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t/d檳榔廢水處理工程 設計方案 二零一六年五月目 錄1、工程概況32、設計依據、規范、范圍及原則42.1 設計依據及規范42.2設計范圍63、設計水量與水質83.1 設計水量83.2 設計水質84、處理工藝的選擇94.1 污水水量與水質情況分析94.2 廢水處理工藝方案的選擇95、處理工藝設計說明145.1 主要工藝構(建)筑物、設備處理能力146、工藝設施總平面設計207、土建建筑結構設計218、系統投資估算221、工程概況*檳郎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生產檳榔為主。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包括檳榔廢水。如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公司的領導以環境保護的大局出發,為造福后
2、代,故提出要配套建設廢水處理設施。根據環保部門的要求,本項目廢水必須經處理后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檳榔廢水屬典型的難降解有機廢水。廢水主要特點是:出水有一定的溫度,微生物濃度低,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色度大、水量和水質變化系數較高且可生化性較差,屬高濃度難降解廢水處理的一類廢水。本公司受建設單位委托,對本項目廢水的處理工藝、設施進行方案設計和設備的選型,以供各方決策參考。2、設計依據、規范、范圍及原則2.1 設計依據及規范項目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水量等基礎設計資料;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997年版)2、給水排放制圖標準(GBJ106-87)
3、3、民用建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規定(DBJ08-71-98)4、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GB4287-92)5、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準(GBJ125-89)6、防洪標準(GB50201-94)7、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CJJ50-92)8、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9、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87)10、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12、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1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14、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1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16、
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修訂書)(GBJ16-87)17、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J50191-92)18、室外給水排水和煤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91)19、污水泵站設計規程(GBJ08-23-91)20、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J50037-96)21、汽車庫防火設計規范(GBJ.67-84)22、工業企業噪音控制設計規范(GBJ.87-85)2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程(GBJ108-87)24、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140-90)25、屋面工程技術規程(GB50207-94)26、住宅建筑設計規范(GBJ96-86)27、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93)28
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29、宿舍建筑設計通則(JGJ36-87)30、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92)31、供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32、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33、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92)34、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35、電動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92)36、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95)37、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3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3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18-86)
6、40、城鎮污水處理站附屬建筑和附屬設備設計標準(CJJ31-89)41、城市污水水質檢驗方法標準(CJ26.1-29-91)42、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426-89)43、城市污水處理站污水污泥排放標準(CJ3025-93)44、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CJJ17-88)45、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CJ/T3008.15-93)46、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J1-86)47、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GBJ2-86)48、廠房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J6-86)49、建筑制圖標準(GBJ104-87)50、建筑樓梯模數協調標準(GBJ101-87)51、工業企業采光設計標準(GB500
7、33-91)52、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2.2設計范圍 污水處理站的總體設計包括工藝、電氣、土建設施的設計和設備選型等,不包括處理站外污水收集、輸送管道和與本項目配套的裝飾工程。 污水處理 調查研究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情況,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靈活、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的方案。 污泥處理與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應進行穩定處理,防止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并妥善考慮污泥的最終處置。2.3 設計原則 本設計方案嚴格執行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污水處理首先必須確保各項出水水質均達到當地環保部門規定的排放標準; 針對本工程和具體情況和特點,采用成熟可靠、穩定實用、經濟合理的
8、處理工藝,以達到節省投資和降低運行管理費用的目地; 處理系統有兩條保險裝置。運行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數,保證運行的靈活性和調節余地,以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 管理、運行、維修方便,盡量考慮操作自動化,減少操作勞動強度。設備選型采用通用產品,選購的產品在國內應是技術先進、質量保證、性能穩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維修維護工作量少、價格適中及售后服務好的產品; 在保證處理效率的同時工程設計緊湊合理、節省工程費用、減少占地面積、減少運行費用。 設計美觀、布局合理、降低噪聲、消除異味及固體廢棄物,改善處理站及周圍環境,避免二次污染。3、設計水量與水質3.1 設計水量根據項目單位和環評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
9、水量資料,該項目日產生廢水總量約為10m3。設計方案按10 m3/d來設計。3.2 設計水質根據水質化驗結果,并參照以往同類型廢水水質情況,確定本項目設計廢水水質見下表:序號項目檳榔廢水設計進水水質設計出水水質1CODcr8000mg/L100mg/L2BOD51500mg/L20mg/L3SS1200mg/L70mg/L4色度300倍50倍5PH5-86-96水溫45常溫7氨氮25mg/L 15mg/L注: 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的排放一級標準。4、處理工藝的選擇4.1 污水水量與水質情況分析因生產和排水具有間隙和周期性,所以廢水量和水質的波動很大,不均
10、勻系數高,所以必須考慮設置足夠容量的調節池。檳榔廢水中BOD/COD值約為0.19,可生化性差,屬難生化廢水。4.2 廢水處理工藝方案的選擇4.2.1 選擇思路根據上述進出水水量和水質情況,我方考慮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必須依照如下思路: 總體思路:檳榔廢水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高、難降解、可生化性差、溫度高等特點。而廢水必須首先進行預處理,以達到預先去除大部分難降解有機物、提高可生化性的目的,然后進生化處理系統,采用物化法加生物法的組合工藝進行處理才能保證廢水處理達標排放。 綜合污水首先通過物化過程(沉淀),去除廢水中不溶性有機物和懸浮物,使污染物濃度大幅度降低,減輕后續生物處理的負荷,主要去除廢
11、水中難生化且難溶性的有機污染物,與此同時能夠降低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最后再通過生化處理和物化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工藝,保證水質達標排放; 工藝流程簡捷、工程造價低、運行經濟、便于管理。4.2.2 污水處理技術的確定本工程的廢水SS含量高,為確保提升水泵的正常工作并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和設備的正常運行,擬在處理主體工藝的前段設置攔污設備。本工程我們選用物化和生化相結合的原則1、 物化處理:提高PH值及化學混凝沉淀法處理工藝。提高PH值法:適當加入石灰水將廢水PH值達到8-9。化學混凝沉淀法:加高分子聚丙烯酰胺藥劑,絮凝廢水中一部分雜質。二、 生化處理:水解酸化法、 上流式厭氧法、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
12、。水解酸化法處理:水解酸化分成二階段,第一階段為兼氧處理,第二階段為厭氧處理,并控制厭氧作用在水解、酸化階段,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從大分子變為小分子,長鏈化合物變為斷鏈化合物且降解有機物質P,大大提高了廢水可生化性能。更便于下階段的上流厭氧及好氧處理的生物降解,縮短好氧時間。池內設攪拌裝置,第一段采用潛污泵泵入時自然攪拌,第二段設潛水攪拌機攪拌使厭氧菌能充分接觸污水中有機物。池內可考慮增設一定數量彈性聚丙稀填料。厭氧處理:A、上流式厭氧處理:該技術屬國內外先進技術,需中溫操作(35)。是一種有效去除有機污染并使其礦化的技術。它將有機化合物轉變甲烷和二氧化碳。厭氧處理與好氧相比有以下優點:(1)、對
13、于高中濃度廢水,厭氧比好氧處理不僅運轉費用低而且能回收沼氣。是一種產能工藝。(2)、采用現代高負荷厭氧反應器,處理廢水所需反應器體積更小。(3)、可以應用于各種不同規模的廢水處理工程。(4)、處理能耗,約為好氧處理工藝的10%15%(5)、處理污泥產量少,約為好氧處理工藝的30%。(6)、處理對營養物需求低,故一般不要投加營養藥劑。(7)、若工廠停產設備維修,厭氧菌可以長時間處于休眠狀態,而不要專門維護,開工后,再運行十分方便。接觸氧化法:在生物氧化法內設置填料層,通過培養使微生物生長在填料表面,通過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達到消除降解水體中污染物的目的,是近年來的一種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法,該處理工藝
14、集、好氧、沉淀于一體,是一種高效綜合的廢水處理設備。經過多年的實踐結果,我公司對該工藝進行更優良的改進,使該技術在運轉過程中好氧的功能發揮至最佳。特點:1、生化反應推力大,效率高;2、污泥不易膨脹;3、耐沖擊負荷,處理能力強;4、結構緊湊、操作管理方便。根據以上特點,本工程我們采用混凝沉淀、厭氧處理和接觸氧化生化法相結合的工藝為主要方法,最后接以生物氧化塘。三,生物氧化塘是本工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處理擯榔廢水的一次創新。下面詳細說明。所謂"氧化塘藻菌共生系統"是指水塘中細菌分解廢水的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磷酸鹽、銨鹽等營養物供藻類生長,藻類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又供細菌生
15、長,從而構成共生系統。不同深淺的塘在凈化機理上不同;可分為好氧塘、兼氧塘、厭氧塘、曝氣生物塘、田塘和魚塘。好氧塘為淺塘,整個水層處于有氧狀態;兼氧塘為中深塘,上層有氧、下層厭氧;厭氧塘為深塘;除表層外絕大部分厭氧;曝氣生物塘為配備曝氣機的生物塘;田塘即種植水生植物的生物塘;魚塘是放養鴨、魚等的生物塘。用生物塘處理污水歷史悠久,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土地遼闊,氣候適宜,生物塘法廣泛應用于處理中小城鎮的污水和一些工業廢水,如制漿造紙廢水、食品加工廢水等。近十幾年來,隨著土地處理系統的迅速發展,作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塘獲得更大的發展,出現了污水曝氣湖等新型生物塘。中國有不少城市用生物塘法處理廢水,不
16、僅能有效地處理廢水,而且可以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在生物氧化過程中轉化成的藻類蛋白養魚、養鴨等,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生物塘法對廢水的凈化過程同生物降解作用對水體的凈化過程相似,故又稱為生物塘法或生物生物塘法。在生物塘法的氧化凈化過程中常伴隨著厭氧還原過程,而且在生物塘中較深的部分,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和供氧不足時,厭氧還原便成為主要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廢水便要先經厭氧生物降解,再經需氧生物降解,轉化為水質穩定的出水。因此,這種厭氧、需氧的串聯處理的方法,便稱為穩定塘法,但習慣上仍稱為生物塘法。在生物塘中,廢水中有機物主要是通過菌藻共生作用去除的。異養微生物,即需氧細菌和真菌,將有機物氧化降解而產生
17、能量,合成新的細胞;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攝取氮、磷等營養物質和有機物,以合成新的細胞并釋出氧。在正常情況下,微生物和藻類相輔相成。藻類釋出的氧供需氧菌和兼性菌用以氧化有機物,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可供藻類進行光合作用。一些藻類不僅能通過光合作用,而且還能通過異養作用進行新陳代謝。生物塘的工作見圖 1。藻類釋出的氧量不能滿足異養微生物群體氧化有機物的需要時,要由生物塘的表面進氣補充供氧。我們所要進行的*擯榔污水處理現場,有一個氧化塘,塘中水葫蘆長得茂盛,它對污水有強大的吸污能力,可以降低運行費用與投資。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福氣。污水經生物塘處理后,有機物顯著
18、減少,病原體也顯著減少,如大腸桿菌的去除率通常可達到98%。4.2.3廢水處理工藝流程方框圖:合格排放格柵調節池混凝沉淀厭氧好氧設備加藥裝置污泥濃縮池干泥暫放地污水進污泥泥餅外運處理濾液生物氧化塘5、處理工藝設計說明5.1 主要工藝構(建)筑物、設備處理能力本系統設計總水量為10m3/d5.1.1格柵井 本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因廢水量較大,廢水中含有大塊漂浮物,這些物質容易積累并最終堵塞工藝設備和構筑物,所以必須采用攔截設備。 格柵井采用鋼砼結構。尺寸:長×寬×高=1×0.6×2m。 本工藝配套設備: A、手工格柵:一道。格柵位于調節池進水管前端。柵條間
19、隙10mm,溝深2000mm,總寬度600mm。過柵流速0.6-1.0m。柵渣由人工定期外運外理。5.1.2調節池根據貴公司的廢水水質狀況,由于該廢水水質、水量有波動。須設一調節池,該調節池具有均勻水質、水量等作用。1、調節水量、水質:生產的多道工序中產生的濃度,水量不一樣,在調節池中調節水質、水量及污染物濃度。結 構: 磚混設計參數: 設計水量0.5m3/h;有效停留時間: 24小時數 量: 1座外形尺寸: 3000×3000×3000mm 本工藝配套設備:A、污水提升泵: 提 升 泵: (二臺,一用一備帶浮球液位計)型 號: GV180 流 量: 5 m3/h 揚 程:
20、 10m;功 率: 0.18kw 污水提升泵圖片5.1.3混凝反應池由于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懸浮物和不溶性高分子有機物等,因此將廢水加入石灰水提高PH值與絮凝劑進行混凝、絮凝反應,形成大的絮體,然后進入中間水池,上清液進入一體化設備處理,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結 構: 磚混有效停留時間: 2小時數 量: 2座外形尺寸: 1000×1000×1500mm配套攪拌機:80-120r/min l=1200 1.5kw數 量: 2套A、 石灰水加藥系統 數 量: 1套 帶 加藥桶和攪拌 尺 寸: 300L 攪拌功率: 0.17kwA、 PAM加藥系統 數 量: 1套 帶 加藥桶和攪拌
21、尺 寸: 300L 攪拌功率: 0.17kw 加藥箱帶攪拌5.1.4中間水池經過混凝、絮凝反應后的廢水在中間水池內自然沉淀,上清液進入生化設備處理,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結 構: 磚混有效停留時間: 15小時數 量: 1座外形尺寸: 3000×2000×3000mm5.1.5厭氧與好氧處理設備該設備為AO工藝,處理水量為0.5m3/h,組成:1、水解酸化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污泥池5、電控系統6、風機、水泵管路組成。 初沉池: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6-0.8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水泵吸出。 接觸氧化池:初沉后的水自流到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
22、。接觸池分2-3級,總留時間為9小時,填料半軟性組合填料,易結膜,不堵塞結球。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 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也為豎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為0.3-0.4毫米/秒,排泥由排泥泵自動抽至污泥池,一部分回流到水解酸化池。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自動排至污泥池內進行好氣消化,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每年只需用吸糞車運出1-2次即可。射流風機水泵:水泵采用二臺,其中一臺備用,射流風機選和二臺,為延長壽命,采用交替使用的方法。電控柜:可采用PLC(可編程控制器,觸摸屏)控制或普通電控系統控制設備的自動運行。5.1.6 污泥濃縮池結 構: 磚混數 量: 1座功 能
23、: 濃縮沉淀裝置產生的污泥。外形尺寸: 1500×1500×2000mm5.1.7生物氧化塘: 結 構: 天然數 量: 1座功 能: 1,繼續氧化與凈化污水,降低全部污染物。 2,消毒殺菌可以達到98%的效果。外形尺寸: 天然,約一畝水面。6、工藝設施總平面設計依據“合理布局、流程有序、功能分區、布置緊湊、既有利于生產又方便管理”的廠區平面布置原則,同時考慮到地形、地貌、風向等自然條件,結合廠區進出水方向,廠外道路和建筑物朝向等因素,通過精心設計、分析后確定了廠區平面布置圖。同進,由于本工程規模較小,不另設管理及自控用房,污水處理站的建筑用房與廠區一并考慮。7、土建建筑結構
24、設計遵循的主要設計規范、設計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3)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10-89)(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5)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93)一、結構設計因缺乏廠區具體地質資料,只能根據一般地質情況,對地基處理做綜合的評述。表層耕土及雜填土均不宜做結構基礎持力層。當原土地承載力大于或等于120Kpa且無軟弱下臥層時,采用天然地基。當實際情況與上述情況不符時,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采用相應的措施來處理。當軟弱土較深或為下臥層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碎石振沖樁、灌柱樁或其他方法進行處理。當廠址內有液化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線電纜維修服務協議
- 定制家具設計建議協議
- 雙語客運值班員客運值班員崗位資格要求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市場調查的類型和內容課件
-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改善路基路面養護江西交通胡鳳輝課
- 中國之治開辟新境界課件
- 個百數表課件
- 【課件】二項分布與超幾何分布的應用+課件高二下學期數學人教A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小提琴手勞動合同
- 不說臟話班會課件
- 2024年學校采購員崗位職責(五篇)
- 藥物臨床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探究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數學試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鑒定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
- DB32-T 4765-2024 化工行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實施指南
- 龜兔賽跑英語故事帶翻譯完整版
- 中學駐校教官管理方案
- Siemens Simcenter:Simcenter聲振耦合分析技術教程.Tex.header
-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17課《紫藤蘿瀑布》名師-特級教師-余映潮公開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