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言文閱讀加練習附答案_第1頁
短篇文言文閱讀加練習附答案_第2頁
短篇文言文閱讀加練習附答案_第3頁
短篇文言文閱讀加練習附答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濱湖壽春中學八年級語文短篇文言文集錦薛靖(一)王冕僧寺夜讀【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1)牛隴上,竊(2)入學舍, 聽諸生誦書;聽已,輒(3)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4)之。已而復如初。 母曰:“兒癡如此,曷(5)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6)出 坐佛膝上,執策(7)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8)。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9), 冕小兒,恬(10)若不知。(宋學士文集)【注釋】(1)牧:放牧牲畜。(2)竊:偷偷地,暗中。(3)輒:總是(常常)、 就。(4)撻: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為什么。(6)潛:暗暗 地、悄悄地步。(7)執策:拿

2、著書。(8)達旦:到早晨,到天亮。(9)獰惡可怖: 猙獰兇惡,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滿不在乎的樣子。思考: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 是?你有何啟示?(二)薛譚學謳【原文】 薛譚學謳(1)于(2)秦青,未窮(3)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4)。秦青弗止(5),餞行于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 行云。薛譚乃謝而(9)求反(10),終身不敢言歸。【注釋】(1)謳:唱歌;(2)于:向;(3)窮:盡,完;(4)遂辭歸:于是 就告辭回家;(5)弗止:沒有勸阻;(6)餞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 (7)撫節:打著拍節:(8)遏

3、:阻止;(9)謝: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 返回。思考: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三)三人成虎【原文】龐恭與太子質1于邯鄲2,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乎? 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4乎? ”曰:不信5。”三人言市有虎,王 信之乎? 生曰:寡人6信之。”龐恭曰:故市之無虎也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 成虎。今邯鄲之去8魏也遠于市,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8之。"龐恭從邯鄲 反,竟不得見9。1質:人質,這里用作動詞,謂將人在為抵押品,這是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 外交慣例。2邯鄲:趙國的都城,在今直隸省邯鄲縣西南十里。3市:墟集,后世衍中為城市。4之:代詞

4、,指市上有虎這件事。5信:相信。6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夫:語氣詞,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發表議論,現 代漢語沒有與此相應的詞語。明:明擺 的,明明白白的。7去:距離。8察:詳審,辨別是非,明察。9見:作使動動詞解,謂龐 結果得不到魏王召見。1、從龐蔥與魏王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龐蔥有哪些思想顧慮 ?2、后人從這個故事中概括出成語 主人成虎”。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什么?(四)畫蛇添足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灑。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灑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 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 蛇固無足,予安 能為之足?”遂飲

5、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灑。(選自戰國策 齊策)注:祠:祭祀。舍人:達官貴族家里的門客。卮(zh i:)古代一種盛酒的 器皿。選出與本則寓言的寓意相對的 一個成語。()(A)畫餅充饑(B)畫地為牢(C)畫虎類犬(D)畫龍點睛(五)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 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 面。往往粥不繼,日戾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 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適:嫁。昏怠:昏沉困倦。輒:就。沃:澆。文中有“洗”之意。 日戾 (z如太陽偏西。思考: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

6、示?(六)歧路亡羊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 (豎:童仆)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思考: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七)鑿壁借光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 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 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 “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 給以書,遂成大學。逮:至IJ,及。大姓:富戶;大戶人家。 文不識:姓文名不識。 與:幫助。資:借。大學:很大的學問。思考: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主要運用哪

7、種方法?)(八)秦西巴縱麋孟孫獵而得麋,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麋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麋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麋而不忍,又何況人乎?”【注釋】縱麋(zong n j:放走小鹿。 麋:小鹿。竊:私自。傅:任輔導責任的官或負責教導的人。在文中指老師。思考:從孟孫對秦西巴前后態度的變化中,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九)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

8、,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 者立岸上呼且號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 溺死。注釋氓,百姓。中濟:渡到河水的中間。尋常:古代以八尺為尋,兩 尋為常。侶:同伴。怠:懶惰,松懈。此為疲倦無力。蔽:蒙蔽,指為金 錢所迷惑。身:自身,自己。思考:這篇文章諷刺了 。(十)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 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

9、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 如蜀鄙之僧哉?為學:做學問。之:代詞,它,指天下事。者:的事情;的人。鄙:讀(bi)音,邊遠的地方。恃:憑借,倚仗。缽:佛教徒盛飯的用具。1、本文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 對于學 習的重要性。2、下列哪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立定志向,刻苦學習?()A、天下事有難易乎?B、人之為學有難易乎?C、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D、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3”文中可以看出“之南海”是非常困難的語句是 <(H一)顏回好學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

10、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11)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注釋: 回:顏回,又稱顏淵,孔子弟子。 盡:全都。 蚤:通 “早”。 慟(tong):哀痛之至。自:自從。門人益親:學生更加親近。益:(副詞)更;更加。 魯哀公:魯國國君。孰:誰。 為:最。 好:喜好 愛好(組詞法)。(11)對:回答。不遷怒:不轉移憤怒。遷:轉移。 不貳過:不重復犯一個錯誤。貳:重復。 過: 錯誤。(14)短命死矣:命短死了。(15)今:現在。 亡:通 無”,沒有。顏回好學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用原文回答)(十二)酈原泣學初潭集【原文】酈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

11、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 “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愿其不孤,二 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 錢資。”師曰:“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 冬之間,誦孝經論語。1 .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2 .我們應該向酈原學什么?短片文言練習答案(一)文章告訴我們: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并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后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啟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

12、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有。是他那知錯能改,變驕傲為虛心的學習態度。(三)1、從龐蔥與魏王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龐蔥有哪些思想顧慮?擔憂邯鄲距離大梁太遠,有人挑撥離間,使魏王對自己失去信任。2、后人從這個故事中概括出成語“三人成虎”。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什么 ?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四)D(五)思考: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分析:這是只有一個“面”的文章,回答這類問題時,我們可以從結果開始思考:范仲淹為什么會“遂大通六經之旨"?從前文中得出答案的關鍵詞是“刻苦勤奮”;再往前推,他為什么會刻苦勤奮?得出關鍵詞“逆境”。

13、最后概括一下答案要點即:天才出于勤奮,逆境出人才。)(六)思考: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分析:這是有對立面的文段,就須正反面思考,以備答案的完整性、規范性。思路可以概括為:為什么(找不到羊)一因為歧路多,不知道如何去找。怎樣(能找到羊)一找準道路, 明確方向) 如此思考就可以從正反兩面得出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事物(事理)是復雜多變的,不能明確方向,就會誤入歧途,只有明確方向,才能找到正確的成功的道路。(七)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 終于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 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 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 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條件再艱苦并不能成為學習的障礙,缺乏條件可以創造條件, 學習關鍵在于愿意學習以及擁有頑強的意志。(八)思考:從孟孫對秦西巴前后態度的變化中, 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主要運用哪種 方法?)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終會獲得別人的認可; 認為自己正確就不怕得罪人; 知錯就改: 不計個人恩怨(九)思考:這篇短文諷刺了那些貪而無厭、愛財如命的人。(十)1、本文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_主觀努力或立志_對于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