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分析12389_第1頁
試卷分析12389_第2頁
試卷分析12389_第3頁
試卷分析12389_第4頁
試卷分析1238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試卷分析第一單元:小數乘法總體來說:卷面干凈,整潔,認真讀題、審題,計算準確,簡算熟練,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較好,但少數學生太差。具體分析如下:第一大題,基礎知識填空,失分較少,錯的最多的是第10小題,學生對積的變化規律沒掌握好,造成失分。第二大題,判斷完成較好,失分較多的是第4小題,學生對計數單位不理解,判斷錯誤。第三大題選擇題,完成較好,錯的較多的是第6小題,學生沒見過這種表達形式,不明白式子的含義。第四、五大題計算題,學生計算不熟練,不知道乘法分配律和結合律怎樣運用,簡算題失分多,第六大題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思維能力強,完成較好,錯題原因:第2小題忘記寫“”,第5小

2、題學生對題意不理解,失分太多。經過檢測發現,本單元掌握存在以下不足:1、計算很差,積的末尾的“0”忘劃掉,忘寫“”。2、減算掌握的不好,不會運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下步努力的方向:1、分析學生計算出錯的地方,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2、進一步訓練并加強學生的讀題能力;3、培優補差。五年級數學第三單元試卷分析一、命題特點及概況:本單元試卷包含五星種題型,填空,判斷,選擇,計算,應用題,內容突出體現了基礎性和普及性,體現了新課標的新理念,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試題知識面覆蓋廣,取樣有代表性。注重于基礎知識,同時又切合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有甩側重地安排了試題,尤其在填空、選擇、計算上都突

3、出了這一點,避免了偏題、怪題、總體看來深淺適度,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想能力是一份切合教學實際,目標明確的有價值的試卷。二、答卷情況:本次測試的是數學第二單元小數除法一章,這次測試的試卷共有五個大題,從試卷分析,這張試卷的試題比較簡單,題型也都是我們平時所做過的,學生們做答中出現的錯誤也比較少。這五個題,有一定的梯度,主要考查學生們對本單元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適合我們的同學做答。三、學生做題情況分析(一)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1.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待提高,有很多同學的計算題沒有算對結果,2.學生的試卷做得比較亂,書寫不規范,3.有各別的知識點掌握不扎實,4

4、.應用題方面發展很不平衡,有7名同學的應用題失分太多。四、改進措施1.訓練學生的答卷,讓學生能夠規范書寫,2.多進行口算和筆算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算中明白算理,3.培養學生們解決問題的技巧,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4.加強應用題卡和口算題卡的使用力度和指導五年級數學第二單元試卷分析這份試卷難易適中,從題量和時間安排上來說題量不是很大.所考內容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在學生的試卷中,并注重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的數學能力。本試卷基本上能夠測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能夠通過此次測試從中找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以改進教學方法。本試卷共七道大題。第一大題;填空題以基礎知識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

5、知識的掌握。學生對這道題掌握得還不錯,只有一小部分學生不會做這道題。第二大題:判斷題此題中4小題,考查學生對對稱軸和軸對稱概念的理解。有個別的學生弄不明白了,混淆了。第三大題:選擇題。考查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和旋轉圖形的掌握情況.學生大體上掌握的比較好。第四大題:數圖形的對稱軸。考查了學生對畫圖中對稱軸的判斷能力。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正確答題。第五大題:計算題。主要考查學生簡便方法的運用。只有幾個學生最后一小題沒用簡便方法,錯誤不多。第六大題:看圖回答問題。此題以課本基礎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圖形的變換掌握情況,涉及到旋轉和平移。這道題錯誤相對較多,主要是理解能力不強。第七大題:動手操作題。

6、第1小題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此題錯誤較多,主要是沒有找好對稱點,因此不能正確地畫出軸對稱圖形。第2小題是畫出三角形繞點順時針旋轉90度后的圖形,這題錯誤更多主要是現在的方向和讀數不對,以后要加強練習。第3小題畫出向右平移5格后的圖形。不少學生平移的格數不對,出錯的也不少。改進措施:(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利用課堂教學及課上練習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2)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動手操作認真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審題,及時檢查,仔細觀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總之,此試卷測出了學生的水平,也測出教師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

7、處,我將會在今后教學工作中加以改進,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五年級數學第四單元簡易方程試卷分析一、填空題的1、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部分學生還是不會寫。還有第三題:兩個連續的自然樹,如果其中一個是a,則另一個是( )或( )。也是個別學生不會找出規律,無法完成的。這需要老師在復習的時候要加以強調和讓學生去理解,讓學生多做類似的練習,加深學生對此種題型的理解和掌握。其它部分掌握得不錯。如:第5題、在里填上“”或“”號。學生能區分a的二次方和2a。從這份練習題中,還體現了學生的基本數量關系掌握得還不錯。又好像第七題分析問題,對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表示方法、對含有倍數關系的應用題等正確率是96。二、判斷題。第

8、(1)(2)、(4)小題100的學生正確。“x26是方程”、“a8還可以寫成8a”、“x3是12x729的解”。他們基本理解了什么是方程;知道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當字母所代表的數值確定,這個式子的值也就確定。三、選擇題。出錯是在第(2)和(4)小題。“(2)三角形的面積是s平方米,高是3厘米,那么底是( )厘米。”10人出錯。他們都忘了除以2了。這是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夠,考慮的不夠全面。教師對此種題型練習較少。“(4)、x千克的花生可以榨油36千克的花生油,每千克花生可榨油( )千克。”20人出錯。這是學生理解題意不清晰。沒有認真去思考,教師在復習中需對這種題型多加練習。四、計算題。學生基本

9、能掌握計算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計算錯誤。這一點教師在復習中要加強練習,提高計算能力。五、列方程解決問題。第1小題是看圖列方程解答。學生基本上會看圖解答,個別學生的問題還是在計算上。完全正確的占97。第2小題“五年級同學為貧困地區學校捐書,共捐了150本,其中故事書25本,其余的是5捆科技書,平均每捆科技書多少本?”有10人出錯。主要是對問題沒有認真的去理解,有的學生連部分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到現在還不清楚。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時,強調學生認真審題。第3小題。“地球上水面的面積是3.61億平方千米,比陸地面積的3倍少0.86億平方千米,陸地面積是多少億平方千米?”這題完成得不錯,只有兩個學生不會。主

10、要表現在對題目沒有完全的理解,對“比陸地面積的3倍少0.86億平方千米,”意思不明確。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時,利用線段圖去理解、加倍練習,教會學生怎樣去理解,做題時審題一定要清楚。第4小題“姐妹裁衣店要為酒樓的12名女服務員做制服,他們買來40米布,做完好還剩下10米。平均每名女服務員的服裝永不多少米?”第6題“學校舞蹈隊剛剛結束了報名,小紅和小婷來找李老師詢問男女的報名人數。李老師說“你們女生的人數比男生人數多30人,而且是男生人數的3倍。”同學們,你能根據李老師的話幫小紅和小婷酸楚男生和女生的報名人數各是多少人?“這題錯的人最多。主要是對題目的不理解,再加上題目與書上的題少有改動,“女生的人

11、數比男生人數多30人,而且是男生人數的3倍。”學生就給蒙住了。看來在復習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識外,還要在知識方面有所提升。通過以上的分析,本人在復習中,著重以下措施:1、計算方面重點抓計算能力。除了要理解算理外,還要提高計算的準確率。2、應用題方面(1)幫學生理清思路,把已學的應用題進行歸納、整理。(2)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關的應用題。這是本人對第四單元的練習測試卷,根據本校學生的情況做出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其中有許多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批評指證。多邊形面積試卷分析圖形的面積的測試。從整體來看,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能利用所學方法進行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但大部分學生做

12、題的靈活性不夠,不能舉一反三,有的題目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問法,學生就會出現錯誤。比如: 第一大題填空(共10題):1.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面積相等,高也相等,這個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平行四邊形底的( )。 這是一道相當有難度的題,主要是考驗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底、高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解程度,許多學生都出現錯誤。在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和高都相等的情況下,梯形上、下底之和是平行四邊形的2倍,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高,而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上底+下底)2,所以梯形上下底之和是平行四邊形底的2倍。 2.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與原來相比,面積( )

13、,周長( )。 其實,這一內容在四年級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時已經接觸過,但還是有學生答錯題。這部分學生缺乏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周長肯定不會變,只不過形狀發生變化。在底不變時,面積隨著高的變短也變小了。 3.一個直角梯形上底和下底分別是7厘米和13厘米,兩腰分別為6厘米和9厘米,這個梯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學生的錯題原因是學生沒準確的判定高是6厘米還是9厘米。動腦筋的學生會思考高是垂直于上、下底的,一定是6厘米。而一些學生卻隨便用一個數算出結果,因而出現錯誤。 4.一根長1.6米的鐵絲折成一個四條邊都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它任意一條邊上的高是0.32米,它的面

14、積是( )平方米。 學生做這道題的錯誤之處在于計算,小數點的位置沒找準確,應該是0.128平方米。 第二大題判斷(共7題): 1.平行四邊形的底越長,它的面積越大。 ( ) 個別學生認為是正確的,其實,他們沒全盤考慮,起決定作用的還有高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高都有關系。 2.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厘米和4厘米,斜邊是5厘米,斜邊上的高是2.4厘米。 ( ) 一部分學生認為這道題是錯誤的。他們沒更好的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可以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先計算:342=6(平方厘米),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然后用625=2.4(厘米)。也可以用52.42=6(平方厘米),在用624=3(厘米)

15、來驗證這道題是正確的。 第三大題選擇(共7題),學生做的很好,正確率較高。 第四大題,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圖形,并計算各圖形的面積。這道題是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學生來說并不難,只要認真畫圖就行。只是班內有四個學生在畫完圖后忘了計算各圖形面積,還有2個學生沒用作圖工具隨便畫的,有2個學生沒按要求的長度畫,因此丟失不少分數。 第五大題(共3題):根據圖中尺寸計算:1.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米)許多學生到把陰影部分看成了平行四邊形,因而出現錯誤。 其實,可以按梯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8+5)82 。還可以把陰影部分分割成2個直角三角形來計算:882+582第六大題:生活中的數字共有5道題,

16、也是學生失分最多的題目,每一道題都有把難度,如果學生不動腦子思考肯定是拿不到分數的。1. 一塊等腰三角形菜地周長160米,腰長50米。底邊上的高30米,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許多學生認為腰長50米兩腰之和,還有的學生把腰長當作兩底之和來做,因而出現錯誤。2. 有一塊1500平方米的直角梯形田地(如圖),陰影部分種豆角,空白部分種黃瓜,種豆角多少平方米? 有的學生認為陰影部分是一個等腰三角形,因此梯形的上底也是30米,所以出現錯誤。其實這一題沒那么復雜,只要算出空白三角形的面積,在用梯形面積去減就行:1500-60302=600(平方米)。也可以先算出梯形上底,在算陰影部分的面積:150

17、0230-60=40(米),40302=600(平方米)。3. 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重42.3千克,如果每平方米鋼板重23.5千克,這塊平行四邊形鋼板的底是1.5米,高是多少米?個別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題意,有的學生算式列對,但計算錯誤,因而失分。應該先算出這塊鋼板的面積,再除以底就行。4. 一塊三角形麥田,底是60米,相當于高的1.2倍,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麥2千克,這塊麥田能收小麥多少千克?只要先算出高,然后算出麥田的面積,再乘2千克就行了。但是在做題過程中學時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仍然有少數學生得不到理想分數。5. 如圖陰影部分的面積是27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厘米?這道題對一般學生來說有點

18、難度,應該先利用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底算出高,在計算梯形的面積:2729=6(厘米),(5+9)62=42(平方厘米)。最后有一道拓展題:如圖:陰影部分的面積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少92平方厘米,求AB的長。這道題的難度對是來說并不高于上述其中幾題。許多學生找到正確答案,因此另外加10分。整個試卷對初學平面梯形面積的計算來說有難度,只有幾道是利用公式直接計算圖形面積的題,每一道題要經過認真讀題、審題、動腦思考才能做出來。既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和計算能力,還要具備靈活的頭腦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這也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學生不能死記概念和公式,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動手操作、動腦思考,還要和實際結合起來,并能靈活應用所學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1)應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考試中出現的題型在課堂上老師基本上都講過,但是部分學生當時聽懂了或自以為明白了,課下并沒進一步研究,或者課堂上不專心聽講,漏掉老師講的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