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分米和毫米_第1頁
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分米和毫米_第2頁
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分米和毫米_第3頁
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分米和毫米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分米和毫米一、說教材認識分米和毫米這一課的教學內容,是蘇教二年級的一個知識。本課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米和厘米的根底上。通過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學生尺和米尺,會數學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下面3點:1、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會用打手勢的方法比劃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學重點: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教學難點: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教法和學法1、直觀演示通過形象生動的課件演示,

2、學生在觀察和比照中體會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領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老師主導,學生主體在老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逐步認識1分米、1厘米。三、教學過程1、復習引新1實物展示平臺展示一把學生尺提問:同學們,老師這里如今有一把學生尺,你能來介紹一下有關這把學生尺的知識嗎?設計目的:讓學消費生回憶,聯想曾經學過的知識米和厘米,知道學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2畫一條長10厘米的線段提問:你能猜一猜老師準備用怎樣的一句話介紹這條線段有多長嗎?設計目的: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今天,我們一起來繼續學

3、習長度單位。2、新授1出示情景課件演示教學分米提問:從小男孩的介紹中,你發現新的長度單位是誰了嗎?學生:分米活動一:要求:1、從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長。2、用手比劃一下1分米有多長。設計目的: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長。活動二:要求:用直尺在自備本上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提問:你是怎樣來畫1分米的線段的?練一練:判斷下面的畫法是1分米嗎。課件出示畫法,從刻度5畫到刻度十15副標題#e#活動三:要求:1、四個人一小組觀察米尺。2、數一數,1米里面有多少個1分米。回到課初:我是這樣介紹的,這根線段長1分米。你們猜對了嗎?2繼續教學毫米課件出示情景引:茄子老師正在量我們的數學書有

4、多厚呢?你看,連1厘米多不到,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種新的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下面我們就一起聽聽茄子老師是怎樣來介紹毫米這一個長度單位的。課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活動一:要求:1、請你用筆尖指著你的直尺數一數,1大格有幾小格?板書:1分米10厘米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毫米有多長。3課件賞析1毫米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的長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單位?學生討論,說以說四、穩固練習1、在里填上適宜的數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3分米厘米 3厘米分米30厘米分米 50毫米 分米設計目的: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分米、毫米之間的單位換算。為下面的學習作做準備。2、完成想想做做2學生獨立完成

5、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就可以。教學目的:第一體會解決這題的不同方法;第二數的簡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間都有一根比較長的線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3、在里天生活適宜的長度單位。1棵小樹高2 2張 卡片厚2 一張床長21枝鉛筆長2 一根鐵釘長2 一根黃瓜長2設計目的:聯絡生活,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4個長度單位的認識。進一步穩固長度單位,知道每個單位分別用在什么地方。4、分組測量要求:1、同桌兩個人1小組合作。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別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3、做好記錄,全班交流。5、完成想想做做6課件出示3條線段,你認為哪條線段最長?學

6、生自己解決全班交流想法,一種是估計,目測;另一種是用直尺量一量,標上長度再比較。從中體會正確的方法。老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擬。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五、全課小結觀察內容的選擇,我本著先靜后動,由近及遠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與幼兒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觀察內容。隨機觀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當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蟲等,孩子一邊觀察,一邊提問,興趣很濃。我提供的觀察對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

7、鮮明,大小適中,引導幼兒多角度多層面地進展觀察,保證每個幼兒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說得正確。在觀察過程中指導。我注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即按順序觀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點觀察,觀察與說話相結合,在觀察中積累詞匯,理解詞匯,如一次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劇變化,烏云密布,我問幼兒烏云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孩子說:烏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說“烏云跑得飛快。我加以肯定說“這是烏云滾滾。當幼兒看到閃電時,我告訴他“這叫電光閃閃。接著幼兒聽到雷聲驚叫起來,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雷聲隆隆。一會兒下起了大雨,我問:“雨下得怎樣?幼兒說大極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較觀察,讓幼兒掌握“傾盆大雨這個詞。雨后,我又帶幼兒觀察晴朗的天空,朗讀自編的一首兒歌:“藍天高,白云飄,鳥兒飛,樹兒搖,太陽公公咪咪笑。這樣抓住特征見景生情,幼兒不僅印象深化,對雷雨前后氣象變化的詞語學得快,記得牢,而且會應用。我還在觀察的根底上,引導幼兒聯想,讓他們與以往學的詞語、生活經歷聯絡起來,在開展想象力中開展語言。如啄木鳥的嘴是長長的,尖尖的,硬硬的,像醫生用的手術刀樣,給大樹開刀治病。通過聯想,幼兒可以生動形象地描繪觀察對象。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知道了些什么?死記硬背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素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