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_第1頁
談談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_第2頁
談談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_第3頁
談談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談談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張炳莉 潁上實驗小學 中華文化風雨煙塵,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國學正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國學在某種意義上,是中華文化之魂。中華文化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交往行為、方式,影響思維活動和認知方式,影響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歷史上中國人經歷多次的民族融合過程,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易傳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我們民族精神與中華之魂的寫照,也是燃照今天的火炬。 一、 國學與養成教育 國學,是指以釋、

2、道、儒三家學問為主干、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菜肴民俗婚喪禮儀等等為枝葉的傳統中國文化體系。國學不僅僅是哲學或思想,更不是守舊學者在書齋里研究的枯燥文章,它是貫穿中華數千年的文化精髓。國學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國家國一體的和諧文化,是貫穿中國歷史進程的孝、悌、忠、信 、禮、儀、廉、恥等為核心的八德思想。中華文化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它們經過時間淘漉和歷史沉淀的文化精品。我國的國學主體即經史子集(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諸子百家、古代文集),是燦爛的中華古文明的結晶。 養成教育是培養孩子以養成良好習慣的一種教育。而所謂培養,就是“按照一定目的長期的教育和訓練”。養成教育就

3、是從行為的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的方法,全面的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最終形成良好習慣的目的。1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可見,抓好養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大有裨益。而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很有意義,本文著重從以下幾點展開。 二、誦讀國學經典對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優秀文化能夠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在童年時代,在兒童啟蒙的時代長足的訓練他們的記憶力,讓他住那些文化品位很高的傳

4、統文化的精品,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豐厚的文化基礎。誦讀經典國學能夠塑造人生,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小學影響表現在日常的行為習慣上。小學階段國學經典誦讀的教材:一二年級的誦讀內容以韻文為主,主要有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笠翁對韻和唐詩三百首、論語選讀以及一些兒歌、童謠等。三四年級主要誦讀大學、中庸、論語選讀和宋詞、經典格言、成語等;五六年級主要誦讀老子、莊子、論語選讀。誦讀過些經典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一)、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國學經典千百年傳唱不衰。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是重視道德價值的觀點,而最高的道德規范是“仁”。關于“仁”,孔子從個人與他人的關系、

5、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作過論述。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誦讀經典,更是意義深遠,學生會大致理解詩文意思,并內化為指導行為的思想,踐行“仁”的思想。通過這些經典熏陶,可以幫助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準則和方法。在國學經典的浸染下,學生的性情變得平和了,富有個性,人格健全。經典作品,為孩子的內心世界涂下亮麗的底色。(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思想;魚我所欲也中“舍生取義”的獻身精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憂患意識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高潔灑脫形象;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情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

6、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入世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之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振奮精神,凝神聚氣。誦讀它,可以修身養心,增強精神力量;誦讀它,可以讓人認識美、領略美、欣賞美,享受快樂人生。在小學生面對社會,面對人生,面對對挫折時候都能“挺身而出”、“舍生取義”。(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誦讀經典,能促進小學生品質的提升。潁上管仲小學堅持每天早晨全體學生誦讀國學經典,近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國學經典中“修身、齊家、治天下”的理想;“以誠為本”的做人原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志;“見賢思齊”的人生態度。 2、誦讀經典,還能提高學生的

7、語言表達能力。在平時的誦讀經典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成語,如不亦樂乎、言而有信、盡善盡美、見賢思齊、不恥下問、三思而行、文質彬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等等,這些都來源于論語。另外,在平時的誦讀經典過程當中,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記憶能力、交往能力都能得到鍛煉與提高。 3、在誦讀經典同時,能增學生的理解能力。小學生在低年級時候理解能力差,主要是機械記憶。在高年級,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理解能力逐漸增強,機械記憶開始轉化為理解記憶。在日常記憶的許多國學經典名著名句在這個時候可以大致理解,反過來促進記憶中經典名句的理解,又為新的詩詞理解奠定基礎,這也是一種反哺。 總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集中表現在

8、文學藝術上,特別是國學經典,其中很多內容都非常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值得提倡,值得小學生誦讀。學校教育教育的中心目的是培養學生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全面發展。一個人年少時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很大作用,小學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啟蒙時期,在此階段向學生傳授國學,就是教他們用傳統文化做生命的底色,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在耳濡目染中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2 三、展望未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學段目標要求,并在“評價建議”中明確指出了:“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感悟,加深體驗與領悟”的評價要求,還設置了“關于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3 我們語文老師要認識到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