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辦公樓加固改造設計據相關資料統計,老舊建筑加固改造比新建可節約投資50左右,縮短工期60 ,收回投資的速度比新建快3倍5倍。上世紀80年代及以前計算機結構分析軟件尚未廣泛應用和普及,結構計算結果存在很多不足:結構計算模型簡化近乎理想狀態(如:多層計算假定為無側移剛架模型)、計算采用平面空間模型而非三維空間模型、計算結果缺乏足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這個時間修建的建筑經過30年左右的使用,結構的耐久性已下降,使用功能也會發生改變。所以對這類建筑結構的加固改造是必要的。1、工程概況*公司辦公樓*占地3766.22平方米,建筑呈“L”型布局,總建筑面積12570平方米,初始設計為7層框架結構,19
2、89年建成5層框架結構投入使用,1994年增加3層,該房屋為8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L形布置,在拐角處設有變形縫。圖片1.3 辦公樓結構平面示意圖(各層類似)本辦公樓自修建至今已使用27年,歷經不同的的業主使用,建筑的辦公使用功能總體沒有變化,但多次的裝修改造造成了部分梁、板、柱構件不同程度的損傷,本次裝修改造的原則也是不改變辦公樓的使用功能,局部個別房間為滿足現行國家相關規范的要求改造成衛生間和設備用房;在經歷了5.12汶川地震、4.20蘆山地震都未對其進行加固改造。本次加固改造設計為保證在后續使用年限內的可靠性、安全性,根據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 50367-2013)的規定,本工
3、程結構加固后的后續使用年限為30年(簡稱A類建筑)。 2、加固設計的所遇問題及解決業主提供的原始資料缺失較多,僅有初始設計的7層建筑各專業的圖紙和本工程的抗震鑒定報告。1994年的加層結構圖、第一次修建按5層修建的結構圖、本工程兩次施工的竣工圖以及期間幾次裝修改造圖均沒有。針對此問題,又委托檢測單位對本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測15層以現場檢測復核原結構圖為準,二次修建的6、7、8三層以現場檢測的數據作為復原本工程結構模型依據。通過上述處理,基本準確完整的把加固設計模型建立起來。3、本工程結構抗震鑒定及安全性鑒定結論3.1、現場檢測結論1、樓面梁存在局部混凝土脫落,縱筋、箍筋外露銹蝕;局部混凝土脫落,
4、縱筋、箍筋外露銹蝕;出屋面構架挑梁底部箍筋銹脹,梁體表面滲水、霉變,部分梁底,箍筋銹脹;水箱抬梁底部鋼筋外露銹蝕嚴重;部分樓(屋)面梁近支座處梁側面面層開裂,最大裂縫寬在0.10.2mm間。樓面板個別區域板跨中,并存在錯動現象;現澆板存在個別鋼筋外露,鋼筋被局部截斷現象,現象較普遍。房屋外裝飾條存在損傷或缺失現象;部分墻面及吊點存在滲水現象。2、混凝土柱強度推定值介于24.3MPa40.9MPa間;混凝土梁強度推定值介于25.8MPa36.0MPa間;混凝土板強度推定值介于29.0MPa39.7MPa間。3、混凝土柱碳化深度在6.0mm6.5mm間;混凝土梁碳化深度在6.0mm6.5mm間;混
5、凝土板碳化深度在6.5mm7.0mm間。碳化深度小于保護層厚度,鋼筋處于混凝土堿性保護中。4、辦公樓X向無明顯傾斜規律;Y向無明顯傾斜規律,傾斜率整體滿足規范要求。3.2、抗震鑒定結論辦公樓結構構造有多處不符合抗震要求,部分房間存在鋼筋露筋、銹蝕;填充墻與混凝土梁、柱存在豎向或水平裂縫;個別混凝土梁近支座處梁側存在混凝土豎向裂縫;填充墻拉結筋設置;各樓層綜合能力抗震指數均大于1.0,綜合抗震能力滿足A類房屋要求,但部分抗震構造措施不滿足要求,部分樓層框架柱軸壓比超限,部分柱配筋不滿足抗震承載力要求,部分框架梁配筋不滿足抗震承載力要求,應采取措施進行抗震加固處理。3.3、安全性鑒定結論辦公樓地基
6、基礎為Bu級,上部承重結構為Cu級,圍護系統結構為Cu級。根據地基基礎和上部承重結構的評定結果,按其中較低等級確定,該建筑鑒定單元的安全性評級為Csu級,安全性不符合該標準對Asu級的要求,顯著影響整體承載力。3.4、相關建議1、對軸壓比超限處的框架柱進行加固處理。2、對混凝土柱及梁抗震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的構件進行加固處理。3、對出現裂縫及露筋銹蝕的混凝土構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4、對穿管、鋼筋截斷、鋼筋外露銹蝕的混凝土板采取措施進行處理。5、應綜合考慮該房屋后期裝修改造的影響,并結合本報告,對該房屋進行整體復核驗算及加固改造設計,未經設計許可或技術鑒定,不得隨意增加荷載。4、本工程結構加固設計4
7、.1、設計荷載1、活荷載取值: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的規定活荷載標準值為設計基準期內活荷載最大分布的某一分位值。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自GBJ9-87版起就規定在樓面的活荷載標準值取值在調查和統計的基礎上,考慮荷載隨時間和空間的變異性,進而采用了概率統計模型,持續性活荷載和臨時性活荷載統一采用等時段的平穩二項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假定(設計基準期T=50年): a荷載出現的概率為P,不出現的概率為lP; h荷載持續一次作用時間為,則在準基期為荷載變動次數r=T; c荷載任意時點的概率分布函數是相同的。 根據以上假定,=10年,r=5次,出于分析上的方便,對活荷載分布函數采用了極值I型分布函數:F
8、(x)= exp -exp-( x- u ) 其中 :u :眾值 u = µ- 0.5772 / :尺度參數=/ 2.4495 µ、為分布函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二者根據Tukstra的組合原則,并按一定的分位值,得出樓面活荷載的標準值(Qk1)。但在結構加固時,由于結構已處于服役期,因此荷載基準期T =50 年的假定已不再適應,而應改成目標使用期 T(t )=30年,根據上述理論得出30年的荷載基準期內的活荷載標準值(Qk2)。參荷載規范的條文說明Qk2相當于0.95 Qk1。本次加固設計活荷載取值采用了現行建筑結構荷載規范的規定,未進行折減,以保證建筑結構加固后的后續使
9、用年限內的活荷載可靠度。2、建筑恒載卸荷處理:本工程自1989年建成已使用27年,并幾經變更業主,各個使用單位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本工程就進行過多次裝修。原設計的建筑樓面為水磨石地面,現狀為地磚樓面,根據檢測單位現場實測建筑結構面以上的二次建筑裝修層厚度有100mm左右。為滿足后續使用結構安全要求,也是加固施工工藝對結構表面的要求,對結構面層以上的二次裝修層進行剔除卸荷處理;同時本次建筑房間分隔增加墻體采用輕質隔墻板(不大于0.8kN/)或玻璃隔斷;本次樓面裝修采用:走道、大廳及衛生間設計為地磚地面(荷載大小與原設計相當),其余房間設計為地毯地面。現狀計算模型及結果,不滿足抗震驗算部位:結構空間振
10、動模型圖結構加固前柱配筋超限圖4.2、加固設計加固設計思路:鑒于本工程原設計時間在上世紀80年代,結構空間計算考慮不足,造成結構側向剛度偏弱,本次加固設計著重對框架梁、柱的結構整體加固,重點對框架柱的加固底層按混凝土加大截面處理,二層以上的加固部位采用外包型鋼加固,以保證結構的軸壓比在0.90以下;在八層會議室兩側的框架柱為單跨框架,盡管其各項構造指標均滿足規范,為保證其安全度均進行外包型鋼加固處理(以避免其加固后的剛度相對于下一層突變,會議室兩側的框架柱自一層加固至8層);結構混凝土強度取現場實測值與原設計值的較小值,這樣偏于安全。原設計底部三層為梁、板、柱混凝土強度為300號,折算成現行規
11、范的混凝土強度為C28,三層以上部位混凝土構件混凝土強度為25號,折算成現行規范的混凝土強度為C23。檢測單位實際檢測數據中只有3層有一個點低于原設計值。 對軸壓比超限處的框架柱采用加大界面法進行加固處理,因此類問題多在底部產生,加上本建筑為上世紀90年修建就,側向剛度偏弱,在下部尤為嚴重。所以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加固框架柱的承載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加大其截面剛度,改變其自震頻率,使正常使用階段的性能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改善。此加固方法施工簡單,將原柱截面加寬160200mm。 對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柱采取外包型鋼法加固設計,其加固特點是被加固構件的截面和自重增加不大,基本不
12、影響建筑空間尺寸,施工工期較短。 對承載能力不滿足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梁采取粘貼鋼板進行處理,粘鋼加固的主要特點是被加固構件的截面和自重增加不大,基本不影響建筑效果,施工作業隊周邊環境干擾小,可靠性高。加固計算模型及加固部位:結構空間振動模型圖4.3結構加固后分析結果加固設計前、后的主要結果對比如下:結構位移控制參數加固設計前作用方向XY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與該樓層平均值的最大比值1.061.26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的最大值1/10631/781加固設計后作用方向XY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與該樓層平均值的最大比值1.041.25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的最大值1/11151/801最大軸壓比:加固設計前:1.14;加固設計后:0.80樓層屈服強度系數(最不利前三位)加固設計前序號X向Y向12.32.823.63.133.73.2加固設計后序號X向Y向16.05.627.67.137.87.1樓層抗震能力系數(最不利前三位)加固設計前序號X向Y向11.41.421.61.532.32.1加固設計后序號X向Y向13.92.824.83.434.93.5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體系影響系數、局部影響系數的取值:體系影響系數:0.8,局部影響系數的取值:0.7.加固節點詳圖:五、結語1.確定合理的后續使用年限,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甲板船合同租賃合同協議
- 電梯委托保養合同協議
- 玻璃雨棚包工合同協議
- 玻璃餐桌采購合同協議
- 甲方合伙人合同協議
- 現代農業供貨合同協議
- 益陽書畫買賣合同協議
- 電機外殼購銷合同協議
- 物資代采合同協議書模板
- 男女朋友吵架合同協議
- 鐵路機務知識培訓課件
- 人工智能在制造業中的應用2024年智能工廠的新范式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
- 呼氣一氧化氮檢測技術
- 礦山運輸及安全
- 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重點事項解讀(米)
- 鉛鋅礦的選礦工廠自動化控制技術
- 體育賽事管理課件
- 2024年采血針行業分析報告及未來發展趨勢
-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
-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知識體系整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