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獲得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基本任務_第1頁
第八章 獲得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基本任務_第2頁
第八章 獲得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基本任務_第3頁
第八章 獲得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基本任務_第4頁
第八章 獲得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基本任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 獲得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基本任務(一) 練習測試題一 名詞解釋1 真理的客觀性2 真理的兩重性3 謬誤4 價值的本質5 價值原則6 真理原則二 不定項選擇(1)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和規律的( ) 本質認識 深刻認識 內在認識 正確認識(2)相對真理是指( ) 真理是對物質世界的一定領域的正確認識 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一定層次的正確認識 真理的內容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真理包含謬誤(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 ) 人類的社會歷史活動 人類的能動性的活動 人類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人類的精神活動(4)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

2、 ) 人們對每一事物都要細心觀察 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指導 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人們要充分發揮意識能動性(5)人的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 ) 能否滿足人們的需要 能否被大多數人認可 能否付諸實踐 能否在實踐中取得預期效果(6)一棵大樹在木匠眼中是木材,在畫家眼中是色彩與風韻,在植物學家眼中是形態特征,這是因為( ) 人的感覺受理性支配 人的認識具有能動性 認知結構影響感覺活動 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基礎(7)科學家對1994年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象進行了大量的觀察研究和準確的預報,說明( ) 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人類已經可以預測一切天文現象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人類對宇宙的

3、認識是無止境的(8)“不唯上,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說明( ) 書本知識是不重要的 一切從實際出發 上級的指示和決議不能成為行動的依據 沒有直接經驗就沒有發言權(9)從認識發展的規律看,“熟知”與“真知”的關系是( ) 熟知即真知 熟知不等于真知 熟知起源于真知 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10)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說明( ) 革命運動是由革命理論派生的 革命理論是革命運動的基礎 革命理論對革命運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革命運動就不能成功(11)唯心論與不可知論的關系是( ) 唯心論都是不可知論 唯心論有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之分 主觀唯心論是可知論,客觀唯心論是不

4、可知論 客觀唯心論是可知論,主觀唯心論是不可知論(12)認識的起點是感覺,這是( ) 唯物主義的觀點 唯心主義的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唯物論和唯心論都可以承認的觀點(13)對不可知論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 ) 科學知識 豐富的經驗 社會實踐 人類的認識能力(14)判斷對某一事物的認識是否完成的標志是( ) 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豐富真實 感性認識是否上升到理性認識 這一認識是否反復多次 理性認識是否運用于實踐并取得預期效果(15)有科學家認為“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的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說明了( ) 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是

5、唯一存在的世界 現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造物 自在自然的世界正日益轉化為人化的自然 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16)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 ) 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認識產生的基礎是社會實踐 認識是思維對存在無止境的接近 人的認識是曲折反復的過程(17)唯物論和徹底的唯心論的認識論都是( ) 反映論 可知論 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先驗論(18)“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說明精神力量( ) 可以促進物質力量的發展 精神力量是物質力量的源泉 精神力量對社會實踐有巨大的反作用 為群眾掌握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19)“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說明( ) 真理是具體生動的形象 真理的

6、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真理不是抽象不變的公式,有它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真理是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歷史和邏輯的統一(2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明( ) 認識的內容不是來自客觀世界 認識是主觀自生的 認識要受認識主體自身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客觀事物不能自然而然被意識正確反映(2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 ) 審美關系 實踐關系 認識關系 主從關系(22)舊唯物論認識論的根本缺陷是( ) 否認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否認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 否認認識是辯證發展過程 否認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23)假象是( ) 人們認識中發生的錯覺 從正面反映本質的現象 從反面歪曲本質的現象

7、 不表現本質的現象(24)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具有不確定性的含義是( ) 實踐標準是不可靠的 科學理論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除了實踐標準還有其他標準 實踐的歷史局限性決定檢驗理論是一個過程(25)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因為( ) 認識對實踐不起推動作用 實踐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 實踐不斷積累感性材料 實踐鍛煉主體的思維能力(26)割裂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必然導致( ) 唯心主義 教條主義 經驗主義 或“左”或“右”的錯誤(27)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說明( ) 真理被推翻,為謬誤取代 謬誤本身變成了真理 真理超出適用范圍 謬誤是真理的先導(28)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

8、心論認識論的區別是( ) 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 認識發展是辯證的過程 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 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29)發現科學問題必須具備的條件有( ) 掌握和通曉現行的“背景知識” 有懷疑精神和敢于探索的勇氣 善于把握科學發展出現的“新勢頭”抓住機遇 聽從感覺的召喚(30)科學研究要經過( ) 孕育階段 準備階段 明朗階段 驗證階段(31)人類活動的“兩個尺度”是( ) 認識與實踐 真理與謬誤 真理與價值 抽象與具體(32)人們的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 ) 醫生給病人做手術 法官審理案件 農民播種小麥 科學家進行化學實驗(33)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

9、根本原因是( ) 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 正確的科技政策決定的 環境與資源的狀況決定的 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34)“離開革命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不以革命的理論為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說明( ) 要重視實踐對理論的決定作用 要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要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理論(35)從本質上看,認識是( ) 主體心靈的主觀創造 主體心靈對客體的直覺 主體對客體的直接反映 主體對課題的能動反映三 判斷說明1 真理是客觀的,客觀事物就是真理。2 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真理包含謬誤。3 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因此它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4 有用就是真理。(二) 練習

10、測試題參考答案一 名詞解釋題參考答案1 真理的客觀性:真理是標志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哲學范疇,真理是客觀性是指真理的內容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2 真理的兩重性:真理的兩重性是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真理的絕對性是指真理的內容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人類認識能力按其本性和任務看具有至上性,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任何真理都只是對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的一個部分、一個片段的正確反映,因此是具體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事物一定的方面、層次、程度的正確反映,因此是具體的,相對的。3 謬誤: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本質的歪曲的顛倒的反映。4

11、價值的本質:價值的本質是客觀的屬性和功能對主體需要的滿足。5 價值原則:價值原則是指人們在認識和行動中追求價值、注重效益的原則。6 真理原則:真理原則是指人們在認識和行動中追求真理服從真理和堅持真理的原則。二 不定項選擇題參考答案 (1)(2) (3) (4) (5) (6)(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27) (28)(29)(30)(31)(32)(33)(34)(35)三 判斷說明題參考答案:(1) 錯誤。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但是真

12、理是人類的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它的存在形式是主觀的,屬于主觀意識的范疇,是第二性的東西。而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第一性的東西,混淆兩者是錯誤的。(2) 錯誤。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歪曲顛倒的反映,對于確定事物和確定過程來說,真理與謬誤有明確的不容混淆的界限。真理與謬誤的相對性,指的是兩者共存于人類的認識中,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如果離開條件談兩者的轉化,或者把兩者混為一談,就是錯誤的。(3) 錯誤。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品格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但仍然屬于主觀范疇,不具備直接現實性,無法確定認識與客觀現實是否相符合,因此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4) 錯誤。這是實用主義的真理觀。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