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歷史文化_第1頁
茶油歷史文化_第2頁
茶油歷史文化_第3頁
茶油歷史文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章 茶油歷史文化野茶油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其稀有的資源和對人體健康的特殊功效,歷來為皇家指定進貢品,在明清時期尤為盛行,當時只有皇族貴戚才能一品野茶油的妙處,野油茶樹在全世界唯中國獨有,所以說中國的野茶油就是世界的野茶油,是大自然賦予華夏大地的瑰寶。今天,野茶油樹資源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發展,油茶產業展翅騰飛,必將為華夏兒女的健康飲食筑起一道天然屏障。油茶是一種常綠、長壽樹種,一次種植,收獲期長達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郁閉成林,她有美化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生態效益。油茶樹平均高為1.55-2.4米,冠幅平均為1.52-2.99平方米。屬六本科,據本草綱目記載:“茶籽

2、,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疾垢”在抗病性上基本沒有發現病害。油茶果從開花到授粉到果實成熟需經歷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盡吸天然養分,日月精華,營養價值極高,在民間素有“抱子懷胎”之美譽,堪稱人間奇果。茶油,又名員木,據公元前三世紀的山海經記載:“員木,南方油食也”。這里所說的“員木”即茶油,可見我國民間當時就開始取茶油種子榨油以供食用。原生茶油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因其油性穩定、色清味香、營養豐富、油質好,且耐儲藏、不易酸敗變質,品質優于橄欖油。目前國內對油茶的認識還局限在少數幾個省市,因為種植面積及產量的原因,至今還是“待字閨中無人識”。茶油俗稱茶

3、籽油,與橄欖油并稱世界兩大木本食用油,自古有“ 東方橄欖油”之稱。據綱目拾遺記載:“茶油可潤腸、清胃、解毒、殺菌”農息居飲食譜記載:”茶油可潤躁、清熱、息風和利頭目,烹調肴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農政全書記載:“茶油可療痔瘡、退濕熱”,野茶油是營養價值極高的純天然綠色食用油,真正的“油中珍品”。中國生產油茶歷史悠久 油茶原產中國,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漢武帝時,就開始栽種油茶。世界上除日本和東南亞極少數國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國大面積栽培。其中湖北恩施有兩萬畝;凡海拔7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不論熱、水、風、土基本適合于油茶的栽培。但由于過去多年失于撫育管理,使林地荒蕪,以及長期自然演替使品種混雜,目前每畝產油量平均只有56斤。 “國寶”油茶的五大社會價值: 1、茶油是提高國人健康不可替代的一級預防產品-食有油脂市場:油茶產業是支柱性營養健康產業;2、油茶是建立生態型國家的是有價值的樹種之一-經濟林資源基地: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大有可為;3、種植油茶不僅能充分發揮土地的邊際效應,無形中也為國家增加了耕地,對緩解耕地資源短缺意義深遠;4、油茶的開發和精細化工-核心產業鏈,油茶技術難以被國外設置技術壁壘,在國際上具有核心競爭力;5、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