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 要:在從緊的貨幣政策下,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出現了流動性“雙缺口”。兩者相互影響、交互作用,成為當前影響區域金融穩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從兩者交互作用的機理入手,對當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流動性不足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關鍵詞:金融穩定;脆弱性;研究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08)04-0028-05區域金融穩定脆弱性問題研究及金融穩定工作著力點探析基于欠發達地市金融穩定脆弱性的實證分析張春超 劉雙喜 葛 新1作者簡介:張春超(1953-),男,河北故城人,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高級經濟師;劉雙喜(196
2、7-),男,河北景縣人,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葛新(1984-),女,山東武城人,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山東 德州 253034)一、金融穩定脆弱性理論金融穩定是指金融體系處于能夠有效發揮其關鍵功能的狀態。基于金融穩定的概念和金融體系基本功能的原理,我們把金融穩定脆弱性定義為金融體系出現非均衡形成風險積聚,導致金融體系喪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狀態。金融穩定的脆弱性源于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主要通過影響金融體系運行狀態或抑制金融體系關鍵功能有效發揮作用的內外部因素體現出來。金融穩定脆弱性的概念借鑒了金融脆弱性概念,并與廣義的金融脆弱性概念在本質上
3、保持一致。國內外關于金融脆弱性的理論研究和量化分析較多,1982年海曼·明斯基(HymanPMinshy)在金融體系內在脆弱性假說一書中最先對金融脆弱性問題做了比較系統的解釋,形成了“金融脆弱性假說”。明斯基為當今理論界研究金融脆弱性提供了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分析框架。他認為,金融內在脆弱性是金融業的本性,是由金融業高負債經營的行業特點所決定的,就是通常所說的狹義上的金融脆弱性。隨著對金融脆弱性研究的深入,其概念逐漸拓展到金融運行的廣義范疇。國內對金融脆弱性問題的研究也已經不少,一部分學者按照貨幣銀行學、銀行管理或國際金融學等角度來加以研究,認為金融脆弱性泛指一切融資領域的風險積聚;信貸
4、市場上的脆弱性主要來自于資產價格的波動性及波動性的“聯動效應”。也有學者根據金融體系及基本功能的原理對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作了明確的定義,并通過CHOW的結構檢驗發現了我國金融脆弱性的歷史轉折點:即在轉折點前、后期分別出現了“超貸”現象和“惜貸”現象。二、欠發達地區金融穩定脆弱性表征實證分析近年來已暴露出來的金融穩定脆弱性主要表現為:信用脆弱、流動性脆弱、財務脆弱、市場脆弱、利率和匯率脆弱、金融欺詐、道德風險等七大類。七類脆弱性與金融體系的運行“形影相隨”,并且互為因果、交互作用,在不同的宏觀環境下對金融穩定產生不同的影響。一旦條件成熟,我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就會轉化為現實中的風險,甚至引發金融危機
5、。對經濟欠發達的D市經濟金融運行的實證研究表明:流動性脆弱逐漸成為欠發達地區金融穩定脆弱的核心因素;且隨著宏觀調控的不斷加強,流動性缺口呈現不斷擴大趨勢,企業與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均在不同程度上陷入流動性“缺口”困局之中。(一)流動性脆弱回歸分析我們采用線性回歸模型對經濟層面流動性缺口進行分析。D市經濟發展融資機制以間接融資為主,經濟增長與銀行貸款存在高度相關性。1992-1999年D市貸款余額(X)與GDP(Y)總體保持同步較快增長的態勢,兩者相關系數達0.92。為了檢驗貸款余額(X)與GDP(Y)的關系,我們用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下:Y=38.47394+1.621551X,
6、R=0.986529,D.W.=0.711582,可決系數R很高,擬合優度很好,但誤差項存在嚴重的自相關,因此我們引入因變量的滯后項作為解釋變量,線性回歸結果如下:Y=8.34345+0.545257X+0.746097Y(-1),R=0.998026,D.W.=1.864516。由此可見,所建立的直線回歸方程是顯著的,可用其來進行預測和控制。根據上述計量結果所建立的模型,采用D市每年實際GDP額來預測(推算)與之相適合的貸款余額,具體如下:表1:1992-2007年16月份德州市貸款理論與實際情況表 (單位:億元)年份GDP貸款實際余額貸款理論余額差額(缺口)199278.375.366.2
7、67259.032750199399.390.5590.27680.2732041994135113.95127.0154-13.06541995163.6137.16130.6186.5420441996208.8155.5174.3801-18.88011997250.4187.87188.8254-0.955451998285.4211.95196.092415.857591999312216.58196.984819.595152000360239.82248.6189-8.798882001407.4257.54269.87-12.332002460.5303.73302.3961.
8、3340072003556.68397.69406.131-8.441022004686.9469 513.3472-44.34722005803517.06549.3234-32.2620061003.38564.813756.7204-191.907420071165.2596.05938.557-198.399注:差額為實際余額減去理論余額,該值為負數時表示資金缺口;貸款余額含轄外金融機構在本地貸款,2007年根據其16月份數據推算。由上表可以看出,始自2003年的宏觀調控效果明顯顯現,信貸政策趨緊,資金缺口較大。2006和2007年實際貸款額明顯小于理論貸款額,差額分別為191億元和1
9、98億元。(二)流動性“雙缺口”分析“短貸長用”上,而“短貸長用”反映的根本問題就是企業資金的緊張。從企業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持續下降和銀行短期貸款逐漸增加的對比可以看出,企業流動資金在滿足營運需求的同時構成企業的部分長期資產,反映了企業“短貸長用”趨勢加劇。在流動性趨緊的形勢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也愈加突出。“超貸”、“超借”擴大信貸風險,一方面對企業貸款的資金80靠存款解決的矛盾困境,企業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雙缺口”互為因果,交互作用,經濟與金融的不協調性在加劇。三、區域金融穩定脆弱性形成機理實證分析欠發達地區金融穩定脆弱性,是宏觀調控形勢下欠發達地區實體經濟缺陷與金融
10、體系內在脆弱性相互作用的結果。(一)實體經濟脆弱的傳導效應1. 區域宏觀經濟運行缺陷。宏觀經濟風險和金融風險之間存在著互動效應和傳染效應,區域宏觀經濟環境對金融穩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與金融資源配置的循環關系上,其良性循環促進經濟金融的協調發展,反之亦然。在宏觀調控形勢下,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脆弱性主要表現為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層次與宏觀調控的不協調,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金融資源通過“政策溢出”向發達地區聚集。二是經濟增長方式落后,轉型面臨壓力。經濟增長方式決定地區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從而深刻影響金融穩定的基礎。欠發達地區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使經濟增長期過度依賴投資,導
11、致社會融資結構失衡,將風險集中于銀行業。從產業結構來看,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D市造紙、食品、家具、紡織、化工、機械、建材、鋼鐵、能源、電子信息十大支柱產業中,造紙、紡織業、建材業、鋼鐵等四大支柱產業,均屬于非重點支持類、限制類或退出類行業。為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各國有商業銀行紛紛實行嚴格的行業信貸管理政策,導致D市2007年前三季度貸款增速大幅回落,企業流動資金趨緊,部分項目難以啟動。從經濟增長方式來看,D市經濟增長過于依賴固定資產投資,重復建設情況較為普遍。在長期流動性過剩刺激下,產能過剩行業規模膨脹,而當前宏觀調控的趨緊造成產能過剩行業資金緊張,難以維系已經擴張的資產規模,企業的
12、經營危機和流動性風險顯現,從而加劇金融體系的風險和危機。2. 經濟主體經營與財務風險轉嫁。HMinsky最先從企業角度剖析傳統信貸市場脆弱性的生成機理。他認為,伴隨一個新的宏觀經濟周期的開始,財務安全的抵補性的借款企業(hedge-financed firm)和處于財務危機邊緣的蓬齊企業(Ponzi firm)數量此消彼漲,影射了整個債務系統的脆弱性。(1)經營風險轉嫁。金融機構是物質生產和流通部門的資金融通中介,工商企業的經營風險可直接傳遞給金融企業,構成金融風險。但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市場需求變幻莫測,使得企業承擔著經營風險。如果企業的產品行情發生波動,那么企業就不能順利地收回資金,進而影響
13、經營活動的流暢進行,造成企業因虧損而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同時引發“道德風險”出現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從而把企業經營損失轉嫁給金融機構。以D市轄內棉花加工企業為例,自2000年以來隨著棉花行情的利好,轄內兩產棉大縣棉花收購市場和加工企業蓬勃發展,帶動兩縣農村信用社棉花貸款投放量迅速膨脹。2003年至2006年9月末,兩縣農村信用社對棉花加工企業發放貸款分別為62360萬元、70146萬元、63460萬元、71720萬元,分別占同期農信社全部貸款余額的42.7%、43.5%、38.2%、39.4%,成為棉花產業資金的主要供應者。但是自2004年以來,由于國內棉花市場行情波動較大,棉花收購加工企業
14、經營普遍不景氣,眾多小型棉花加工企業紛紛倒閉,導致農村信用社貸款本息收回困難,大量的不良資產置存于金融機構內部,導致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和流動性明顯下降。截止2006年9月底,兩縣棉花加工企業不良貸款46450萬元,占貸款余額的65.7%,兩縣農村信用社一度資金緊張,大量拆借資金維持經營,企業經營風險轉嫁造成金融風險明顯加大。(2)財務風險轉嫁。在前期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企業對市場前景過于樂觀,受“做大做強”(二)金融體系脆弱的內生因素根據“最小因素原理”,經濟欠發達地區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機制使金融體系的風險高度集中于銀行業。與國有商業銀行相比,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成為銀行體系的薄弱環節,是整
15、個銀行業穩定運行的短板,其脆弱程度成為影響區域金融穩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穩定作為宏觀性、系統性概念并不排斥而是依賴于微觀金融主體重要作用的發揮,金融穩定總體制度框架的實施是以微觀金融主體的自穩定性為前提的。雖然微觀金融主體的自穩定性并不直接構成金融體系整體的穩定性,但如果沒有微觀金融主體的自穩定性及其適應性的調整,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1. 高不良資產比率。大量的不良資產歷來被看作金融體系最大的風險源。經濟學家Demirgiickunt、Detragiache的研究表明:不良資產率過高、資本充足率較低、信貸增長過快等均表明銀行體系趨于脆弱。銀行不良資產對金融機構脆弱性的放
16、大作用機制主要通過以下兩條途徑:首先,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將直接導致銀行償付能力下降,銀行開始出現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的積聚加深銀行脆弱性;其次,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從而影響銀行的風險抵抗力(見圖1)。圖1:不良資產對金融機構脆弱性的放大作用機制金融機構流動性下降資產質量下降流動性風險上升抗風險能力下降金融機構脆弱性上升金融危機 近年來,D市法人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比例雖逐年下降,但總量仍居高不下,且清收難度越來越大,高風險隱患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消除。根據D市法人金融機構數據統計,不良貸款率下降因素中清收資金的真實貢獻度僅為20%,新增貸款的稀釋貢獻度達到80%
17、,不良貸款反彈壓力較大,法人金融機構貸款質量向下遷徒率高于向上遷徒率6.5個百分點。“借短貸長”作為銀行固有的特點,使銀行普遍存在資產、負債業務流動性的不對稱性,而較高的不良貸款率必然會加劇這種不對稱性。目前,高不良資產率成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脆弱性的最集中體現。2. 低風險抗御能力。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的風險抵御能力仍然較弱,風險隱患不容忽視。D市數家機構資本充足率不足8%,且資本充足率是在撥備計提不足的前提下計算的,資本金不足成為困擾法人金融機構穩健的主要因素。從撥備覆蓋情況來看,2008年2月末,D市法人金融機構撥備覆蓋率為18.76%,較年初下降了2.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缺口達10.2億元
18、,較年初增加了2.2億元,同比增長2.9億元。資本實力增長緩慢,僅依靠利潤增長彌補歷史損失,短期內風險敞口難以覆蓋;從資產質量來看,D市法人金融機構資產多元化程度低,貸款占資產比重過大,而資金來源渠道狹窄,對存款的依賴性過大,積累了法人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3. 經營機制不健全。金融業自身運作機制的缺陷是金融脆弱產生的重要內因,而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經營機制的缺陷更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一是內控文化基礎不牢,操作風險陸續暴露。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內控層次多、鏈條長,越權批貸現象屢禁不止,內部稽查監督手段落后。D市農村信用社實行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但該制度一直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貸款責任追究制度缺失,
19、造成了大量違規貸款,這些違規貸款加大了農村信用社貸款的信用風險。二是經營決策不科學。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往往驅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賭博”式經營,組織資金貪大求快,負債穩定性差,投放資金盲目跟風,資產安全性差;三是缺乏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手段。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非信貸及表外資產的風險缺乏有效的識別手段,部分D市農村信用社逐漸暴露出債券投資的風險。四、基層央行金融穩定工作著力點中國人民銀行法對人民銀行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責作了明確規定,但金融穩定工作作為一項涉及面廣,需要多個部門協作配合的系統性工程,其制度安排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科學的方案,從而造成了基層人民銀行開展金融穩定工作不知從何處抓起。通過對區域金
20、融穩定脆弱性的分析,我們從金融穩定的脆弱性形成機理入手,探析基層央行金融穩定工作的著力點:(一)著力于提高經濟金融運行的監測、分析能力一是建立健全監測指標體系,為轄區系統性金融風險勾出輪廓。維護轄區金融穩定,以了解掌握本轄區金融運行及風險狀況為前提。因此,基層央行要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轄區的實際,設計一個能夠全面真實反映轄區金融風險的綜合性監測指標體系。二是構建經濟信息動態監測機制。關注轄區經濟發展、調產項目的選擇、行業運營的市場前景等狀況、轄區資源挖掘的潛力及開發年限狀況、轄區物價變化趨勢等狀況;注重對轄區企業集團經營狀況和信貸資金運作情況的監測,逐步擴大企業集團監測的范圍。三是疏
21、通金融動態信息交流渠道。隨著監管職能的分離,基層央行獲取其金融信息的渠道和調控手段不及時、不到位,基層的金融穩定工作就會出現缺失。及時掌握轄區金融信貸投放、投向情況、金融資產質量及惡意拖欠銀行債務或有社會不良記錄行為的個人(企業)情況;完善民間借貸利率監測制度,掌握、了解社會資金的需求供給趨勢,為制定轄區信貸政策指導提供參考。四是構建風險分析機制,準確把握轄區金融穩定工作的脈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指標體系僅從“量”上提供了風險的初步狀況,對風險的確定還應從“性”上進行細致分析,因此應構建兩個分析機制。一是構建金融形勢分析機制,由人行牽頭組織轄區金融機構有關人員組成金融形勢分析小組,按季對監測指標體系監測出的指標情況進行金融風險的系統性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研究制定相關措施。二是構建經濟社會形勢分析機制。由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人行、金融監管部門和政府財政、經貿、統計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經濟社會形勢分析小組,通過監測指標體系監測出的風險指標,具體分析研究經濟發展方面存在的風險隱患,提出具體整改或調整建議。在金融形勢分析機制中,人民銀行要發揮主導作用,及時作出風險提示和風險通報,促使各金融機構共同防范化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視錄放設備產品定位考核試卷
- 2025年市場操縱行為的法律責任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全新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備考試題及答案
- 窗簾結構與安裝技巧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數據在決策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北美風格電視墻施工方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的專業試題及答案
- 電氣工程設備操作與維護方法技巧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企業戰略規劃考核試卷
- 殘疾人體育賽事參與考核試卷
- 配電工程項目規范
- 地鐵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浙江省幼兒園教育裝備要求規范(試行)
- GB/T 43934-2024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
- 方案光伏發電項目吊裝方案
- 礦井火災事故搶險救援
- 藥品研發合作協議書
- ANPQP概要-主要表單介紹及4M變更流程
- 2023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氯乙酸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農村集體土地租賃合同范本村集體土地房屋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