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規劃_第1頁
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規劃_第2頁
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規劃_第3頁
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規劃_第4頁
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規劃第一章 總則第1條 為了適應城市的發展目標,加強南宮市園林綠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創造優美的城市景觀與可持續的人居環境,把南宮市建設成為國家級園林城市,增進市民身心健康,促進城市和諧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法令等文件編制此規劃。第2條 本規劃是對南宮市城市總體規劃中綠地規劃的深化和完善,作為南宮市綠地詳細規劃和建設管理的指導性文件。第3條 規劃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6年頒布,1998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

2、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試行)(建城2002240號)城市綠化條例(國務院1992100號令)城市規劃編制辦法 (建設部令第146號)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細則 (建設部令,1995)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暫行建設部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全國生態保護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國發200120號)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 (建設部,城建1993784號)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2號)城市藍線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45號)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 (GBJ137-90)城市綠地分

3、類標準 (CJJ/T85-2002)國家園林城市評選標準(建設部,建城2000106號)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建設部,城建2001192號)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河北省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技術綱要1999年河北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河北省園林城市標準南宮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南宮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南宮市生態建設規劃(2006-2020)第4條規劃范圍與期限根據南宮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在地域空間上分為市域、市區兩個層次。本綠地系統規劃的規劃期限

4、為2008年2020年,規劃分為近期:20082010年;遠期:20082020年。第5條 規劃指導思想以園林城市為目標,體現“城市大園林”思想,構建人與自然共存的宜居城市。與城市總體布局相協調,充分發揮城市綠地的綜合功能,做到生態優先。深化“以人為本”思想,滿足市民居住、生活、工作、游憩等多方面要求。弘揚傳統文化,創造地域特色。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第6條 規劃的原則生態性原則:以生態效應為核心,完善綠地生態功能,將城區周圍的自然環境引入城市內部。系統性原則:增強城市綠地系統的綜合功能,合理布局,均衡分布,完善結構和布局,使之有機結合,充滿活力。多樣性原則: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注意體現生物多樣性,

5、豐富植物種類,發揮植物的多種功能。地域性原則:充分體現并強化地域特點,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結合城市位置、氣候等外部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現狀特點,完善城市綠地系統??刹僮餍栽瓌t: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既要有遠景的目標,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遠近結合,統籌兼顧。規劃成果作為規劃管理的依據之一,應具備較強的實用性。第二章 規劃目標與指標第7條 南宮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目標是把南宮市建設成為國家級園林城市,力求使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合理、體系完善、質量優良、和諧宜居。具體表現在:1. 充分考慮到南宮市在河北省、邢臺市地位。把南宮市綠地系統納入河北省、邢臺市的范疇,從區域和城市大環境生態建設的角度出發,建設完善的

6、城市生態綠地體系。2. 根據南宮市的自然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布設風景區、各類公園,建設有特色的河流綠地,構建完善的城市生態系統結構。3. 在市城區綠地系統的構架之下,建設完善的城市綠道網絡系統。加強各類綠帶、藍帶的連通性,建設豐富多樣的綠地。4. 確保市民戶外500米半徑內有一塊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1000米半徑內有一塊2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1500米半徑內有一塊10公頃以上的公園綠地;形成花園式、復合式、立體化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和環境氛圍。5. 做好市域范圍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工作,保護古樹名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具有傳統風貌和歷史價值的街區,加強城市綠地的文化內涵。第

7、8條 規劃指標中心城區:到2010年,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2和8.44平方米;到2020年上述指標分別達到36.0和9.2平方米。南宮市中心城區綠地規劃指標統計見附表。第三章市域綠地系統規劃結構第9條 南宮市市域景觀風貌的基本要素有:農田、林地、河網、濕地等。第10條南宮市地表水主要有三大河流:西沙河、索瀘河及清涼江,此外,境內有清西干渠通過,這些河流構成了南宮市綠化結構主體。第11條南宮市還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和人文資源,文物資源星羅棋布,人文古跡遍布全市,自然風光優美怡人,是人們休閑度假、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第12條根據南宮市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土地利用現狀,依據尊重自然的原則

8、,在市域形成“農田鋪底,綠環繞城,綠帶貫穿,綠核散布”的綠地系統規劃結構。農田鋪底是指市域范圍內的廣大農田,包括垂楊、段蘆頭、紫冢、明化、大屯、南便、蘇村、大村等鄉鎮,該區域多為平原,現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農業、林業用地,形成了對市域及城區生態起到決定作用的綠色基底。該區域綠地建設的主要措施是加強保護,嚴禁亂砍濫伐、侵占農田等行為,加強育林和人工培育,提高森林覆蓋率。綠環繞城,是指市區周邊的農田。圍繞城區形成的綠色包圍圈,將郊區大面積綠化向城市滲透,為城市輸入新鮮的空氣和能量,對城市的生態環境有重大的影響。綠帶貫穿是指橫穿市域的西沙河、索瀘河和清涼江和圍繞市區的清西干渠建設自然生態保護綠帶。作

9、為體現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區域,河流生態環境建設是所有城市綠地建設的重點。規劃在西沙河兩岸建設自然生態保護區,西清干渠、索瀘河和清涼江在農業生產區域綠地保護帶不低于200米,用以保護河流生態環境。綠地保護帶內為禁建區,以城市綠地、自然風景、農田、生態旅游為其基本途徑。在城市建設區之外的群英湖水庫規劃大片的水源保護區,通過郊野公園的建設進行保護,實現綠色廊道的連續貫通。綠核散布是指在城區之外,市域綠地建設應重點建設幾個旅游景點、水源保護地、郊野公園等,形成散布在市域廣大土地上的綠色核心,為城市和周邊地區提供風景旅游資源,并提高城市的大環境質量。在綠核位置應采取嚴格封禁措施,局部采取人工促進措施森林

10、覆蓋率應達到50以上,同時應改善林分結構,優化物種配置,采取接近自然的設計思路,達到綠化美化效果。第13條市域的主要綠化核心包括:西沙河自然風景區、群英湖水庫風景區、索瀘河采摘公園等。第四章 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結構第14條規劃結合南宮市區的地形特點,充分利用周邊水優勢,統籌安排,實施外圍大環境綠地建設,不僅為城市生態環境提供保障,同時在形成特有的景觀特征和城市游憩體系方面至關重要。第15條規劃在城市外圍生態保護區域內,從全局出發,依據不同類別不同功能的綠化用地,確定綠地系統的總體布局結構為:“一面、一網、一環、兩軸、十園”?!耙幻妗笔侵赋鞘兄車霓r田。通過這個面為城市不斷輸入新鮮的空氣和能量

11、,對城市的生態環境有重大的影響?!耙痪W”是指由普彤街、北緯街、東進街、青年街、學苑路、騰飛路、冀南路、東外環路等道路綠地和防護綠地等相互交織而成的、聯系城市內外環境、溝通“面、環、網、軸、園”等綠地網狀廊道,是整個城市綠地系統的網絡骨架?!耙画h”是指沿中心城區外圍道路及河流形成的環狀綠帶。該環不僅是控制城市無序發展的帶狀綠地,而是溝通城市內外環境的主要載體?!皟奢S”是指貫穿城市東部的清西干渠河道景觀軸線,兩側規劃為具有一定寬度的綠地,另一軸線是位于南宮市西南角上的 “人”字型河道景觀軸線。局部放大可做游園綠地?!笆畧@”指在城市每個組團都布置一至兩個小型公園,形成十個綠色心臟,對各組團城市面貌起

12、到畫龍點睛的控制作用。十個綠心分別是:兒童公園、文化公園、植物園、鳳凰公園、烈士陵園、森林公園、人民公園、兩個居住區公園和一個區級公園。第五章 中心城區綠地分類規劃第16條 城市公園規劃從市民的使用需求出發,按照均布性、合理性、多樣性和生態性原則,進行公園綠地體系的規劃。公園綠地的建設應充分結合和利用土地的自然條件和現狀情況,突出南宮市的地方文化特色,應積極發展生態型公園,建設節約型綠地。第17條 中心城區公園綠地規劃指標:近期:規劃2010年中心城區公園綠地面積為109.75公頃;遠期:到2020年中心城區公園綠地總面積為184.12公頃。第18條 南宮市中心城區的公園綠地分五個類型區級綜合

13、公園、居住區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街旁綠地。第19條 規劃:區級綜合性公園1處,面積23.34公頃;居住區公園7個,面積37.62公頃;小區公園6個,面積10.46公頃;專類公園5個,面積57.15公頃;帶狀公園26個,面積49.87公頃;街旁綠地17個,面積8.66公頃。第20條 區級綜合公園綠地服務半徑為1000米,居住區公園綠地服務半徑為800米,專類公園如植物園、體育公園等服務半徑為800米,小區游園綠地服務半徑為500米,其他街旁綠地、帶狀公園服務半徑為300米。第21條 中心城區公園的綠地布局結構,確保居民戶外步行10001500米就有一處居住區公園級別的公園可供使用。對于公園

14、服務半徑沒有覆蓋的部分居住區,規劃建議通過建設居住小區級游園加以補充。規劃公園綠地統計表詳見附表2。第22條 生產綠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規劃生產綠地總面積約42.29公頃,占城市規劃用地的2。生產綠地規劃見附表3。第23條 根據南宮市中心城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和建設用地布局,規劃在不同區域設置不同類型的防護綠地,以充分發揮綠地的防護功能:沿公路、快速干道、高壓走廊、河岸以及在城市不同功能區之間和其他容易引起環境污染的設施周圍建設防護綠地。具體如下:1. 南宮市中心城區有三里莊渠、葛柏莊渠等交匯經過,其遠離居民區,規劃為河道防護綠地;規劃布置寬度20米的防護綠地。植物配置依次為地被、灌木、

15、濕生樹種、景觀樹種等。2. 本規劃對道路防護綠地做如下規定:中心城區普彤街道路防護綠地25米,東外環路局部設置寬度為40米防護綠地。3. 穿過城市用地的高壓走廊下設置安全隔離綠化帶,按照國家規定的行業標準建設高壓走廊隔離綠化帶,即:110KV高壓走廊寬度經過生活區寬度不少于30米;經過工業區寬度不少于24米。220KV高壓走廊寬度經過生活區寬度不少于50米;經過工業區寬度不少于36米。550KV高壓走廊寬度不少于50米。本規劃建議沿高壓走廊設置寬度不小于50米的高壓走廊安全防護綠地。本規劃高壓走廊防護綠地為北城街局部兩側寬度為40-80米。4. 在污染嚴重的工業區建設衛生防護綠地。騰飛路兩側結

16、合交通局料場周圍,永興輪胎有限公司周圍結合城市綠地建設設置寬度不小于10米的衛生防護林帶。5. 對于城市中的文物古跡,周邊應結合城市綠地建設,依據保護區的范圍設置防護功能的林帶,盡可能結合園林綠地建設,發揮保護與利用的綜合作用。防護綠地規劃見附表4。第24條 附屬綠地存在于城市各類用地之中,是城市綠地系統點、線、面三個層次中的“面”,是城市普遍綠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城市環境質量的好與壞,不僅僅體現在城市公園的建設之中,更重要的、更大面積的與市民生活工作更具有直接關系的是附屬綠地。本規劃對南宮市中心城區附屬綠地的規劃見附表5。第25條 附屬綠地的綠地率指標確定了南宮市中心城區各類城市用地中綠地所必

17、須達到的最低標準。為最大程度改善市區的環境質量和方便居民使用,應鼓勵在城市規劃的詳細規劃階段、修建設計和建設中超越以上指標,并提倡進行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以達到在不占用土地面積的情況下增加城市綠量。第26條 針對南宮市城區中多為中低層住宅的現狀,因此制定舊村改造和新建居住區綠地率指標為35%以上,老城區改造綠地率不低于30%。在開發建設中確定的一、二類居住用地。綠地率應達到50%以上。第27條 道路附屬綠地應體現城市風貌,增加綠地開敞空間;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符合行車安全要求且保護珍稀樹種與古樹名木。第28條 道路附屬綠地是城市道路的組成部分,道路紅線寬度大于50米的道路,

18、其綠地率不得少于30%;紅線寬度在40-50米的道路,其綠地率不得少于25%;紅線寬度小于40米的道路,其綠地率不得少于20%?,F狀道路達不到上述指標要求的,應在今后的道路改造中達到標準。南宮市中心城區主要道路附屬綠地規劃見附表6。第29條 政府機關、科研機構、文化娛樂設施、商業設施、醫療衛生等單位的附屬綠地應力求開放(拆墻透綠或降低圍欄高度),與周圍的環境結合考慮,在可能的情況下與周圍的街道綠化或街旁綠地融為一體,改善城市街道景觀,使之成為各單位對外展示的窗口。第30條 本規劃中確定的其他綠地主要為城市規劃建成區外圍的環城綠帶、群英湖風景區、西沙河風景區及索瀘河采摘公園等。其它綠地的建設主要

19、以普遍綠化為主,可結合周邊綠化環境,增植風景林木和經濟林。第六章 樹種規劃樹種規劃應兼顧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針對不同的用地條件,提出可利用植物樹種的選擇與推薦,以期形成本地植物特色景觀和發揮植物的生態作用;二是提出對可利用植物的規劃設計要求,以達到植物樹種的最完美組合,形成豐富多彩的生態及景觀效應。第31條 針對本地區地帶性植被類型規劃選擇基調樹種5種:楊樹、懸鈴木、雪松、銀杏、垂柳。第32條 在南宮市城區規劃選用的骨干樹種10種:油松、檜柏、國槐、金絲柳、懸鈴木、銀杏、楊樹、千頭椿、白蠟、合歡。第七章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規劃第33條 植物物種多樣性保護規劃原則:1. 利用地帶性的物種資源,尤

20、其是鄉土植物,有節制地引進域外特色物種,構筑具有地域區系和植物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格局。2. 堅持多樣統一性原則。即達到種的豐富度和均勻度之間的平衡,避免雜亂與單調。在建立城市綠色體系總體形象的基礎上,喬、灌、草相結合,實現優化配置。3. 針對不同的用地性質,建設多種類型的城市生態綠地,依靠單位面積物種數量的增加來提高城市綠地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第34條 植物物種多樣性規劃目標:豐富園林景觀、增強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樣性,以改善城市面貌,豐富生態系統多樣性,打造生態型宜居園林城市。第35條 植物物種多樣性規劃指標:近期10年內,通過引種馴化,每年增加植物種5-10種,在城市綠地中推廣應用1-2

21、種,并促進鳥類等野生動物的入城,實現南宮市城市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建設目標。第36條 植物物種多樣性保護實施措施:1. 對城市周邊的風景名勝區開展生物多樣性資源普查,提出資源評估報告,劃定重點保護區域,建立動態監測檔案,對珍惜瀕危植物、古樹名木等重點保護對象,制定特殊保護措施,實施有效保護,并對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進行監測,加強保護樹木植被和野生動植物物種繁殖、生長、棲息環境。2. 完善市區內公園綠地的植物物種編目,特別是珍稀物種的編目,制定嚴格的保護措施和計劃。同時以發展鄉土樹種為主體,建立多樣的健全的人工綠地生態系統。3. 在城市綠地養護管理中,加大生態環保養護技術應用、推廣應用無污染防治病蟲

22、害技術,避免不適宜的養護方法而造成城市環境的污染,破壞城市生物多樣性生存環境。4. 進行植物園建設,建立植物遷地保護基地,開展植物遷地保護研究,圍繞植物物種的收集、引種馴化,開展植物多樣性遷地保護。第37條 植物物種多樣性保護內容1. 保護古樹名木;2. 保護不同立地類型植物;3. 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4. 建設保護基地。第38條 生態管理對策1. 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2. 農村生態環境恢復;3.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第八章 古樹名木保護規劃第39條 古樹名木是國家的寶貴資產,是活的歷史文物。保護好古樹名木,不僅是社會進步的要求,也是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和風景資源的要求。第40條 對于古樹

23、名木保護措施1. 改善立地條件;2. 建立防護圍欄;3. 及時修補樹洞;4. 均衡樹冠,防治倒伏;5. 設置避雷設施防止雷擊;6. 周期施肥、澆灌、透氣,促進復壯更新;7加強觀測,防止病蟲害。第41條 成立古樹名木保護技術小組,全面負責對古樹名木的管理。工作內容包括:定期對古樹名木進行全市普查,更新古樹名木基礎資料;建立古樹名木管理的數據庫,實現計算機管理;定期觀察記錄其生長狀況,對生長不良或樹勢衰弱的樹木采取科學、有效、可行的復壯方案并付諸實施;對確需移植保護的古樹名木,應全面審查其移植及移后養護管理方案,并現場指導;負責對保護古樹名木進行宣傳活動的策劃及執行,引導市民愛護古樹名木,并監督保

24、護管理狀況,采用正確有效的方法保護古樹名木;制定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法規。第42條 凡有古樹名木的地區,每年應制定具體的養護管理工作計劃。半年和年終應檢查執行情況,并計入古樹檔案。在保護古樹的同時,對80年-100年內的植株進行勘察;對未入冊古樹名木進行科學的樹齡鑒定,按古樹名木的申報程序進行上報評定,并登記注冊、頒令保護、實施保護措施、落實責任人、定期養護。第43條 在古樹名木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或樹齡古老、樹形巨大或景觀奇特的古樹所在區,由城市園林管理部門與有關部門(如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社區委員會)共同建設社區公園,既保護古樹,發揮其價值,同時也可供居民休息、游覽。第九章 避災綠地規劃第44條

25、 城市綠地在災難發生時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特別是居民居住集中的地方,各類公園、體育場、廣場就成為居民的避難所,以供進行避難、救援、臨時住宅、堆放物品的場地等。第45條 一級避難點是災難發生時居民的緊急避難場所,按各街區的人口密度和避難場所的合理服務范圍,均勻地分布于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居住小區中心綠地、組團綠地、附屬綠地或居住區就近的生態景觀綠地等場所,并與避災通道有直接、通暢的道路聯系。要求綠地均勻布局,位置適中,服務半徑適宜,發生災害時,市民可迅速疏散到各類綠地,為避災救災爭取寶貴時間,一級避災點除結合公園綠地布置外,還需結合城市詳細規劃作進一步集體定位。第46條 二級避災點,為災害發生后避難

26、、救援、恢復建設等活動的基地。規劃利用規模較大的市級綜合性公園、體育場館、學校和郊區大型生態綠地等。在南宮市的避災綠地規劃中,將人民公園、植物園、森林公園、區級公園等公園定為二級避災據點。第47條 避災通道利用市內交通干道網將各類避災點連接起來形成避災網絡體系。為保證通道的通暢與可達性,沿路建筑應后退紅線5-10米,道路綠地率應不低于25%,道路兩側綠帶寬度不小于10米。本規劃中北緯街、東進街、勝利街、冀南路、學苑路、東環路等主要街道確定為避災通道。第48條 城市救災通道是災害發生時與外界的交通聯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災的主要路線,城市救災通道的道路綠地率在30%以上,兩側綠帶寬度在10-25米不

27、等的綠化帶。青年街、企之路、普彤街、鳳凰路、東外環路、G308國道等城市主干道和對外交通干線作為城市的救災通道。第十章 中心城區分期建設規劃第49條 分期建設的原則:1. 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合理確定規劃期限。綠化項目實施的先后順序,依據優先的原則進行安排,即:與市民工作和生活關系密切的工程優先;為后續項目打基礎的工程優先。一般項目則隨城市其它工程建設的進度,同步進行。2. 與城市近期規劃建設項目相配套,使城市發展各個階段都具有相對的合理性,滿足市民的需要。3. 結合城市現狀、經濟水平、開發順序以及發展預測,切合實際的確定近期綠地建設項目。4. 根據遠景發展目標,注重近、遠期結合,保證城市的

28、可持續發展。5. 分期建設應在每年年度計劃中分解下去,落實到每區每街道中。第50條 規劃期限近期:2008-2010年,規劃建成區人口:13萬人遠期:2008-2020年,規劃建成區人口:20萬人第51條 近期建設的目標:創省級園林城市。第52條 近期建設內容:近期建設應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有一定綠化基礎的、用地現狀較為簡單的或者因布局結構或城市建設須快速發展地區的公園和綠地。本規劃提出近期建設的主要方面包括:1. 對現有公園的進一步完善。重點對鳳凰公園、冀南烈士陵園、人民公園進行改擴建,豐富其設施。同時,增設文化公園、兒童公園等專類公園、居住區公園、帶狀公園和街旁綠地。2. 對部分規劃社區公園進

29、行基礎綠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建設先期工作,力爭短期內形成初級規模。3. 增強防護綠地建設,特別是在老城區,結合舊城改造,按照道路綠地設計規范,逐步對未綠化、綠化不達標的道路進行改造。重點建設好主要交通干道、城市出入路口及對城市景觀影響較大的位置,如河流、國道以及一些衛生防護綠地等。4. 城市其它各類用地建設嚴格執行附屬綠地的綠地率規定,結合用地的修建性詳細規劃適當增加面積較大的集中綠地,以便于安排活動場地和設施,加大綠地的使用效率。調整道路附屬綠地的種植結構和樹種,隨城市道路的建設和改造同步完成道路附屬綠地,按照規劃要求保證道路附屬綠地的綠地率。本期任務完成后,南宮市建成區擁有各類綠地456.1

30、8公頃,城市綠地率為32%,各類公園綠地109.75公頃,其中新增公園綠地81.8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可達8.44平方米。第53條 遠期建設內容:1.結合城市建設的發展、工廠外遷和舊城改造,其中新增的森林公園、植物園等專類公園。2.積極進行公園綠地改造、充實和提高,提升綠地的游憩功能。3.根據道路綠帶設計規范等相關規范,在城市用地面積增加的同時,建設高標準的防護綠地,積極改造舊城區道路綠地,縮小其與規范的距離。在城市快速路、鐵路等路旁林帶,在防噪聲、防污染等措施前提下,建設帶狀公園。在局部河岸帶,通過長期人工促進與自然恢復,形成具有濃郁自然特征的水岸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4.在新增城市建設用

31、地上,建設符合標準的附屬綠地。在老城區,結合舊城改造,提高居住區、工業等用地的綠地率,加強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建設,同時進行拆墻建綠工作。5.建設生產綠地,使城市生產綠地的比例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本期任務完成后,南宮市建成區擁有各類綠地793.65公頃,城市綠地率為36.0%,各類公園綠地184.1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可達9.2平方米。第十一章 城市綠線規劃第54條 根據建設部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的規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應當確定城市綠化目標和布局,規定城市各類綠地的控制原則,按照規定標準確定綠化用地面積,分層次合理布局公共綠地,確定防護綠地、大型公共綠地等綠線。第5

32、5條 批準的城市綠線要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綠地、服從城市綠線管理的義務,有監督城市綠線管理、對違反城市綠線管理行為進行檢舉的權利。第56條 城市綠線內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以及批準的規劃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因建設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占用城市綠線內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城市綠線范圍內,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應當限期遷出。第十二章 規劃實施措施第57條 健全法規,依法辦事本規劃申報批準后,應與城市總體規劃配合使用,使之成為城市建設管理的法律依據。同時,編制相應的地方性規章,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于違反規劃

33、,破壞綠地的活動,應給予嚴厲的處罰;對超過規劃標準完成綠化的單位,應給予獎勵。第58條 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建立“綠線”管理制度城市綠線,是指城市各類公園綠地范圍的控制線。嚴格執法的工作應貫穿到城市綠地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的每一個層次。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一經審批,“城市綠線”即具有了法律效力,因此應在城市中逐步劃定綠線范圍,并建議實行“綠色圖章”制度。1. 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建設單位要將綠地設計方案同時報送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只有符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標準,才能在工程規劃設計方案中加蓋“綠化審批專用章”,否則工程項目不得開工。2. 綠化工程竣工后,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要參加驗收,驗收

34、合格后在驗收報告上加蓋“綠化合格專用章”,建設工程方可交付使用。3. 定期對現有建設項目的綠化實施情況進行核查,促使未達標的建設項目切實按標準補綠。4. “城市綠線”一經劃定,即具有永久性,法律性,不得侵占。第59條 多方籌集,確保資金政府投資:政府應本著重視環境建設的精神,逐步加大對城市綠化的投入,并使之穩定在一個與城市建設相適應的水平上。社會集資:提高社會各界對城市綠化的關心,廣泛籌集資金,投入城市綠地的建設,彌補政府對綠化投入的不足。與城市各種開發項目配套的投資:城市各種建設項目的投資中,需包括綠化投資,并要通過法律手段和行政管理的介入保證這些資金真正用于綠化建設。第60條 健全組織,培

35、養人才科技是園林綠化進一步發展的支撐。要充分發揮綠化科研部門的積極性,并借助大專院校的科技力量,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新優品種引進、栽培技術的提高、植物配置、建群結構的科學性、病蟲害防治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使有限的綠地更好的發揮生態效益。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業務再教育,更新專業知識,提高綠地規劃、建設、管理的水平。提高基層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綠地的管理養護工作。第61條 強化宣傳,市民參與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各類新聞媒體和舉辦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對市民進行綠化方面的教育,提高市民環境意識,提高全民的綠化意識,使之能夠自覺保護綠地。開展義務植樹、綠地認養等活動,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城

36、市綠地的建設與管理。并在各類綠地的規劃設計中,注意聽取市民意見,建立市民參與的操作機制。每年每區、每村鎮建設不小于1公頃的開放綠地。第十三章 附則第62條 本規劃文本、圖集、說明書、規劃基礎資料匯編四部分組成。第63條 本規劃經南宮市人民政府批準后,依法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貫徹實施,作為南宮市城市綠地規劃建設的法律依據。第64條 本規劃解釋權屬于南宮市建設局。如因城市建設實踐需要對本規劃內容進行調整或修改,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附表1 南宮市中心城區綠地規劃指標統計表序號類別代 碼類別名稱面積(h)綠地占城市建成區比例(%)人均面積(/人)近期遠期近期遠期近期遠期1G1公園綠地109.75184.

37、127.688.388.449.22G2生產綠地11.4142.290.801.90.882.13G3防護綠地30.8666.52.163.02.3783.34G4附屬綠地301.66500.7421.1022.823.208255G5其他綠地2.500.1700.1980合計456.18793.6531.9136.0835.1039.6備注:近期2010年規劃城市建設用地1429h,規劃人口13萬人; 近期2020年規劃城市建設用地2198h,規劃人口20萬人。附表2 南宮市中心城區規劃公園體系一覽表序號地塊編號名稱面積(h)綠地類型位置備注14-G112-29人民公園11.23區級綜合公園

38、(G112)東進街和富強路交叉口西北角22-G112-14北緯公園12.11區級綜合公園(G112)光明路與北緯街交叉口東南角綜合公園小計23.3432-G121-075.69居住區公園(G121)北緯街和冀南路交叉口東北角42-G121-095.57居住區公園(G121)北緯街和鳳凰路交叉口東北角52-G121-195.38居住區公園(G121)千喜鶴工業園對過62-G121-254.9居住區公園(G122)騰飛路與通達街交叉口西北角74-G121-124.73居住區公園(G121)西廠街與冀南路交叉口東北角84-G121-136.53居住區公園(G121)朝陽街與復興路交叉口西北角94-G

39、121-154.88居住區公園(G121)朝陽街與復興路交叉口西南角居住區公園小計37.62101-G122-072.08小區游園(G122)北緯街與北大街交口東南角111-G122-102.93小區游園(G122)冀南路與北緯街交口東南角121-G122-121.16小區游園(G122)大慶街與育才路東南角132-G122-131.46小區游園(G122)北緯街和光明街交叉口西南角143-G122-081.48小區游園(G122)154-G122-050.56小區游園(G122)青年街與體育路交叉口東北角164-G122-072.27小區游園(G122)青年街與站前街交叉口東北角174-G1

40、22-170.89小區游園(G122)小區游園小計12.83181-G131-08兒童公園6.13專類公園(G133)育才路與北緯街交叉口西南角191-G137-24森林公園14.56專類公園(G133)錦繡街與企之路交叉口西北角201-G133-25植物園6.63專類公園(G133)湖濱路與北緯街交叉口東南角213-G137-04烈士陵園13.35專類公園(G133)勝利街西頭223-G131-05文化公園2.67專類公園(G133)育才路與東進街交叉口西南角專類公園小計57.15231-G14-010.82帶狀公園(G14)企之路與冀南路之間普彤街西側241-G14-021.75帶狀公園(

41、G14)企之路與冀南路之間普彤街西側251-G14-032.54帶狀公園(G14)企之路與冀南路之間普彤街西側261-G14-042.38帶狀公園(G14)企之路與冀南路之間普彤街西側271-G14-051.06帶狀公園(G14)企之路與冀南路之間普彤街西側281-G14-061.07帶狀公園(G14)企之路與冀南路之間普彤街西側291-G14-130.77帶狀公園(G14)北緯街與東進街之企之路兩側301-G14-141.2帶狀公園(G14)北緯街與東進街之企之路兩側311-G14-150.91帶狀公園(G14)北緯街與東進街之企之路兩側321-G14-161.02帶狀公園(G14)北緯街與

42、東進街之企之路兩側331-G14-170.84帶狀公園(G14)北緯街與東進街之企之路兩側342-G14-150.69帶狀公園(G14)復興路與北緯街交叉口西南角352-G14-170.98帶狀公園(G14)復興路與北緯街交叉口東南角362-G14-260.47帶狀公園(G14)鳳凰路與東外環路之間東進街兩側372-G14-270.49帶狀公園(G14)鳳凰路與東外環路之間東進街兩側382-G14-290.99帶狀公園(G14)鳳凰路與東外環路之間東進街兩側392-G14-280.43帶狀公園(G14)402-G14-301.21帶狀公園(G14)鳳凰路與東外環路之間東進街兩側412-G14-

43、311.4帶狀公園(G14)鳳凰路與東外環路之間東進街兩側423-G14-010.42帶狀公園(G14)向堂街與湖濱路交叉口東進街南側433-G14-020.45帶狀公園(G14)向堂街與湖濱路之間東進街南側444-G14-091.9帶狀公園(G14)454-G14-101.42帶狀公園(G14)青年街與富強路交叉口西南角464-G14-111.24帶狀公園(G14)青年街與富強路交叉口西北角474-G14-201.58帶狀公園(G14)邢德路與騰飛路交叉口西北角484-G14-211.47帶狀公園(G14)邢德路與騰飛路交叉口西南角494-G14-2720.8帶狀公園(G14)富強路與復興路

44、之間的學苑路兩側帶狀公園小計50.36501-G15-090.63街旁綠地(15)北大街與北城街交叉口東北角511-G15-110.6街旁綠地(15)冀南路與育才北路之間的北城街南側521-G15-180.35街旁綠地(15)西大街與市場街交叉口東南角531-G15-190.35街旁綠地(15)市場街與東進街交叉口東北角541-G15-200.12街旁綠地(15)文前街與東大街交叉口東南角551-G15-210.11街旁綠地(15)文前街與東大街交叉口東南角561-G15-220.18街旁綠地(15)前街與東進街交叉口東北角571-G15-230.17街旁綠地(15)前街與東進街交叉口東北角5

45、82-G15-020.73街旁綠地(15)鳳凰路與普彤街交叉口592-G15-200.85街旁綠地(15)千喜鶴食品工業園東側603-G15-090.8街旁綠地(15)飛鳳小區西側中學南側613-G15-100.49街旁綠地(15)鳳小區南側624-G15-030.43街旁綠地(15)騰飛路與勝利街交叉口西南角634-G15-060.44街旁綠地(15)復興路與前程街交叉口東南角644-G15-080.38街旁綠地(15)青年街與鳳凰路交口東南角654-G15-141.04街旁綠地(15)復興路與朝陽街交叉口東北角664-G15-170.32街旁綠地(15)學苑路與鳳凰路交叉口街旁綠地小計7.

46、99公園綠地合計181.75附表3 南宮市中心城區規劃生產綠地一覽表序號地塊編號面積(h)綠地類型位 置備 注12-G2-329.32生產綠地(G2)北趙家莊東側23-G2-0713.28生產綠地(G2)鳳崗變電站東北33-G2-151.74生產綠地(G2)供氣調壓門站西北側44-G2-166.47生產綠地(G2)學苑路與鳳凰路交叉口規劃生產綠地合計42.29附表4 南宮市中心城區規劃防護綠地一覽表序號地塊編號面積(h)綠地類型位置備注12-G3-011.85防護綠地(G3)冀南路與東環路之間的普彤街兩側22-G3-030.83防護綠地(G3)32-G3-041.12防護綠地(G3)42-G3

47、-052.63防護綠地(G3)52-G3-060.76防護綠地(G3)62-G3-081.75防護綠地(G3)72-G3-100.83防護綠地(G3)82-G3-110.87防護綠地(G3)92-G3-122.68防護綠地(G3)光明街與騰飛路之間的北城街兩側102-G3-161.9防護綠地(G3)112-G3-182.97防護綠地(G3)122-G3-213.13防護綠地(G3)132-G3-222.68防護綠地(G3)142-G3-230.96防護綠地(G3)152-G3-242.94防護綠地(G3)163-G3-035.57防護綠地(G3)普濟橋的北側河邊173-G3-062.53防護綠

48、地(G3)普濟橋的南側河邊183-G3-081.99防護綠地(G3)軍人水庫四周193-G3-111.76防護綠地(G3)三里莊渠兩側203-G3-121.89防護綠地(G3)213-G3-131.87防護綠地(G3)223-G3-141.19防護綠地(G3)233-G3-160.93防護綠地(G3)244-G3-010.85防護綠地(G3)東環路與東外環路之間東進街南側254-G3-026.13防護綠地(G3)264-G3-041.31防護綠地(G3)交通局料場東西南面274-G3-220.98防護綠地(G3)青年街與學苑路之間的東外環路西側284-G3-230.84防護綠地(G3)294-

49、G3-240.71防護綠地(G3)304-G3-251.33防護綠地(G3)314-G3-266.77防護綠地(G3)324-G3-282防護綠地(G3)防護綠地合計66.55附表5 南宮市中心城區各類用地綠地率規劃指標一覽表序號用地代號用地名稱綠地率(%)備注1R居住用地35舊區改造30%21C公共設施用地其中C1行政辦公用地35C2商業、金融業用地25C3文化娛樂用地35C4體育設施用地35, C5醫療衛生用地40C6教育科研用地35C7文物古跡用地453M工業用地254W倉儲用地205T對外交通用地206S道路廣場用地207U市政公用設施用地358D特殊用地35附表6 道路綠地率規劃指標一覽表序號道路類型板塊類型綠地率1紅線寬度50米三板四帶式30%2紅線寬度4050米三板四帶式25%3紅線寬度3040米三板四帶式20%4紅線寬度30米一版兩帶式20%附表7南宮市城市綠地近期建設一覽表序號地塊編號面積(h)綠地類型位置備注12-G112-0812.11區域性公園(G112)東進街和富強路交叉口西北角24-G112-0111.23區域性公園(G112)光明路與北緯街交叉口東南角31-G122-052.08小區游園(G122)北大街與北緯交叉口東南角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