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飲料標準_第1頁
豆奶飲料標準_第2頁
豆奶飲料標準_第3頁
豆奶飲料標準_第4頁
豆奶飲料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Q/YL 1-2003廣東三點水企業集團公司 發布發布2014-12-20實施2014-12-20 發布豆奶飲料Q/YJQ 05S-2012Q/YJQ廣東省食品安全企業標準ICS備案號1Q/YJQ 05 S-2014 Q/YJQ 05 S-2014前 言 本標準按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定編寫。本標準根據產品的特點及實際情況,參考有關標準而制定,作為企業組織生產和質量監督檢驗的依據。本標準由廣東三點水企業集團公司提出。本標準由廣東三點水企業集團公司歸口。本標準由廣東三點水企業集團公司、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林衛潔本標準于201

2、4年11月首次發布。豆奶飲料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豆奶飲料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驗收規則及包裝、標志、貯存和運輸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以大豆及大豆制品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預包裝液體飲料。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3172006 白砂糖GB 13522009 大豆GB 19042005 食品添加劑 羧甲基纖維素鈉 GB 2760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GB/T 4789.26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罐頭食品商業無菌的檢驗GB/ T 500

3、9.5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7718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14880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GB 1488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156121995 食品添加劑 蒸餾單硬脂酸甘油酯 GB 16322 植物蛋白飲料衛生標準 GB 19644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粉 3 術語3.1 豆奶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可添加食糖、食鹽,不添加其他食品輔料,加工制成的產品;豆奶也可以稱為豆乳。3.2 調制豆奶以大豆及大豆制品為主要原料,可添加其它食品輔料,加工制成的產品;調制豆奶也可以稱為調制豆乳。3.3 豆奶飲料 以大豆及大豆制品為主

4、要原料,可添加其它食品輔料加工制成的、大豆固形物含量可相對較低的產品;豆奶飲料也可以稱為豆乳飲料或大豆飲料。4 技術要求4.1 原輔料要求 4.1.1大豆應符合GB 1352-2009的規定。4.1.2 水應符合GB 5749的規定。4.1.3 白砂糖應符合GB 317的規定。4.1.4 乳粉應符合GB 19644-2010的規定。4.1.7其它輔料均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或有關規定。4.2 感官要求4.2.1感官指標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 感官指標項目要 求外觀具有反映產品特點的外觀及色澤,允許有少量沉淀和脂肪上浮,無正常視力可見外來物滋味及氣味具有豆奶以及所添加輔料應有的氣味和

5、滋味,無異味。4.3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 的規定。表2 理化指標項 目指 標 豆奶飲料固形物,g/100g 20蛋白質,g/100g 1.0脂肪,g/100g 0.44.4 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營養強化劑應符合GB 2760 及GB 14880 的有關規定4.5微生物指標 應符合罐頭食品商業無菌的要求。4.6凈含量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的規定。5 生產加工過程衛生要求脲酶活性、總砷、鉛、銅及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和酵母、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按GB 16322的規定執行。需冷藏貯存的產品其微生物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需冷藏貯存產品的微生物

6、指標項目指標菌落總數750大腸菌群40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菌)不應檢出6.1 感官指標檢驗6.1.1 外觀檢驗按GB/T 14251的規定執行。6.1.2 內容物檢驗按QB/T 3599 的規定執行。6.2理化指標6.2.1 總固形物6.2.11 儀器、設備、材料a)恒溫干燥箱:溫控(502)-(2502)。b)干燥器:內盛干燥劑c)分析天平:感量0.0001g;d)扁形稱量皿;e)海砂;f)恒溫水浴鍋。6.2.1.2 試液的制備將包裝容器內的樣品搖勻,倒入燒杯中攪拌均勻。6.2.1.3 分析步驟取10.00ml試液(5.2。1.2)于已知稱量恒重含海砂的稱量皿中,在水浴上

7、蒸發至干,稱下取量皿,擦干附著的水分,再放入恒溫干燥箱內,在100-105下烘至恒重。6.2.1.4 結果計算 試樣中總固形物含量按公式?(1)計算:X=*100(1)式中: X試樣中總固形物的含量,單位為克每百毫升(g/100ml) M2試樣中總固形物和含海砂稱量皿的質量,單位為克(g) M1含海砂稱量皿的質量,單位為克(g) 10試液體積,單位為毫升(ml)。如;兩次測定結果符合允許差時,取兩次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結果,報告結果取小數點后一位。6.2.1.5 允許差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絕對差不應超過算術平均值的5%。6.2.2 蛋白質按GB/T 5009.5的規定的方

8、法測定,蛋白質的換算系數為6.25。6.2.3 脂肪按GB/T 5413.3的規定的方法測定。6.2.8 錫按GB/T 5009.16的規定執行。6.3 微生物按GB/T 4789.26的規定執行。6.4 凈含量按JJF 1070的規定執行。7 檢驗規則7.1 原輔料入庫檢驗原輔料經企業質檢部門按原輔料標準要求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入庫。7.2 出廠檢驗7.2.1 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部門按照其相應的規則確定產品的批次。7.2.2 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感官要求、蛋白質、脲酶活性、菌落總數及大腸菌群。7.2.3 每批產品應經生產檢驗部門按本標準規定的方法檢驗,并出具產品合格證。7.3 型式檢驗7.3.1

9、 型式檢驗項目包括本標準中第4章技術要求中規定的全部項目。7.3.2 每一年需對產品進行一次行刑式檢驗。、7.3.3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也應進行型式檢驗。原料、工藝發生較大的變化時;停產后重新恢復生產時;出廠檢驗結果與平常記錄有較大差別時。7.4 判定規則 除微生物指標外,檢驗項目如不符合本標準時,應對不合格項目從該批次產品中加倍抽樣復驗。若復驗結果仍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微生物指標不符合本標準時,判定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不應復檢。8 標簽、標志、包裝、運輸、貯存、保質期8.1 標簽、標志8.1.1 標簽產品標簽應符合GB 7718和相關法規的規定,并標明蛋白質含量。8.2 包裝包裝必須符合相關衛生標準和有關規定。8.3 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