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標志》2_第1頁
《城市的標志》2_第2頁
《城市的標志》2_第3頁
《城市的標志》2_第4頁
《城市的標志》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王鎮中心學校“121”教學模式導學案課題:城市的標志編號:7-3-1 主備人:劉娟 班級: 姓名:2稿 日期:4.21學習目標通過自讀自悟、交流展示,我能:1、學會一類字及我的摘錄筆記等生字詞語,并能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掌握“識、爪”兩個多音字在文中的讀法。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概括文章的大致意思。學生自主學習材料(獨學)一、自主探究1、自主學習成果展示我會寫字詞: 2、我通過查字典,知道了“遒勁”的“勁”的讀音是 ,意思是 ,“蔚為壯觀”的意思是 。我還知道了這些詞語的意思: 我會用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標識,這個詞怎么讀呢?(正音:bio zhì

2、)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以后,你產生了那些疑問?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4、讀了課文后,我知道城市的標志的作者是: ,她以細膩的筆觸贊美了城市特有的標識“ ”。二、研讀賞析1、仔細閱讀課文16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比如西安戶縣)說說這兩個城市都有哪些雷同之物?能不能從高樓大廈,商業店鋪上將這兩個城市分開?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我還解決不了的問題。 合作、探究(對、群學)一、 通過對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導學案,用紅筆做出批注。二、四人互助組: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三、群學:1、交流研讀賞析部分的內容。2、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展示提升、質疑評價(展示)單元一我是小老師1、 介紹作者的相關資料。2、

3、帶領大家理解重點字的識字方法和詞語的意思并造句。單元二我是朗誦家正確、流利的朗讀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并與同學們開展互動,相互談談感受。單元三我是小小分析家把研讀賞析分析結果與大家分享。課外拓展: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識,紅十字是醫院的標識,你還知道什么是什么的標識呢?達標測評:一、給下列字注音多胞( )胎 擄( )掠( ) 霓( )虹燈 一模( )一樣 遒( )勁( ) 綴( )滿 蔚( )為壯觀 偌( )大 婀( )娜( ) 喀( )什 國槐( ) 熙( )攘( ) 旗幟( ) 忠心耿( )耿 干涸( ) 趨( )同 饋( )贈二、詞語填空.似曾( )( ) ( )然無( ) ( )流不

4、( ) ( )( )而來 一( )一( ) 大( )小( ) 若( )若( ) ( )為壯( ) ( )( )苗條 重重( )( ) 挺( )蒼( ) ( )瓏精( ) 細( )密( ) 擁擠( )( ) 高樓( )( )千( )百( ) 各具( )( ) 忠心( )( ) 小心( )( ) 蕓蕓( )( )日( )( )同 鋼( )水( )知識鏈接作者介紹張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中學畢業后到黑龍江國營農場勞動八年,當過農工、磚廠工人、通訊員、報道員、創作員等。1977年到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一年,1979年調到黑龍江作協從事專業創作。

5、1972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分界線。反映黑龍江農場知識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繼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夏、白罌粟;中篇小說淡淡的晨霧、北極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個人等。她還寫了中篇童話翔兒和他的氫球和散文集橄欖,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作品中夏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所謂標識,是指用來辨認、識別事 物的標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樹當做 一座城市的標識,其作用是表達對 現代化城市樹木的珍愛,提醒和號 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展。大王鎮中心學校“121”教學模式導學案課題:城市的標志編號:7-3-2

6、 主備人:劉娟 班級: 姓名:2稿 日期:4.21學習目標通過自讀自悟、交流展示,我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為下文做鋪墊的寫作手法。2、抒發作者對“樹大自然留給我們的最后饋贈”的珍惜之情。3、通過學習城市的標識一文,增強我們對生存環境保護的意識,從我做起,化作行動.學生自主學習材料(獨學)一、自主探究1、作者為什么把樹稱為“城市的標志”? 2、瀏覽7-13自然段,說說課文還寫了那些樹?有什么特點?是哪個城市的標識。根據內容,填寫表格。城市作為城市標志的樹樹的特點          

7、60;          3、我還知道這些城市的“市樹” : 二、研讀賞析1、城市的標識一文中,把樹稱為“城市的標識”、“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記”、“大自然留給我們最后的饋贈”是不是太絕對了?我還知道有一些事物也可被稱作城市的標識(古建筑、小吃、特產等)請你對比西安戶縣這兩地的特點,在列舉一些可作為這兩個城市的標識,并為這些標識寫一段簡短的解說詞,拿起你的筆開始吧! 合作、探究(對、群學)一、 通過對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導學案,用紅筆做出批注。討論:作者為什么以“樹”作為城市的標識?二、群學:交流

8、研讀賞析部分的內容。 展示提升、質疑評價(展示) 展示單元一我是朗讀家第1、13-17自然段作為重點段有感情地朗讀并談體會,15自然段背誦。展示單元二我是分析家將“研讀賞析”環節成果和大家交流分享。展示單元三我是小作家請用你的筆來寫一寫你家鄉的標識,如果能像作者描寫香樟樹一樣寫出你家鄉的標識的特點來就更好了。 課外拓展:你覺得什么是你家鄉的標識呢?達標測評1、散文從哪三個方面說明城市之間“竟然是如此相像”?這樣寫與“城市的標識”有什么關系? 2、文中說:“最后只剩下了樹,在忠心耿耿地守護著這一方水士,只剩下了樹,用汁液和綠陰在滋潤著這城市面上中蕓蕓眾生干涸的心靈。”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

9、什么作用? 3、根據文章內容,下列觀念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市建設要有自己的個性。B不要因現代文明而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C要愛護樹木,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好。D現代化的城市需要現代化的建設,讓人感覺祖國處處都一樣。知識鏈接大雁塔解說詞各位游客: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筑藝術杰作。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后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