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總結 一、項目實施基本情況 4月初,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下達后,我縣及時成立了以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業局、縣財政局主要領導任副組長的*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縣農業局相關業務單位負責人,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4月14日下發了關于印發*縣20*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干府辦字20*57號,推進項目有序開展。4月中旬,通過公開招投標,經項目協調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審,認定*縣農業技術職業培訓學校為唯一中標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機構。*縣農業技術職業培訓學校中標后,按項目要求制定了實施方案,積極組織教師、技術專家開展集中
2、培訓和現場指導,全年共完成集中培訓768期,累計培訓農民35044人次,現場指導766次,累計指導農民35883人次。培訓新技術26項,推廣新品種58個,新增“一村一品”專業村36個,受培訓農民普遍撐握了1-2項實用技術,并能較好的運用到實際農業生產中,農業生產技能水平明顯提高,受培訓農民人均增收1500余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注重規范化管理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切實提高項目組織管理能力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屬于綜合系統工程,涉及全縣農村工作的許多方面,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我們依據農民需求和農業產業需要,規范項目管理,切實提高項目組織管理能力。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培訓機構責任。為加強對
3、項目的組織領導,我縣于4月成立由縣政府分管農業領導任組長,縣農業局、縣財政局等有關單位部門主要領導為副組長,縣農技推廣中心、經作果業局、畜牧獸醫局、水產站等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承擔項目實施的具體工作。領導小組按照項目實施要求,開展了培訓機構招投標工作,利用*縣農業信息網、縣宣傳欄等媒體發布、張貼了培訓機構招標公告,經過組織有關專家評審,最后確定了*縣農業技術職業培訓學校為項目實施機構,同時,項目領導小組與該培訓機構簽訂了項目實施合同,明確培訓任務和培訓要求。培訓機構在全縣范圍內選聘了67名工作能力和責任感強的農業技術骨干為
4、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教師,被選聘教師85%以上有農藝師或工程師資格等中級以上資格,函括了果蔬、農學、農機、園藝、畜牧、水產等各類技術專家,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有力地保障了培訓的效果和質量。二是圍繞農民和產業所需深入調研,確定項目村及基本學員。為確保培訓工作富有成效,有針對性,項目領導小組在項目正式啟動前組織人員對村組能力、村農業產業發展現狀,農民是否有參與培訓的熱情等進行了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分布在全縣13個鄉鎮,具有一定產業基礎,農民對科技培訓有熱切需求,具有較強組織能力的50個村為項目實施村,其中糧食產業村15個、畜牧養殖村11個、果業種植村10個、蔬菜種植村9個、
5、水產養殖村5個,并根據村民自愿參與培訓,確定基本學員2110人,同時建立基本學員信息臺帳。三是規范項目管理,確保科技培訓的質量。項目辦公室嚴格按照項目實施要求加強項目的監管工作,建立執行“六項制度”。一是學員培訓卡制度:統一為每位學員辦一張學員培訓卡,要求學員每參加一次集中學習或現場指導都在培訓卡上,做好記錄;二是培訓臺帳制度:教師每辦完一次培訓班或現場指導,都要填寫一張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登記表,要把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參加人數等各項填寫清楚,并在培訓結束后請學員代表、村負責人及培訓教師簽字,每培訓一次填寫此表一張交項目辦作為領取補助的依據,并依此建立培訓臺帳;三是季報告工作制度:培訓
6、機構每季末將辦班次數、培訓人數、培訓內容、教師進村次數等情況以及培訓工作中的經驗或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縣項目辦,項目辦再向上級作詳細匯報;四是公示制度:對項目村和基本學員進行公示,保持項目實施的透明性;五是獎罰制度:在培訓結束后及時對各包村教師和受訓學員進行考核,表現好的給予表彰,表現差的予以批評;六是管培分離制度:培訓機構具體負責開展培訓工作,培訓機構接受縣農業局和財政局負責培訓項目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按項目規定開展培訓,確保培訓質量,嚴格按項目資金管理條例,使用補助資金,做到專款專用。 (二)注重培訓方式靈活性與培訓實效性相結合,切實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 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中,我們堅持實用
7、、實際、實效的原則,注重培訓方式靈活多樣,突出實效性。一是強化課堂教學,提高學員基礎理論水平。縣農業局組織全系統主要技術骨干,根據我縣實際,有針對性地編印了*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教材,根據不同的培訓產業村,教材分成糧油、畜牧、果業、蔬菜、水產5大類,內容即有農業生產種植技術,也有養殖技術,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行業簡明職業道德規范等,內容廣泛,選編通俗易懂,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分發給每一個基本學員,做到人手一冊。在教學中狠抓“四個”關鍵環節培訓,即抓關鍵技術培訓、抓關鍵農時培訓、抓關鍵環節培訓、抓關鍵問題培訓,引導農民采用新品種、新技術,做到良種良法配套。二是進村入戶辦班,做到“六結
8、合”。在進村入戶辦班過程中,為提高培訓質量,做到“六結合”,即培訓與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培訓與農民需求相結合、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培訓與示范樣板相結合、培訓與物質服務相結合、培訓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把培訓課堂延伸到田間地頭,實現培訓、指導、服務三位一體,改變以往單一進行技術培訓的做法,面對面,手把手地對學員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指導,每個示范村都明確了一個主導產業,1-2個主導產業示范樣板場所供現場指導演示用。三是結合“三項”活動,提高培訓效果。為整合科技資源優勢,提高培訓效果,我們把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跟“三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與送科技下鄉活動結合,通過舉辦送科技下鄉活動,大力營造學科學、用科學
9、、科學種田、科技致富氛圍,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到接受農業科技知識培訓指導的行列中來,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今年全縣共舉辦送科技下鄉活動36場次,場面非常熱烈,反映了農民對農業科技知識的渴求,現場的咨詢已不能夠滿足他們了,許多農民朋友強烈要求農業科技人員到他們自家的田間地頭實地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與科技進村入戶工程結合,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中,我們將符合項目條件科技進村入戶核心示范戶選為基本學員;一方面接受科技入戶技術指導,一方面接受專業培訓,全縣有50%以上的基本學員為科技示范戶,通過核心示范戶的輻射帶動,引領更多用戶走向學科學、用科學、科技致富的道路。與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結合,把村級動物防疫培訓
10、納入新型農民科技培訓,于9月23日,采取集中授課方式,舉辦了一期大規模的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班,全縣134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參加了培訓,著重講解了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崗位職責與職業道德、免疫接種技術、消毒滅源、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病死動物的處理,以及畜牧業相關法律法規、畜牧養殖技術和動物疫病防疫及技術要點等知識。通過培訓學習,著力提高全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增強他們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戰斗力,進一步健全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全面提高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整體水平。 (三)注重學以致用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切實提高農民生產經營能力 在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中,我們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
11、理的新型農民的要求,注重農民能學以致用與培訓內容因地制宜相結合,著重提高農民三種能力。一是提高農民的科技增收能力。直接向農民傳授農業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并指導農民把學的新技術、新品種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培訓示范村金川鎮水么村的李明兒、溧江鄉唐家村的楊金如,在今年的早稻生產中,通過水稻種植新技術,。他們把在培訓班上學到的從選種、育秧、輕型高產栽培到大田肥水管理等一系列高效栽培技術,應用到早稻生產當中,早稻都獲得了高產,李明兒早稻種植6.2畝,平均畝產高達501公斤,比去年畝增產56公斤,畝多增收103元,楊金如種植早稻8.1畝,平均畝產達到507公斤,比去年畝增產48公斤,畝多增收88元。培訓示范
12、村金川鎮灌溪村的鄭細根今年在參加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學習后,應用學到的微生態制劑調控水質技術,使自己養的50余畝青魚生長快、成活率高,每畝增加產量150公斤,50畝魚塘增加收入6萬余元。二是提高農民的市場經營能力。幫農民分析農產品市場發展規律,向農民傳遞農產品市場行情,引導農民投身農產品銷售市場,做優秀的農產品經紀人,項目實施后,全縣新涌現各種農產品經紀人136人。培訓示范村金川鎮長巷村的范皮云,培訓前專門養商品豬,自已養大的生豬由別人來收購外調,收購人挑三撿四不說,還壓價格,參加培訓后,聽曾五芽老師講生豬市場行情,生豬經紀人關于如何選豬、如何聯系養豬戶、如何跟外地老板交往等要點,范皮云心中一亮,
13、自已也可當生豬外調經紀人,于是他從自已和親朋好友飼養的生豬開始向廣東外調,從開始的每月外調一車豬到現在每月四車豬,現在他每月做生豬經紀人收入就有3000余元,他常對人說:“參加新型農民科技培訓不僅增長了我的養豬技術,更活絡了我的腦筋,使我能成為生豬經紀人。”培訓示范村荷浦鄉莒洲村的謝正如,以前在家只是種幾畝旱地糊口,今年在參加新型農民科技培訓中,了解到當前雞蛋市場價格好,飼養蛋雞能賺錢,他認認真真聽取老師講解蛋雞飼養技術,不懂就問,還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別人的蛋雞飼養廠,當他確信雞蛋市場行情看好,自己又學到了飼養蛋雞技術后,于是他就決定投資50萬元飼養蛋雞2萬羽,由于他掌握了蛋雞飼養技術,又有
14、老師現場指導,飼養的蛋雞生長得非常好,幾個月后就大批產蛋,他又親自闖市場,建立銷售網絡,雞蛋銷得快價格又好,今年就獲利10萬余元。三是提高農民的專業化生產能力。向農民傳授標準化生產技術,讓農民能按標準化進行生產。新型農民培訓學員沂江鄉務豐村生豬養殖戶陳建如,培訓前是金川某豬場飼養員,經過了新型農民養豬技術培訓后,今年在沂江鄉滸江村租賃了15畝荒山,建設標準化養豬場,開展生豬養殖,能較好地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自己在養豬中積累的經驗結合起來。通過豬場選址與欄舍建設的培訓,以及指導老師的現場指導,他把豬場選擇了遠離村莊、交通便利、水電供應可靠、地勢高燥、土質堅實、座北朝南的丘陵山坡上,生產區和生活區布
15、局科學;通過培訓課上優良豬品種的介紹,他選擇母豬為長大二元母豬,公豬為杜洛克公豬,商品豬為杜長大三元雜交豬;通過豬人工授精技術的培訓,他掌握該項技術后在自已的豬場認真開展,減少了豬場公豬飼養頭數,提高了公豬使用率,為豬場節約公豬飼養費上萬元;通過夏季水簾降溫技術的培訓,他將夏季水簾降溫技術運用到豬場,在母豬欄裝了水簾設備,減少了母豬熱應激,提高了母豬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 (四)注重輻射帶動與產業壯大相結合,切實提高全縣農業產業化水平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的實施,輻射帶動了我縣農業生產發展,提高了全縣農業產業化水平。一是推動了全縣“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項目實施中采取的“一村一品”有針
16、對性的培訓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初具“一村一品”雛形村農民從事主導產業的技能,農民普遍擴大了自身和基地種養規模,村主導產業得到發展。培訓示范村桃溪鄉嶺背村,去年香菇種植規模不足250萬筒,今年通過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提高了菇農種菇技術,菇農種香菇信心更足,全村香菇種植規模達450萬筒,將近增長了一倍,成了遠近聞名的香菇專業村。培訓示范村溧江鄉堆背村,多年來全村生豬飼養量僅在3萬頭左右,由于許多村民飼養技術不過關,病死豬發生率高,養殖效益不高,今年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為村民開設了生豬養殖專業培訓班,村民們的飼養技術普遍提高了,病死豬發生率大大降低了,養殖效益明顯提高,村民們紛紛擴大了養殖規模,全村生
17、豬飼養量增加4萬頭,全村飼養量達7萬頭,成了名符其實的生豬養殖專業村。二是促進了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通過培訓提高了農民種養技術水平,企業積極發展“企業+農戶”生產模式,或發展訂單生產。江西新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展“企業+農戶”生產模式,帶動周邊村莊上的2000余戶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成為公司重要的生產基地。江西金佳谷物、江西良豪米業等糧食加工企業發展訂單水稻種植25萬畝。同時,由于我縣農業產業規模擴大,吸引了多家農業企業落戶*,正邦集團分別在潭丘鄉和金川鎮建立生豬養殖規模達數十萬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我省首家有機柑桔出口貿易企業贛江果蔬有限公司落戶*,投資1600余萬元建成一條集柑桔打蠟、拋光
18、到裝箱流水生產線,每天能加工柑桔20噸,現已投產運行。三是帶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通過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培訓教師的引導和協助下,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形成了“發展快、專業廣、功能強”的格局。截止20*年底,全縣已有正式注冊的合作社58個,比上年增加47個,有社員3500戶,帶動相關農戶7600多戶,占總農戶的11%,合作社生產總產量82351噸,總收入達44147.83萬元。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糧食生產、生豬生產、果業生產、農機服務、香菇種植、水產養殖和養兔等生產領域,為這些農業特色產業迅速壯大發揮著巨大作用。四是壯大了全縣農業產業規模。今年我縣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全縣水稻種植面積75.92萬畝,單產4*.3公斤/畝,總產31萬噸,分別比去年增長4.5%、4.2%、8.9%。果樹面積11.85萬畝,比去年增0.45萬畝,產量7.85萬噸,比去年增1.05萬噸;蔬菜播種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裝直升機購買合同協議
- 商務用酒合同協議
- 正規地攤經濟合同協議
- 含稅銷售合同協議
- 商標代理公司合同協議
- 商業秘密協議英文合同
- 商場店面轉兌合同協議
- 商場和餐飲商家合同協議
- 德國租車位合同協議
- 商業產品買賣合同協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
- 2025-2030中國船用導航雷達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礦山探礦證轉讓合同協議
- 離散數學中的網絡科學研究-全面剖析
- 外包免責協議書模板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物理試題(含答案)
-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資料2024
- 貴州省考試院2025年4月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
- 五一節后復工復產培訓
- 《休閑農業》課件 項目六 休閑農業經營管理
- T-CWEC 40-2023 防汛排澇抗旱一體化泵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