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簡介、教案_第1頁
最新《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簡介、教案_第2頁
最新《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簡介、教案_第3頁
最新《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簡介、教案_第4頁
最新《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簡介、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 好資料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編號: 1331050課程名稱 : 統計學總學時數:54實驗或上機學時: 12先修課程:高等數學(微積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基礎、會計學。后續課程: 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學、市場營銷學等。一、說明部分1、 課程性質: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搜集數據,分析數據,以便得出正確認識結論的方法論科學。它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研究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數據,并通過統計所特有的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表明所研究的社會經濟現象的規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展規律在一定時間、地點、

2、條件下的作用,描述社會經濟現象數量之間的聯系關系和變動規律。本課程在非統計專業的本科教學中,一般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安排在第三學期開設。2、教學目標及意義: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統計學的基本原理,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在定性分析基礎上做好定量分析。用統計學的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提高學生們專業的應用技能,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各類問題的實證研究、科學決策和經濟管理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習計量經濟學、國際投資學、市場營銷學等其他分支學科課程奠定基礎。3、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共計8 章:第一章總論 Introduction第二章統計調查Statistical surv

3、eys第三章統計整理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第四章統計指標分析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第五章統計抽樣Sampling第六章統計相關與回歸分析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第七章時間數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第八章統計指數 Index numbers analysis教學要求:考慮到財經類專業把本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開設,本課程的內容既包括統計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會經濟指標核算的基本知識。在各章的教學要求中,有關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統計的基本公式、計算方法及數量分析方法的內容按“了解、掌

4、握和重點掌握及綜合應用”三個層次要求。4、教學重點、難點:請見各章節詳述。5、教學方法與手段: 課堂講授、調查實驗、案例討論及課外調查等。6、教材及主要參考書教材 :1、 【 ISBN 978-7-300-11266-4 】統計學 / 賈俊平等編著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2、 【 ISBN 7-5638-0764-0 】2004.8統計學 / 高嘉英, 馬立平主編 . 2 版 (修訂本). 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主要參考書 :1、 統計學教程盧小廣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62、 統計學賈俊平等編著.3 版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3、 統計學孫允午主編上海財金大學出版社 .20064、現代經濟管理統計方法美W 門登霍爾,J E 雷恩繆斯著王壽安譯 黑龍江人民出版.20025、 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教科書編寫組編統計版 .20006、 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段敏慧編萬國學術版.2000二、正文部分:第一章總 論1、 教學要求:了解統計的科學涵義和統計與統計科學發展的概況,明確認識統計學的學科性質,掌握其方法體系的核心及其在認識論上的意義。了解統計學科的體系,牢固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了解對客觀事物進行統計測定,即量化的程度有層次之分。2、 教學內容:第一節、 統計學的產生與發展知識要點:1、統計實踐的簡史;2、統計學產生與發展

6、簡史;3、統計學各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觀點;4、統計的三種涵義;第二節、 統計學中幾個基本概念知識要點:1、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2、標志與標志表現;3、指標與指標體系;4、變異與變量。教學重點與難點 : 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標志與統計指標。三、本章學時數: 4第二章 統計調查1、 教學要求 :了解統計調查的種類,掌握統計調查組織方式的特點和適用條件。掌握調查方案設計要領,能夠獨立設計調查問卷或調查表,能實際地組織調查工作。更多精品文檔2、 教學內容:第一節、統計調查的種類知識要點:1、全面性調查和非全面性調查2、 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3、 直接觀察法、報告法和采訪法第二節、統計調查方案的內容知識要點

7、:1、調查目的與任務2、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3、調查項目和調查表4、 調查時間和地點5、 調查的組織形式第三節、專門調查與方案設計知識要點:1、統計專門調查2、統計調查問卷的設計教學重點與難點 : 調查方案的主要內容;調查問卷的設計。三、本章學時數: 4第三章 統計整理一、教學要求:能實際地設計統計表和統計圖。了解統計整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統計分組與變量數列編制的原則,二、教學內容:第一節、統計整理的基本概念知識要點:1、統計整理的基本概念2、統計整理的作用3、統計整理的種類第二節、統計分組知識要點:1、什么是統計分組2、統計分組的作用3、統計分組的關鍵4、統計分組體系第三節、次數分布知識要點:

8、1、次數分布的概念2、次數分布的種類3、影響次數分布的要素第四節、統計表與統計圖知識要點:1、統計表的構成2、統計表的種類學習-好資料3、統計圖的種類4、Excel的應用教學重點與難點:統計分組的重要作用;統計分組和變量數列的形式;統計圖的設計與制作。 三、本章學時數:6第四章綜合指標一、教學要求:掌握各類統計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應用原則,能結合實際調查資料計算有關指標和進行初步的分析。深化對標準差應用的認識和抽樣誤差定義公式的了解。二、教學內容:第一節、總量指標知識要點:1、總量指標的概念2、總量指標的作用3、總量指標的分類第二節、相對指標知識要點:1、相對指標的概念2、相對指標的表現3、相對指

9、標的種類 第三節、平均指標 知識要點:1、算術平均數2、調和平均數3、幾何平均數4、中位數與眾數 第四節、標志變異指標知識要點:21、標準差。及其仃數學性質2、標準差仃的應用3、偏度與峰度4、Excel的應用教學重點與難點:總量指標的分類;算術平均數;標準差及其應用。三、本章學時數:6第五章統計抽樣一、教學要求:深刻理解抽樣分布的概念,中心極限定理的意義。牢固掌握均值的分布和成數的分布。掌握不同條件下的均值和成數的區間估計方法。掌握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區間估計的方法。深刻理解假設檢驗的邏輯思想,能區分不同條件選擇檢驗方法。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統計抽樣的意義和作用知識要點:1、統計抽樣的產生

10、2、統計抽樣的特點3、統計抽樣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統計抽樣誤差 知識要點:1、全及指標與樣本指標2、統計抽樣的優良標準3、統計抽樣平均誤差4、統計抽樣的極限誤差第三節、統計抽樣的區間估計知識要點:1、單一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2、兩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第四節、假設檢驗知識要點:1、單一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 2、兩個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第五節、方差分析知識要點1、單因素方差分析2、雙因素方差分析3、Excel的應用教學重點與難點:統計抽樣的理論基礎;統計抽樣平均誤差N ;統計抽樣的極限誤差 ;假設檢驗;方差分析。三、本章學時數:10第六章統計相關與回歸分析一、教學要求了解相關關系,函數關系,因果關系,能

11、根據實際資料進行相關分析。能用實際資料構造一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系統分析,并能用有關統計軟件,借助計算機進行操作。能用實際資料構造多元回歸模型進行系統分析,并能用有關統計軟件借助計算機操作。能對非線性模型進行轉換。二、教學內容:第一節、統計相關的概念 知識要點:1、相關關系及種類2、相關關系的描述3、直線相關關系的測定4、相關系數的檢驗第二節、簡單線性相關 知識要點:1、一元回歸的特點2、一元線性回歸分析3、估計標準誤差第三節、多元回歸分析更多精品文檔學習 好資料知識要點:1、拋物線回歸分析2、指數曲線回歸分析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4、 Excel 的應用教學重點與難點 :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拋物

12、線回歸分析;指數曲線回歸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三、本章學時數: 10第七章 時間數列分析一、教學要求:能夠正確地識別時間數列變量和形態,對實際資料整理和編制適用的時間數列。掌握各種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應用。能用實際資料建立適當的趨勢模型。掌握季節變動、循環變動和剩余變動的測定方法。能初步應用時間數列模型進行外推預測。二、教學內容:第一節、時間數列的概念與種類知識要點:1、時間數列的概念2、時間數列的作用3、時間數列的種類4、時間數列的特征與編制原則第二節、動態分析指標知識要點:1、動態水平指標2、動態速度指標第三節、時間數列的長期趨勢分析知識要點:1、長期趨勢分析方法2、季節變動分析3、循環變動

13、分析5、 Excel 的應用教學重點與難點:序時平均數;平均發展速度;長期趨勢分析;季節指數測定與分析。三、本章學時數:6第八章 統 計 指 數一、教學要求:了解統計指數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掌握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法。掌握平均數指數和平均指標指數的特點和編制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因素分析。擴大經濟指數的知識面,并能運用統計指數分析和解釋社會經濟問題。二、教學內容:第一節、指數的概念和種類知識要點:1、狹義指數與廣義指數2、個體指數與總指數3、數量指標指數與質量指標指數4、綜合指數與平均數指數第二節、綜合指數知識要點:1、綜合指數的特點2、綜合指數的編制3、指數體系分析第三節、平均數指數和總平均

14、數指數知識要點:1、平均數指數的概念2、平均數指數的編制3、平均指標指數的概念4、平均指標指數的編制5、平均指標指數體系教學重點與難點 : 綜合指數的編制與分析;平均數指數的應用;平均指標指數的分析;指 數體系。三、本章學時數: 8附表:各章課時安排:總課時54第一章總論Introduction (4 課時)第二章統計調查Statistical surveys(4 課時)第三章統計整理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 ( 6 課時)第四章統計指標分析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 6 課時)第五章統計抽樣Sampling ( 10課時)第

15、六章統計相關與回歸分析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 10 課時)第七章時間數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 ( 6 課時)第八章統計指數Index numbers analysis ( 8 課時)教研室: 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 執筆人: 凌斌 系主任審核簽名:課程簡介課程名稱:統計學Statistics課程代碼: 1331050學時 / 學分: 54/3要求具備知識和能力: 該課程的開出在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濟數學基礎、基礎會計學課程、計算機基礎等課程之后。在教學上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統計指標的

16、核算;進一步能運用所學的統計理論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并能運用統計方法分析、研究有關經濟問題,為國民經濟的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數字資料,提高學生對社會經濟問題的數量分析能力和經濟管理水平。適應專業:本課程適用于經濟學類、經濟管理類、社會科學類的各專業。課程目的:設置本課程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學習專業統計和計量經濟課程奠定理論和方法基礎;另一方面也為學習財經類專業的后繼課程和進行社會經濟問題研究提供數量分析方法。主要內容:第一章總論Introduction第二章統計調查Statistical surveys第三章統計整理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第四章統計

17、指標分析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第五章統計抽樣Sampling第六章統計相關與回歸分析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第七章時間數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第八章統計指數Index numbers analysis教材和重要參考書:教材 1、 【ISBN 7-5638-0764-0 】統計學 / 高嘉英,馬立平主編 . 2 版(修訂本) .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8教材2、 【ISBN 7-300-05445-5F.1709 】統計學/ 賈俊平,金勇進編著.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普通高

18、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重要參考書:1、 統計學教程盧小廣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現代經濟與管理類規劃教材2、 統計學賈俊平等編著 .3 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 統計學孫允午主編 上海財金大學出版社 .2006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考核方式:N+2 考試說明:三次階段考試分別占總分的 20%、 15%、 15%,計 50%;筆記成績占總分的10%;期終考試占總分的40%;考試方式為開卷。授課手段和教學方法: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并結合案例討論和答疑鞏固和加

19、強課堂教學內容,結合上機實驗課鞏固學生的理論,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課程負責人: 凌斌、本科、講師、 1987 年從事本課程的教學。授課教師: 凌斌、本科、講師、 1987 年從事本課程的教學。更多精品文檔學習-好資料合肥學院200至200學年第 學期統計學 課程教課程編碼:_1331050總學時/周學時:54/ 4開課時間:2012-9-3授課年級、專業、班級:2011級經濟學專業1、2班使用教材:統計學(第四版)賈俊平等 人大版系別/教研室:國家經濟與貿易授課教師:逶端本課程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統計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統計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學會對數據 的搜集、分析,并且能夠

20、總結出正確的結論。能夠用專業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分 析問題、解決問題,完善知識的結構及能力的培養,達到服務社會的要求。本課程教學方法教師講授為主,課堂討論為輔,采用多媒體教學,隨機當堂測驗。設計調查方案、 調查問卷、編寫調查報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方法以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為導向,通過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編寫調查報告的 方法,鍛煉學生的統計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大學生消費市場為平臺,通過 市場定量分析,引導樹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理念;以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為手段, 對安徽省房地產市場進行研究,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教材選用原則和特點:適合財經類專業使用,是國家級規劃教材或現代經濟與管理類規劃教

21、材或高等院 校精品課系列教材。考核方式:三次階段考核,其中大學生消費調查方案(占總分5%),調查問卷(占 總分的5%),調查報告(占總分的10%);統計抽樣考試(占總分的15%);統計 相關與回歸考試(占總分的15%)。課堂筆記(占總分的10%);期末考試(占總分的40%)。教學參考資料1、統計學教程盧小廣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現代經濟與管理類規劃教材2、統計學賈俊平等編著.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3、統計學孫允午主編上海財金大學出版社.2006高等院校精品課系列教材 對教案的分析總結周次第1周授課時間2012-9-3早

22、下名稱第一章總論 Introduction 第T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統計學的基本概念授課 方式理論課教學人心口日時數4子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使學生知道統計學有兩大起源學派; 掌握統計學中總體、總體單位、標志、指標等基本概念;運用數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 重點 難點1、重點:統計學的起源學派及 6對概念;2、難點:統計數據的搜集及利用;3、學生應注意的問題:結合專業使用統計學的數據。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為主,課堂討論為輔。討論 練習 作業考慮如何搜集家鄉的主要經濟指標。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教學后t己教學內 容要點 (可附另 頁)第一章總論 Introduction第T統計學的產生和發

23、展一、統計學的產生記述學派;政治算術學派。二、統計學的發展阿道夫凱特勒(比利時人,1796-1874)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三、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搜集數據,分析數據,以便得出正確認識結論的方 法論科學。統計學是方法論;應用范圍涉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 究對象既可以是確定性的數量特征,又可以是隨機性的數量特征。 第二節統計學的基本概念(The basic concepts of STAT) 一、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units)-統計標志和標志表現(Mark and Mark Expres

24、sion)三、變量匕變異四、統計指標(Statistical Indicator)說明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的概念。可以用數值來表現。指標 的構成要素:例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元。指標名稱:GDP;指標數值:209407;計量單位:億元;時間要素(限 制)2006年;空間限制:我國(不包括港澳臺);計算方法:加總。 五、統計指標體系周次第2周授課時間早 下名稱第一阜 統計調查 Statistical surveys第一F統計調查的種類Types ofstatistical surveys第一節統計調查力案 Statistical survey plans第三節專門調查及問

25、卷設計授課 方式理論課教學,心好時數4子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要求學生掌握統計調查方案的編寫、調查問卷的設計,達到搜集統計 數據的目的。教學 重點 難點1、重點:統計調查方案的編寫。2、難點:統計調查問卷的設計。3、學生應汴意的問題:問卷設計盡量不要分組。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課堂討論。討論 練習 作業以大學生消費調查為題,設計統計調查方案、問卷。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教學后t己教學內 容要點 (可附另 頁)第一阜 統計調查 Statistical surveys第一F統計調查的種類 Types of statistical surveys統計調查的基本概念按照預定的任務,采用科學方法,有計劃、有

26、組 織地向客觀實際搜集各種原始資料的過程。它是統計工作的基礎環節,是統計整理的前提。統計調查的要求:準確、及時、全面、系統。按調查的組織方式分有: 統計報表制度和專門調查。按調查方法分布直接觀察法、報告法、采訪法或訪問法。第二節統計調查方案 Statistical survey plans一、調查 目 的 Survey objectives二、調查對象和單位 Survey objects and survey units二、調查項目和調 查表 Survey items and enumeration formsH、時間和調®法 Survey time and survey metho

27、ds、的組織實施計劃 Plans of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a survey 第專門 W1S 及問卷設計調查問卷是指按詢問提綱及要求選擇填寫答案的調查表,基本結構有 四個部分組成:開頭部分、甄別部分、主體部分、背景部分。周次第3周至第4.5周授課時間早 下名稱第三章統計整理 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第一節統計整理的基本概念第二節統計分組第二節次數分布授課 方式理論課教學 時數6學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正確理解“分組、匯總、編表”的統計整理內容,達到認識次數分布 的要求。教學 重點 難點1、重點:統計分組與次數分布2、難點:次數分

28、布3、學生應注意的問題:統計分組表的繪制。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課堂討論。討論 練習 作業將大學生消費調查問卷進行統計整理。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教學后t己教學內 容要點 (可附另 頁)第三章統計整理 Statistical Date Arrangement第一節統計整理的基本概念一、統計整理的概念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將統計調查所得的原始結果(raw date)加以分組、 匯總、列表的過程。二、統計整理的內容:分組、匯總、編表三、統計整理的作用第二節統計分組一、統計分組的概念(definition):根據統計研究目的與任務,按,定標志區分總體的方法。二、統計分組的作用(purpose):區分現象

29、質的差異(統計分組dategrouping)(一)發現統計資料的特點與規律;(二)將資料劃分為性質不同的各種類型;(三)分析總體中各個組成部分的結構情況;(四)揭示現象間的依存關系。產量與成本三、統計分組的關鍵選擇分組的標志;劃分各組的界限。四、統計分組和體系。第二節次數分布一、次數分布的概念:在統計分組的基礎上,將總體所有單位按各組 歸類整理,形成總體中各個單位數在各組中的分布。各組的總體單位 數叫次數、頻數、權數(權衡輕重的影響)。二、分配數歹1的種類按分組標志不1可口分為品質數列、變量數列;按義量值不1可口分為離 散型數列、連續型數列。前者可編成單項式或者組距式,后者只可以 編成組距式。

30、三、影響次數分布的要素(一)組距與組數(二)組限與組中值第四節統計圖周次第4.5周至第5周授課時間早 下 名稱第四章統計指標分析 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第T總量指標與相對指標第二節平均指標與標志變異指標第三節偏態系數和峰度系數授課 方式理論課S 6學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使學生認識總量指標、能夠計算平均指標、知道偏態與峰度的含義。教學 重點 難點1、重點:算術平均數的計算2、難點:算術平均數的數學性質;偏態與峰度;方差的數學性質3、學生應注意的問題: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及數學性質;方差的計算。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課堂討論,當堂測驗。討論 練習 作業大學生消費的平

31、均水平及偏態與峰度系數的含義。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第四章統計指標分析 Statistical Indicator Analysis第一節總量指標與相對指標一、總量指標的概念(definition):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體規模和水平 的指標。用絕對數表示。二、總量指標作用: The Functions of total amount indicator1、是我們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的起點。2、是管理國民經濟的依據。3、計算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基礎。三、總量指標的種類(Variety(一)、按總量指標反映的時間分:時期總量指標(time period indicator) 時點總量指標(time po

32、int indicator)。(二)、反映總體內容不同分:總體單位總量指標(population size)、總教學內容要點(可附另頁)體標志總量指標(population mark)。四、總量指標的計量單位 Measure Unit of Total Amount Indicator五、相對指標的種類(一)結構相對數(二)比例相對數(三)比較相對數(四)強度相對數structure relative indicator ratio relative indicator comparison relative indicator intensity relative indicator(五)計

33、劃完成相對數 relative quantities of fulfillment of plan 第二節平均指標與標志變異指標一、算術平均數與調和平均數Arithmetical Average and Harmonic Mean二、幾何平均數、眾數、中位數Geometric Mears Mode、Median三、方差和標準差 Variance and Standard Deviation四、是非標志的標準差第三節偏態系數和峰度系數Skewness and Kurtosis周次第6周至第8.5周授課時間早 下 名稱第五章統計抽樣Sampling第T統計抽樣的意義和作用第二節統計抽樣誤差第三節統

34、計抽樣方案的設計第四節統計抽樣的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授課 方式一、*、 一 、一教學理論課(8)、實驗課(2)10學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掌握統計抽樣方法,進行區間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要求能夠 熟練計算運用。教學 重點 難點1、重點:抽樣誤差的計算。2、難點:假設經驗、力差分析。3、學生應注意的問題:多練習比較。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課堂討論,多媒體教學,當堂測驗,提問式教學。討論 練習 作業需要進行大量習題練習(請見課件)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教學后t己教學內 容要點 (可附另 頁)第五章統計抽樣Sampling第T統計抽樣的意義和作用一、什么是統計抽樣二、統計抽樣的特點三、統計抽樣的理論基

35、礎簡 介(一)車比雪夫定理 Chebyshev Theorem(二)止態分布(三)正態分布的派生第二節統計抽樣誤差一、統計抽樣指標二、統計抽樣的方法 三、統計抽樣誤差第二節統計抽樣的參數估計一、單一總體參數的區間 估計(Interval Estimate)二、兩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第四節統計抽樣的假設檢驗(Hypothesis Test一、單一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二、兩個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第五節方差分析一、單因素力差分析二、雙因素力差分析周次第8.5周至第10周授課時間早 下名稱第六章統計相關與回 第T統計相關關系第二節統計回歸分析 第二節曲線回歸與復 第四節長期趨勢分析歸分析 Correla

36、tion and regression,回歸授課 方式理論課(6)、實驗課(2)教學 時數10學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掌握相關系數的計算、回歸方程的擬合知識,達到熟練使用程度。教學 重點難點1、重點:回歸方程的擬合2、難點:回歸方程的擬合3、學生應注意的問題:Excel的使用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課堂討論,多媒體教學,當堂測驗,提問式教學,實驗。討論 練習 作業大量練習(見課件與教材)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教學后t己教學內 容要點 (可附另 頁)第T相關關系的概念一、什么是相關關系。相關關系是相對函數關系而言的變量之間的依仔大系。二、相關關系的種類(一)、從數重變化方向上看;正相關 (positi

37、ve correlation)、負相關(negative correlation)(二)、從規律方向看:直線相關(linear correlation),曲線相關(nonlinear correlation)三、直線相關系數(Correlation Coeficient)的測定第二節F線性回歸分析一、回歸分析的概念:回歸就是變量的數學模型化。二、F線性回歸分析三、F線性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第三節曲線回歸與復回歸一、曲線回歸(一)、拋物線曲線回歸(二)、指數曲線回歸二、復回歸Excel的使用;論文講解。第四節長期趨勢分析一、直線趨勢方程二、拋物線趨勢方程三、季節變動分析周次第11周至第12.5周授

38、課時間早 下 名稱第八章 時間予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第T描述性分析第二節長期趨勢分析Trend Analysis第三節 季節變動分析 The Seasonal Component Analysis授課 方式理論課(6)教學標6學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使學生了解平均發展水平、速度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掌握長期趨勢 模型的建立,認識季節變動對統計分析的影響。教學 重點 難點1、平均發展水平計算2、長期趨勢的分析3、季節變動的測定教學 方法教師講授,課堂討論,多媒體教學,當堂測驗,提問式教學,實驗。討論 練習 作業大量練習(見課件與教材)教研室 主任 審批意見教學后t己教學內

39、容要點 (可附另 頁)第八章 時間予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第T描述性分析一、發展水平指標(一)發展水平與平均發展水平Development Level and AverageDevelopment Level()士均土 11K室 Growth Amount and Average Growth Amount 二、發展速度指標(一)發展速度與平均發展速度Development Rate and Average(一)增長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 Growth Rate and Average第二節長期趨勢分析Trend Analysis長期趨勢Trend季節變動 Seasonal

40、 Fluctuation循劃、義動 Cyclical Fluctuation不規則變動卜regular Variations函數表達式:T=f ( S、C、I )一、移動平均法 Moving Average Method 簡稱 MA二、指數平滑法 Exponential Smoothing三、模型擬合法第二節 季節艾動分析 The Seasonal Component Analysis更多精品文檔周次第13周至第14周授課時間早 下 名稱第八章統計指數 Index numbers analysis第T統計指數的概念第二節綜合指數及指數體系第二節平均數指數及應用第四節平均指標指數授課 方式理論課(6)、實驗課(2)黑8學時教學目 的 和要求掌握綜合指數、平均指標指數的計算,達到認識因素變動分析的目的。教學 重點 難點1、重點:綜合指數、平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