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地進程課程設計計算書_第1頁
橋梁工地進程課程設計計算書_第2頁
橋梁工地進程課程設計計算書_第3頁
橋梁工地進程課程設計計算書_第4頁
橋梁工地進程課程設計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橋梁工程課程設計專業(yè):土木工程(道橋方向)班級:20111042班學生姓名:文雙慶學號:2011104227指導教師:汪 峰一、確定縱斷面、橫斷面形式,選擇截面尺寸以及基本設計資料1 橋面凈寬:凈 荷載: 公路級 人群 人行道和欄桿自重線密度-2 跨徑及梁長:標準跨徑 計算跨徑 主梁全長 3 材料 鋼筋:主筋用HRB400級鋼筋,其他用HPB335級鋼筋 混凝土:C40,容重;橋面鋪裝采用瀝青混凝土;容重4.構造形式及截面尺寸梁高:梁間距:采用5片主梁,間距1.8m。采用三片橫隔梁,間距為6.2m梁肋:厚度為18cm橋面鋪裝: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C25砼,路緣石邊處厚6.0cm ;上層為瀝青砼

2、,5.0cm。橋面采用1.6%橫坡。橋梁橫斷面及具體尺寸:(見作圖)二、確定主梁的計算內力(一)計算結構自重集度(如下表)(二)計算自重集度產生的內力(如下表)注:括號()內值為中主梁內力值根據計算經驗,邊梁荷載橫向分布系數大于中梁,故取邊梁進行計算分析。(三)支點處(杠桿原理法)由圖可求得荷載橫向分布系數:汽車荷載:人群荷載:(四)跨中處(修正剛醒橫梁法)1、主梁的抗彎慣性矩Ix平均板厚: 2、主梁的抗扭慣性矩對于T形梁截面,抗扭慣性矩計算如下:見下表.3.計算抗扭修正系數主梁的間距相等,將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則得         

3、 其中:It-全截面抗扭慣距3 w1 K5 m: m' HIi  -主梁抗彎慣距     L-計算跨徑' U4 F5 D; x) V3 B9 a+G-剪切模量 G=0.4E 0 s6 d: G! 6 r. i$ g) H-主梁I至橋軸線的距離計算得 滿足4.采用修正后的剛醒橫梁法計算跨中荷載橫向分布系數此橋有剛度強大的橫隔梁,且承重結構的跨寬比為: 故可近似按偏心壓力法來計算橫向分布系數mc,其步驟如下:(1)、求荷載橫向分布影響線豎標 本橋梁各根主梁的橫截面均相等,梁數n=5,梁間距為1.80m,則:按修正

4、的剛性橫梁法計算橫向影響線豎坐標值表示單位荷載P=1作用于j號梁軸上時,i號梁軸上所受的作用,計算如下表 梁號10.57840.3892(2)、畫出邊主梁的橫向分布影響線,并按最不利位置布置荷載,如圖計算荷載橫向分布系數:繪制橫向分布系數影響線圖,然后求橫向分布系數。由公式可以求出邊主梁跨中橫向分布系數:據分析可知,邊主梁四分點處的橫向分布系數與跨中橫向分布系數相同。5.計算均布荷載和內力影響線面積計算值如表:6.計算公路-級中集中荷載計算彎矩效應時:計算剪力效應時:7.取沖擊力系數8.計算跨中彎矩和四分點彎矩因雙車道不折減,故,計算結果如下表:9.計算支點截面汽車荷載最大剪力橫向分布系數變化

5、區(qū)段長度為6.2m,變化區(qū)段荷載重心處影響線豎標即:10.計算支點截面人群荷載最大剪力(五)主梁內力組合計算結果見下表:三、確定橫隔梁的計算彎矩(一)確定作用在跨中橫隔梁上的計算荷載對于跨中橫隔梁的最不利布載如圖所示:縱向一列車輪對于中橫隔梁上的計算荷載為:根據經驗可知:2、3號主梁間橫隔梁間的橫隔梁彎矩最大,故取2、3號梁間的橫隔梁中間的截面為計算截面。(二)繪制中橫隔梁的彎矩影響線按修正偏心壓力法求,計算橫向分布影響線圖如下:P=1作用于1號梁軸上時P=1作用于2號梁軸上時P=1作用于5號梁軸上時有已學的影響線只是可知的影響線必定在計算截面處有突變,繪出影響線。(三)截面內力計算將求得的計

6、算荷載在相應的影響線上按最不利布載,對于汽車荷載并計入沖擊力系數:(四)內力組合(鑒于橫隔梁的自重很小,計算時忽略不計)基本組合:四、行車道板的內力計算(一)結構自重及其內力(按縱向1m寬的板條計算)1.每延米板上的結構自重g橋面鋪裝層:T梁翼緣自重:總計:2.每米寬板條的恒載內力(二)可變荷載效應將車輛荷載后輪作用于鉸縫軸線上,后軸作用力為P=140KN,輪壓分布寬度如圖所示。車輛荷載后輪著地長度為a2=0.20m,寬度為b2=0.60m,則 a1=a2+2H=0.20+2×(0.02+0.09)=0.42m b1=b2+2H=0.60+2×(0.02+0.09)=0.8

7、2m 荷載對于懸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寬度: a=a1+d+20=0.48+1.4+2×0.81=3.5m 由于這是汽車荷載局部加載在T梁的翼板上,故沖擊系數取1+=1.3。 作用于每米寬板條上的彎矩為:作用于每米寬板條上的剪力為: (三).內力組合 根據作用效應組合的規(guī)定,基本組合計算如下:所以,行車道板的設計內力為:五、支座選擇、支座尺寸的擬定及驗算主梁采用C40混凝土,支座處梁肋寬度為30cm,梁兩端采用等厚的橡膠支座。支座反力為:,其中結構自重引起的支座反力標準值,公路-級汽車荷載引起的反力標準值,人群荷載引起的反力標準值為,汽車荷載和人群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跨中撓度,溫差。(一).確

8、定支座平面尺寸選定支座的平面尺寸為,采用中間層橡膠片厚度1.計算支座的平面形狀系數S2.計算其彈性模量3.驗算其承壓強度(合格)(二).確定支座厚度1.主梁的計算溫差為溫度變形由兩端的支座均攤,則每一支座承受的水平位移為2.為了計算汽車荷載引起的水平位移,先要確定每一支座上的制動力,對于12.4m的橋跨,一個設計車道上公路-級車道荷載總重為:,其制動力標準值為;按橋規(guī),不得小于。經比較,取總的制動力為參與計算,5根梁總共有10個支座,每個支座的水平力為3.確定需要的橡膠片總厚度不計汽車制動力:計入汽車制動力:橋規(guī)的其他規(guī)定:選用4層鋼板和5層橡膠片組成的支座,上下橡膠片厚0.25cm,中間層厚

9、0.5cm,薄鋼板厚0.2cm,則:橡膠片總厚度:4.支座總厚:(三).驗算支座的偏轉情況1.支座的平均壓縮變形為:按橋規(guī)的規(guī)定,尚應滿足,即 (合格)2.計算梁端轉角設子結構自重作用下,主梁處于水平狀態(tài)。已知汽車及人群荷載作用下跨中撓度,3.驗算偏轉情況 即: (合格)(四).驗算抗滑穩(wěn)定性1.支計算溫度變化引起的水平力2.驗算穩(wěn)定性則: (合格)以及: (合格)結果表明,支座不會發(fā)生滑動。(五).支座選配選用六、計算配筋(一).主梁計算配筋1號梁Md值最大,考慮到設計施工方便,并留有一定的俺去儲備,故按1號梁計算彎矩進行配筋。設鋼筋的保護層為3cm,鋼筋重心至底邊距離為a=18cm,則主梁的有效高度為。已知邊主梁跨中彎矩。翼緣計算寬度。1.判斷截面類型故為第一類T形截面。2.計算受拉鋼筋截面面積解得:采用8根直徑為28mm的鋼筋,鋼筋布置見圖。故配筋率滿足要求。3.主梁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根據橋規(guī),在鋼筋混凝土梁的支點處,至少有兩根并不少于總根數20%的下層受拉鋼筋通過。初步擬定梁底兩根鋼筋通過。經驗算,需通過配置腹筋來抗剪,計算結果見下表:(二).橫隔板計算配筋1.經驗可知,跨中2、3號梁接頭處,彎矩最大。以其為標準進行計算配筋。 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