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習題及答案_第1頁
公輸習題及答案_第2頁
公輸習題及答案_第3頁
公輸習題及答案_第4頁
公輸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輸?習題1、“造云梯之械和“行十日十夜分別說明了什么?表現了墨子的什么思想?“造說明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宋國形勢很危急;“行既表現出時間緊急、刻不容緩,又表現了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 表現了墨子非攻兼愛的思想。2、概括說明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宋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迫使楚王放棄攻宋。3、墨子是如何讓公輸盤理屈詞窮的?(墨子是如何勸服公輸盤的?)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設下圈套,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抓住公輸盤的話來做文章。“宋何罪之有立刻將公輸盤置于理虧的境地;接著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

2、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角度、步步深入地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陷入矛盾,無法為自己的行為作任何辯白,使公輸盤無話可說。“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揭示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欺騙性。、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墨子真的要公輸盤殺人嗎?如果不是,他為什么這么說?不是。是設下圈套,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然后進行反駁。、怎樣理解墨子的五個“不可謂中的“智、仁、忠、強、知類墨子用五個“不可謂的目的是什么?智:聰明;仁:對人親善、友愛;忠:忠誠;強:堅強;知類:明白事理。目的是從各個從各個角度、步步深入地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陷入矛盾,無法為自己的行為作任何辯白,使公輸盤無話

3、可說。墨子抓住公輸盤的哪句話進行批駁?從哪句話可以看出公輸盤的虛偽性?“吾義固不殺人 “義不殺少而殺眾4、“公輸盤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說明了墨子的論說有理有力,使公輸盤無話可說。5、墨子是如何讓楚王理屈詞窮的?(墨子采取了和對付公輸盤相同的策略,先讓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過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勸說的婉轉和藝術性)先用一個假設,誘使楚王說出“必為有竊疾矣。一連用了頗有夸張意味的三個比照,極言楚國的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和宋國的地小物乏,從而類推出楚國攻宋是和有“竊疾同類的結論。墨子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楚國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最終理屈詞窮。【墨子把楚國和宋國從哪些方面進

4、行了比較?這樣寫有什么用意?從幅員和物產兩方面進行比較;用意:一方面為了滿足楚王的虛榮心,使他樂于接受自己的勸說;另一方面為了突出宋國的貧窮弱小,使楚王認識到攻打宋國是非正義、愚蠢的行為,從而終止攻打宋國。】6、公輸盤動了殺機,為什么沒有做?從這一點上能給我們什么啟示?(楚王最終放棄攻宋說明了什么道理?或墨子成功地止楚攻宋有什么啟示?) 啟示:要制止侵略,單靠說理是不夠的,還得有足夠的實力做后盾。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7、文中兩個“吾不言表達了各自什么心理?公輸盤的“吾不言表現了他陰險怯懦的心理,墨子的“吾不言表達了他機智鎮定的心理。8、

5、“九設“九距點明 戰斗的劇烈 ,用“攻械盡“守有余交代 激戰結果 ,用“詘點明 公輸盤已經技窮 。一1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B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C解帶為城,以牒為械/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D雖殺臣,不能絕也/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2用現代漢語翻譯以下句子。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3文中最能揭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極具欺騙性的一句話是_。4以下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第1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從“行十日十夜中可以看出時間非常緊迫,也表現了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B墨子見到公輸盤,就提

6、出“愿借子殺之,而且進一步說“請獻十金,其真正的意圖是激怒公輸盤,誘使他進入自己設計的圈套。C墨子能說服楚王放棄攻打宋國主要是靠他鋒利而巧妙的言辭。D墨子用五個“不可謂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輸盤的行為是不義的,使公輸盤陷入矛盾之中。答案:1B解析:A項兩個“之都是助詞,“的。B項第一個“乃是連詞,“于是;第二個“乃是副詞,“竟然。C項兩個“以都是介詞,“把。D項兩個“雖都是連詞,“即使。2我知道你用來抵御我的方法,我不說。3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4C解析:主要是靠墨子的技藝以及宋國的準備。(二)1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挺劍而起B雖

7、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雖殺臣,不能絕也C子墨子九距之/夫專諸之刺王僚也D子墨子聞之,起于魯/倉鷹擊于殿上2用現代漢語翻譯以下句子。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3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點明戰爭之劇烈,用“_、“_交代激戰的結果 ,用“_點明公輸盤已經技窮。(用原文中的語句答復)4以下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墨子用激將法讓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此句與下文中“義不殺少而殺眾這一句話形成鮮明比照,從而使公輸盤陷入自相矛盾中,最終折服,放棄幫楚攻宋的錯誤行為。B墨子見了楚王后連設三喻,目的是為了引出楚王對此人的評價:“必為有竊疾矣。C“公輸盤

8、服一句中的“服字說明了墨子的論說有理有據,使公輸盤無話可說。D墨子辯術高明,他先言其他,誘使公輸盤落入圈套,然后一針見血,從幾個方面駁斥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理屈詞窮,無話可說。答案:1A解析:A項兩個“而都是表修飾關系的連詞。B項第一個“雖是連詞,“即使;第二個“雖是連詞,“雖然。C項第一個“之是代詞,指代公輸盤的進攻;第二個“之是助詞,在主語和謂語中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第一個“于是介詞,“從;第二個“于是介詞,“在。2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經拿著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國城墻上等待楚國的入侵。3攻械盡守圉有余詘4A解析:沒有放棄。三1、解釋以下一詞多義1 為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9、: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2說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3、翻譯句子荊國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殺所缺乏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4、填空1墨子,_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是_學派的創始人。他同情勞動人民,主張“_;反對統治階級發動戰爭,主張“_。本文表達了_的故事,具體反映了墨子反對侵略、扶助幼小的思想,表現了他不畏強暴、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2“子墨子起,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中動詞“聞、起、行、至反映了墨子_的心態和_的精神。3“荊國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殺所缺乏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

10、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一段墨子運用了_的修辭手法,使說理更具氣勢,語言斬釘截鐵,一針見血地揭穿了公輸盤“_的虛偽。答案:1、1替 制造2 同“悅,快樂,愉快/解說3、略4、1_戰國_ _墨家_ _兼愛_非攻_墨子勸阻公輸盤替楚國造云梯而攻宋_的故事, 2焦急_不辭辛勞_ 3_排比、反復_的修辭手法, “_吾義固不殺人_ 四一、填空1?公輸?選自?_?。墨子名_,相傳為_時期_國人,是_學派的創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張是“_ 、“_,在本文中就有明顯表達。2?墨子?一書現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_記述墨子_的輯錄。3?公輸?一文通過_描寫來刻劃人物形象。二、解釋加點詞起于魯_ 請說之_公輸盤不說_

11、吾義固不殺人_義不殺少而殺眾_ 愿借子殺之_不可謂知類_ _ 再拜_有余于地_ 夫子何命焉為_三、翻譯句子1、夫子何命焉為?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3、吾義固不殺人。 4、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5、爭而不得,不可謂強。6、殺所缺乏而爭有余四、課文理解1、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_2、文中,1)墨子是從哪幾個方面展開推論,使公輸盤折服的?(請從文中摘錄出有關的字詞答復)(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點?請寫出兩點。(1) _(2) _3、墨子見公輸盤是因為_。4、墨子要求公輸盤幫助自己殺人是為了引出公輸盤的“_這句話;這句話在隨后墨子說理時兩次被用到,請寫出這兩處

12、句子(1) _(2) _5、公輸盤最終“服是因為墨子從_、_、_、_和_五個方面說服了他。6、墨子善于運用_與_相結合的句式,產生雄辯的力量,造成強大的聲勢。答案:一、1?墨子?、翟、戰國、宋、墨家、非攻2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3對話四、1墨子會見公輸盤,勸他止楚攻宋。21智、仁、忠、強、知類;2反對不義戰爭、能吃苦耐勞、堅守正義、善于說理、機智等。3、聽說公輸盤為楚國造好了云梯要攻打宋國,他要阻止這場戰爭。4、吾義固不殺人;1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2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5、智、仁、忠、強、知類;6、排比、反復五1給以下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1公輸盤 為楚造云梯之械。2胡不見 我于王。3

13、荊 有云夢,犀兕 麋 鹿滿之。4舍其文軒 ,鄰有敝輿 而欲竊之。5江漢之魚鱉黿 鼉 為天下富。6宋,所謂無雉 兔鮒 魚者也。7此猶錦 繡之與短褐 也。8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 為械。2解釋加點的字詞(1)起于魯_ (2)請說之_(3)胡不已乎_ (4)胡不見我于王_(5)雖然_ (6)以牒為械_(7)待楚寇矣_ (8)雖殺臣,不能絕也_(9) 公輸盤不說_ (10) 吾義固不殺人_(11) 義不殺少而殺眾_ (12) 愿借子殺之_(13) 不可謂智_ (14) 方五千里_(15) 子墨子九距之_ (16)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17) 公輸盤詘_ (18)今有人于此_(19)然,胡不已乎_ (20

14、)不可謂知類_3區別加點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1以:將以攻宋_ 以牒為械_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_2類:不可謂知類_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_3于:起于魯_ 至于郢_ 今有人于此_ 胡不見我于王_ 有余于地_ 于是見楚王_4指出以下句中“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A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B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C. 臣是以無請也。 D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5以下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爭。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C. 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之意。D子墨于解帶為城。 以牒為械。6結合“為“之的用法,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

15、子,并解釋。為:介詞,給、替。例句:_動詞,做、當做。例句:_判斷詞,是。例句:_助詞,“焉和“為合用,表示疑問語氣。例句:_之:結構助詞,借助“之將賓語提前。例句:_助詞,的。例句:_代詞,他代“侮臣者。例句:_代詞,代所要說明的道理,緣由。例句:_8請根據自己的朗讀感受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停頓。1公 輸 盤 九 設 攻 城 之 機 變2然 臣 之 弟 子 禽 滑 厘 等 三 百 人9對下面幾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選項是 ( )A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公輸盤接待墨子,說的話很客氣,但實際是詢問他來訪的目的。B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盤斷然拒絕了墨子的奉勸,并把攻打宋國的責任推

16、給了楚王。C.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見,但又說明是因為公輸盤造了云梯,攻打宋國實在是迫不得已。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墨于義正詞嚴地警告楚王和公輸盤,宋人嚴陣以待,將消滅來犯之敵。10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公輸?一文表達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論辯的經過,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B、?公輸?一文充分表達了?墨子?散文論辯性強、富有邏輯性的特色。C、墨子勇于面對問題,說服了楚王。這說明,對不義之戰,要敢于斗爭。D、?公輸?一文通過對話,充分表達了墨子“民為貴,君為輕的政治思想。

17、11以下稱呼表述不準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A子墨子聞之前“子,先生;后“子,古代對學者的尊稱B夫子何命焉為古代婦女對丈夫,學生對老師、對學者的尊稱C北方有侮臣者秦漢以前一般人稱呼自己時的謙稱D愿借子殺之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您答案:11bn;2xiàn;3jng;sì;mí;4xun;yú;5yuán;tuó;6zhì;fù;7jn;hè;8dié21出發,動身;2請允許我;3停止;4引見;5如此;6用;7入侵;8殺盡;9通“悅,快樂;10原本;11堅持道義;12希望;13明智;

18、14方圓;15通“拒,抗拒;16通“御,抵擋;17通“屈,屈服;18在;19為什么;20明白事理。31用來;用;認為;2事理;種類;3從;到;在;給;在;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4C5D6為: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必為有竊疾矣;夫子何命焉為?之:宋何罪之有?荊之地方五千里;愿借子殺之;請說之。81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2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9C10D11B六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善哉。吾請無攻宋矣。1以下句子中與“楚王問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桓侯故使人問之。 B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C. 溫故而知新。 D而兩狼

19、之并驅如故。2以下詞語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 )A舍其文軒。(軒,窗戶) B胡不見我于王?(見,引見)C. 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仁,友愛) D胡不已乎?(胡,為什么)3以下句中“之用法與“荊之地,方五千里的“之相同的是 (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鄰有糠糟而欲竊之。C. 子墨子九距之。 D公輸盤之攻械盡。4以下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 )A鄰有短褐而(其人)欲竊之。 B王曰:“(此人)必為有竊疾矣。C.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公輸盤)必取宋。 D雖殺臣,不能絕(宋城守御者)也。5第段中,連設三喻,舍文軒而竊敝輿,行為怪誕荒唐,目的是為了引出楚王對此人的評價:“_ 。6、兩段聯系密切,用“文軒、“錦繡、“粱肉比楚國之 ;用 、 、 比宋國貧窮弱小,資源匱乏。7文段畫線句中的兩個“吾不言各有什么隱含義?分別表現了人物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