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擴多支盤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精_第1頁
擠擴多支盤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精_第2頁
擠擴多支盤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精_第3頁
擠擴多支盤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精_第4頁
擠擴多支盤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俊華地基基礎工工程技術集團企 業 規 程北京支盤地工科技開發中心擠擴多支盤灌注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審定單位: 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天津市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第一章 總 則第1.1條 為了在擠擴多支盤砼灌注樁(以下簡稱支盤樁)基礎的設計與施工中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特制定本規程。第1.2條 本規程適用于內陸及沿海地區工業與民用建筑支盤樁基礎的設計與施工。第1.3條 支盤樁屬灌注樁范疇,本規程未列內容尚應遵照JBJ789、JGJ 9494、JGJ 480及其他行業標準和地方有關規定執行。第1.4條 擠擴支盤灌注樁適合于干法和濕法兩類成樁工藝。第1.5條 設計人員應根據建筑結構、

2、地質資料、施工條件及場地周圍環境等綜合因素,選擇質量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及施工方便的方案。第二章 支盤樁基礎工程勘察第2.1條 工程勘察前需收集JGJ 9494規范所規定的建筑物、建筑場地與環境條件有關的資料。第2.2條 支盤樁工程因承力盤需要,應查明樁長范圍內硬土層在水平方向分布的均勻性。若因地層分布變化較大或柱下單樁基礎等結構需要時,可適當加密勘探點.第2.3條 樁基工程勘察除了鉆探取土樣外,尚需進行現場原位測試。一級和二級建筑應配有一定數量(不少于3個)的標準貫入孔或靜力觸探孔,且提供N635修正值。第2.4條 工程地質資料其內容應包括:(1)按現行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要求整理的工程地質

3、報告和圖件;(2)控制性鉆孔除提供常規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外,尚應提供標貫擊數或靜力觸探結果以及作為樁基礎的各土層側阻力和端阻力;(3)一級或二級建筑應根據土層特性進行綜合評價,提出樁徑,樁長及普通樁單樁承載力建議;(4)二級建筑以上提供樁基礎沉降量計算指標;(5)提供液化土層埋深和厚度,確定地基液化等級;(6)地下水位及其動力特征和地下水化學成份分析結論;(7)有關地基土液化、凍脹性、濕陷性和膨脹性等資料。第三章 支盤樁基礎工程設計第3.1條 支盤樁適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以及礫石、碎(卵)石、強風化巖、回填土、濕陷土、膨脹土等等能被擠擴的地基土。地下水位上下均可選 擇適用工法進行施工。第3

4、.2條 承力盤與分支的設置原則(支盤樁構造詳見圖1)。(1)承力盤應設置在可堅硬狀的粘性土或中密實狀態的粉土和砂土中及其它硬土層。硬層厚度宜大于1 D ,且除底盤外各盤下 1d 深度范圍內不允許有軟弱下臥層。硬土層的土力學指標宜滿足下列要求:N6357-50擊,Es7MPa,fk150KN,e0.7,IL0.5,PL10。(2)個別盤間距應留有余地,一是在兩盤之間可加設分支,二是滿足支改盤時的技術措施,但均必須滿足最小間距的原則。(3)遇到地層由硬變軟時,可適當增加支、盤的數量,也可由支改盤;試樁階段根據地層變化,支、盤位置允許進行調整。(4)分支以十字分支為主,作為單樁承載力的補充,設于不易

5、成盤而承載 力較高的土層中,如遇特殊情況,可將它改為承力盤用以增加承載力或安全度。(5)在樁上部的硬土或較硬土中設置十字分支(或盤),可增加樁的水平承 載力。(6)一字分支一般作為增加樁的整體剛度而設,也可替代在粘性土中很難 成形的十字分支,在設置時,上、下層一字分支應十字交叉。(7)分支與盤的豎向最小間距控制原則:.盤與盤或支與盤的最小間距:粘性土、粉土2D,砂土1.5D .分支最小間距:粘性土、粉土1D,砂土1.5D圖1擠擴多支盤樁樁身構造d:主樁徑 D:承力盤(分支)直徑 L:樁長b:支盤間距 H:支盤凈距 h:支盤高度c:盤間距 f:樁根長度 6:分支厚度第3.3條 支盤端進入硬持力層

6、的深度:粘性土、粉土>1.5d,砂土、碎礫土>0.75d,d-為樁徑當存在軟弱下臥層時,底盤下硬持力層厚度宜d第3.4條 樁的最小中心距應滿足表1.3要求:第3.5條 單樁豎向承載力標準值的確定:(1)單樁豎向承載力與水平承載力在設計前應通過現場靜荷載試驗確定,數量l且不少于3根;(2)原則上按較軟弱土層的鉆孔位置確定試樁位置,從而確定單樁承載力。 (3)計算公式如下:按國標JGJ 9494 5.2.9式Quk=Qsk+Qpk=usiqsiklsi+pqpkAp式中Quk單樁堅向承載力標準值(KN)u樁身周長(m) ud d樁徑(m)qsi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

7、i層土的厚度(m)lsi樁穿越第qpk各承力盤極限端阻力標準值(Kpa)2Ap各承力盤平面投影面積(m),Ap4 D2f,Df計算盤徑(m)sip樁身側阻、承力盤端阻尺寸效應系數,均按規范取值經驗公式:nmRk=Ui=1qsiLi+j=1Apbj2jNK2jj+3NK3Ap其中Rk單樁豎向承載力標準值(KN);3.2采用;l、2j、3土性系數按表qsi一樁身第i層土的側阻力標準值(KPa),按灌注樁規范選用;3.3采用;K1、K2j、K3分項系數按表N、Nj、Ni第i,j層土標貫平均值和底盤位置上下各4d土層的標貫平均值;Li折減后樁周第i層土厚度(m),汁算方法按表3.4采用;U-主樁徑周長

8、(m);Ap底盤投影面積(m2),按計算直徑DfApbj=DlOcm計算,D為盤徑(m);扣除樁身截面積的支盤投影面積(m2);n 樁有效深度范圍內土的層數;m 除底盤外的承力盤與十字分支個數。支盤土性系數;l、2j、3 表3.2分項系數:K1、K2j、K3表3.33.4Li計算方法 表第3.6條 軟土地區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以下經驗公式計算:nmiQsik=i=1Qski+j=1jQpkj其中Qsi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i第i層土側阻力修正系數;j第j個支盤端阻力修正系數;第i層土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N),暫按普通灌注樁的0.80.9計算; 第j個支盤極限端阻力際準值(

9、KN),暫按砼預制樁標準計算;QskiQpkjm,n 意義同前。第3.7條 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R(KN)按下式計算:R=Quksp其中R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KN):當樁基埋入深度6m時,不計側摩阻力; 地下水位以下取高值,水位以上取低值。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 綜合阻抗力分項系數,取1.62。sp在承臺中同時滿足:Y0Nmax1.2R(偏心豎向力時);Nmax1.5R(偏心豎向力及地震作用效應組合時),詳見JCJ 9494規范。第3.8條 支盤樁的單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按以下經驗公式估算:Uk=1UK1nmi=1(LiNi)+j=1Apbj2jNK2jj+3NK3Ap

10、+W其中Uk基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抗拔系數,取0.60.8;W支盤樁自重(水下部分取浮容重)(KB)。 第3.9條 樁身砼強度的驗算支盤樁的砼等級一般為C25-C35,樁身強度應滿足:Y0N 0.8fcA其中常數0.8水下灌注施工工藝折減系數,其它參數詳見JGJ 9494規范。第3.10條 鋼筋應滿足了JGJ 9494規范要求,且鋼筋端部宜延伸至附近支盤下。第3.11條 樁基承臺的沉降按整個實體基礎及用分層總和法估算。 第3.12條 支盤成型尺寸及其設備規格詳見表3.5表3.5第四章支盤樁基礎工程施工(泥漿護壁成孔32藝)第4.1條 施工前必須具有地質勘察資料、樁位平面圖、各支盤在

11、土層中的剖面圖以及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第4.2條 支盤樁必須做靜載試樁,且滿足94規范的各項要求,打試樁時應先打試成孔和錨樁,經微調確定各支盤位置后,再打試樁。 對泥漿的要求:在粘性土中成孔時,可注入清水造漿,孔口排出泥漿的比重1.11.2;當穿過軟土層或易塌土層時,宜投入粘土或改用制備泥漿,排除泥漿比重宜增大至1.31.5。定期測定泥漿的膠體率宜為90、含砂量6、粘度1822秒,在澆注砼清孔時,排出的泥漿比重小于1.15為合格。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按現行規范執行,若利用吊筋時,應有防止鋼筋籠下沉與上浮的措施。第4.3條 用于澆注支盤樁的水下砼其塌落度應為1822cm;若摻入緩凝劑或塑

12、化劑時,事先應做好試驗,滿足強度與和易性等要求時,方可使用。 第4.4條 澆注砼前孔底沉渣厚度應小于0.1m,澆注后樁頂(不計浮漿) 至少應高于設計標高0.5m。第4.5條 分支機入樁孔前必須檢查法蘭連接、螺栓、油管、液壓裝置、弓壓臂分合情況,一切正常才能投入運行。第4.6條 支盤成形宜采取自下而上進行。首先將分支機吊入孔底,同時檢驗樁身垂直度、孔徑和孔深,并應做出詳細的施工記錄。第4.7條 成盤時,按盤徑和弓壓臂寬度算出分支次數(一般不少于8次), 每次轉動位置應在地面分度盤上做出標志。推轉180度后,成盤完成。第4.8條 成盤過程中,應認真觀測液壓表的變化,詳細記錄各支盤表壓值及分支時間,并測量泥漿液面落差、油面變化和機械上浮量等。第4.9條 接(拆)法蘭桿時,可在某一預定深度分支(與設計支盤位置吻合)將分支機掛于孔中,再接(拆)法蘭桿。第4.10條 法蘭桿上除有深度標志外,還應醒目標注本工程支盤位置。 第4.1l條 成盤時若遇地質復雜多變,應進行盤位的調整,并及時征得設計部門的同意。(1)若由軟變硬,可采取盤改支或者減少支、盤的數量;(2)若由硬變軟時,可將支改盤或者增加支、盤的數量。第4.12條 每盤成形后,應立即補足泥漿,以維持水頭壓力。第4.13條 樁距布置較密的工程,在布置施工流水時應跳打施工。第4.14條 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