約為1.17m3/d,年排放量為427m3/a,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

29、r、BOD5、SS和油類。污水中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及年排放量見表6-9。年排放量為1876m3/a,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SS和油類。污水中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及年排放量見表6-9。表6-9 廢水中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及年排放量污染物名稱CODcrBOD5SS油類產生濃度(mg/L)30015015020年產生量(t/a)0.1280.0640.0640.009排放濃度(mg/L)10020705年排放量(t/a)0.0430.0090.0300.002本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作為場內綠化用水。等有條件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網。8.3廢氣本項目廢氣主要來自于廚房燃料的燃燒以及

30、廚房炒菜散發的油煙氣,對大氣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廚房燃料采用罐裝液化氣,根據類比調查,餐飲業人均用氣量為0.05m3/d,若用餐人數按每天10人次計,則日用氣量為0.5m3。由環境統計工作手冊查得,1Nm3液化氣燃燒后污染物的排放量為表3-3所示,則煙塵、NOx、SO2的年排放量分別為1.15kg、0.34kg、0.15kg。廚房燃料采用罐裝液化氣,日用氣量為0.5m3。煙塵、NOx、SO2的年排放量分別為1.15kg、0.34kg、0.15kg,排放量較少,液化氣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極小,因此在本次評價中忽略食堂餐廳使用罐裝液化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經類比調查,居民每人每日耗食油約30-60g,

31、取50g,本項目日用餐人數按10人計,則廚房日耗食油量為0.5kg,根據不同的炒炸工況,油的揮發量不同,平均約占總耗油量的2%-4%,取3%,則油煙的排放量0.015kg/d,該油煙氣經油煙凈化器后排放,若去除率為75%,則通過煙道于屋頂排放量為0.00375kg/d,年排放量1.4kg。排放量較少,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較小。8.4固廢本項目的主要固體廢棄物是辦公、生活以及餐廳所產生的生活垃圾,按10人計,參照人均每天的垃圾產生量,以0.5kg/人天進行估算,本項目工作人員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約為1.8t/a。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8.5噪聲該中波發射臺運行期間,主要噪聲源為發射機房

32、、變配電室、空調機房內的設備,根據相關設備的類比監測資料,其噪聲級約為65-75dB。其中變配電室內的主變壓器處于持續工作狀態,其噪聲具有低頻衰減慢的特點,需做好一定的隔聲降噪措施。項目建成后產生的噪聲與環境疊加后會增加3-5dB,周圍居民距離較遠,本底噪聲較低,因此本項目對周圍聲環境影響較小。10污染防治措施10.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選擇低噪聲的施工機械設備和工藝。2)嚴禁在農田或施工場地清洗設備及車輛。3)施工場地內設泥漿水澄清池和匯水溝,漿水和初期雨水經初步澄清后方能排入市政雨水管道。4)應向當地建筑渣土管理處申報施工的建筑垃圾,多余土方和建筑廢料由城建部門調劑運至其批準的場所用做城

33、鎮建設填方材料,嚴禁自行亂堆和長時間存放于施工現場。5)在施工場地設置臨時垃圾收集桶,收集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及時由環衛部門清運。6)運輸過程應文明作業,不應有拋、灑、滴、漏現象。10.2運行期污染防治措施運行期的污染防治主要在于電磁輻射,根據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1988)的要求,建設單位應加強對該廣播發射塔的運行管理,以實現廣播運行過程中環境保護的規范化,貫徹“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減少到可合理達到的盡量低水平”的原則。本項目要采用距離防護的措施。根據預測和評價結果,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的公眾保護距離保守取為230m(距塔的距離。保護區域邊界應設置警戒線和警示標志,保護區域內不應有居民房和居民活動。職業人員保護距離保守取為110m,工作用房等應盡量設置在距塔110m遠以上。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新址占地約395畝,按目前的規劃,周圍居民區都在保護區域外。為了保護發射設施和正常傳播,在江蘇徐州中波發射臺擬建址地網范圍內禁止建設任何建筑,對廠址紅線外區域進行相關作業應符合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中相關要求,即禁止在中波天線周圍250m范圍內建筑施工,或者以天線外250m為計算起點興建高度超過仰角3度的高大建筑物。另外為了本項目建成后周圍電磁輻射“可合理達到盡量低”以及便于規劃管理,本環評建議在保證有效發射的前提下,4座塔盡量向地塊中間靠攏,以確保以塔為中心,半徑250m的圓形區域落在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