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柱石與捕收劑作用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2012-03-21 論文導讀:采用量子化學從頭算起方法中的RHF(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利用中等大小的基組6-31G(d, p),計算了紅柱石晶體中各離子的電荷分布以及陰離子捕收劑十二烷基磺酸鈉和陽離子捕收劑十二胺與紅柱石相互作用的鍵級和吸附熱。根據量子化學計算結果分析了紅柱石與.采用量子化學從頭算起方法中的RHF(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利用中等大小的基組6-31G(d, p),計算了紅柱石晶體中各離子的電荷分布以及陰離子捕收劑十二烷基磺酸鈉和陽離子捕收劑十二胺與紅柱石相互作用的鍵級和吸附熱。根據量子
2、化學計算結果分析了紅柱石與這兩種捕收劑的成鍵機理,認為十二烷基磺酸鈉為化學吸附,十二胺為物理吸附,同時預測十二烷基磺酸鈉對紅柱石的捕收能力大于十二胺,上述捕收能力預測與浮選試驗結果相一致。浮選是紅柱石的主要選礦方法之一,在紅柱石的浮選工藝中,捕收劑的選擇至關重要。研究表明,陽離子和陰離子捕收劑均可很好地浮選紅柱石,在較低的pH范圍內,用陽離子捕收劑十二胺乙酸鹽可很好地回收紅柱石,在蘇打介質中,使用油酸作捕收劑最有選擇性。陰離子捕收劑羥肟酸和塔爾皂對紅柱石的捕收能力最強。在紅柱石浮選工藝中最佳捕收劑選擇尚無定論,而且有關捕收劑與紅柱石表面的作用機理報道甚少。為此,采用量子化學從頭算起方法中的RH
3、F (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在分子水平的尺度上計算了紅柱石晶體中各離子上的荷電量,定量地研究了陰離子捕收劑十二烷基磺酸鈉和陽離子捕收劑十二胺與紅柱石作用過程中的鍵級及能量(相當于吸附熱)變化,并結合浮選試驗結果,分析了紅柱石與捕收劑的成鍵機理,以期為紅柱石浮選工藝條件的優化選擇提供依據。試驗:礦樣研究所用的純礦物樣品紅柱石采自河南西峽紅柱石礦。將純礦物破碎,手選出完整礦物晶體,在濃鹽酸中煮沸半小時,用蒸餾水反復沖洗至中性,用瓷磨機磨細,篩出-0.105+0.045 mm粒級,陰干裝入磨口瓶備用。試驗所用礦樣的化學純度為96.18%。浮選藥劑在浮選試驗中,用氫氧化鈉和
4、硫酸(均為化學純)作pH值調整劑。浮選所用捕收劑(均為化學純)分別為十二烷基磺酸鈉(CH3(CH2)11SO3Na)和十二胺(CH3(CH2)11NH2)。浮選試驗純礦物浮選試驗采用XFG型掛槽浮選機,浮選機轉速為1 750 r/min,每次稱取礦樣5 g,試驗在40 mL浮選槽中進行。浮選加藥順序為:pH調整劑(攪拌1 min)、抑制劑(攪拌1 min)和捕收劑(攪拌3 min),刮泡3 min;礦漿pH值用pHS-29A酸度計測量,以刮泡前礦漿pH值作為浮選pH值。量子化學計算方法和模型應用Gaussian03W計算軟件,采用量子化學從頭計算方法HF,并用中等大小的基組6-31G(d, p
5、)對十二烷基磺酸鈉和十二胺在紅柱石表面的捕收作用進行研究。選擇紅柱石的晶體結構中的單位晶胞作為計算模型,紅柱石的這個原子簇計算模型中含有4個Al2SiO5分子,可以表示為Al8Si4O20,共有32個原子,模型中各原子的編號及排列如圖1所示。十二烷基磺酸鈉和十二胺的分子式分別為CH3(CH2)11SO3Na和(CH3(CH2)11NH2),用Gaussian03軟件在6-31G(d, p)基組水平上優化后的幾何構型如圖2所示。計算結果及討論:紅柱石晶體中各原子上的靜電荷分布量子化學計算可以得到體系的總能量和分子軌道能量,在得到分子軌道后,可以再把分子軌道分解成各個原子軌道的貢獻,還可以得到電子
6、在各個原子以及在原子之間的分布情況,得到各個原子上的凈電荷Q。表1為通過計算得到的紅柱石礦物模型中各原子上的Mulliken電荷數。由表1可見,不同位置的鋁原子其配位數不同,電荷分布也不同。原子序號為10的鋁原子(配位數為6)上的正電荷最多。因此當捕收劑與礦物的作用受電荷控制時,陰離子型捕收劑將首先選擇編號為10的鋁原子Al(10)為作用點,其作用強度將由10號鋁原子上的電荷多少來決定。當用十二烷基磺酸鈉陰離子捕收劑浮選時,礦物與捕收劑間的連接方式應該是OSDS(16)-Alandalusite(10),對烷基胺,因為紅柱石中編號為14的氧原子O(14)所帶負電荷最多,故選擇14號氧原子為作用
7、點,礦物與捕收劑的連接方式是NTDA(13)-Oandalusite(14),如圖2所示。紅柱石礦物模型中各原子上的Mulliken電荷數原子編號原子電荷/(au)原子編號原子電荷/(au)原子編號原子電荷/礦物/捕收劑相互作用的鍵級兩個原子之間共用電子數的多少對應于共價鍵的強弱。要探討紅柱石礦物表面和捕收劑所成共價鍵的強度,用共價鍵級P(AB)的形式更為方便7-10,P(AB)反映了A原子與其他原子B形成共價鍵的強度,共價鍵級越大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級越強。同時共價鍵級也是由電子結構決定的,它反映了原子之間電子云的成鍵重疊程度,一般用Mulliken的重疊布居函數來表征。表2給出了紅柱石和捕收
8、劑作用后原子之間的鍵級值。從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紅柱石與十二烷基磺酸鈉間相互作用的鍵級P(AB)很大,說明它們之間形成了較強的共價鍵,是典型的化學吸附。十二胺與紅柱石作用的鍵級P(AB)為很小,是典型的物理吸附。紅柱石與捕收劑相互作用的鍵級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胺OSDS(16)-Alandalusite(10) NTDA(13)-Oandalusite(14)P(AB)=0.474 6 P(AB)=0.035 82.3捕收劑/礦物吸附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捕收劑在礦物表面吸附前后伴隨著一定的能量變化。能量變化的大小決定了捕收劑在礦物表面吸附的難易程度。這種能量變化可以通過量子化學計算準確地求出。一個吸附
9、分子M與一個表面位置S形成表面化合物M-S,那么其相互作用能可以通過三個相關體系的總能量的計算,即三者的差求得E = E(M-SM-S)-E(SS)+E(MM)雙斜杠表示每個體系的能量都是在各自平衡構型的條件下求得的。這種處理方法有時稱之為超分子方法。E相當于捕收劑在礦物上吸附時放出的熱量。E大,表示吸附在礦物上的捕收劑不易脫附,也就是說,捕收劑容易吸附在礦物上;反之,E小,表示捕收劑不易在礦物上吸附。兩種捕收劑在紅柱石上吸附熱的量子化學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根據吸附熱的大小,捕收劑十二烷基磺酸鈉在紅柱石上的吸附強度大于十二胺。當捕收劑非極性基的疏水能力相差不大時,可以近似地認為吸附強度相當于捕收能力。圖中標出的捕收劑用量為經試驗確定的最佳捕收劑用量。由圖3可以看出,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鈉做捕收劑,在介質pH值為3.5時,紅柱石的回收率達到93%,采用十二胺作捕收劑,在介質pH值為7.1時,紅柱石的回收率達到85%。根據回收率的最大值可以看出十二烷基磺酸鈉對紅柱石的捕收能力大于十二胺,與前面根據量子化學計算所做的判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上冊 1.2.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工商部門培訓
- 人音版七年級音樂下冊教學設計:1.2.3 婚禮進行曲
- 二年級下冊詠柳教案設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質溶解的量 第1課時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版
- 2024中科大新媒體研究院實習生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第2課時 金屬資源保護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我和我的同伴1 我是獨特的教學設計
- 房間隔缺損治療及護理
- 2024中國葛洲壩集團所屬公司社會招聘七險二金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礦井火災事故搶險救援
- 龍軟LongRuanGIS地測空間管理信息系統教程-wx4766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203-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稀有金屬類
- 心理測量學課件
- 2023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中小學必背飛花令詩詞-(春、月、風、花、山、江、人、日、動物、顏色、數字)
- 氯乙酸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電廠機組UPS裝置安裝、調試項目“三措兩案”
- 基于單片機的汽車超載控制系統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