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_第1頁
基于ERP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_第2頁
基于ERP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_第3頁
基于ERP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_第4頁
基于ERP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ERP系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 摘 要:目前,隨著ERP系統在企業內部的逐步使用,越來越多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被應用到企業經營管理中,極大地改善了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了企業整體發展和變革,進一步促進了財務與業務數據的融合,對企業內控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文章通過分析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結合ERP環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從而建立能力成熟度模型來進行評價基于ERP系統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關鍵詞:成熟度模型 內部控制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107-02 隨

2、著我國上市公司開始全面編制并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以來,內部控制體系評價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如評價過于主觀、可靠性差等等,尤其是在ERP環境下,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問題引起我國廣大企業的關注。筆者將從構建評價模型角度,對此進行探討。 一、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現狀 1992年,COSO委員會制定了對全世界產生廣泛影響的COSO報告,它認為內部控制整體架構主要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項要素構成。它提出如果管理層能夠保證企業的經營目標實現,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能夠遵守法律規章制度,并且企業財務報表真實可靠,則說明內部控制系統是有效的。Rajendra P Srivast

3、ava(1985)在內部控制可靠性的理論模型中,提出內部控制系統輸出信息與輸入原始信息的可靠性、控制活動及控制活動的數量三個特征的觀點;KPMG(1999)在其內部控制:實務指南中也強調:保證內部控制有效性需要一個持續的監督過程;Doyle J、Ge W、McVay S(2007)的研究認為,公司治理機制越健全,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就越小。Dr.David Brewer and William List、CA、Hon FBCS(2004)提出用諸如the time of detection(TD)、The time that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event is

4、 fixed(TF)、The time limit after which(T W)時間單位來測量內部控制有效性模型并提出用內部控制的成本效益來度量內部控制有效性。 但我國大部分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內涵與外延的理解還停留在內部牽制階段,認為內部控制就是“職責分工、崗位分離、授權授信、內部審計等”,與國際水平還有相當的差距。財政部在陸續出臺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標志著理論框架的日臻完善,這使我國逐漸擺脫了過去那種內部控制規范政出多門的狀況,并日趨于規范化和統一化。然而,不管從國內視角還是國際視角,評價實踐所依據的模型更多地體現了概念框架的性質,即主要側重于提供一些原則性的指導意見

5、,過于寬泛,其實踐操作性不強。從目前來看,專門針對內部控制評價模型設計與應用的文獻相對較少。鑒于此,筆者著眼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模型的構建。 二、ERP系統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 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ERP技術在企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擴展了內控管理的廣度和深度:一方面改變了傳統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環境,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及整體績效,使得內控目標得到持續優化;內控管理由依靠經驗為主的評價方法逐步轉變為憑借系統來實現標準化、統一化并快速實施創新的模式,定期評價變為實時考核,為企業及時發現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的缺陷和執行過程中的種種缺失,并適時控制經營業務及企業管理中風險提供更加有效的依據;另一方面控制信

6、息的實時共享也會暴露出內控體系方面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給財務控制提出了挑戰,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因此,在ERP環境下,企業更加需要注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引入能力成熟度的可行性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學院開發的,它把軟件開發視為一種過程,并根據統計質量管理的理論對軟件開發進行過程管理,確保滿足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并通過嚴格規范化的措施確保其遵守執行,從而使軟件開發實現過程可控,結果具有可預見性,其核心是“持續改進”,讓大多數問題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就被提前發現,在過程中加以控制和管理。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主要有內外兩個方面:企業內部控制

7、制度的設計有效性和執行的有效性。來自內控設計的風險在網絡技術的應用發展和ERP供應商的不斷改進的情況下,風險在逐漸弱化。而表現在實施、使用過程中的執行有效性問題則比較突出、相對集中。因此,可以用企業內控有效性的能力增長度來進行評價,讓不同級別的成熟度代表不同內控有效性的增長潛力,各個成熟度級別都是有明確定義的、并且能夠向更高成熟度提升的平臺。隨著ERP內部控制的推廣應用,企業必將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由結果控制向過程控制、由反饋控制向前向控制轉變。 四、基于ERP系統的內部控制有效性模型設計 (一)內控有效性的能力成熟度等級劃分 參考借鑒CMM的理念思維,必須先將內控有效

8、性的能力成熟度等級定義為一個能反映企業內控有效性能力不斷改進水平的演變平臺,成熟度等級可劃分為五個,分別是:第一個是初始級,第二個是可管理級,第三個是已標準化級,第四個可評價級,第五個是優化級。每個能力成熟度等級相應反映企業內控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及有效性狀況,其模型框架如圖1所示。 1.初始級階段。通常企業內部控制的初始級階段是混亂無序的,突出主要表現在企業對ERP系統模塊具體內容不清楚,對基于ERP的內部控制需求不明確,對如何基于ERP系統實施內控不知道;內部控制體系設計不健全、不完善,即使設計完善,執行也存在問題,而且遇到問題經常放棄原有方案。總體而言,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隨著E

9、RP系統的實施不斷進行調整與變更,其實施結果無法預測,常常超預算或拖進度,沒有形成穩定的內部控制體系,更談不上有效性了。 2.可管理級階段。在可管理級階段,相較初始級有了一定提升和改進,表現在:企業能夠針對ERP軟件實現內部控制的功能負責,對于管理過程出現的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并相應采取改進辦法和措施,積累了一定的基于ERP系統實施內部控制的經驗,對ERP軟件實現內部控制達到了制度化、可控制的程度,但存在的不足是對企業新舊內部流程很少進行對比分析,可能會忽視文檔管理,這些問題會帶來內部控制的后期維護隱患。但就整體而言,這個階段執行基本有效,能夠進行。 3.已標準化級階段。在已標準化級階段,表現在

10、基于ERP實施過程的內部控制管理得到了相應系統的闡述,并且全部能夠標準化其主要活動領域,體現在不僅能夠對內控過程及其可交付的文檔內容有標準、對內控目標計劃有明確定義,而且能夠對企業各個部門、環節的責任有明確規定,內部控制管理達到了文檔化標準要求,使內控管理人員能夠獲得精確、即時的狀態信息,能夠很好地理解并遵循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這個階段,內部控制制度成熟、設計合理,執行有效。 4.可評價級階段。在可評價級階段,主要表現在已標準化級基礎上對內控目標及其實施過程建立了定量化的評價管理,能夠量化內部控制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各種因素,分析內部控制的成熟度水平,并通過量化分析對內部控制采取相應措施。因此,整個

11、階段具有可評價的高質量。 5.優化級階段。在優化級階段,內控有效性已達到了最高級,企業通過管理變革的合理預期、有效控制,通過ERP系統的應用使內部控制過程持續優化,最終實現預期結果。該層級內部控制體系設計合理且適當,執行非常有效,有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應用內控有效性能力成熟度模型策略 內控有效性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對能力成熟度等級劃分中充分體現出了“持續改進”的理念,主張企業在既有管理機制下逐步對內部控制過程調整,在管理過程中改進、糾正,逐漸達到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標。但模型并未能明確提出怎么做才能達到某一能力成熟度。從企業管理實際出發,首先,必須考慮到內控有效性能力提高的是持續不斷

12、改進的過程,需要通過持續不斷地提高內控管理人員自身素質,提升內控管理人員應用管理思維,不管改進完善ERP系統的實施管理制度來逐步實現。其次,企業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具體情況,需要在企業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修正,設置適應企業自身關鍵過程域和成熟度目標,才能達到ERP實施管理的效率最大化。最后,內控制有效性能力成熟度模型追求的是連續的過程,企業的內控有效性能力成熟度水平的提高是無止境的。 三、結論 內控有效性能力成熟度模型依據CMM的分級把內控有效性情況相應地進行了分級,從ERP系統管理現狀從國內外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影響基于ERP系統的內控管理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從而達到了使內控管理能力能夠持續改進的

13、目的。然而,以上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分析只是模型的基本形態,要逐步完善這個模型,還需要在深入研究內部控制有效性實施過程的基礎上嘗試設定該模型在分級上的關鍵過程及實踐。 參考文獻: 1 裴蕓;ERP系統實施的能力成熟度研究,中國證券期貨,2012(3) 2 王竹云(導師:陸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2.5 3 李衡(導師:徐莉萍).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11 4 劉曉蕓(導師:田國雙;丁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研究.東北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03.5 5 趙大均(導師:唐國瓊;夏邦林).論如何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7.11 6 周小燕.國外關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研究綜述.市場經濟與價格,2010(7) 7 戴世青.ERP系統條件下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問題探討,htt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