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作業崗位操作規程_第1頁
小修作業崗位操作規程_第2頁
小修作業崗位操作規程_第3頁
小修作業崗位操作規程_第4頁
小修作業崗位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修井崗位操作規程目錄第一章小修施工現場管理要求1一、施工現場布置11 施工區12 生活區23 停車區2二、施工現場設備、設施31動力設備(設施)32 井控設施63現場用電74消防器材配備8三、施工隊伍及基礎資料管理91 施工隊伍管理92 基礎資料管理10四、風險管理與應急預案101 風險管理102 應急管理11五、井控管理與井控要求111 井控管理112 施工現場應具備的井控條件123 防噴器系統的管理與維護124 井口、防噴器安裝要求135 流程管線連接要求136 內防噴器及配套工具要求137 搶噴作業注意事項14六、職業健康與環境管理141 健康管理142 環境管理15七、危險作業要求1

2、51 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防護要求152 作業許可163 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防護17八、其他有關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17第二章 開工準備操作規程19一、路線勘查操作規程191主要風險提示192作業前準備203作業程序204 注意事項20二、搬遷操作規程211主要風險提示212 作業前準備213 作業程序214 注意事項22三、XJ-250修井機操作規程231主要風險提示242 作業前準備243 作業程序254 潤滑315常見故障及排除317注意事項338冬季使用還應檢查以下項目349引用文件目錄34四、HSJ-6/20型環保裝置維護保養及使用操作規程341主要風險提示3

3、42施工前維護保養準備353工作原理354操作規程355主要技術參數36五、XQ89/3YD型液壓動力鉗技術維修保養規定36動力鉗及其工作系統的維護保養361 動力鉗主體的維護保養362 各潤滑部位的潤滑周期373 動力鉗的保管374 使用操作說明382 動力鉗的故障排除及修理39六、YSGQ-6 型油田施工作業清洗裝置維護保養及操作規程401 主要風險提示402 施工前維護保養準備403 啟動操作414 運行操作415 停用操作426 緊急情況應急預案427 安全注意事項42七、立放BJ一18m井架操作規程431 主要風險提示432 作業前準備433 作業程序434 注意事項45八、BJ18

4、m井架穿大繩操作規程451主要風險提示452 作業前準備453 作業程序464 注意事項47九、校正井架操作規程481主要風險提示482 作業前準備483 作業程序484 注意事項49十、裝拆井口操作規程491主要風險提示492 作業程序493 注意事項50十一、其他開工準備操作規程501主要風險提示502 作業程序503 注意事項52十二、技術、安全交底與開工檢查驗收521主要風險提示522作業前準備52第三章試油(氣)操作規程52一、下起油管(單根)操作規程521主要風險提示522 作業前準備533 作業程序534 注意事項57二、洗井試壓操作規程581主要風險提示582作業前準備583

5、作業程序584 注意事項60三、配合常規電纜射孔操作規程601主要風險提示602 作業程序603 注意事項61四、抽汲操作規程611主要風險提示612作業前準備613 作業程序624 注意事項66五、放噴操作規程661主要風險提示662 作業前準備663 作業程序674 注意事項69六、交井操作規程701主要風險提示702 作業前準備703 作業程序704 注意事項70第四章小修操作規程70一、擺驢頭操作規程711主要風險提示712作業前準備713 作業程序714 注意事項72二、檢泵井洗井操作規程731主要風險提示732 作業前準備733 作業程序744 注意事項74三、起下抽油桿操作規程7

6、51主要風險提示752 作業前準備753 作業程序764 注意事項78四、起下泵掛管柱(單根)操作規程791主要風險提示792 作業前準備803 作業程序804 注意事項81五、試抽操作規程821主要風險提示822 作業程序823 注意事項83六、交井操作規程831主要風險提示842 作業前準備843 作業程序844 注意事項84第五章 其他作業操作規程84一、起下油管(立柱)操作規程841主要風險提示842 作業前準備853 作業程序854 注意事項88二、下封隔器管柱操作規程891主要風險提示892 作業前準備893 作業程序894 注意事項90三、沖砂操作規程901主要風險提示902 作

7、業程序903 注意事項91四、打撈落物、解卡操作規程911主要風險提示922 作業程序923 注意事項93五 拆裝拉力表操作規程931 主要風險提示932 作業準備933 作業操作934 注意事項94六、拆裝螺桿泵驅動裝置操作規程941 主要風險提示942 作業準備943 作業程序944 注意事項95七 更換閘門操作規程951 主要風險提示952 作業準備953 作業操作954 注意事項96八 刺洗管桿操作規程961 主要風險提示962 作業準備963 作業操作964 注意事項96九 拆裝井下工具操作規程961 主要風險提示972 作業準備973 作業操作974 作業事項97十 處理大繩跳槽操

8、作規程971 主要風險提示972 作業準備973 作業操作984 注意事項98十一 液壓油管鉗操作規程981 主要風險提示982 作業準備983 作業操作98作業小修崗位操作規程第一章 小修施工現場管理要求一、 施工現場布置施工現場要劃分出施工區,如有職工駐地時還要劃分出生活區和停車區。1 施工區1.1 施工區用醒目的安全警示帶進行圈閉,留有出入口,入口處設置“施工區”、“進入施工區須知”、“施工現場、閑人免進、注意安全、嚴禁煙火”等標識,并根據風向及井場擺放情況設置“緊急集合點”標識。此外根據隊伍狀況,可以設置“施工隊伍簡介”和“井場平面圖”牌。1.2 井場平整、清潔,無積水、無油污;應設有

9、工業垃圾桶,井場廢棄物應放置在垃圾桶內并定期進行回收處理。1.3 鍋爐房、值班房、工具房、距井口不應小于30m,鍋爐房處于井口盛行風向的上風側。鍋爐房與值班房應分開放置,其距離應大于4m或按照作業隊的實際要求擺放。1.4 蓄水池就位在距井口30m以外便于車輛通行處,并做到水平放置排列成行,井場受限時,盡可能遠離井口。1.5 污油回收裝置就位在井口上風頭15m附近。 1.6 排液用的儲液罐應放置在距井口25m以外,條件受限時距離不應小于10m。1.7 油管橋搭在距井口2m處,油管橋不少于3道,高度不得低于0.3m,橋下墊好專用防污物品,鋪墊面積不小于12m×12m。油管每10根一組排放

10、整齊,油管懸空端長度不得大于1.5m。1.8 抽油桿橋搭在距井口2m處,桿橋不少于4道,高度不得低于0.5m,橋下墊好專用防污物品,鋪墊面積不小于10m×10m。油管每10根一組排放整齊,油管懸空端長度不得大于1.0m。滑道應平直順暢,周圍無障礙物。 1.9 所有設備(設施)要求避開高壓線路,根據井場實際情況并考慮風向合理擺放。 1.10 設置風向標或風向袋,標桿立在前繃繩地錨附近(設置在現場易看到的地方)且高度不小于2m。 1.11 井場明顯要害部位設置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包括:a) 必須戴安全帽 b) 必須系安全帶 c) 禁止煙火 d) 當心觸電 e) 當心機械傷人 f) 當心

11、墜落 g) 當心落物”h) 當心井噴 i) 當心環境污染 j) 高壓施工區 (需要高壓施工時)k) 高壓危險 1.12 井口及周圍安全通道暢通,設置“逃生路線”標識。1.13 通井機、作業機油底殼、油箱下面鋪墊防污染物品。1.14 抽汲時鋼絲繩下面要鋪墊防污染物品,寬度不小于通井機的寬度。 1.15 儲液計量罐擺放平穩、擺齊,閥門便于開關且朝同一方向,外表清潔,下墊防污染物品,管線及儲液計量罐無跑、冒、滴、漏現象。 1.16 洗井及壓井用的進、出口罐及管線分開,應為兩個不同方向。 1.17 若井場有泥漿坑時,應確保泥漿坑內液體不外溢,周圍用警示帶圈閉(有警示標志)。 1.18 設備、管線、儲液

12、罐、油罐無跑、冒、滴、漏現象,設備定期保養,衛生清潔。 1.19 作業時應防止污染,施工后的廢液應進罐車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應防止井筒溢流污染環境,可距井口5m以外挖一個溢流池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溢流池應采取防滲措施。1.20 施工結束后,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恢復地貌。2 生活區2.1 設置“生活區”標識牌 2.2 職工住房(宿營房、廚房、生活水罐等)根據井場條件并考慮風向擺放整齊,擺放位置應在施工現場30m以外,且與計量罐不應在同一側。2.3 生活區應清潔衛生,有垃圾桶并定期進行回收處理。 2.4 生活水罐清潔油罐蓋,飲用水符合要求,生活水儲量滿足需要,罐體、管線、閘門不滲不漏,冬季要有防

13、凍措施。2.5 廚房、餐廳清潔衛生,生熟食品分開存放、分案制作,食物無腐爛變質。2.6 廚師應取得健康合格證并持證上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套袖、圍裙。 2.7 燃氣系統安裝規范,氣瓶距爐灶和熱源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液化氣管線兩端分別用專用卡子卡固,固定好管線,管線及氣罐應避開電氣設備及熱源。2.8 所用電氣設備接線規范、狀態良好、按規定接地,漏電保護器靈敏有效。2.9 廚房內的消防器材做到“三定一掛”管理。2.10 職工住房整潔、物品擺放整齊。3 停車區3.1 設置“停車區”標識牌。3.2 非施工車輛在停車區內整齊停放。二、施工現場設備、設施1動力設備(設施) 11動力設備運轉良好,及時進行

14、清潔、潤滑、防腐、調整、緊固,應清潔見本色,運轉記錄齊全、準確;動力設備滿足施工需要,可選擇配備修井機、通井機、BJ-18m井架等。12修井機應同時配備電子式或機械式天車防碰裝置,通井機配備電子式天車防碰裝置,須完好有效;防碰距離應大于4m(依據QSY 1124.3-2007石油企業現場安全檢查規范第3部分:修井作業),條件受限時防碰距離不小于2.5m(依據SY 5727-2007井下作業安全規程)。13修井機必須停放在地基平整堅實處,千斤支座穩固,輪胎用4塊掩木掩實。J一250以上修井機應使用船型底座,天車平臺上有紅色警示燈,井架最高點有避雷針并有效接地。14立好后的修井機井架應:各支腿背帽

15、鎖緊到位,防護裝置齊全可靠;井架上下體鎖塊(鎖銷)及井架各連接部位的鎖銷安裝到位,固定可靠,護正器工作正確,基礎受力均勻,車身調整到水平。15修井機剎車及輔助剎車系統靈敏有效,剎把有防滑鏈或棘爪鎖定裝置,快繩頭用專用繩卡卡固、固定牢靠,鋼絲繩排列整齊。當游車在最低位時,對于帶繩槽的滾筒,滾筒上余繩不少于15圈,且不多于l排;對于不帶繩槽的滾筒,滾筒上余繩不少于一排。16修井機死繩固定器固定牢固、工作可靠,余繩加防滑短節并用2個配套繩卡(或合格的專用方卡)卡牢,防滑短節或方卡最近端與壓板要有5cm左右的間隙。17修井機兩側平臺及護欄齊全,開口處加裝防護鏈,梯子完好、穩固,符合安全要求。18通井機

16、剎車靈敏有效,剎把有棘爪鎖緊裝置;活繩頭打圈并用配套繩卡固定牢靠,鋼絲繩排列整齊;在起下和抽汲等作業時,通井機履帶應墊高1020cm,其千斤腿必須放下并用專用銷子穿好;起下作業時,通井機距井口不得少于5m,當游車在最低位時,滾筒上余繩不少于9圈;抽汲作業時,通井機應停在井架高度以外3m處,當下入最深時,滾筒上余繩須不少于25圈。19井架地基平整堅實,井架符合標準要求,完好無損,不得有缺損、雞胸、駝背、變形等;井架立好后,天車、游動滑車、井口應在同一垂直線上,井架的傾斜度不超過3.5度。110井架及二層臺上不允許擺放和懸掛與生產無關的物品,井架梯子齊全、緊固、完好,二層臺及護欄安裝到位,安全銷固

17、定可靠,斗繩受力均勻。111有二層臺時,應按要求設有逃生裝置,逃生裝置須安全可靠,逃生繃繩上端應固定在便于逃生處,地面固定端的逃生繃繩與地面夾角應小于30度(或根據逃生器使用說明使用),中間無打結,著陸點應設緩沖沙堆(沙坑)或緩沖墊。112井架天車定期進行檢修和保養,滑輪轉動靈活;井架天車有防跳槽裝置、安全操作平臺及護欄,防跳槽裝置和安全操作平臺及其護欄要齊全、穩固、無變形。113井架上必須安裝速差防墜器,速差防墜器固定在井架天車護欄牢固處,用引繩引下固定在井架底部方便摘取處,速差防墜器應高掛低用。114安全帶護肩及兜腿應齊全,高空作業所用工具應拴牢保險繩。115井架各股繃繩須按井架規范要求選

18、用,無打結、銹蝕、夾扁等缺陷,受力均勻,垂度符合各井架的使用說明,每捻距繃繩不超過6根斷絲,或每捻距內單股繩中發現有3根斷絲以上,或端部連接部分的繩股溝內發現有2根斷絲以上時,不應再使用此繃繩。繃繩端連接處應使用雞心環,繃繩的每端應使用4個配套繩卡分別卡固。當使用修井機時,承載繃繩兩端各用4個配套繩卡卡固。116使用修井機時,井架地錨(繃繩坑)布置尺寸。 機型ABCD80t27±327±327±327±35023±323±323±323±340t以下12.512.51010注:因生產廠家和型號不同,修井機井架地錨(

19、繃繩坑)布置尺寸應根據該產品說明書執行。117使用BJ一18型井架時,井架底座地腳螺栓及大腿銷子、墊片齊全,井架符合標準要求,有編號(以下數據依據SY 5727-2007(井下作業安全規程)。當井深在3500m以下時,地錨中心至井口距離和開襠數據如下。BJ18型井架。 前:1822m;開襠:1620m 后:1820m;開襠:1016m 2022m;開襠:1418m118 井架地錨應為開口掛耳螺旋地錨,禁止使用掛環地錨,地錨掛耳開口朝向井井架方向,穿入地錨掛耳中的螺桿直徑應在30mm以上,掛耳螺栓兩端帶齊并上緊螺母(或在掛耳螺栓一端安裝墊圈,用開口銷進行鎖固)。地錨不得打在虛土或水坑中,避開管溝

20、、水坑、泥漿池等處,應打在堅實的地面上,地錨樁露出地面約l0cm。地錨應使用長度不小于1.8m。如條件受限,不宜鉆地錨時,應根據負荷使用滿足承載要求的鋼筋混凝土基墩。119 花籃螺栓掛環牢固、無損傷和變形,有調節余地。調整完畢后,在花籃螺栓上涂抹黃油并采取防塵措施,防止花籃螺栓生銹。120 鋼絲繩的繩端用繩卡卡固時,應使用與鋼絲繩配套的同規格繩卡,卡距為鋼絲自徑的68倍,繩卡鞍座扣在主繩上,U形螺栓扣在輔繩上,上緊程度以輔繩變形1/3為準。121 液壓動力鉗完好。有完好的防護擋板;高低速擋靈敏,擋桿齊全,轉動穩定清潔密封,鉗牙不破損且固定牢靠;保險銷子及固定螺栓齊全,液壓動力鉗的尾繩銷軸應使用

21、開口銷鎖住。122 懸吊液壓鉗鋼絲繩直徑不小于9.5mm,若使用大于XQll4/6YB型的液壓鉗,懸吊液壓鉗鋼絲繩直徑不小于12.5mm,兩端各用3個配套繩卡卡固;液壓動力鉗的尾繩應使用不小于12.5mm的鋼絲繩,兩端各用3個配套繩卡卡牢。123 維修液壓動力鉗或更換鉗牙時,必須切斷動力源。124 修井機小絞車應設施齊全(防跳桿齊全),操作靈活,剎車可靠;小絞車鋼絲繩應排齊,鋼絲繩不得有嚴重磨損、銹蝕、擠壓、彎曲、打結和變形,斷絲不得超標;小絞車鉤子應采用防脫落安全吊鉤。當使用修井機時,可用小絞車鋼絲繩懸吊液壓鉗。125 當使用BJ-18型井架時,應使用雙自鎖升降器、鋼絲繩,并通過滑輪懸吊液壓

22、鉗,滑輪應卡牢,滿足負荷要求。126 對于BJ-18井架,死繩走井架腹內,死繩頭用不小于5個配套繩卡卡固,固結后要有1m以上的余長。底繩用豬蹄扣兜繞于井架雙腿上,并用5-6個配套繩卡卡固。保險繩直徑與提升大繩直徑相同,繩環直徑小于1m,以施工時繩環不吃負荷為限,并用4個配套繩卡卡固。127 指重表或拉力表應固定在不妨礙作業機司機視線的位置,定期校驗并有有效檢驗標識,確保靈敏、準確,表面清潔完好。128 井架、天車、游動滑車及吊環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探傷檢修和保養,滑輪轉動靈活,護罩完好、刷漆(黃底黑斜杠或紅色),并定期加注黃油;大鉤轉動靈活,彈簧、保險銷完好,吊耳螺栓標準緊固;吊環無損傷、無變形并

23、等長,符合設計噸位。129 提升大繩符合使用要求,不得有嚴重磨損、銹蝕、擠壓、彎曲、打結和變形等缺陷,當每捻距中發現有隨機分布的6根斷絲、或每捻距的一股中發現有3根斷絲時,不應再使用此大繩。130 所用吊卡噸位符合要求,與油管規范相符,不得有嚴重磨損、損傷,吊卡手柄或活門操縱靈活且固定牢靠,使用防跳吊卡銷子,防跳吊卡銷子應與吊卡匹配、完好,特殊作業時必須栓有保險繩。131 抽油桿吊鉤符合要求,保險銷靈活好用,繩套用鋼絲繩直徑不小于15.5mm,且不小于2圈,用配套繩卡卡牢;所用抽油桿吊卡應與抽油桿規范相符,無損傷,鎖舌彈出靈活、有效。1.32 操作箱各操作閥靈活好用,手柄齊全;操作手柄、手輪、

24、按鈕處等應有鮮明的永久性標識,標明其用途和操作方法。1.33 修井機、通井機等的儀表盤上各種儀表(油壓、氣壓、油溫、水溫、電流、電壓、頻率等)齊全、靈敏準確,指示正常,有標識,不滲漏。1.34 配電柜固定牢靠,各控制開關要有標識,接地良好。1.35 機具設備安全防護設施、裝置齊全完好;設備傳動、運動部件(皮帶、鏈條、風扇、齒輪、軸等)應安裝防護罩(網)。 1.36 修井機滾筒前應有腳踏板,須穩固且不能有直徑50mm以上的孔和裂縫;通井機滾筒下側應有擋泥板并固定牢固;操作室玻璃齊全并有良好的視線。1.37 剎車系統應靈活好用,剎車氣壓不應小于0.6MPa;剎車后,剎把與鉆臺面(或修井機操作臺平面

25、)成40度50度夾角。l.38 剎車鋼圈及兩端連接處完好,無變形,無裂紋;剎車帶、墊圈及開口銷相匹配,齊全牢靠,剎帶無變形、無裂紋,剎車片不應磨損到固定螺栓上平面,其固定螺栓及彈簧齊全、無損壞剎帶頂絲完好,平衡梁調節符合要求;剎車連桿各連接處銷子、開口銷齊全。1.39 滾筒護罩齊全無變形,安裝固定牢靠,滾筒衛生清潔,無雜物。1.40 洗壓井管線及流程管線采用鋼制硬管線,每隔1015m用地錨或基墩進行固定。管線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轉彎時,轉彎處要用鍛造鋼制彎頭,出口及轉彎處前后均須固定,出口不應使用活動彎頭或軟管線。1.41沖砂、鉆磨時,進口水龍帶、彎頭應采取防脫、防擺、防落措施,出口管線應固定。1

26、.42 修井機、通井機排氣系統具有完好的防火裝置,進入施工區或易燃易爆危險區的所有車輛應帶有防火帽。1.43井口應有操作臺,操作臺應齊全、穩固、防滑,面積滿足施工需要,不少于四塊。操作臺高度超過1.2m時應安裝上下梯子及護欄,梯子與地面夾角小大于45度,應固定牢靠。1.44 操作臺清潔,周圍安全通道暢通。1.45井口工具齊全完好、擺放整齊,靈活好用無卡滯。1.46 冬季施工,所用設備有冬防保溫措施。1.47 地面設備發生泄漏動力油時,應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嚴重漏油時,應停機整改。1.48 當試油(氣)和小修使用鉆井泵、鉆臺和轉盤時,可參照大修崗位操作規程相關部分。2 井控設施2.1 作業隊應執行

27、作業工程設計中有關井控設備安裝、管理要求及井控措施。2.2 按設計要求,選擇配備有試壓合格證的井口、防噴器、油管旋塞等;起下抽油桿時,還應配備抽油桿防噴器。2.3 井口應備有能連接井內管柱的相應規格型號的旋塞閥及相應的防噴短節和變扣接頭,旋塞閥開關靈活并處于開啟狀態。2.4 防噴設備和工具應配備齊全、靈活好用、擺放整齊、清潔見本色,放置在井口附近而又不妨礙施工作業和逃生路線。2.5 防噴器安裝牢固,固定螺栓齊全、上緊、無滲漏,與井口、天車保持垂直;防噴器安裝完畢后按設計要求試壓合格。選擇合適的自封與防噴器配套使用,使用前檢查自封芯子、自封壓蓋是否完好,必須使用專用螺栓。2.6 閘板防噴器應裝齊

28、手動操作桿,井口各閥門開關狀態正確;防噴器手動鎖緊裝置的操縱桿及手輪應與井架平行,并標明開關狀態。2.7 使用壓井管匯和節流管匯時,各閥門靈活好用,開關狀態正確,處于工作工況,做好狀態標識;連接法蘭螺栓齊全、緊固無松動。壓井管匯和節流管匯應安裝在鉆臺或操作臺以外,并擺放平整,加以固定;其管線、閥門、法蘭等配件的額定工作壓力應與防噴器的額定工作壓力相匹配。2.8 使用液壓防噴器時,液壓防噴器液控油路進出口一側面向井架,防噴器液控油路的進出口與遠程控制臺控制開關的進出口應一致;防噴器液壓管線應采取防碾壓保護措施。遠程控制臺應安裝在井架大門(修井機井口一側)的側前方、距井口不少于25m的專用活動房內

29、,并在周圍保持2m以上的行人通道。設備運轉正常,液壓管線連接緊固。電源開關處于接通狀態,電控箱旋鈕在自動位。遠程控制臺壓力表顯示符合要求(供油壓力:儲能器17.521MPa,管匯壓力表10.5MPa,環型防噴器10.5MPa,閘板防噴器10.5MPa)。儀表、調壓閥靈敏好用,手柄標識清楚,遠程控制臺房內安裝防爆燈。2.9 遠程控制臺電源應從發電房內或集中控制房內用專線引出,并單獨設置控制開關(依據SYT 52252005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技術規程),遠程控制臺應安裝接地線。2.10 套管一側的放噴引流管線接出井口30m以遠(條件受限時至少10m以遠),高壓油氣井放噴管線

30、接出井口50m以遠,在距井口3m以遠裝放噴閥門(常開),壓力表接在井口與放噴閥門之間,出口裝120度鋼制硬彎頭,出口朝下,用通徑不小于50mm的鋼制管線連接,固定牢固,以便必要時作為應急搶險用壓井管線。2.11 修井機或通井機氣路暢通,氣開關和喇叭正常。2.12 用于含硫化氫油氣井的防噴裝置應符合SYT 66102005含硫化氫油氣井井下作業推薦作法的規定。3現場用電31施工區 除井架自帶照明系統外,井場照明一律采用安全電壓。安全電壓照明裝置(變電柜)應單獨接地,當放在室外時,應有支座等防雨措施,離地高度不小于35cm。 3.l.2 井場移動照明電壓應為安全電壓,移動照明線路應采用無接頭的橡套

31、電纜線。 井架上、循環罐(儲液罐)處以及距井口30m以內的照明燈、開關及其他電氣設備必須防爆并固定好(懸掛的照明燈應安裝好保險鏈),照明設施齊全完好、滿足夜間施工需要。 井場配電線路應采用橡套軟電纜;井場內線路應以設備作參照物保持平行或垂直;井架線路走向正規,不漏電。 井架上的照明燈與井場照明燈開關應分別設置,井口照明燈不應少于4個。 施工井場及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應使用防爆照明燈或防爆手電筒。32 生活區 生活區總閘固定牢靠,防雨,進出線接線正規。 室外線路布置整齊,如使用單相線時,兩根線間應分開,距離不小于15cm。 室內接線正規,無亂拉亂接現象,漏電保護開關齊全完好、動作靈敏、安全有效。 廚

32、房的電器設備接線正規,防護沒施齊全,漏電保護開關齊全完好、動作靈敏、安全有效。3.3 相關要求3.3.l 線路布置整齊、合理,三相均衡不超載,所用電線無老化,須連接牢固、絕緣、無裸露。 非安全電壓的低壓線路在井場應架空1.5m以上,跨越道路時采用橡膠護板,護板齊全完好,嚴禁線路拖地或泡在水中;架空的線路應盡量避免接頭,其接頭要有可靠的絕緣且不能直接受力以防拉脫。 值班房、電動機、配電箱等井場其他電氣設備應安裝接地線。房屋接地電阻不大于10,電氣設備接地電阻不大于4。 各種配電裝置必須安裝正規,緊固牢靠,完好無損。 需室外控制的電氣設備應采用室外控制箱,箱體距井口距離不小20m,離地高度不小于3

33、5cm;室外配電箱應采取防雨、防漏電措施。石油企業現場安全檢查規范第3部分:修井作業)。 配電箱內的開關、電器應安裝牢固,連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接頭不能裸露和松動,閘刀齊全,熔斷絲要符合標準。 配電箱的進出線不應承受外力,不應與金屬斷口和腐蝕介質接觸。 配電箱應由專人操作,操作人員應掌握安全用電基本常識,能進行停送電操作,具備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配電箱操作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 a)使用前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裝置 b)用電設備檢修或停用時應拉閘斷電并掛停用牌。 c)及時檢查井場的電器設備、線路和配電箱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d)搬遷或移動用電設備時,應先切斷電源。 e)配電箱清潔、干燥。

34、進戶電線必須有絕緣管或使用專用接頭,設防雨彎。 電暖器接線正確,固定可靠,前方、上方敞開,0.5m范圍內無易燃物。 室內接線及電氣設備接線正規,禁止私拉亂接電線和使用電爐,室內照明不應使用大于100W的燈具。 所有手提電動工具應采用帶有保護心線的橡皮套軟電纜作為電源線,電源線不得有破損或龜裂,中間不得有接頭,電源線與設備之間的防IL拉脫的緊固裝置應保持完好,并裝設漏電保護開關。 使用電纜絞盤(線磙子)時,要有漏電保護器且靈敏有效。 發現地面設備漏電或檢修電氣設備時,應斷開電源開關,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通電,嚴禁帶電作業。 嚴禁將供電線路直接掛在設備、井架、繃繩、罐等金屬物體上。 當漏電保護器跳閘

35、或熔斷絲熔斷時嚴禁強行合閘,應及時查明原因。 所有的電導體都應視為通電狀態。 只有合格的受過培訓的持證人員才允許修理或者安裝電氣設備。 每次裝配完畢,由持證電工(人員)檢查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4消防器材配備41 小修井場:MFTZL8kg手提干粉粉滅火器4個、消防鉤2把、消防斧l把、消防鍬4把、消防桶4只。(依據SYT 5225-2005石油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技術規程)42 值班房:MFZL4kg手提干粉滅火器2個。43 修井機車上配備MFZL4kg手提干粉滅火器1個。44 井口:消防砂(土)2m3以上。 45 消防器材配備齊全,不得挪作他用,做到“三定一掛”管理,每季度檢

36、查一次,及時填寫記錄卡片。三、施工隊伍及基礎資料管理1 施工隊伍管理 1.1 施工隊伍應具有相應資質,各項基礎資料齊全。1.2 施工隊設立HSE領導小組,作業隊隊長為HSE小組長,副隊長、指導員、安全員(隊HSE監督員)、技術員、各作業班長為成員。隊長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1.3 作業隊應制定年度培訓(學習)計劃,其內容包括:崗位職責、應知應會內容、安全知識、硫化氫與一氧化碳防護知識、規章制度、應急知識、技術標準、操作規程等。 1.4 施工現場應設置專(兼)職HSE監督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檢查。 1.5 上崗人員持有效的“HSE培訓證”,按工種要求持有效的“井控證”、“特種設備操作證”、“司

37、索證”、“登高作業證”,炊事人員持“健康證”,施工作業人員須經消防安全培訓后方可上崗。 1.6 作業工人員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1.7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做到“三不傷害”確保安全生產。 1.8 對新上崗人員,必須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和“三級安全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1.9 在本生產經營單位內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人員,應當重新接受大隊(站)、小隊(車間)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1.10 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者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應當對有關從業人員重新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 1.11 生產經營單位的特

38、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離開特種作業崗位達半年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1.12 所有上崗人員應熟練掌握相關的崗位職責、崗位應知應會內容、崗位操作規程、應急處置程序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操作規程。 1.13 遵守國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嚴格按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及有關規定施工。1.14 所有上崗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l.14.1 嚴禁特種作業時,無有效操作證人員上崗作業。 嚴禁違反操作規程操作。 嚴禁無票證從事危險作業。 嚴禁脫崗、睡崗和酒后上崗。

39、嚴禁違反規定運輸易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險化學品。 嚴禁違章指揮、強令他人違章作業。 嚴禁在易燃易爆場所吸煙或違章使用明火。 嚴禁不按規定駕車。 嚴禁不按規定穿(佩)戴、使用勞動防保用品。 嚴禁運行帶有事故隱患的設備、設施。2 基礎資料管理2.1 施工現場應建立崗位責任制、巡回檢查制、交接班制、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制、崗位操作規程、HSE管理、井控管理、應急管理、測量設備管理等制度。 2.2 施工現場應有地質設計、工程設計、施工設計、 HSE“兩書一表”、應急預案、標準規程等。 2.3 施工現場應建立并保持隊和班組HSE活動記錄(隊活動記錄應每月1次,班組活動記錄每周1次)、交底記錄、培訓記錄、班報表

40、、油管(桿)記錄、應急演練記錄、井控管理臺賬、檢查記錄設備運轉記錄、隱患排查記錄、領導承包檢查記錄、違章記分記錄等。2.4 施工現場應有井深結構圖、危險點源圖、巡回檢查圖。四、風險管理與應急預案1 風險管理1.1 在施工前對項目進行主要風險提示與危害因素辨識,針對本項目主要風險及新增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削減和控制措施并落實到崗位,由崗位人員實施。 1.2 帶班班長負責召開班前、班后安全會,應根據當班工作存在的風險、危害及其防范措施進行安全講話。各崗人員按HSE現場檢查表要求,進行巡回檢查,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并填寫相關記錄。 1.3 應加強崗位巡回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崗位人員應立即整改,班長對整改

41、結果進行確認,不能立即整改的應向隊長匯報,隊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整改;作業隊在自已組織的自查中發現的問題,由隊長安排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整改,整改完畢后隊長進行整改效果確認:對上級有關部門查出安全隱患,由隊干部組織有關人員立即整改或按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按有關程序和要求,由相關人員跟蹤驗證并及時反饋,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隱患,在整改期間,組織制定監控措施,必要時制定應急處置程序,并組織好實施工作。1.4 施工現場進行交叉作業時,隊干部應在現場指揮;在交叉配合作業前,由主作業方組織召開安全會議,交叉配合各方將施工中存在的風險、危害及其防護措施、應急程序對當班員工進行交底;發生緊急情況時,由主作業

42、方干部統一指揮,各方應聽從指揮。2 應急管理 2.1 施工現場應制定井噴、火災爆炸、人員中毒、人員傷害、環境污染等突發性事故應急預案。 2.2 應急預案應規定突發事故的報警程序及事故上報時限,明確各崗位職責、任務分工和應急程序,規定事故處置后的恢復程序。 2.3 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設備和物資的規格和數量,施工現場應按要求配置足量的應急設備、設施及物品。 2.4 發生突發事件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2.5 突發事件處理完畢后,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預防措施。 2.6 對從事現場施工的人員以及相關協作施工人員應進行應急培訓,并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2.7 作業隊應組織全隊職工進行井

43、控演練、防火演練、人員傷害急救等演練,在含硫化氫地區作業還應進行防硫化氫演練。 2.8 應定期對應急預案的實施進行總結和完善。 2.9 各類應急設施(裝置、物資)等齊全、完好、有效。2.10 施工現場應配備急救醫藥箱一個,醫藥箱內至少配備消毒藥水、創可貼、包扎紗布、消炎藥、夾板、止瀉藥等,并根據區域和季節變化配備相應的急救藥品。五、井控管理與井控要求1 井控管理1.1 作業隊應成立井控管理小組,明確各崗位職責,定期召開井控分析會。 1.2 作業隊正副隊長、技術員、正副班長或正副作業機司機、資料員或井架工、專(兼)職安全員應經過井控培訓,并持證上崗(依據Q、SY1124.32007石油企業現場安

44、全檢查規范第3部分:修井作業)。l.3 在井下作業的地質設計、工程設計和施工設計中,必須有相應的井控要求或明確的井控設計;向全隊職工進行交底。 1.4 現場必須按設計規定配備合格的井控裝置及配件,做到能隨時搶裝到位,控制井口。 1.5 井控裝備、放噴管線、節流及壓井管匯必須符合使用規定,應安裝固定、試壓合格。 1.6 建立開工前井控驗收制度,對高危地區、氣井、高溫高壓井、含有毒有害氣體井、射孔(補孔)井、酸化壓裂井等,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1.7 在作業過程中,應有專人觀察井口,以便及時發現溢流。 1.8 嚴禁將防噴器當作采油樹使用,如有油管傳輸射孔、排液、求產等工況,必須安裝采油樹。 1

45、.9 在不連續作業時,必須關閉井控裝置:起下管柱作業停等期間,井口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1.10 嚴禁在未全開閘板防噴器的情況下進行起下管柱作業。 1.11 嚴禁帶壓拆卸防噴器、旋塞、井口,拆井口后應及時安裝防噴器。 1.12 液壓防噴器的控制手柄應有標示,不準隨意板動。 1.13 不得使用環型防噴器長時間關井,非特殊情況不能用來封閉空井。 1.14 當油管掛坐入大四通后,應將頂絲全部頂緊。 1.15 雙閥門采油樹在正常情況下應使用外側閥門;有兩個總閥門時先用上閥門。 1.16 對高壓油氣井和出砂井不得用閥門控制放噴,須用針型閥或油嘴放噴。 1.17 節流壓井管匯的閥門要開關靈活,有開關標示。

46、1.18 井場擺放、設備設施安裝及配備應符合標準要求,做好防火防爆等工作。 1.19 含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作業,應嚴格執行相關標準,配備齊全防護用品。 1.20 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井噴應急預案。 1.21 井噴失控是井下作業中性質嚴重、損失巨大的災難性事故,一旦發現井噴預兆,應立即實施搶噴作業,控制事態發展,避免井噴失控、著火、爆炸等事故的發生。1.22 具體防噴工作依據集團公司有關井控規定及各油田的井控實施細則執行。2 施工現場應具備的井控條件 2.1 按設計要求,選用具有資質廠家生產的有試壓合格證的防噴器、采油樹或采氣樹。 2.2 配備具有試壓合格證的旋塞等內防噴工具。 2.3 起

47、下抽油桿時,配備抽油桿防噴裝置。 2.4 按設計要求安裝節流管匯、壓井管匯及相匹配的閥門。 2.5 井控裝置、變徑法蘭、高壓防噴管的壓力等級應大于生產時預計的最高關井壓力,按試壓規定試壓合格。 2.6 壓井管匯、節流管匯及閥門等的壓力級別和組合形式,要與防噴器相匹配。 2.7 新井(老井新層補孔)、高壓井、氣井、含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井、大修井、壓裂、酸化措施井的施工必須安裝防噴器,選擇安裝節流、壓井管匯、放噴管線等井控裝置;所有井施工必須具有防噴措施。2.8 含硫地區井控裝備選用的材質應符合有關要求。3 防噴器系統的管理與維護 3.1 由具有資質的井控車間負責井控裝備和井控工具的站內試壓、維

48、修、檢驗及現場技術服務,所有井控裝備都要建檔并出具合格證。 3.2 現場使用時,每天由專人負責檢查保養,有試壓合格證在現場,保證井控裝備處于完好狀態。 3.3 閘板芯子與井內管柱匹配;防噴器法蘭與采油(氣)樹四通法蘭匹配。 3.4 防噴器現場安裝完畢后應按規定試壓,試壓時使用試壓膠塞(或替代工具)。 3.5 配防噴器護板。 3.6 液壓遠控臺在斷電狀況下,儲能器保持正常工作壓力,手動系統完好并能關閉防噴器。 3.7 使用鉆臺作業時,將鎖緊裝置配延長桿至鉆臺以外操作。3.8 防噴器扳手、旋塞扳手齊全。4 井口、防噴器安裝要求4.1 鋼圈、鋼圈槽完好、匹配, 套管短節底法蘭、四通法蘭、防噴器法蘭安

49、裝連接到位,螺栓齊全、上平、對角上緊;各控制閥門、壓力表應靈活可靠。4.2 防噴器控制系統安裝在井口側前方25m以外,按要求連接,保證靈活好用。 4.3 防噴器組安裝后,按規定用試壓膠塞(或替代工具)對井口防噴器組整體試壓至井控設計中要求的壓力值。原則上環形防噴器(封鉆具)試壓到額定工作壓力的80,閘板防噴器、壓井、節流管匯試壓至額定工作壓力。4.4 兩套或兩套以上防噴器組安裝后,應使用4條繃繩對角繃緊固定。5 流程管線連接要求 5.1 側鉆、加深鉆井時,安裝全套壓井、節流管匯。大修作業時,按設計要求選擇安裝壓井、節流管匯或管線。 5.2 高壓油氣井(含硫化氫井)、探井在試油(氣)時按設計要求

50、安裝流程。 5.3 套管一側的放噴引流管線接出井口30m以遠(條件受限時至少10m以遠),高壓油氣井放噴管線接出井口50m以遠,在距井口3m以遠裝放噴閥門(常開),壓力表接在井口與放噴閥門之問,出口裝120°鋼制硬彎頭,出口朝下,用通徑不小于50mm的鋼制管線連接,固定牢固。 5.4 流程管線每隔1015m用地錨或基墩進行固定;管線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轉彎時,轉彎處要用鍛造鋼制彎頭,出口及轉彎處前后均固定。5.5 節流管匯應安裝在當地季風的下風方向:壓井管匯、壓井管線應安裝在當地季風的上風方向。6 內防噴器及配套工具要求 6.l 現場備有試壓合格的旋塞閥,旋塞閥常開,內腔涂黃油保養;備好

51、各種變扣,確保旋塞閥與井內管柱扣型匹配。 6.2 宜備有備用閥門總成,與旋塞閥扣型匹配,作為備用。備有壓力表、拷克各2個。 6.3 油管掛清潔,密封件完好,涂黃油保養,避免損壞油管掛的密封件。 6.4 旋塞閥架空或豎立擺放在井口附近易取位置。6.5 旋寨閥扳手,防噴器扳手、頂絲扳手等專業及常用工具,擺放在井口附近易取的固定位置。7 搶噴作業注意事項 7.1 搶噴作業人員組成:以班組為主,其他人員共同協作,按不同工況進行。 7.2 發現溢流后要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報警信號為一聲長鳴笛(1530s),關井信號為兩聲短鳴笛(2s),解除信號為三聲短鳴笛,必要時還可采取手勢、喊叫等其他輔助報警方式 7.

52、3 聽到報警信號后,各崗位人員應急速到位,檢查待命工況,其他人員到緊急集合點待命。 7.4 在使用多套防噴器組合時,盡量使用手勢,以準確傳達信息。 7.5 關井時,要按正確的關井方法及時關井或裝好井口,其關井最高壓力不得超過井控裝備額定工作壓力與套管實際允許的抗內壓強度兩者中的最小值。 7.6 根據井內管柱情況,應采取防止管柱上頂措施。 7.7 當含有硫化氫時,應按有關應急程序執行。 7.8 在有可燃氣體溢出的情況下進行生產作業和緊急處理,工作人員應身穿防靜電工作服,并采取防止工具摩擦和撞擊產生火花的措施。 7.9 施工現場應考慮應急供電問題,設置應急電源和應急防爆照明設施。 7.10 一旦發

53、生井噴失控,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搶險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負責現場施工指揮。同時配合地方政府緊急疏散井場附近的群眾,防止發生人員傷亡。7.1l 在施工過程中遇有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溢出等緊急情況已經嚴重危及安全生產,需要棄井或點火時,由作業現場建設方代表或委托人決定(中油安2008129號),點火時要考慮可燃氣體的爆炸極限。六、職業健康與環境管理1 健康管理1.1 作業工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1.2 生活飲用水水罐應清潔,罐蓋應密封,生活飲用水符合要求。 1.3 配備冰箱時,其儲存的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食品無變質。 1.4 廚師應取得健康合格證并持證上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袖套、圍裙。 1.5 操作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