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球上的大氣試題_第1頁
最新地球上的大氣試題_第2頁
最新地球上的大氣試題_第3頁
最新地球上的大氣試題_第4頁
最新地球上的大氣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地球上的大氣試題一、選擇題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我國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是因為()A白天地面吸收強,夜晚弱B白天反射作用強,夜晚弱C白天大氣輻射強,夜晚弱D白天太陽輻射強,夜晚弱2大氣中()A臭氧層遭到破壞,會導致增加B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會使減少C可吸入顆粒物增加,會使增加D出現霧霾,會導致在夜間減少解析:第1題,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海洋水汽難以到達,云霧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近地面氣溫高;晚上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氣溫低。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是大氣吸收太陽輻射,是大氣吸收地面輻射,是地面吸收太

2、陽輻射,是大氣逆輻射。臭氧層破壞,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臭氧吸收紫外線)減少,故A項錯誤;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氣吸收地面輻射減少,故B項正確;可吸入顆粒物增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故C項錯誤;出現霧霾天氣,大氣逆輻射增強,故D項錯誤。答案:1.D2.B讀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點氣壓圖,回答34題。3若近地面和高空四點構成熱力環流,則流動方向為()AOPMNOBPOMNPCMNPOMDNMOPN4下面圖中正確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配置的是()解析:第3題,氣流總是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則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

3、據熱力環流圖可判斷,圖中M、N為近地面兩點,O、P為高空兩點,且O、P分別對應位于N、M上空;M地氣壓高,說明是近地面氣溫較低處,氣流由P下沉至M;則N為近地面氣溫較高處,氣流上升至O。故A項正確。第4題,圖中顯示N地為近地面熱低壓區,故氣溫高于兩側、氣壓低于兩側同一高度,則A項正確。答案:3.A4.A(2018武漢調研)下圖為某區域某時刻海平面與相應6 000 m高空等氣壓差。據此完成57題。5若空氣中水汽含量較豐富,此時甲、乙兩地近地面的天氣最有可能分別為()A晴天、陰雨天B晴天、晴天C陰雨天、晴天 D陰雨天、陰雨天6此時,丙處近地面的風向最有可能為()A西北風 B東北風C東南風 D正南風

4、7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此時該地區出現霧霾天氣()A甲處風力較大,霧霾持續時間較短B乙處風力較小,霧霾持續時間較長C乙處有上升氣流,霧霾持續時間較短D甲處有下降氣流,霧霾持續時間較短解析:第5題,結合熱力環流中等壓面知識,可知垂直方向上高差相同的兩地,近地面氣溫低的地區氣壓差較大,則圖中甲地近地面氣溫低于乙地,甲地氣流下沉而天氣晴朗,乙地氣流上升而為陰雨天。第6題,依上題分析,近地面甲為高壓、乙為低壓;依據風向由高壓指向低壓,可知丙處風向為偏西風;四個備選項中,最有可能為西北風。第7題,圖中氣壓差分布較均勻,風力差別不是很大;但甲處氣溫較低而氣流下沉,霧霾不易擴散,持續時間較長;乙處氣溫較高而氣流

5、上升運動較強,霧霾易擴散,持續時間較短。答案:5.A6.A7.C(2018江西調研)溫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氣水平運動引起的某些地區溫度降低或升高的現象。空氣由高溫區流向低溫區稱“暖平流”;空氣由低溫區流向高溫區稱“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規模天氣變化的原因之一。下圖為我國某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變化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89題。 8目前受冷平流影響的是()A BCD9在暖平流影響下,常出現()A大風 B降雪 C氣壓升高 D連續性降水解析:第8題,根據圖中緯度和風向,可判斷北側吹偏北風、南側吹偏西風,氣流運動符合“空氣由低溫區流向高溫區”特征,可以判斷受冷平流影響。第9題,在暖平流影響下,空氣由高溫區流向低

6、溫區,氣流溫度逐漸降低,常出現降水。由于暖平流運動是暖氣流推動,而暖氣流一般運動速度較慢而多連續性降水。答案:8.A9.D下圖為博斯騰湖區域圖,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周圍多荒漠。湖區內湖陸風現象較顯著(湖陸風是在較大水域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多年平均數據顯示,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上午1112時,比冬半年提前兩小時左右。回答1011題。10試推測出現博斯騰湖湖陸風最弱可能季節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影響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比冬半年早的主導因素是()A植被 B氣溫 C鹽度 D地形解析:第10題,湖陸風強弱取決于湖泊與陸地之間的熱

7、力差異。冬季湖泊水位低、水體面積小,湖泊與陸地之間的熱力差異最小,故湖陸風最弱。第11題,當湖泊溫度高于陸地時,湖泊氣壓低于陸地,則此時吹陸風;相反,當湖泊溫度低于陸地時,吹湖風。夏季湖泊水體面積大,升溫慢,而陸地升溫快,故陸風轉湖風的時間早于冬季。答案:10.D11.B二、綜合題12(2018濟南質檢)礦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會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提高;開發利用新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下面甲、乙兩圖反映的是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兩種途徑。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冬季晴天時,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設備的條件下,圖甲所示“陽光居室”室內的最高溫度可達22 。請分析“陽光居室

8、”是如何達到這一保溫效果的?(2)開發利用新能源,能夠減緩全球變暖。請根據“溫室效應”的原理,解釋其原因。解析:第(1)題,“陽光居室”的保溫原理與保溫效應有相似之處,也有獨特之處。第(2)題,從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和大氣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補償地面熱量損失兩方面考慮。答案:(1)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透過“陽光居室”的玻璃到達室內地面,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能而增溫,并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室內大氣,地面長波輻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從而將熱量保留在居室內。同時,封閉的空間也隔絕了室內外熱量的交換,加強了保溫效果。(2)開發利用新能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也會減少,大氣逆輻射會變弱,大氣的保溫作用減弱,使氣溫增高趨勢減緩。13下圖是亞洲東部某區域同一天內兩個時刻的等壓線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判斷6日14時到20時渤海海面風力變化,并說明理由。(2)說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6日下午的天氣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比較6日14時到20時甲、乙天氣系統強度的變化。(4)在下圖中畫出甲、乙天氣系統中心區氣流的垂直運動方向。解析:第(1)題,對比兩圖等壓線的變化可以看出,等壓線變得稀疏,說明風力減小。第(2)題,該區域一直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 第(3)題,注意比較氣壓數值的變化,甲天氣系統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