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_第1頁
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_第2頁
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_第3頁
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_第4頁
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的函 我公司有幸承建了由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蘇州市時代工程咨詢設計管理有限公司監理、蘇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的國家電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南區一標工程。由于該工程面積大(建筑面積4900m2),工期緊(整個工期含樁基工程只有248天,其中還穿插2011年春節)。所以對整個工程進度我司進行了詳細的部署和編排,發現后澆帶的封閉時間對完成工期有直接影響。根據圖紙設計要求在研究院樓及艦船車間均設置了溫差后澆帶,并應在混凝土施工后60天才可封閉。具體部位為: 1、研究院樓:112軸長81.6m;寬36.9m,根據設計±0.0

2、0以上在112軸之間設置了一條溫差后澆帶。 2、機床艦船測試車間:總長72m,寬74m,根據設計縱、橫向各設置了一條溫差后澆帶。 由于是溫差后澆帶,因此根據設計要求,溫差后澆帶必須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后60天才可封閉。與工期總體進度要求相矛盾,而且在屋面設置后澆帶給屋面滲漏也帶來了隱患。因此我司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及各地的案例建議在研究院樓及艦船車間屋面結構標高處將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以減少混凝土收縮應力、降低屋面滲漏機率、縮短施工周期。 一、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并增設膨脹加強帶代替后澆帶依據: 1、根據住建部2009年6月16日  頒布的補償

3、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78-2009)第、條規定可以以設置膨脹加強帶代替后澆帶。同樣可以滿足混凝土對溫度收縮應力的要求。  1)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第條   大體積、大面積及超長混凝土結構,可采取設置后澆帶的措施。后澆帶寬度不宜小于800mm,非沉降后澆帶可在兩側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28d后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應待兩側混凝土中心溫度降至環境溫度時再澆筑。膨脹加強帶一般按照后澆帶的設置原則設置。膨脹加強帶寬度宜為2m,應在其兩側用密孔鋼(板)絲網將帶內混凝土與帶外混凝土分開。膨脹加強帶分為連續式、間歇式與后澆式三種形式。 

4、;  2)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第條    應根據結構長度,按表選擇構造形式和澆筑方式。膨脹加強帶之間的間距宜為30m60m.   條文說明:后澆帶和膨脹加強帶的設計。 補償收縮混凝土基本能夠補償或部分補償混凝土的干燥收縮。因此與一般混凝土相比,用于釋放變形和應力的后澆帶可以提前澆筑,為降低溫度應力的影響,大體積混凝土應該在溫度降至環境溫度下再澆筑后澆帶。后澆帶詳細構造見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的第5.2節的要求。    采用普通混凝土施工時,

5、關于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不同的規范要求也不相同,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要求在兩側混凝土澆筑42d后再施工,高層建筑的后澆帶應該在結構頂板澆筑混凝土14d后進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在條文說明中認為后澆帶混凝土在兩個月后施工比較合適。采用了補償收縮混凝土,由于可以補償混凝土的干燥收縮,根據大量的工程實例,28d可以澆筑后澆帶混凝土。    膨脹加強帶是一種旨在提高混凝土結構抗裂性能的技術措施。施工中采用膨脹加強帶的目的是代替后澆帶,進一步簡化施工工藝,所以一般設置在后澆帶的位置。為了有效發揮膨脹效果,增加長度方向的膨脹

6、絕對量,所以其寬度應該比后澆帶更寬一些;膨脹加強帶是一種“抗”的措施,在連續施工的混凝土結構中,為提高其抵御收縮應力的能力,增設一些附加鋼筋。膨脹加強帶的結構與后澆帶基本相同,但是在較厚的板中,一般不用設止水帶。圖、圖和圖是工程實踐過程中應用效果比較好的部分節點構造示例,工程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工程特點選擇更合理的構造形式。其中圖、圖和圖是板式結構中三種膨脹加強帶構造示意圖。圖是連續澆筑混凝土時的膨脹加強帶構造示意圖,圖是與先澆筑混凝土相接時采用的膨脹加強帶構造示意圖,圖是一種類似于后澆帶的后澆筑方式,除大體積混凝土考慮溫度收縮應力外,一般可以在澆筑完兩側膨脹混凝土的任何時候回填澆筑。墻體一般采用

7、后澆式膨脹加強帶,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完7d14d后回填澆筑。 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控制有“抗”與“放”兩種措施。設膨脹加強帶方式屬于“抗”,后澆帶或后澆式膨脹加強帶方式屬于“放”,同時使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后澆帶、膨脹加強帶體現了“抗”與“放”的結合。對于地下結構及較薄的構件,以“抗”為主較為有利;對于地上結構及厚大構件,結合采用“放”的措施較為妥當。  3)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第條  配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a   補償收縮混凝土應采用雙排雙向配筋,鋼筋間距宜符合表的要求,配

8、筋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   b  附加鋼筋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規定:   1)當房屋平面形體有較大凹凸時,在房屋和凹角處的樓板、房屋兩端陽角處及山墻處的樓板、與周圍梁柱墻等構件整體澆筑且受約束較強的樓板,宜加強配筋。   2)在出入口位置、結構截面變化處、構造復雜的突出部位、樓板預留孔洞、標高不同的相鄰構件連接處等,宜加強配筋。    條文說明:補償收縮混凝土主要用于避免或減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裂縫,并不承擔

9、提高承載能力的任務,所以配筋率按現行設計規范取值。改善配筋方式,分散配筋可以充分發揮混凝土的膨脹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在一些薄弱部位增設附加鋼筋,能夠發揮混凝土的補償收縮效果,抵御有害裂縫的產生。    對補償收縮混凝土而言,均衡配筋可以保證在需要補償收縮的部位產生均勻有效的膨脹,因此強調在全截面雙層配筋。   4.0.6  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用于地下結構或水工結構的結構自防水時,在施工保證措施完善的前提下,迎水面可不做柔性防水。    條文說明:補償收縮混凝土用于地下工程防水是

10、其最重要的技術特點,不僅能夠提高防水能力,而且可以節約柔性防水材料、縮短工期,因此是一種節能節材的優質建筑材料。補償收縮混凝土是集結構承重防水于一體的抗裂防水材料,國外稱其為不透水混凝土,根據UEA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工法YJGF22-92以及眾多地下室和水池的工程實踐提供的范例和經驗,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可以不做外防水。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壽命遠比柔性防水長,只要嚴格施工,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完全可以達到結構自防水的效果,并且具有防水與建筑結構壽命相等的優點。    試驗研究和工程實踐表明,補償收縮混凝土有顯著的裂縫“自愈合”能力,對因施工不當產生的微小裂縫,即使一些滲水的

11、裂縫,在水養護一段時間后,由于膨脹性水化產物堵塞裂縫可以將斷裂的兩個表面膠接為一體,這個性質對地下防水工程非常有益 2、根據王鐵夢教授著的工程結構裂縫控制第7.9、7.10條的闡述完全可以取消后澆帶改為膨脹加強帶來減少混凝土收縮應力。 3、按照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第條對配筋的要求,查閱本工程所設計的樓板配筋只要在加強帶處增設適當的水平溫度筋完全可以滿足混凝土的收縮應力要求。 二、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并增設膨脹加強帶代替后澆帶的基本原理: 隨著建筑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混凝土超長結構的設計與施工可以利用UEA(HEA)混凝土外加劑補償收縮的原理,采用膨脹加

12、強帶代替后澆帶,實現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無縫施工。UEA(HEA)混凝土膨脹劑是一種新型混凝土外加劑,其主要成分是無機鋁酸鹽和硫酸鹽。水化后生成膨脹結晶體水化硫鋁酸鈣,這種產物能填充混凝土中的毛細孔、縫,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滲性能,并在混凝土內部產生0.20.7MPa的預應力,它能抵消或部分抵消由混凝土干縮、蠕變及溫度等引起的拉應力,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在混凝土超長結構中,根據混凝土水平法向力x分布曲線,設想在應力量大地方施加較大的膨脹應力c,而在兩側施加較小的膨脹應力,全面補償結構的收縮應力,可控制有序裂縫的出現,從而取消后澆帶。 三、用膨脹加強帶代替后澆帶的施工技術措施

13、 (一)膨脹加強帶的設置    膨脹加強帶一般設置在原設計后澆帶的位置。為了有效發揮膨脹效果,增加長度方向的膨脹絕對量,所以其寬度應該比后澆帶更寬一些,膨脹加強帶寬度通常宜為2m。     (二)、膨脹加強帶做法    膨脹加強帶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1)在膨脹加強帶兩側用密孔鋼絲(板)網將帶內混凝土與帶外混凝土分開,鋼絲網垂直布置在上下層(或內外層) 鋼筋之間,兩端分別綁扎在上下層

14、(或內外層) 鋼筋上。     2) 帶內增設10 %15 %的水平溫度鋼筋,均勻布置在上下層(或內外層) 鋼筋上,水平溫度鋼筋垂直于膨脹加強帶長度方向進行分布,兩端各伸出膨脹加強帶2. 0 m ,并固定在上下層(或內外層) 鋼筋上。     3) 帶內采用設計強度等級比相鄰非加強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混凝土進行澆筑。帶內膨脹劑的摻量比帶外高2%。(帶內混凝土外摻12 %(占膠凝材料總

15、質量),帶外全樓面混凝土膨脹劑摻量為10 %(占膠凝材料總質量)。從而提高最易開裂部位的混凝土的膨脹率,消除該部位混凝土內的拉應力,避免開裂。      4)本工程膨脹加強帶的做法如下圖所示,帶內混凝土外摻12 %(占膠凝材料總質量) 膨脹劑,比帶外混凝土膨脹劑摻量高2 %(帶外混凝土膨脹劑摻量為10 %) 。 附圖:  5)根據本工程工期緊的特點,屋面膨脹加強帶應選用間歇式施工方法施工。 (三)、 膨脹加強帶施工要點

16、0;1  配合比 1. 1  原材料     1) 水泥:強度等級不小于325 ,本工程采用的水泥強度等級為425 ;     2) 砂:中粗砂,細度模數2. 62. 9 ,含泥量小于1 %;     3) 石子:5 mm31. 5 mm 連續級配碎石或碎卵石

17、,含泥量小于1 %;     4) 粉煤灰:二級分選粉煤灰;     5)膨脹劑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混凝土膨脹劑JC476的規定。膨脹劑應單獨存放,并不得受潮,不得與水泥等其他材料混放。本工程擬選用UEA(或HEA)混凝土外加劑。 1. 2   UEA(或HEA) 泵送混凝土要求     1)坍落度:出機坍落度16 cm18 cm,經

18、1 h 后為14 cm16 cm,以滿足泵送要求;     2) 凝結時間:4 h6 h ;     3) 限制膨脹率:水養14 d ,膨脹率大于0. 03 %; 1. 3  UEA(或HEA)設計參數     膠凝材料總質量: B = C 

19、;+ UEA(或HEA) + FA ( C 為水泥、UEA(或HEA 為防水劑、FA 為粉煤灰) 。 帶內UEA(或HEA)摻量: UEA(或HEA) = UEA(或HEA)/ B = 12 %。 混凝土配合比經過試配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按JC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設計技術規程標準執行。 1.4   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必須滿足設計所需要的強度、膨脹性

20、能、抗滲性、耐久性等技術指標和施工工作性要求。配合比設計應按現行國家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進行。 2  混凝土的拌制與質量控制     施工單位和混凝土攪拌站對使用的輸送和計量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施工期間的正常使用,進場的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把關,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現場加強管理,有明確的生產記錄,并對混凝土質量控制要求如下:     1) 各種原材料必須符合有關標準,并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庫。    &

21、#160;2) 定期校驗計量設備,水泥、粉煤灰、用水量、UEA(HEA)、減水劑計量誤差不得超過±1 % ,石子不得超過±2 %。     3) 投料順序為:砂、石、水泥、UEA(HEA)、粉煤灰、水,攪拌時間應比普通混凝土延長30 s60 s。     4) 由于砂、石材料的含水率經常變化,因此拌和混凝土應以坍落度為準,施工現場嚴禁更改配合比所設計的含水量。   &

22、#160; 5) 現場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留取混凝土試塊。 3 澆筑和養護   1)  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澆筑:   a、 澆筑前應制定澆筑計劃,檢查膨脹加強帶和后澆帶的設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澆筑部位應清理干凈。   b、 當施工中遇到雨、雪、冰雹需留施工縫時,對新澆混凝土部分應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當出現混凝土已硬化的情況時,應在其上鋪設30mm50mm厚的同配合比無粗骨料的膨脹水泥砂漿,再接著澆筑混凝土。   c、 超長的板式結構采用膨脹加強帶取代后澆帶時,應根據所選膨脹加強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