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新課標高考對聯題備考指導_第1頁
語文人教新課標高考對聯題備考指導_第2頁
語文人教新課標高考對聯題備考指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人教新課標高考對聯題備考指導對聯,是我國文學園地中的一枝奇葩。對聯在2004年高考試卷中閃亮登場,并獲得一致好評。筆者認為,對聯題在2005年高考中肯定會在多份試卷中保留,而且命題方式定會趨向多樣化。因此加強對聯知識儲備,強化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一、掌握對聯相關知識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從結構上講,有以下幾個特點: 上下聯字數要相等,不能出現重復的字; 上下聯詞組要對應,詞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 上下聯的意境要相隨; 上下聯平仄要相對。 對聯的類型,一般可以分為: 春聯(在元旦、春節時粘貼的對聯), 楹聯(在宮廷、府宅、廟宇、園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聯語), 婚聯(專門在舉行結婚

2、儀式那天選用或編寫的對聯), 挽聯(評價先人生平業績,抒發后人懷念之情的對聯), 壽聯(祝福長輩壽辰的對聯), 此外還有贈聯、勉聯等。 二、了解對聯命題形式 1、填空式。這種形式可以將對聯和教材內容、文學知識結合起來考查。如: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歐陽修與民同樂。 2、補擬式。這種形式可以有兩種情況,一是參照一聯,補擬另一聯,2004年高考試卷上的對聯試題采用的就是這種命題形式。二是根據題目中提供的詞語擬寫對聯。如:請以“尊嚴”和“傲慢”分別作為上聯和下聯的開頭擬一副對聯,不超過30字。(對聯:尊嚴鑄造人

3、格讓生命崇高,傲慢腐蝕品德使靈魂貶值) 3、調整式。這種題型可以將對聯的相關知識和語言表達連貫、正確使用修辭方法等考點結合。如:江西南昌滕王閣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進行適當的調整。上聯: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下聯的內容(已被打亂):閣中帝子,問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當年風景如何比。下聯調整為: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如何。 4、情景式。這種題型給考生提供一個特定的情境,結合“得體”這一考點要求擬寫對聯。考生擬寫的對聯不但要符合對聯的寫作要求,而且還要符合命題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教師節到了,沐浴著深深師恩的你

4、一定有很多話要對老師說,請你擬一副對聯,唱出心中對老師最美的贊歌。(參考答案:脈脈深情似春暉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燭光照春秋) 5、話題式。這種題型只給考生提供一個話題,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這就為考生展現自己的才華提供了自由而廣闊的舞臺,人人得以展個性,顯才情,見靈氣。例如,請從“奉獻”“立志”“恒心”等詞語中任選取一個作為話題,撰寫一副自勉聯。(參考答案:奉獻蠟燭滴淚淚含笑,粉筆揚雪雪沁香。立志學海雄心千里渡,書山壯志萬仞攀。恒心繩鋸不息木終斷,水滴無止石能穿。) 6、改寫式。這種題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劃出兩個意義相對的句子,要求根據對聯知識和語言的簡明、連貫以及句式的選用、仿用、變換等知識進

5、行改寫。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劃線部分改寫成一幅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經過幾百個日日夜夜的奮戰,長江截流工程終于勝利完成,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劃線部分可改為:斬斷長江千里水,鎖住三峽無數峰。) 7、概括式。這種形式是把擬寫對聯和壓縮語段的考點結合起來。做這種對聯題,首先要求把語段中的主要信息篩選出來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對聯形式加以組織。舉例略。 三、探求對聯擬寫方法 對聯的最大特點就是既“對”又“聯”。所謂“對”,就是結構上的彼此對應;所謂“聯”,就是內容上的互為關聯。因此擬寫對聯, 首先要分析“出句”特點。如2004年

6、全國卷(江西、河南、河北等地)上聯“掃千年舊習”,一從結構看,是動賓短語;二從詞性看,“掃”是動詞,“千”是數詞,“年”是名詞,“舊”是形容詞,“習”是名詞;三從意義看,是表達在新春到來時的愿望;四從平仄看,一般講究處于偶數位置詞語的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相對”,“千”為平聲,“舊”為仄聲。然后就可以根據這些特點來尋找對句了。 其次要善于聯想。一是相似聯想,即性質或特點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間的聯想,一般適應于正對。如2004年全國卷(吉林、四川等地)上聯“春暉盈大地”,由“春暉”可以聯想到“瑞氣”,由“盈”可聯想到“滿”,由“大地”可聯想到“乾坤”,因此其下聯可擬為“瑞氣滿乾坤”。二

7、是相對聯想,即性質或特點相對或相反的事物之間的聯想,一般適應于反對。如“掃千年舊習”,由“掃”聯想到“樹”“迎”,由“舊習”聯想到“新風”“新景”,下聯可擬為“樹一代新風”或“迎萬載新景”;再如上聯“鋪張浪費可恥”,由“浪費”聯想到“節約”,由“可恥”聯想到“光榮”,下聯可擬為“勤儉節約光榮”。三是相關聯想,即性質或特點具有相關性的事物之間的聯想。如2004年全國卷(甘肅、青海等地)上聯“一代園丁樂”,由“園丁”聯想到“桃李”,下聯可擬為“九州桃李榮”;再如福建卷上聯“愛國誠信乃做人根本”,由“做人”可以聯想到“治學”,下聯可擬為“求實謙虛為治學前提”。 三要善于化用。所謂化用,指的是靈活變化

8、地運用天文、地理、時令等知識,以及熟語、詩文名句、成語典故等來擬作對聯。如蒲松齡撰寫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負苦心人”“臥薪嘗膽”等成語典故融于一聯。再如“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于藍”,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來對,其中融進“青出于藍”“庖丁解牛”成語典故。 (一)關注佳聯妙對,增加感性認識。 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加強詩詞名篇目中的對偶句的賞析,像王勃、李白、杜甫、蘇軾、毛澤東等的佳聯妙對以及民間楹聯和詩聯。如:王勃的千古絕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

9、共長天一色”。再如:岳陽樓上何紹基的一副絕好長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此聯巧妙地把與岳陽有關的歷史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呂洞賓嵌入對聯中(“杜少陵五言絕唱”是指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范希文兩字關情”是指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的“憂”“樂

10、”兩字。“滕子京百廢俱興”是指王勃滕王閣序“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呂純陽即呂洞賓,曾三過岳陽樓)。此外,我們語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勝古跡也有很多好對聯,也是值得一讀的,不僅開闊我們的視野,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擬寫對聯。 (二)加強擬寫訓練,不斷拓展思維。 試完成下面五道題目: 1、請為下面的上聯擬寫下聯。 A、子夜難眠思故鄉, 。 B、寒盡桃花嫩, 。 C、千山齊唱迎春曲, 。 D、天上明月千里共,歲月崢嶸須搏拼; , 。 E、山經春雨清如洗,元日有杯皆進酒; , 。 2、杭州西湖于謙祠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進行適當的調整

11、。 上聯:千古痛錢塘,并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 下聯的內容(已被打亂):岳家父子同,兩朝少保冤,夕陽亭里,風波兩地心傷 下聯調整為: 3、某學校在開學前夕,面向全體師生征集一幅開學典禮聯,請你為該校擬一對聯。 4、請根據教材所學內容,為司馬遷擬寫一幅對聯。 5、用對聯形式為下列新聞擬一則標題。 新華社香港9月9日電 中國奧運金牌選手代表團9日結束了為期3天的訪港活動,他們在香港市民的歡送下離開香港,前往澳門訪問。迎候在碼頭的數百名澳門居民以鮮花、歡呼和激動的心情,熱烈歡迎健兒的來訪,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等到澳門外港碼頭迎接。 奧運金牌選手訪港3天來,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環港澳碼頭門口聚集了許多市民,他們高舉“中國的英雄”“中國人的驕傲”“預祝中國奧運健兒2008再創佳績”等字樣的橫幅,熱情歡送奧運金牌選手。 到澳門時,等候在那兒的人群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當劉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運動員走到近前時,人們爭相拍照,閃光燈亮成一片,人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表達了與金牌健兒重逢的喜悅。根據安排,代表團將在澳門活動2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