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講義_第1頁
A25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講義_第2頁
A25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講義_第3頁
A25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講義_第4頁
A25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課程: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說明:課前自評是測試您對課程主題內容的初期掌握情況,帶著問題參與學習,測試結果不計入考試成績。1. 在職業規劃與管理中,個人應該做的是( ) 回答:正確 A.提供及時考核 B.提供職業發展信息 C.定期檢討 D.溝通公司使命戰略 2.要取得別人的信任,一定不能( ) 回答:正確 A.真誠對待,真實守信 B.慎重許諾 C.堅決不能否定自己 D.健全的人格 3.在職業規劃與管理中,公司應該做的是( ) 回答:正確 A.定期檢討 B.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 C.參與員工職業生涯的討論 D.提供及時考核 4. 第五級經理人的特征是( ) 回答:正確 A.為實現集體目標貢獻個

2、人才智,與團隊成員通力合作 B.組織人力和資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標前進 C.用自己的智慧、知識、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風作出巨大貢獻 D.將個人的謙遜品質和職業化的堅定意志相結合,建立持續的卓越業績 5.在成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中,主觀上已經具備的條件是( ) 回答:正確 A.機會 B.素養 C.背景 D.人際關系 課程提綱第一講 職業生涯與目標1人生的目標2目標與空想的區別3失敗者與圣人的故事4有愿力才會有能力第二講 職業生涯與條件1成功的條件2成功的決定因素是態度3舒適區的形成與啟示第三講 職業生涯與心態(上)1態度決定成敗2觀點與角度(一)第四講 職業生涯與心態(下)1觀點與角度(二)2人的悲觀

3、傾向性3螺旋上升理論第五講 職業生涯規劃與溝通1如何實現有效溝通2沖突管理3管理你的上司第六講 職業生涯與企業(一)1個人生涯規劃與企業的關系2職業生涯發展的線性階段3發展通路管理4企業職業生涯規劃的總體框架第七講 職業生涯與企業(二)1員工職業生涯規劃2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第八講 職業生涯與企業(三)1職業生涯過程分析2職業生涯方向、途徑、規劃管理第九講 職業生涯與企業(四)1職業轉換2員工愿力的驅動模式3第5級經理人體系第十講 職業生涯與企業(五)1個人與企業的關系2發展性工作和維持性工作3職業生涯設計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第1講職業生涯與目標【本講重點】人生的目標目標和人生的關系目標與空想的區

4、別目標設定的程度失敗者和圣人的故事愿力對人生的影響角色轉換之一從“模糊人”變為“清醒人”人生的目標人生的目標盡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它卻是很現實的。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目標,但又不盡相同。因此,幾乎沒有兩個人的人生目標是一模一樣的。Æ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時間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絕對公平的,不論性別、職位、貧富,我們度過的每一年都有365天,一天都有24個小時。不會因為你的職位高、財富多而多分得一點時間。Æ每個人在所擁有的時間里選擇的“事件”,決定了他以后的生活質量。比如,在上學的年齡,您既可以選擇好好學習,也可以選擇逃學。在工作的時候,您既可以選擇認真工作,也

5、可以選擇消極怠工。但是無論您選擇的是什么,這些被選擇的事件都會影響和決定你今后生活的質量。【案例】清華大學食堂里有一個外地來京的務工人員,他除了干好每天十幾個小時切菜的本職工作以外,業余時間全部用來自學英語。別人用于看電影、看電視的時間,他卻用來背誦英語單詞、練習口語。中午吃飯時間,他通常用15分鐘吃飯,將剩下的10多分鐘用來學習,每天僅睡四五個小時覺。最后,他的英語成績居然比本科生都高,而且托福考試分數很高。他雖然現在還在廚房里工作,但是我們可以估計到他今后的生活質量,這個人今后絕對不簡單。目標和人生的關系1.一個例子拿破侖拿破侖曾經有一句名言:“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最后拿

6、破侖不但成為將軍,還成為了元帥,最后還當上了皇帝。可以看出,拿破侖首先有這樣一個目標,所以為他以后目標的實現奠定了一個最根本的基礎。2.另一個相反的例子張無忌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倚天屠龍記里我們可以看到,到了后期張無忌幾乎具備了所有當皇帝的條件,但他最后沒有成為皇帝,而被朱元璋取代了。原因只有一個,張無忌根本沒有想過當皇帝,換句話講,他從來就沒有當皇帝這樣一個人生的目標。目標與空想的區別1.目標與空想真正的人生目標,要秉承“跳一跳,夠得著”原則,同時又要切合實際,而且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這才是最現實的。而空想則是不切實際的,不具備現實性。2.兩個“目標”的現實性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

7、,但每個人的目標都不相同。比如說,有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整天夢想著自己的將來,別墅、洋狗、美女如云、金錢如山。這顯然不是切合實際的目標,只能算是一個空想。這個“目標”顯然沒有“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樣的“目標”現實。【自檢】請您回答下面的問題。認真回想一下你各個時期所定的人生目標,分析一下哪些目標是真正現實的,能夠實現的,哪些目標只是空想?而那些現實的目標又有哪些已經實現了,有哪些沒有實現,沒有實現的原因是什么?_目標設定的程度一些專家作了統計和調研后發現,針對目標設定,世界上有四種人:1.第一種人約3%的人會制定并寫下自己的目標。通常他們會非常認真地制定自己人生的目標,并且把它記

8、錄下來。一段時間以后再做一個反思與檢討,看有沒有實現自己階段性的目標和階段性的工作計劃。2.第二種人約10%的人會認真思考自己的目標。盡管如此,但他們只是在那里想,我要這樣,我要那樣,我還要更好一點,我恐怕還要加強一些學習,我將來怎么樣。但是他沒有一個過程的設計,沒有一個具體的計劃。3.第三種人約60%的人曾經思考過自己的目標。但是他們并不認真,也談不上什么計劃。4.第四種人約27%的人則完全沒有人生的目標。他們過一天算一天,今天吃飽了就不考慮明天,昏昏庸庸地過日子。圖1-1 人對目標的設定有關專家做過統計,第一種人的成功率是最高的,第二種人的成功率也很高,第三種人的成功率很低,第四種人不可能

9、成功,因為他們沒有目標,怎么可能成功呢?失敗者和圣人的故事【案例】有一個人,名字叫失敗,他干什么都不成,從來就沒有成功過。有人就給他提了一個建議,說某某地方有一個圣人,曾經指點過很多人的迷津,使他們從失敗走向成功,你可以去請教他,讓他幫助你成功。于是,失敗找到了這個圣人,向他請教如何走向成功。圣人首先問他究竟想往哪個方向努力,而達至成功呢。失敗就告訴圣人,只要能夠成功,什么方向都無所謂,你給我指點吧。結果這個圣人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你走哪條道都無所謂了,你走吧。當一個人樹立了要想真正達至成功目標的時候,他首先需要去確定一個發展的方向,如果沒有方向,什么方向都無所謂,那他永遠都不會成功。這

10、個道理對于企業也同樣適用,如果我們的企業,發展方向不明確,今天干這個行業,明天轉那個行業,他們自認為這是創新變革。卻有很多企業往往就是在“變革”的過程中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因為他們沒有既定的方向和既定的目標。愿力對人生的影響人是最復雜的,但最復雜的問題往往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詮釋。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其實就管兩件事情,第一是能力,第二是愿力。能力是說你有沒有工作的能力,愿力是說你愿意不愿意工作。在這里我們先講一下愿力,愿力對人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案例】故事一:兩個建筑工人的故事有個人到了一個建筑工地,看見兩個小伙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那里用磚砌墻。他就去問其中的一個小伙子在干嘛,小伙子說我砌磚呢。于是

11、這個人又去問另外的一個小伙子,你干什么呢,這個小伙子說我在蓋全世界最宏偉的一個教堂。十年以后,第一個小伙子還在砌磚頭,而第二個小伙子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建筑大師。故事二:兩個汽車司機的故事某公司曾經請過兩個司機,第一個司機不但能夠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結果做了很多和司機的工作不太相關的事情,可沒有因此而增加他的工資。另外一個司機兢兢業業地開車,但除了開車以外他什么都不管。三年以后,第一個司機升職為行政部經理,而第二個司機仍在開車。角色轉換之一從“模糊人”變為“清醒人”一個年輕人從學校走向社會,第一個角色轉換就是要從一個模糊的人轉變成一個清醒的人。頭腦要清醒,不能昏昏庸庸

12、地過日子,不能稀里糊涂地把時間浪費掉,你選擇的事件影響今后生活的質量,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一個人一定要確立自己不同階段的人生目標,并將這些目標規劃出來,寫出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本講小結】我是誰?我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呢?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講,本講首先指出每一個人為了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任,對社會、對企業負責任,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失去了目標,失去了方向,就很難成功。本講重點闡述了明確人生目標的重要性,區分了目標與空想的區別,通過幾個生動鮮明的小故事,指出每一個人都應該確立自己不同階段的人生目標,然后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才會取得成功。而對一個剛從學校走向社會

13、的年輕人來講,第一個角色轉換就是要從一個“模糊人”轉變為一個“清醒人”。【心得體會】_第2講職業生涯與條件【本講重點】成功的條件和決定要素“舒適區”的形成和啟示角色轉換之二從“被動人”變為“主動人”成功的條件和決定要素1.成功的條件條件的分類我們將成功的條件分成兩類,A類和B類。A類指的是主觀上擁有的條件,B類指主觀上不具備的,而必須要從客觀上去尋求的條件。以找工作為例,A類條件包括學歷、專業、經驗、品德、素質等等,B類條件包括機會、背景、人際關系等等。我們會發現,在所有的條件中,A類條件是居多的,B類條件是大多數人都缺乏的,需要靠自己去尋找。尋找您所欠缺的條件每一個人走向成功,都必須具備很多

14、條件。我們可以將這些條件一一列舉出來,然后考慮一下,我們目前還欠缺哪些條件。一旦這些欠缺的條件被彌補了,我們才更加有可能獲得成功。也就是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需要找出“東風”到底是什么。2.成功的決定因素其實,每一個人在走向人生成功的征程中,大部分條件都已經具備了,但是我們自己從未留意過!人們往往有一種非常悲觀的感覺,總是將我們不成功的原因歸結為條件太差,沒有機會,所以不成功似乎是應該的,是正常的。但是,成功的決定因素不是機會,不是什么客觀條件,而是態度!【自檢】請您回答下面的問題。下面哪一項屬于主觀上不具備,需要從客觀上尋求的成功條件。( B)A專業B機會C經驗D學歷_見參考答案2-1“

15、舒適區”的形成和啟示1.“舒適區”的形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在這個區域里,你會感覺很舒服,但是一旦離開了這個區域就會感覺不舒服。因為舒適區是由你的習慣構成的。有一本書誰動了我的奶酪講得很清楚,小老鼠在原來自己的窩里,覺得很舒服,一旦出去了以后,它感到很彷徨,很無奈,很恐懼,所以它就不愿意出去。這個窩就構成了它的“舒適區”。2.“舒適區”的啟示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舒適區對我們的危害都是非常致命的。我們習慣的思維,習慣的行為構成了我們的舒適區,離開了這個區域,我們就覺得不舒服。要想舒服,你首先得不舒服。同樣的道理,變革創新對于企業來講是不舒服的,努力刻苦地學習對于個人來講也會造成短

16、暫的不舒服。但是,只有開始的“不舒服”,企業、個人才會有可能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功。每一個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規劃中都給自己分階段地設定了一個個新的目標,那么你就需要從目前這個位置走到目標中定下的那個位置,也就是說必須離開你的舒適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到達人生新的目標。圖2-1 “舒適區”的啟示圖角色轉換之二從“被動人”變為“主動人”一個年輕人要想走向社會,需要更換的第二個角色是從一個被動的人轉換成一個主動的人。1.要從改變思維開始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思維所束縛,要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告訴自己正確的觀念。2.擺脫習慣的牽引很多人有許多非常不好的習慣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比方說習慣睡懶覺,習慣說話不算數

17、,習慣跟人吵架,習慣酗酒,習慣賭博。我們被習慣所牽引,習慣是從思維影響行為的,可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會毀掉我們的一生。3.積極、主動、進取我們應該變得積極,變得主動,變得進取,這里面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們要學會做好準備。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本講小結】確定人生目標對取得成功非常重要,但是成功還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每個人走向成功都已經具備了一些條件,但是還有一些條件尚缺乏,只有將欠缺的條件彌補上才可能成功。而且決定成功的根本要素是態度,而不是強調所謂的客觀條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它是由習慣構成的,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并會阻礙我們走向成功。因此,一個年輕人要想走向社會,需要進行第二個角色轉

18、換,即從一個“被動人”變成一個“主動人”,要從改變思維開始,擺脫習慣的牽引,積極、主動、進取地做好準備。因為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心得體會】_第3講職業生涯與心態(上)【本講重點】1態度決定成敗2觀點與角度(一)兩條狗的故事1.第一條狗的故事讀者文摘上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有一個牧場養了一條忠心耿耿的牧羊犬,它每天幫著主人放羊。在一次交通意外中,汽車把它的一條腿撞斷了,截肢后這只牧羊犬只剩下了三條腿。盡管跑起來不是很利索,但它仍學著用三條腿跑路,繼續為它主人服務。“禍不單行”,后來又發生了一次意外,它又被截肢一條腿,最糟糕的是,截掉的兩條腿是一邊的。我們不能想像這樣的狗還能跑,可是它卻干了一件

19、出乎人們意料的事情。它蹭著籬笆的旁邊把自己的前肢和后肢分別伸到籬笆里頭以后,把自己的骨頭給別斷,用它長好以后的斷腿面繼續跑路,為它的主人服務。2.另一條狗的故事還有一條非常優秀的獵狗,這條獵狗遠近聞名,出去逮兔子,一逮一個準。有一天,主人家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主人就跟客人吹牛說:“我這條獵狗出去逮兔子,一逮一個準。”客人不相信。主人就叫人將獵狗帶到了野外,一看前面有野兔,那人就把狗撒出去了。一會兒工夫這條狗就回來了,兔子沒有逮著。主人氣得不得了,說:“貴客臨門,正是你露臉的時候,你怎么掉鏈子了呢?”沒想到這條狗對主人說:“你今天錯怪我了,平時我是餓著肚子去追兔子的,追到兔子才有飯吃,所以我非常

20、認真,趕快追跑。而今天我吃飽了肚子不餓,所以今天我是表演賽。”3.故事的啟示你是在什么樣的心態下工作的呢?是第一條狗的心態,還是第二條狗的心態?是必須成功的心態還是試試看的心態呢?為什么第二條狗的心態改變了以后,結果也改變了呢?我們平時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在講我盡量,我爭取,我試試看,這跟那條獵狗吃飽時候的心態是一模一樣的,像故事中所說的那樣是“表演賽”。所以當我們都在做表演賽的時候,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歸根結底依然是一個心態的問題。觀點與角度(一)1.兩副擔子的故事故事內容假設有一副擔子重50斤,另外有一副擔子重100斤。要你選擇一副擔子向前挑100米,但是挑哪副擔子所給的價格全是100元

21、。這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和真實選擇肯定是挑50斤的。然而,這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一個可怕的陷阱,那就是你埋沒了自己的潛能。因為當你選擇50斤的擔子時,時間一長,別人就會覺得你的能力只有50斤,最后連你自己也都覺得自己的能力不過如此。其結果是使得我們絕大部分的人庸庸碌碌過一生,無法出頭,無法成功。啟示我們絕大多數人自以為聰明,不愿意付出,不肯吃虧,總是斤斤計較,眼睛永遠長在鼻子底下,所以最終不會獲得成功。如果我們選擇了100斤,表面上看是有一點吃虧,但是如果一直這樣做下去,我們既顯示了自己的才能,又展示了自己的潛能。這樣,我們的管理者,我們的同事,企業,社會,就會發現你這個特質,發現你對于工作,對于

22、社會,對于企業的好態度,你才有可能獲得發展的空間。所以越是緩慢的回報往往越是大的回報。2.老人與小鎮的故事故事內容有一個小村鎮,一家門前有棵大樹,樹底下蹲著一個老頭在曬太陽。這時一個外地來的小伙子跟這個老大爺說他想找一份工作,想打聽一下這個地方好不好,人怎么樣,如果好就留下來,不好就再找。這老頭就反問他,原來待的地方好不好。小伙子說,原來待的地方一塌糊涂,男人不是男人,女人不是女人,當官的不像當官的,當兵的不像當兵的,通通都不好,就我一個好人。那個老頭子說,我們這個地方比你那個地方還要糟糕,大家勾心斗角,亂八七糟。小伙子嚇壞了,趕緊跑了。過了兩天又來了一個小伙子,又找這個老大爺問同樣的問題。老

23、大爺又問他,你原來那個地方好不好呢。這小伙子說,我原來那個地方非常好,大家和睦相處,一起做事情,我因為搬家才到這里來,希望找一個跟原來一樣好的地方。這時這老頭就對小伙子說,我們這個地方跟你原來的地方一樣好,大家都平等相處,當官的像當官的,當兵的像當兵的,你留下吧,好好干。啟示好與壞,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社會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在認識一個人前先假設他是壞蛋,設一道屏蔽墻保護自己,表面上看他很聰明,跟每一個人接觸時都保護自己,但是別人也不會真心對你,所以他的一生都不會有很多朋友;另外一種人用自己的真心對待別人,在交往的過程中,做出有效的判斷,哪些人值得交,哪些人不值得交,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己的人際

24、關系網,這才是正確的。3.100單生意的故事故事內容假設某人談了100單生意,但是只有一單做成了,因為這單生意賺了100塊錢。這樣成功率好像只有1%,那么前99單有沒有給他帶來回報呢?是不是前面的99單都白費了?啟示其實這個小故事的道理在于100單生意中只做成1單,表面看起來成功率為1%。在這樣的判斷下我們每一個人受到的打擊是非常大的,總覺得第1單沒掙錢,第2單也失敗了,所以還沒等到第99單談成時,人的信心已經被摧毀了。我們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思維模式下喪失了前進的動力。而正確的理解是成功率為100%,可以理解為每一單生意賺了1塊錢,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去創造更高的成功率。第4講職業生涯

25、與心態(下)【本講重點】1觀點與角度(二)2人的悲觀傾向性3螺旋上升理論觀點與角度(二)西北農村好媳婦的標準與青年男女戀愛,婚后不同時期的不同心態故事內容西北地區婆婆相媳婦,要求媳婦的脖子粗而短,肩膀平而寬,身要長,腰要粗,屁股要大。而我們現代人卻認為女孩子要高高的,脖子細細的,肩膀小小的,腰瘦瘦的才是美的。顯然兩者的審美標準相差極大。男孩和女孩談戀愛的時候,是最糊涂的,認為對方的缺點也是優點,是個性。可一旦結婚了,就發現對方沒有那么多優點,只有無數的缺點。啟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看問題的觀點和角度會不同。我們的心態隨之發生變化,因此認識不同,層次不同,觀點不同,角度不同,你最后得

26、出的結論就完全不一樣。把握人生的機會,克服悲觀性傾向一個人的一生可以用三天去詮釋:昨天,今天,明天。昨天過去了,今天即將過去,最想知道的就是明天。每個人都想知道明天會怎么樣,我們既然不知道明天,可又想知道明天,那么惟一的辦法就是預估。正是由于悲觀性的傾向,會造成我們遇到前途問題時總是去假設前途險阻,這往往會帶給我們非常嚴重的后果。由于悲觀性的傾向,我們總覺得往前走很困難,小心點比較穩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在人生的道路上,越往前走,越容易,越廣闊,如果后退,最終只會無路可走。所以我們要很清醒,要克服自己的悲觀性傾向,遇到未知問題的時候要保持豁達,保持樂觀,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這種心態才是可取

27、的。螺旋上升理論1.漁夫、破船和太陽的故事有一個人看到海邊有一條破船,還有個漁夫在曬太陽。他就跑過去問,你為什么不打魚呢。漁夫說早上打了一船魚,今天夠吃了,所以就不打魚了。這個人就跟他講,你應該再出去打魚,打來的魚賣了錢,你就會攢到一筆錢,就可以買新的漁船,之后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慢慢地,你就會擁有一個船隊,你就不用親自去打魚了。那時你每天就可以看著大海,曬曬太陽,多舒服。結果漁夫說,可是我現在不正在看著大海,曬著太陽嗎?我為什么要轉個圈回來,再來曬太陽呢?2.螺旋上升理論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有一種向上的趨勢,上升到某一個點的時候,會發現好像還是原來的那個點上,但實際上已經和原來不

28、是一個境界了,這種向上的趨勢就像螺旋一樣。如同佛家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第二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最高的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因此,對于一個人來說,如何尋找自己的位置,如何開發自己的潛能,使自己能夠沿著螺旋上升,一步一步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才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KASH)成功需要具備下面四個要素:Æ知識(Knowledge),這是必須要具備的,即專業知識。Æ心態(Attitude),也就是我們前面一直講到的問題,這個非常重要。Æ技巧(Skill),即工作的技巧,為人處事的技巧。Æ習慣(Habit),即養成

29、良好的習慣,克服不好的習慣。圖3-1 成功的四個要素【自檢】請您回答下面的問題。心態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請就你的體會,談一下心態在你的成長歷程中的作用:_角色轉換之三從“消極人”變為“積極人”一個年輕人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角色轉換中的第三個轉換就是要從一個消極的人,變為一個積極的人。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觀點和腳步,克服悲觀,把握機會。把自己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心態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如果你的心態是不正確的,是病態的,你就不可能成功。【本講小結】本講的主要特色是引用了很多案例和小故事。首先通過兩條狗的故事,說明了成功的決定因素是心態。接著又列舉了幾個案例,得出一些啟示:現實生活中很容易判斷的

30、問題,社會實踐中則會出現“盲點”;認識不同,層次不同,觀點不同,角度不同,結論會完全不同;我們要克服心理上的悲觀性傾向,要保持樂觀的精神;螺旋上升理論告訴我們,找準自己的位置,開發自己的潛能才是最重要的。最后,本講歸納出成功的要素是知識、心態、技巧和習慣。作為一個年輕人,需要具備的第三個角色轉換就是要從一個“消極人”轉變為一個“積極人”。【心得體會】_第5講職業生涯與溝通【本講重點】1如何實現有效溝通2沖突管理3管理你的上司什么是溝通1.定義所謂溝通,就是一種信息的傳遞。一般來講,成功的溝通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傳遞,第二個部分是了解。傳遞,即對方接受你所傳遞的信息;了解,即對方理解你所

31、傳遞的信息,產生共鳴。兩個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要缺掉一個,就不是有效的和成功的溝通。2.為什么要溝通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每一個人在群體中生活,在群體中發展,就必須有一種溝通的能力。所以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都與溝通相關。溝通的基本流程發送者通過一個編碼,把信息傳出去,排列這個編碼要有一個渠道,到渠道的另一邊要翻譯成另外的一種編碼,被接受者接受,這樣溝通才能形成一個通路循環。這個過程可能還會產生干擾,但是反饋可以抗干擾。圖4-1 溝通的基本流程圖溝通的風險1.單向溝通的危險舉例某公司早晨上班,發現小王請假沒來。一打聽,A說:“小王病了,好像還挺重的。”再問,B回答說:“小王病重,好像住醫

32、院了。”之后又有人問:“小王怎么沒來?”C說:“小王住進醫院,好像病危了。”再往下問,D說:“小王病危,好像快死了。”而事實上,小王只是打了個噴嚏而已。這樣一個過程,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碰到。這就是單向溝通,信息在傳遞過程中被扭曲,產生了偏差。2.啟示有效的溝通,不但要有向前的渠道,而且要有回來的渠道,形成溝通的回路,才能夠抗干擾。有效的溝通需要具備雙向性、互動性!如何讓別人接受你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自己不想干的事,自己不想擔的責任,就推給別人。這樣做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再要與別人進行有效溝通,讓別人接受你幾乎是不可能的。2.“重視”和“在乎”別人要想讓別人承認你,首先要學

33、會承認別人。人與人的溝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所以如果希望對方接受你,你首先要在乎和重視別人。3.認真傾聽,真誠贊美如何將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和在乎表現出來,如何讓對方知曉這一點,我們首先要做到樂于傾聽別人意見,學會贊美別人。這是我們在行動上首先要表現出來的。4.注重自己的禮貌和儀表如何將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和在乎表現出來,除了行動以外,還要注重自己的禮貌和儀表,良好的儀容和禮貌是表示對對方尊重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讓別人認同你1.設身處地考慮問題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別人才有可能去認同你。我們只有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自己建議的合理性,才能夠獲得別人的支持。2.引導對方說:“是”要想讓對方認同你,就

34、要引導對方,讓對方的意見和你的意見達成一致,讓對方覺得你是對的。3.化己之見變他之欲別人支持你的意見或方案,從某種程度上說,應該是這種方案能夠照顧對方的利益。所以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就要換位思考,考慮對方的利益或需求,來提出自己的意見。【案例】“死魚活魚”的教訓廣東人對吃海鮮非常講究,絕對不吃死魚。某天,一位對魚很內行的人來飯館用餐,點了一條魚。上菜之后,此人一看大怒,氣沖沖地問店長:“你怎么拿條死魚給我吃?”可萬萬沒想到,店長很有禮貌地說:“先生,這條魚都蒸熟了,它還能是活的嗎?”從辯論的角度看,店長說得確實有道理,他確實贏了。但是從做生意的角度看,他卻輸了。這就告訴我們,你如果不從對方的需要和

35、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別人絕對不會認同你。如何讓別人信任你1.“誠、真、信”的處事原則信任一個人,一定是相互之間真誠相待,誠實守信的結果。如果我們希望別人相信我們,那么真誠相待、誠實守信就一定要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2.言必行,行必果,不輕諾信的一個表現就是言必行,行必果。而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很難保證承諾的所有事情都能夠兌現,所以許諾時應該非常慎重,特別是對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在關鍵的事情上。3.過而改之,善莫大焉坦坦蕩蕩承認自己的錯誤,是非常難得的品格。人的本性決定了人是極不愿意否定自己的,所以要別人相信你,除了我們在承諾上要慎言和承諾既出,就要嚴格履行以外,還要看你自己對待錯誤的心態如何。4.坦蕩

36、、健全的人格承諾、真誠和知錯即改等品行,其本質主要取決于你的人格,也就是說健全的人格是贏得別人尊重和信任的根本。沖突管理1.小故事“拾得”故事有一個寺院叫國慶寺,里面曾經出過一個高僧,因為他從小被家人遺棄,后來由廟里撫養成人,故法號“拾得”。有一天,寺院里的寒山和尚問拾得法師一個問題,寒山問:“人家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惡我、罵我、騙我時如何處治乎?”拾得法師云:“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80%的沖突源于誤會;99%的激烈沖突與原事件毫無關系!啟示“宰相肚里能撐船”,一個人的容量有多大,就能夠做多大的事情。如果一個人沒有包容之心,斤斤計較,小肚雞

37、腸,吃不得虧,那他一定不會有很好的前途。2.沖突的來源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沖突的來源主要有以下7個方面:Æ工作內容的分歧Æ資源分配的不均Æ進度計劃的不同Æ成本控制的預算Æ先后次序的排序Æ組織結構的問題Æ個人習慣的差異3.沖突的解決辦法沖突的最好解決辦法是合作協商!以此為出發點,我們一般處理沖突的方法有以下5個:Æ回避或撤退法Æ競爭或逼迫法Æ調停或消除法Æ妥協或讓步法Æ合作協商法【自檢】請您回答下面的問題。我們解決沖突時,最好的辦法是:( )E合作協商法A回避或撤退法

38、 B競爭或逼迫法C調停或消除法 D妥協或讓步法E合作協商法_與上司和下屬友好相處1.香蕉文化一個總經理在門上寫了一個條子:不要隨便把問題帶進我的辦公室。他說如果每一個手下都有問題解決不了,都來找上司,就好像牽了一個猴子,走到上司的辦公室,跟老板說這猴我管不住,你看怎么辦。那么有十個部門,就有十個問題解決不了,等于每人牽一個猴進來,往那兒一撒,十個猴在那兒亂蹦。這個總經理自然不好當,這就是一個大問題。總經理說,不是不能帶問題,而是不能隨便牽猴子,一個人牽一只猴進來,要附帶三根香蕉,猴有了香蕉吃,就老實了,而解決問題的“香蕉”就是“方案”,有了方案,問題也就好辦了,這就叫香蕉文化。也就是說,如果你

39、有問題,可以帶進我的辦公室,不過你要把你的方案和意見講給我聽,然后再詢問我的看法,這就是上下級的關系。2.如何管理你的上司管理你的老板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老板的位置來思考問題。第二,要了解你上司的處境!我們提出的工作方案或計劃,要能夠解決老板現在正面臨的問題。角色轉換之四從“封閉人”變為“開放人”角色轉換的第四種轉換,是從一個封閉的人,變成一個開放的人。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應該增強對溝通的認知。在公司里、在社會上,都要建立雙向的溝通渠道,而不是單向的溝通渠道。另外,要學會與人相處,不但要與你的同事相處,與你的下屬相處,還要學會與你的上司相處,與你的客戶相處,與你的家人、

40、朋友相處,這樣我們的職業生涯才會更廣闊。圖4-2 角色轉換之四【本講小結】本講從什么叫溝通開始講起,人要想在群體中生存,就必須要有溝通的能力。一個成功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互動的,所以應該避免單向的溝通。因為單向的溝通可能會產生沖突,而解決沖突最好的辦法是合作協商。本講列舉了得到別人認同、接受和信任的幾種方式。最后,本講指出人生的第四個角色轉換是從一個“封閉人”變為“開放人”,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學會與別人溝通,學會與人友好相處,不但要與你的下屬相處,還要學會與你的上司相處。【心得體會】_第6講職業生涯與企業(一)【本講重點】1個人生涯規劃與企業的關系2職業生涯發展的線性階段3發展通路管理4企業職業

41、生涯規劃的總體框架職業生涯計劃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原則上可以分為職業的探索期、建立期、中期、晚期和退出期幾個階段。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必然都會經過這樣一些歷程。圖5-1 職業生涯計劃示意圖1.職業探索期在西方,大學生離開校門之前就開始探索社會,比如去麥當勞打工、去大公司實習,所以他們進入社會的適應期很短。這和中國的情形大相徑庭,中國的大學生往往是走向社會之后才開始自己的職業探索期,所以他們的適應期很長,由此產生的斷層使雙方都蒙受損失。2.職業建立期在這一階段,你可以思索、選擇,甚至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但是這個時期不能太長。3.職業中期這一階段事業開始趨于穩定,并且應該非常有計劃地向前發展。這一

42、時期非常關鍵,有時候能上升,有時候也會滑下去,所以要有一個很好的支撐點。4.職業晚期這時要考慮退出的問題,考慮接班人,考慮家庭問題。5.職業退出期要注意的一點是,退出的前提是安全退出,而非狼狽退出。發展通路管理每一個企業和每一個員工,在公司里面,你整個的職業生涯規劃都會遵循上述這樣一個歷程。但是總的路徑有了以后,每個人還會有不同的通路,比方說有些人可以走科研的路,當工程師;有些人適合做操作工;有些人可以做市場營銷等等。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通路,所以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正確的途徑。中國有句老話“學而優則仕”,意思是當官才是惟一的出路。因此很多企業通過晉升職位來勉勵員工。殊不知,有些員工其實只適合做

43、技術人員,根本不適合當管理人員。圖5-2 職業發展通路【案例】案例一:某公司招聘市場行銷人員,有十幾個人前來應聘,大家老老實實坐在那里等著面試。只有一個小伙子不老實,他溜達到前臺,跟接聽電話的女孩套近乎,兩人越聊越高興,結果把招聘的事情給忘了。等到回過神,扭頭一看,別人都應聘完了。正當他著急的時候,主考官出來了,他趕忙說:“先生,我還沒應聘呢,您把我落下了。”出乎意料的,主考官微笑著說:“你還用得著應聘么,三下五除二,你就把我們前臺小姐搞定了。像你這樣的人,天生就是做市場行銷人員的料,要是沒問題,明天過來上班吧。”案例二:某人到一家大公司應聘,去了才發現,他是所有應聘人員中學歷和資歷最差的。他

44、感到很沮喪,覺得根本沒有希望。等輪到他的時候,他走進應聘辦公室,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團廢紙,他就很自然地撿起來,然后才坐到主考官面前,準備應聘。不料,主考官很高興地對他說:“先生,恭喜你,你已經被我們公司錄取了。”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主考官說:“先生,我們的企業文化強調責任和執行力,所以我們招聘時故意扔了一團紙。先前進來的幾個人,沒有一個撿這團紙,只有你做到了。所以我們認為你對公司很有責任感,即使你的學歷和資歷不夠,可你有愿力,只要有了愿力,就很容易彌補能力上的不足。”案例三:某公司招聘一個部門經理,經過幾輪篩選,只剩下三個應聘者來競爭。三人等待應聘時,突然停電了。主考官就說:“等一會才來電

45、,我們不妨活躍一下氣氛,每個人講一個故事,看誰講得好。”其中有一個人說:“主考官,不好意思,我不會講故事,我出去一下。”剩下兩個人中有一個特別高興,因為他特別會講故事,于是他開始在黑暗中講故事,把一屋子的人逗得哈哈大笑。忽然,電燈亮了。大家全看到了講故事的人,他覺得很得意。不料,主考官對他說:“謝謝你剛才的故事,不過我要通知你,你沒有被錄取。”他覺得很奇怪,心想還沒有開始招聘,怎么就把我刷下去了,況且我剛才講的故事很成功啊。主考官告訴他:“這是我們特意安排的測試題,停電的時候,第一個人出去幫我們察看電路去了,而你在這里講故事。我們公司要招聘的是一個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經理,要求有領導和統籌的能力,

46、而不是一個光會練嘴皮子的人。”主考官接著轉向另一個人:“而你只是在那里聽故事,所以你們兩個都沒有被錄取。”職業生涯與繼任計劃企業職業生涯規劃的組成部分1、 員工的職業生涯正常與流程的制定2、 員工職業生涯的總體規劃3、 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4、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5、 員工流動管理圖5-3 職業生涯計劃的制定流程第7講職業生涯與企業(二)【本講重點】1員工職業生涯規劃2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1.員工職業生涯的總體規劃(靠公司)我們每一個企業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或者說HR系統的部門經理,一定要考慮公司能否制定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政策;其次,拿出未來三年對人才的需求計劃;要拿出未來三年職業發展的

47、總預測;還要做出關鍵崗位的繼任計劃。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政策->未來三年對人才的需求->關鍵崗位的繼任計劃->未來三年職業發展的總預測圖5-4 員工職業生涯的總體規劃圖【案例】好利來公司在四五年前只有幾十家門店,這個公司有一個很大的戰略發展規劃。開始實施這一戰略發展規劃之前,好利來公司卻收縮它的門店,首先進行內部管理規劃,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開學校。開辦學校有兩個功能,第一,把現有的餅店烤制師傅和店長輪崗回爐訓練;第二,把有可能當餅店烤制師傅和店長的人,送入學校進行學習和培訓。幾個月之后等開新店的時候,參加學習和培訓結束后的師傅和店長都可以上崗了。有了這樣一個循環,這樣一個公司

48、員工的職業發展政策,未來三年的店長、餅店烤制師傅、財務的需求,就會與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相匹配,而不用擔心人員的多余或者匱乏。2.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員工個人、直接上司和人力資源部門三方面合作。圖5-5 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圖員工:了解公司職業生涯發展政策流程->了解公司職業發展信息->與直接上次討論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計劃->編制匯總個人職業生涯計劃人力資源部門:舉辦職業生涯培訓、提供職業生涯發展咨詢【案例】深圳有一家公司叫深大電話公司,它的人力資源部會定期給員工舉辦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告訴大家公司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是什

49、么,根據這樣的發展,會產生哪些新的職位需求和空缺。這樣,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及時知道公司的空缺職位,就會知道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3.工職業生涯的實施員工職業生涯的實施同樣需要員工、直接上司和人力資源部門來共同完成,如下圖所示:圖5-6員工職業生涯實施流程圖員工:完成個人能完成的發展計劃->在直接上司 的指導下完成個人不能完成的計劃->定期檢查職業發展工作進度->定期跟蹤匯報->年終總結匯報4.員工職業生涯的流動管理一個員工職業生涯的流動管理,同樣涉及到三個領域,即員工、直接的上司和人力資源部門。如下圖所示:圖5-7 員工職業生涯的流動管理流程圖上述流程是一個非常好的機

50、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市場。一個企業內部,肯定會有一定比例的員工不適合他的崗位,而企業通常采取的方法是讓他辭職。其實企業犯了一個錯誤,企業請這個員工的時候,針對的是幾個崗位,而不是一個崗位,同時企業稀缺的崗位也是具有若干個性質的,而不是一個性質的。所以與其辭掉這個人,讓他走向社會重新找工作,還不如讓他在企業內部流動。這樣成本肯定小于重新培養一個新進員工的成本。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圖5-8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圖1.基本條件在這個環節,同樣有三個組成部分:企業、社會、個人。企業要用人所以重視對人的管理。而企業重視人才,需要社會這個大環境的營造。個人呢,則要具備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愿望,

51、只有這樣才可以進行職業生涯的開發和管理。圖5-9 員工職業基本條件分析框架2.職業生涯開發在職業生涯開發中,同樣需要一個程序,如下圖所示。圖5-10員工職業生涯開發流程可以看出這8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比如在企業中,我們不能簡單地做一個人才測評,因為人才測評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不了解測評的目的,不了解公司的需求,絕對不可能做一個很成功的人才測評。在優秀的世界級企業中,企業員工的第一福利是培訓。因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分為兩部分,能力和愿力,所以能力不夠就必須要培訓。人力資源部門會根據每個崗位的具體需求制定一個任職資格條件,然后做一個能力模型,從而發現職位所要求的資格員工是否能符合。而我們現在的企業很多培訓往往是大鍋飯式的培訓,沒有針對具體崗位的需求來進行。3.職業生涯管理職業生涯管理有以下幾個程序,如下圖所示。企業對員工實施培訓和學習計劃之后,就要根據具體崗位的需求進行崗位變動,然后一步一步,做一個全面的評價。圖5-11 員工職業生涯管理流程職業生涯規劃說明與規劃圖1.職業生涯規劃說明個人基本情況主要是個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