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設計標準(2017年)_第1頁
智能化設計標準(2017年)_第2頁
智能化設計標準(2017年)_第3頁
智能化設計標準(2017年)_第4頁
智能化設計標準(2017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智能設計標準(2017版)(一) 弱電中心機房及電信間(二) 小區通信管道(三) 智能化中心機房(四) 智能化系統配置標準(五) 視頻安防監控(六) 出入口控制(七) 電子巡查(八) 周界報警(九) 停車場管理(十) 智能家居(十一) 室內報警(十二) 背景音樂及廣播(十三) 信息發布專心-專注-專業1. 弱電中心機房、電信間1.1. 住宅小區應設置弱電中心機房,機房最小凈寬不宜小于3m,其面積應滿足不少于三家運營商的接入要求,參照以下標準設計:住宅小區戶數弱電中心機房面積(mm2)1000戶以下2010013000戶3030016000戶406001戶以上501.2

2、. 中心機房應優先考慮設置在地下一層,也可設置在首層。不應與變配電室、水泵房、水池相鄰,不應設在衛生間、廚房等易積水的房間的正下方。1.3. 每一幢高層住宅應設置電信間,多層、小高層住宅宜每個配線區(100戶以內)設置一個電信間。電信間宜設置在地下一層、夾層或首層。2. 小區通信管道2.1. 小區地下通信線路應優先采用在地下室內沿橋架敷設,無地下室連通時道應埋設在綠化帶、人行道內,管頂至路面的最小埋深,應符合下表要求:類別人行道及綠化帶下車行道下塑料管0.60.8無縫鋼管0.50.62.2. 小區地下通信管道應采用塑料管PVC管,穿越車行道段應采用鋼管。管道的孔數、管材、管徑,按下表選擇。區間

3、管材管徑(mm)數量進出中心機房的管道塑料管110912小區主干道塑料管11068小區支線管道塑料管110262.3. 建筑的進樓管應采用熱鍍鋅鋼管,其數量、管徑,按下表確定:建筑類型管孔數管徑多層345030層以下高層住宅4650或8030層以下高層住宅4680或100別墅34502.4. 當弱電中心機房、電信間設在地下室時,引到電信間的線路應優先考慮在地下室沿橋架敷設,室外管道孔數應減少或不設。2.5. 人(手)孔井規格,按下表選型:管道管孔數人(手)孔井規格(長*寬*高mm)備注24600*600*800手孔(進樓用)46800*800*1000手孔681000*1000*1000人孔9

4、121500*1200*1200人孔2.6. 豎井內橋架、孔板空洞尺寸,按下表確定:總層數樓層橋架尺寸 (寬*高)mm樓板空洞尺寸 (寬*高)mm11111100*100200*200181218200*100300*20030111300*100400*2001220200*100300*2002130100*100200*20030以上111400*100500*2001218300*100400*2001930200*100300*20030100*100200*2003. 智能化中心機房3.1. 智能化中心機房應兼做消防控制室,應布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凈寬不應小于3.5m,其面積不宜小

5、于20m2。3.2. 裝修要求:應裝設防靜電地板。3.3. 機房內應設置空調設施,且應具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風環境。溫度宜為17-27,相對濕度宜為30%65%,照明應200Lx。3.4. 機房設備布置應符合“強弱電分排布放、系統設備各自集中、同類型機架集中”的原則。3.5. 機房內應根據系統要求配置相應的UPS電源。3.6. 機房布線應符合以下要求:1) 管線宜敷設在吊頂內、地板下或墻內,并應采用金屬管、槽防護;2) 監控中心設置在地下室時,管線引入時應做防水處理;3) 金屬護套電纜引入監控中心前,應先作接地處理后引入;4) 各種金屬線纜由室外進入機房須根據要求設置防雷保護;5) 監控中心的線纜

6、應系統配線整齊,線端應壓接線號標識;6) 機房內宜設置接地匯流環或匯集排,接地匯流環或匯集排應采用-25*5熱鍍鋅扁鋼或銅導線,其截面積應35mm2。4. 智能化系統,宜參照以下配置設計 檔次低檔中檔高檔語音電話網絡寬帶有線電視背景音樂及廣播-O信息發布-O視頻監控可視對講門禁停車場管理室內報警OO電子巡查O周界報警-O智能家居-O注:表示應該設置,-表示不設置,O表示選擇安裝5. 視頻監控5.1. 視頻監控系統應采用數字式監控系統,系統圖像質量和技術指標,應符合下列規定:1) 圖像質量可按五級損傷制評定,圖像質量不應低于4分;2) 峰值信噪比(PSNR)不應低于32dB;3) 圖像畫面的灰度

7、應8級;4) 視音頻記錄失步應1s。5) 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應按其清晰度由低到高分為A、B、C三級,相應的系統清晰度要求如下: 中低檔小區應達到A級標準:系統水平分辨力應400 TVL; 中高檔小區應達到B級標準:系統水平分辨力應600 TVL; 高檔小區應達到C級標準:系統水平分辨力應800 TVL。6) 視頻報警聯動響應時間應4s。5.2. 系統結構及傳輸1) 中低端小區采用數字光端機傳輸網絡,高檔小區采用交換機傳輸網絡。2) 交換機傳輸型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網絡,交換層不應超過三級;不應采用桌面型網絡交換設備。一級交換機每個接入端口帶寬應100M,宜不超過24個接入端口,宜具有 2個1

8、000M以太網端口;二級交換機每個接入端口帶寬應1000M。3) 網絡型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帶寬設計應能滿足前端設備接入監控中心、用戶終端接入監控中心的帶寬要求并留有余量。所有傳輸節點實用帶寬應傳輸帶寬的45%。4) 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遠程傳輸的圖像質量應不低于D1,單路圖像占用IP有線網絡的帶寬應不低于2M。5.3. 攝像機,按以下標準設置: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低檔中檔高檔備注1小區周界-O固定焦距攝像機2小區出入口固定焦距攝像機3地下停車庫出入口攝像機朝向車庫內4地下車庫主要通道-O5地面車輛集中停放區-O避免背光安裝6主要道路交叉路口避免背光安裝7小區主要通道-O避免背光安裝8小區

9、兒童活動場所9小區游泳池10住宅樓出入口攝像機朝向住宅11電梯轎廂安裝在轎廂門側頂部12地下室單元入口-013監控中心注:表示應該設置,-表示不設置,O表示選擇安裝5.4. 攝像機技術參數配置要求:1) 低端樓盤選用A級攝像機:分辨率(像素)704576(或40萬像素);監視水平分辨力480 TVL(F=1.2、視頻幀速25幀/s);信噪比48dB;圖像延時250毫秒。2) 中檔樓盤選用B級攝像機:分辨率(像素)1280720(或100萬像素);監視水平、垂直分辨力均650 TVL(F=1.2、視頻幀速25幀/s);信噪比50dB;圖像延時800毫秒。3) 高檔樓盤選用C級攝像機:分辨率(像素

10、)19201080(或200萬像素);監視水平、垂直分辨力均900 TVL(F=1.2、視頻幀速25幀/s);信噪比52dB;圖像延時800毫秒。4) 攝像機應根據樓盤檔次及安裝區域選配以下功能及接口:音頻輸入輸出接口、報警輸入接口、報警聯動接口、網絡接口、數字視頻接口、模擬音頻接口、接插件BNC或RCA、模擬視頻接口。5.5. 應根據安全管理要求、系統規模、網絡狀況,選擇采用磁盤陣列、網絡視頻錄像、數字錄像等設備,低檔小區視頻存儲時間不少于15天,中高檔小區視頻存儲時間不少于30天。5.6. 觀察者與顯示終屏之間的距離宜為整個顯示屏墻高度的36倍;顯示終端的配置數量應滿足現場監視用攝像機數量

11、和管理使用的要求。顯示設備配置數量,按以下配置設計:序號攝像機數量多畫面巡視顯示屏切換顯示屏合計顯示屏116112232123348134464145580257696268711227981282810916039171019231018112243111912256312205.7. 視頻監控系統功能要求1) 系統應有保證信息安全的身份認證和2級或以上的權限管理設定模式。2) 應能對系統設備、網絡進行管理,收集、監測網絡內設備的運行情況;應能實現所有設備時鐘同步。3) 系統的日志應包括運行日志和操作日志;應具有支持日志信息查詢和報表制作等功能。4) 應能通過手動或編程實現圖像切換功能,圖像

12、信號應能在指定的顯示設備上進行固定顯示或時序顯示。5) 應具有對存儲系統配置參數、系統管理日志、用戶管理數據、報警文件等重要信息的自動備份功能;并應支持與對應圖像數據的同步更新。6) 宜具有固定攝像機監視角度異常變化報警功能。7) 宜具有報警聯動功能,自動將對應圖像切換到顯示屏。8) 應提供RS232及RS485數據通道,可用于支持常用控制協議。6. 出入口控制系統6.1. 出入口控制系統,按以下配置設計設施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低檔中檔高檔可視對講系統管理主機監控中心管理副機小區出入口-對講分機每戶住宅別墅、復式住宅每層樓面-對講主機住宅單元出入口地下車庫住宅單元出入口-門禁控制系統出入口憑證檢

13、驗和控制裝置小區出入口-地下車庫住宅單元出入口-住宅單元出入口電梯-監控中心-控制、記錄裝置監控中心注:1)表示應該設置,-表示不設置,O表示選擇安裝;2)門禁控制系統應作為模塊嵌入可視對講管理機,小區出入口可根據樓盤檔次選擇安裝道閘出入口控制系統;3)客梯應具備五方通話功能,高檔小區可設置戶內呼梯系統。6.2. 可視對講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1) 低檔樓盤:配4寸,480分辨率彩色屏,高清攝像頭室內對講分機。2) 中檔樓盤:配7寸,560分辨率彩色屏,高清攝像頭室內對講分機。3) 高檔樓盤:配7或10寸,720分辨率彩色屏,高清攝像頭室內對講分機。4) 可視對講系統的對講分機宜具有訪客圖像的記

14、錄、回放功能,圖像記錄存儲設備的容量宜1G。5) 管理主機應能與管理副機、對講主機及對講分機之間進行雙向選呼和通話。6) 管理主機應有訪客信息(訪客呼叫、住戶應答等)的記錄和查詢功能,以及異常信息(系統停電、門鎖故障時間、單元電控防盜門開啟狀態的持續時間120s等)的聲光顯示、記錄和查詢功能。信息內容應包括各類事件日期、時間、樓棟門牌號等。6.3. 門禁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1) 有城市聯網要求的城市,應根據公安部門的要求選擇系統;2) 門禁系統,宜參照以下配置設計: 低檔樓盤采用讀卡器: 中檔樓盤采用讀卡器+手機掃碼或手機NFC(可選); 高檔樓盤采用讀卡器+手機掃碼(或手機NFC)+人臉識

15、別(可選),小區出入口可裝設道閘等。7. 周界報警系統7.1. 周界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1) 中檔樓盤:紅外對射或紅外光柵系統;2) 高檔樓盤:智能視頻移動探測系統、電子圍欄或紅外對射+視頻監控。7.2. 周界報警系統,應在以下區域安裝:1) 高檔樓盤:小區周界(包括圍墻、柵欄、與外界相通的河道等);與住宅相連,且高度在6m以下(含6m),用于商鋪、會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頂層平臺;與外界相通用于商鋪、會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其與小區相通的窗戶2) 中檔樓盤:小區周界(包括圍墻、柵欄、與外界相通的河道等)。7.3. 周界報警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1) 系統的防區應無盲區和死角,

16、且應24h設防。2) 系統的防區劃分,應有利于報警時準確定位。各防區的距離應按產品技術要求設置,且最大距離應70m。3) 張力式電子圍欄入侵探測裝置的系統報警響應時間應5s,其它類型入侵探測裝置的報警響應時間應2s。4) 系統報警時,小區監控中心應有聲光報警信號。周界報警系統報警主機應在模擬顯示屏或電子地圖上準確標識報警的周界區域。8. 電子巡更系統8.1. 電子巡查鈕安裝部位:小區周界,住宅樓周圍,單元門口、地下停車庫,地面機動車集中停放區,水箱(池),水泵房、配電間等重要設備機房和區域。8.2. 電子巡查系統應采用離線式,系統功能應符合以下要求:1) 巡查路線、時間應根據需要進行設定和修改

17、;2) 能通過電腦查閱、打印各巡查人員的到位時間,具有對巡查時間、地點、人員和順序等數據的顯示、歸檔、查詢和打印等功能;3) 具有巡查違規記錄提示,應對保安人員進行實時監督、記錄。4) 當發生漏巡查或未按規定時限巡查時,系統終端應有報警功能。9. 停車場管理9.1. 住宅小區停車場系統,按以下配置設計:1) 低檔樓盤:采用停車場管理系統(包括藍牙系統)+單直桿道閘。2) 中檔樓盤:采用停車場管理系統(包括藍牙系統)或車牌識別系統+雙層柵欄或單直桿道閘。3) 高檔樓盤:采用車牌識別系統+雙層或三層柵欄桿道閘或廣告道閘。9.2. 停車場管理系統技術標準,應符合以下要求:1) 遠距離卡系統:讀卡速度

18、,藍牙讀卡距離應在25m以內,遠距離卡讀卡距離應在310m,50公里時速內可不停車讀卡。2) 車牌識別系統:識別距離310m,適應車速0-60公里/小時,最低照度0.01Lx。9.3. 停車場管理系統系統功能,應符合以下要求:1) 系統可設定多個操作員級別,不同級別的操作員進入軟件系統需使用的不同密碼。不同等級的操作人員進入軟件系統后,能實現不同的功能。2) 租賃車輛管理:按設立的收費標準計算應收金額,并確定有效期限(可精確到分、秒),在確認的時限內可隨意進出車場,否則不能進入停車場。3) 臨時訪客車輛管理:按時收費:車輛進入車場時,電腦已記錄了該車入場的日期和時間,出場時根據設定的計費標準,管理人員收費放行。4) 視頻識別系統應具備一個車位對應多輛汽車停放功能。10. 智能家居10.1. 智能家居系統可根據地區、樓盤等級,宜參照以下配置設計:1) 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統(電動窗簾、電視、熱水器等)2)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3) 家庭安防系統(視頻監控)4) 背景音樂系統5) 家庭影院與多媒體系統6) 家庭環境控制系統(新風、空調、地暖)7) 智能配電箱8) 家庭網絡系統10.2. 智能家居系統,應包含以下功能:1) 網絡型應能使用多種形式的智能操作終端如:智能遙控器、電腦、手機、PDA等進行控制。2) 應能實現遙控控制、定時控制、集中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