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1.2 樂音的特征一、單選題1.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猛將張飛單槍立馬在長坂坡當陽橋頭,一聲大喝,嚇退曹操十萬大軍.這個典故形容張飛聲音( ) A. 音調高 B
2、. 響度大 C. 頻率高
3、60; D. 音色差2.有很多物理現象,由于其自身屬性的關系,難于直接觀察,這就可以根據物理量之間的各種效應把不易觀察的物理現象轉換成易于觀察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這種科學方法就叫轉換法 .下圖中的實例主要用到“轉換法”的是( ) A. 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濺起水花
4、160; B. 教科書以與水波相比較的方式引出聲波C. 探究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的實驗 D. 比較尺子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3.小紅同學為了參加班里舉行的自制樂器演奏音樂會,制作了一個水平琴: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就可以奏出樂曲,如圖所示,若從左至右用相同的力敲擊它們( )A. 音調越來越低
5、160; B. 音調越來越高 C. 響度越來越小
6、0; D. 響度越來越大4.中國好聲音是一檔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也是深受觀眾歡迎和喜愛的唱歌類娛樂節目在節目中常常聽到導師們說:“某某某,你的聲音有很強的辨識度,我很喜歡”這里所說的“辨識度”主要是指選手唱歌時聲音的( ) A. 音調
7、60; B. 響度 C. 音色 &
8、#160; D. 以上說法均正確5.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而在曠野中要“高聲”呼喊才能讓遠處的人聽見這里的“輕聲”和“高聲”是指聲音的() A. 音調
9、; B. 音色 &
10、#160; C. 頻率
11、60; D. 響度6.下圖中小明同學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擊鼓面,他研究的是()A. 音色與受力大小的關系 &
12、#160; B. 響度與振幅的關系C. 音調與受力大小的關系 D. 音調與振幅的關系7.“女高
13、音”和“引吭高歌”的“高”分別指的是聲音的( ) A. 響度大,音調高 B. 音調高,響度大 C. 音調高,音色好
14、60; D. 音色好,音調高8.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音調會逐漸降低B.響度想都會逐漸變小C.音色會逐漸變差D.以上說法都有可能9.生活處處有物理,細心觀察皆學問。如圖是某學校樓梯中的一部分,從A到B是長短不同的鐵護欄。在不損壞公物的前提下,一個同學用一根木棒迅速從B到A逐一敲過鐵護欄欄桿,此過程中,一定發生改變的是聲音的( )A. 音調 &
15、#160; B. 音色
16、60; C. 響度 D. 音色和響度10.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說法是( &
17、#160; ) A. 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 發聲體振動頻率越高,響度越大C. 真空不能傳聲
18、; D. 振動停止,聲音也一定停止二、填空題11.聲音的三個特征是_、_和_我們能夠聽到蜜蜂飛的聲音,卻聽不到蝴蝶飛的聲音,主要原因是它們飛行時發出聲音的_不同
19、我們能夠區分鋼琴和小提琴的聲音是因為發出聲音的_不同 12.從聲音的特征看,我們平時說某個聲音“震耳欲聾”,這說明說話聲音_大;說某個聲音很“刺耳”,這說明聲音_高 13.戴著耳機在嘈雜的公共場所聽音樂時,往往需要增大音量,這是增大了聲音的_,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是指_ 14.音樂廳正在開音樂會,男中音在放聲高歌,女高音輕聲伴唱,又有多種樂器伴奏,這時男中音的_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 比男中音的高音樂會的聲音我們聽起來有豐富的立體感,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聽覺具有_ 效應 15.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
20、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_; 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_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16.小夢在探究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系時,將鋼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使其上下振動發出聲音如圖所示,改變 _,用同樣的力再撥鋼尺,并仔細觀察 _,傾聽并辨別鋼尺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高低有無變化17.我們可以根據聲音辨別出誰在說話,這是由于聲音不同的_,某人“嗓門大”是指聲音的_,弦樂器的弦的
21、長短、粗細、松緊是可調的,這改變的是它發出聲音的_ 18.下面是小娜和張婷同學做“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的現象 (如圖所示)(2)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出現的變化是_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響度與聲源的_ 有關,而且是_ 越大,響度越_ (4)探究過程中,將不易觀察的音叉的振 動轉化成乒乓球的擺動,采用的思維方法是_ (填“轉換法”“等效法”或“類比法”) 19.下列有關聲音的語句中,各表示聲音的哪一個特性: (1)“你的聲音真
22、好聽”指聲音的_; (2)“雷聲震耳欲聾”指聲音的_; (3)“小孩尖叫聲刺耳”指聲音的_ 三、實驗探究題20.如圖,用尺子做樂器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現象發現:(1)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_,發出聲音的音調越_;結論:音調的高低與_有關用牙輕輕咬住鉛筆上端,用手指輕輕敲打鉛筆下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張開嘴使牙齒不接觸鉛筆,手指用與之前同樣的力敲鉛筆下端,比較這兩次聽聲音的區別: (2)這兩次聲音的不同點是_(填聲的特性)不同
23、(3)通過這一實驗,你從中知道了什么?答:_ 21.如圖所示,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探究聲音的特征:(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_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_決定的 (2)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_(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越高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出的聲音是_振動產生的 (3)如圖B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_(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_(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
24、動發出聲音后,發現音調逐漸變_(選填“高”或“低”)了,觀察發現此時鋼尺振動慢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 22.閱讀下面一段短文后,認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如圖 1 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 10m 間的通話,說明了_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相同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表明:_ (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棉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馳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_(選 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 (4)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
25、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 2 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直徑關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_(選填符 號 a、b、c或 d)若選擇琴弦 a 和 b,則是為了研究_若有同學選擇 c 和 d 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_兩位同學還可以選擇琴弦_(選填符號 a、b、c 或 d),研究“琴弦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B 【解析】【解答】張飛的聲音能嚇退曹操十萬大軍
26、,是因為他的聲音的響度較大,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聲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音色可用來區別不同的發聲體.2.【答案】A 【解析】【解答】A、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濺起水花,用水花來表明音叉在振動,運用了轉換法,A符合題意;B、教科書以與水波相比較的方式引出聲波,運用了類比的方法,B不合題意;C、探究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的實驗,用到了理想實驗法,沒有用到轉換法,C不合題意;D、比較尺子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也用實驗直接驗證,沒有用轉換法,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所謂“轉換法”, 主要是指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 將不可見、
27、不易見的現象轉換成可見、易見的現象 ; 將陌生、復雜的問題轉換成熟悉、簡單的問題 ; 將難以測量或測準的物理量轉換為能夠測量或測準的物理量的方法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在敲擊時,振動發聲的是瓶子和水柱,瓶子中的水量的多少制約了瓶子振動的頻率,水量越多,瓶子振動越慢,即振動頻率越小,音調越低,相反,水量越少,振動越快,音調越高因此從左至右用相同的力敲擊它們,音調會越來越高故選B【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明確本題中振動的物質是什么,再根據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頻率越快,音調就越高去分析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因為每個人的發聲聲帶結構都不相同,因此會
28、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辨別熟人的聲音、辨別樂器的聲音靠的都是音色這里所說的“辨識度”主要是指選手唱歌時聲音的音色 故選C【分析】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5.【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指聲音的響度要小;曠野中要“大聲”喊叫,是指聲音的響度要大所以這里的“輕聲”和“高聲”是指聲音的響度故選D【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6.【答案】B 【解析】【分析】響度是由振幅決定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解
29、答】不同的力敲擊鼓面,用力越大,鼓面振動的幅度越大,即振幅越大,響度也越大故選B【點評】掌握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音色跟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7.【答案】B 【解析】【分析】音調是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是聲音的大小,有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決定;女高音是指聲音的高低,指音調;引哼高歌的高是指聲音的大小,指聲音的響度,選B。【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熟知音調和響度以及決定因素。8.【答案】B 【解析】【解答】A音調是由振動頻率決定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音調不會發生變化,A不符合題意。B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和距離有關,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距離越遠,響度越
30、小,B符合題意。C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和形狀決定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音色不會改變,C不符合題意。D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聲音的音調和音色都不會改變,響度會變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9.【答案】A 【解析】【分析】A、用木棒敲過從A到B是長短不同的鐵護欄,鐵護欄的長度不同,體積和質量都不同,振動快慢不同,頻率不同,音調一定不同符合題意B、都是木棒敲打鐵護欄,物體的材料和結構都相同,音色不會改變不符合題意C、用力大小可能不同,鐵護欄的振動幅度可能不同,響度可能不同不符合題意D、由B分析知,音色不會改變;由C分析知,響度可能改
31、變,可能不變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1)掌握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2)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3)響度跟振幅和距聲源的遠近有關,振幅越大,離聲源越近,響度越大(4)音色跟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體振動發聲,但必需滿足人耳聽到聲音的條件,否則聽不到聲音,例如超出人耳聽覺頻率范圍,故A錯誤; B、發聲體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故B錯誤;B、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正確;D、一切發聲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不一定消失,故D錯誤故選C【分析
32、】(1)人耳聽到聲音的條件:物體發生振動;介質向外傳聲;良好的聽覺器官;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之內,人的聽覺范圍20Hz20190Hz;有足夠的響度;(2)聲音的音調與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3)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4)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二、填空題11.【答案】音調;響度;音色;音調;音色 【解析】【解答】樂音的三個特征是音調、響度和音色我們能夠聽到蜜蜂飛的聲音,卻聽不到蝴蝶飛的聲音,主要原因是它們飛行時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鋼琴和小提琴發
33、聲時,振動物體的材料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答案為:音調;響度;音色;音調;音色【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區別;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音調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色是辨別聲音的依據12.【答案】響度;調 【解析】【解答】解:“震耳欲聾”說明聲音比較強,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刺耳”說明聲音的音調高;故答案為:響度,音調【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音調是指聲音的高度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與發聲物體的材料有關,不同物體發聲的音色是不同的13.【答案】響度;音調 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解析】【解答】解:戴著耳機在嘈雜的公
34、共場所聽音樂時,往往需要增大音量,這是增大了聲音的強弱,即指的是響度;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是指聲音的高低,即音調;故答案為:響度;音調 【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14.【答案】響度;音調;雙耳 【解析】【解答】解:(1)男中音在放聲高歌,女高音輕聲伴唱男中音的聲音比女高音的聲音大,響度大女高音比男中音聲音高,音調高(2)人有雙耳,都能感知聲音,所以在雙耳效應的作用下,感知到的聲音具有立體感故答案為:響度;音調;雙耳【分析】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聲音越大,響度越
35、大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聲音越高,音調越高由于雙耳效應使人聽聲音才感到聲音具有立體感有趣的線造型美術教案15.【答案】機械鬧鐘;B 【解析】【解答】解:(1)機械鬧鐘發出的聲音有節奏,聲音較為穩定,適合做聲源;(2)A方案:聲音的響度判斷不是太直觀,具有很大誤差,故A方案不合適.B方案:將不容易把握的響度大小轉換為測量聽不見聲音的距離,較為直觀,具有可靠性,故最佳的方案是B.故答案為:機械鬧鐘;B【分析】聲源應該選擇聲音穩定,有節奏的聲音;實驗方案中要能直觀的比較,靠聽到聲音的響度來直觀感覺不恰當,而測量聽不到聲音的距離較為直觀,具有可靠性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6.【答案】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
36、動的快慢 【解析】【解答】解: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發聲音調不同故答案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分析】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17.【答案】音色;響度;音調 【解析】【解答】因為每個人的聲帶結構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色就會不同,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音色辨別是誰;“嗓門大”是說聲音的振幅較大,聲音的響度也會很大;調整弦樂器的弦的長短、粗細、松緊時,越緊振動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所以調整弦樂器的弦的長短、粗細、松緊是要改變弦聲的音調的;故答案為:音色,響度,音調【分析】響度的大小主要與
37、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的頻率決定日本語言學校學費18.【答案】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變大;振幅;振幅;大;轉換法 機械工程師工作內容【解析】【解答】解:(2)使同一支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時,觀察到乒乓球彈起的幅度越大;(3)通過實驗可以判斷物體振幅是不同的,說明了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而且是振幅越大,響度越大;(4)兩次實驗中,我們通過觀察乒乓球的振動而得知音叉的振動情況,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故答案為:(2)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變大;(3)振幅;振幅;大;(4)轉換法
38、【分析】(2)(3)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時,音叉振動的幅度越大,乒乓球彈起的幅度越大,據此得出響度與振幅的關系(4)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轉換法19.【答案】(1)音色(2)響度(3)音調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解析】【解答】解: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你的聲音真好聽”指聲音的音色很美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響度大;“小孩尖叫聲刺耳”指聲音的音調高故本題答案為:音色,響度,音調【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
39、響度和音色的區別方法分析課件三、實驗探究題20.【答案】(1)慢;低;頻率(2)響度(3)傳播聲音的介質不同,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快 教師的情緒管理【解析】【解答】尺子發出聲音的音調與尺子振動快慢有關,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時,尺子越難振動,振動越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時,振動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1)用牙輕輕咬住鉛筆上端,用手指輕敲筆下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張開嘴使牙齒不接觸鉛筆,手指用與前同樣的力輕敲鉛筆下端,比較這兩次聽到的聲音的強弱是不同的,所以是響度不同;(2)所以當敲擊鉛筆時,聲音可以通過鉛筆和空氣兩種介質傳播到耳朵里,而鉛筆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快,傳播效果好故答案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