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語法筆記_第1頁
鏡頭的語法筆記_第2頁
鏡頭的語法筆記_第3頁
鏡頭的語法筆記_第4頁
鏡頭的語法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標準的屏幕橫縱比比例:4 :3 、 16 :9寬屏的取景范圍大,屏幕小會造成信息的缺失,畫質變差(類似于放大效果)。同樣的場景,屏幕大,可能由于取景范圍大,而不需要很多鏡頭轉場、剪輯。比如一個寬屏框住兩個對話人物,但是窄屏需要鏡頭的轉場,但是特殊情況下窄屏取兩個人的鏡頭,也可以表現出人物親密的鏡頭語言。三種基本景別九種景別擴展:(觀察者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決定了畫面的景別)全/遠景(extreme/very/medium/long shot) 又被稱為廣角鏡頭(wide shot)更具包容性的鏡頭,包含更多的信息,通常拍攝環境鏡頭l 大遠景(ELS) 通常用于戶外拍攝

2、視角很大,多展現電影空間里的環境 常用于電影開始或者定場鏡頭 用于不需要細節刻畫,只是模糊的輪廓的鏡頭l 全遠景(VLS) 可以在室內或室外拍攝 只要有足夠的高度和寬度 環境仍然占據鏡頭的主要部分,但是對主角的刻畫比大遠景更加細化、清晰l 遠景/廣角(LS/WS) 視角很廣,但是距離很近 人物的頭和腳全部在畫幅內 可以在室內或者室外 可以把觀眾從環境中吸引到人物的身上,但是仍然保留很多環境 不大適合做定場鏡頭 l 中遠景(MLS) 一般切到膝蓋或者腿部 室內或者室外 人物形象、性別、動作等細節清晰可見中景(medium shot) 是最接近人類觀察周圍環境方式的景別。(影響因素:焦距、被攝物體

3、的大小等)l 中景(MS) 一般切到腰部 室內或者室外 人物的發色、視野、服飾等清晰可見 由于畫幅有限,限制了人物的運動/動作,避免出框l 中近景(MCU) 一般下框線切到胸部,而且一定在肘關節上方 多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 電影中最常用的鏡頭特寫(extreme/big/medium/close up)是比較親密的鏡頭,表現的是某些人物、或動作的放大影像,它可以給觀眾提供相當具體的細節信息。l 特寫(CU) 也叫頭像鏡頭(head shot) 下框線多切到下巴和肩之間的任意一處 把鏡頭集中在人臉上 尤其是眼睛和嘴巴 表現微妙的情感l 大特寫(BCU) 人臉占據整個畫面 表現人物的情感/情緒變化

4、如憤怒、多情、開心等l 極特寫(ECU)純細節鏡頭 多表現被攝物體的某一部位,比如手、眼睛、嘴巴、耳朵鏡頭的語法第一章:鏡頭如何取景1 什么是鏡頭?鏡頭是攝影機一次捕捉一個特定動作或者事件的視覺信息的最小單位。每一個鏡頭在它被原始記錄的時候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內行的導演會利用鏡頭和觀眾之間的作用更好地講故事。2 什么是語法?語法指的是控制一部影片里包含的視覺元素的結構和表達方式的那些基本規則。3 影像一詞用來表示那些由單幅畫組成、向我們地眼睛快速展示、顯示出移動效果地任何作品、演出、項目或者節目等4 攝影機一詞代之任何可以記錄影像的設備。5 攝影機畫幅的大小(有效取景范圍),或者說是寬度與高度

5、之間的關系,即寬高比,如4 :3、16 :9等取決于媒介的格式。所有的高清(HD)視頻都是16 :96 寬屏幕解決了小屏幕所帶來原始畫面被切割的問題。第二章:構圖的藝術 7 什么是構圖?簡而言之,構圖是把藝術形象統一安排成固有的“藝術形式”的實踐過程。如何通過鏡頭來展示拍攝者想要傳達的信息,如何在既定的畫幅中安排被攝者,使得被攝主體或信息來填充畫面。這種對被攝物體的巧妙安置有益于強調意圖、提供潛臺詞,使得所呈現的畫面或者鏡頭帶有美、平衡、有序的感覺。8 取景人物的簡單法則頭頂留白:給人物頭頂留太多的空間,會顯得浪費銀幕空間;不能太滿,太滿又給人以壓抑感,而且使得整體構圖格格不入。拍攝方式之主觀

6、VS客觀:主觀性鏡頭即第一人稱視角鏡頭,客觀性鏡頭即第三人稱視角鏡頭。主觀鏡頭,指攝影機的鏡頭代替劇中某一人物的視角進行拍攝的鏡頭。運用主觀鏡頭的目的,往往是讓觀眾直接的感受到劇中人物的活動或內心感情的變化,從而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客觀鏡頭就是以一種客觀的角度進行拍攝的鏡頭,主要將故事內容客觀的呈現在觀眾眼前,代表的是第三者客觀敘事的視角。區分主頭與客觀鏡頭的標準就是,鏡頭內容是否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角;鏡頭所表現的內容代表劇中人物視角即主觀鏡頭,否則即客觀鏡頭視線留白:中心對稱比較穩定,但是太拘謹和呆板九宮格定律:從水平和垂直方向把畫面三等分將被攝主體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宮格”交叉點的位置上。

7、“井”字的四個交叉點就是主體的最佳位置。一般認為,右上方的交叉點最為理想,其次為右下方的交叉點。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構圖格式較為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使主體自然成為視覺中心,具有突出主體,并使畫面趨向均衡的特點。攝影角度:水平和垂直水平拍攝:正面、背面、側面垂直拍攝:俯拍、仰拍、平拍(根據不同的劇情進行選擇)側面和直面攝影機的雙人鏡頭最好選用遠景到中景,但過肩雙人鏡頭最好選擇中近景。第三章構圖進階9 二維空間如何營造三維的感覺?常用的手段有斜線法、前景和后景中的被攝物體,被攝物體的比例、大氣透視、廣角和長焦鏡頭、焦點以及照明。第三維:地平線荷蘭角:把攝影機左右傾斜來制造非水平的地平線效果,造

8、成失衡感。電影空間的深度:前景中景后景 它們和畫幅的邊緣一起形成了寬度、高度、深度,三者的結合有利于營造三維空間感,一幅圖畫里的前景、中景、后景就像圖層一樣。深度線索變焦鏡頭景深:前景、中景、后景 (焦距、光圈、被攝體與鏡頭的距離)焦點變焦、跟焦點鏡頭聚焦的東西就是給觀眾看的最重要的信息把鏡頭從一個主題移向另一個主題是可能的,這種做法被稱為推鏡頭和拉鏡頭,具體取決于鏡頭的調焦環往哪個方向移動以在鏡頭的深度中把鏡頭從一個距離改變到另一個距離。它經常也被稱為移焦。如果你的目標是在鏡頭畫面中保持聚焦在一個運動目標上,就叫跟焦點。色溫單位是K,在開氏溫標中兩種顏色至關重要:微紅和藍色。和其色溫最密切的

9、兩個數字是3200K和5600K,電影照明的燈發出來的通常是3200K,正午日光(從太陽)發出的一般是5600K,開氏度的數字越低(約0-4000),光越紅,越暖;開氏度數值越高(4000-10000以上),光越藍,越冷。第四章:把鏡頭放在一起:預想剪輯的過程180軸線/假想線軸線是影視工作者用以建立畫面空間、形成畫面空間方向感和被表現主題位置關系的基本要素。為了保證被表現物體在影視畫面空間中相對穩定的位置和統一的運動方向,影視工作者應該在軸線的一側區域內設置攝像機機位或安排運動,這就是處理景物關系和鏡頭運動時必須遵守的“軸線原則”。在遵守軸線原則的畫面中,被表現物體的位置關系及運動方向是確定

10、的,是符合觀眾的視覺邏輯的,否則就產生“越軸”現象。“越軸”后所拍攝的畫面中,被攝對象與原先所拍畫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來說,越軸前所拍畫面與越軸后所拍畫面無法進行組接。如果硬行組接的話,就將發生視覺接受上的混亂。30定律30度原則就是拍攝同一個物體時 前后兩個鏡頭的夾角要大于30度 這樣避免了觀眾產生出現了跳切的感覺 不讓觀眾注意到電影的剪輯 保證了電影的連貫性。第五章動態鏡頭:運動中的演員和攝影機1.起幅運動鏡頭開始的場面。要求構圖講究,有適當的長度。一般有表演的場面應使觀眾能看清人物動作,無表演的場面應使觀眾能看清景色。具體長度可根據情節內容或創作意圖而定。由固定畫面轉為移動畫面時要自然流暢。2.落幅運動鏡頭終結的畫面。要求由移動畫面轉為固定畫面時能平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