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化學設備的精密度評價前言 目前臨床化學文獻包含了大量產品評估的實例。這些評估使用了多種不同的實驗和統計方法,而其中有些使用是不恰當或錯誤的。目前幾乎沒有用于體外診斷設備的評估的指導原則。有時由于文獻中的評估缺乏足夠的數據和描述而無法重現結果。 針對這一需求,委員會根據用戶、廠商代表、統計學家、化學家、實驗室人員和醫務人員的經驗編寫了這一指導原則。由于目前可用的體外診斷設備種類繁多,單一的實驗設計顯然不適于所有的設備。因此,我們提出了指導原則這一框架,對可廣泛適用于不同分析物和設備的時間、程序、材料、數據總結及解釋技術提供了主要的概念性指導。我們用一個典型實驗設計的例子力圖闡明評估的每個步驟
2、。 在編寫這個草案的每一步中,我們在許多推薦的時間,質控的內容和確定精密度組分的方法中認真選擇。我們力求在實驗及公式的復雜性和操作的簡便性之間建立平衡。我們提供了附錄(附錄C),它可為修改設計和計算提供指導。 EP5早期的版本被實驗室社團廣泛的評論,并產生了不同的評論。委員會感謝所有評論者的建議。我們認真回顧了每一種意見并在文件中做了適當的修改。但并非采納了所有的意見。對EP5-T的意見和小組委員會的回答都包含在附錄D中。歡迎對本版批評指正。 關鍵詞:評價草案,實驗設計,醫學設備,離群點,精密度,質量控制。1.0序言1. 1目的本文件是為評價臨床化學設備的精密度而提供的指導原則。在很多情況下,
3、這些技術可用于化學以外的其他領域。當設備被修整后再與要求的精密度性能比較是無效的。典型修整的例子有,不同試劑,校準液,控制品的使用,或操作程序與制造商標示的不同。1. 2一般精密度評價實驗的概述1.2.1一般指導原則(1) 有足夠的時間熟悉設備的操作和保養的原理。(2) 有足夠的時間熟悉評價草案的步驟。(3) 整個評價期間設備需保養及做質控。(4) 應選擇適當的樣品進行適當長時間的實驗,以得到足夠的數據,來反應儀器在日常工作中長期真實的性能。1.2.2設備熟悉期對設備的全面熟悉,包括原理、操作、設定、保養、故障處理等內容。1.2.3草案熟悉期精密度實驗的前5個操作日用于熟悉草案本身。在實驗實踐
4、過程中,應發現設備的任何嚴重問題,收集在實驗結束時有用的數據,進行精密度和在本指導原則中未提到的其他工作特性如線性,漂移等的初步可接受性測試。1.2.4精密度評價實驗精密度評估實驗推薦最少20個操作日。因為日間精密度是分析中最常見的變異源,對性能的評價應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以確保總精密度得到適當的評價。實驗中的每一天應分別進行兩批分析,每批應有兩種樣本,每種樣本至少兩個濃度水平。除測試樣本外,每批還應至少分析一個質控品。推薦在評價期間儀器使用常規的質量控制程序和質控品(如果適當)。1.2.5完成精密度實驗草案熟悉期之后,實驗應持續15天或以上。每5個操作日結束后,應在質控圖上重新計算控制限,并檢
5、查所有數據的可接受性。精密度實驗完成后,應對數據進行適當的統計計算。1.2.6與傳統的精密度評價實驗的比較傳統的精密度評價方法:單批測試20次作為批內精密度;對一個給定濃度的樣本每天進行一次(或幾次)測試,共測10天或20天得出總不精密度(通常被錯誤的計算和誤稱為day-to-day precision 日間精密度)。這種方法有嚴重的缺陷,本草案特別不推薦。用單批評價批內精密度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實際上單批測試時的操作條件可能并不反應通常的操作參數,這對評價有不利影響。進一步說,無法確定單批實驗是否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件推薦批內精密度評估由多批批內性能合并得到,這樣可確保評估更有說服力和代表
6、性,可推知在將來多種日常條件下的特性。對于總精密度,雖然這里推薦的程序需要一些繁瑣的計算,但不依賴于評價的天數和一天內的批數(與傳統的方法不同)。它可正確的合并精密度組成部分批內、批間和日間的影響(相對大小因方法而異),并可避免對總不精密度使用錯誤的術語(如day-to-day precision 日間精密度)。1. 3精密度評價的統計功效1.3.1精密度和可信度在設計一個評價實驗時,必須預先決定怎樣確定設備的真實精密度。每次執行一定的精密度方案,就能獲得一個設備真實精密度的評估。在同一個實驗室用一臺受控的設備重復運行相同的草案,盡管真實精密度是一樣的,卻可得到不同的精密度評估結果。可以料想到
7、,這些精密度的評估分散在真實精密度的周圍,并且從更多組觀察中得到的評估將更緊密的圍繞在真實精密度的周圍。在某種意義上,更可信的評估需要更多數量的觀察。評估越可信,對異于要求的性能的檢測越有統計功效。1.3.2與制造商的統計學比較用這個精密度評估實驗,可將評估結果和制造商提供的批內和總精密度比較。這個比較的統計功效可以計算,即根據評估的自由度計算評估與要求的性能在統計上有多大的差異。這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可以用來說明一個自由度為100的批內精密度評估與要求的性能有很小的偏離。同樣,一個自由度為10的批內精密度評估將檢測到與要求的性能較大的差異,這樣的精密度評估只有很低的統計功效。如果評估的自由度為4
8、0,則其有較大的統計功效,并且評估可以檢測到與要求的性能較小的差異,盡管這種差異在臨床上仍然重要。這在任何評估實驗的設計中都是很重要的異方面。1. 4一般防護措施所有的患者血液標本均存在潛在的感染性,必須預先處理。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NCCLS都有相關的指導文件。2.0設備熟悉期2.1目的必須學習所需的操作,維護程序,樣本準備方法,及定標和監控功能。大多數臨床化學設備制造商提供操作培訓。盡管這種培訓是必須的,設備還是應當在各實驗室建立并運行足夠長的時間,以便理解涉及到的所有程序,并避免在實際性能評價中出現問題。應當分析現有的樣本,包括混合血清,控制品,殘留血清(如果合適)和適合設備的所有任何其他
9、實驗物。應當監控所有在日常操作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例如錯誤標志,錯誤修正,校準等)。本期不應收集數據。設備熟悉期應持續到使用者確信可操作設備為止。2.2時間推薦熟悉期為5天。可根據設備的簡單或復雜程度,適當增減。3.0草案熟悉期3.1目的評價實驗經常涉及到一些在日常實驗條件下通常不會遇到的步驟。為了避免這些不熟悉的步驟給評價實驗的結果帶來不利影響,在草案開始前應進行幾次實驗。本期可確保對草案的理解。實驗應當使用實驗室常規使用的實驗物和質控品,并按下節所述的方案進行。3.2時間草案熟悉期應持續至獲得數據無操作困難后至少5個操作日。復雜設備如必要可適當延長時間。3.3數據的使用在這5天內(或更長時間
10、內)操作無困難的情況下收集的數據,可與執行草案時收集的數據合并使用。所有數據應符合下述質量控制可接受性檢查。3.4質量控制程序本期應對設備進行常規質量控制。本期數據收集完成后應計算實驗控制限,并應滿足用質控品測試的結果或生產商對設備的性能要求。若不滿足則應聯系廠商調整該設備。3.5附加評價本期還可對設備的線性、回收率等其他性能進行測試,以便發現設備是否存在其他嚴重的問題。若有應聯系廠商查找原因,并解決問題。3.6初步精密度實驗在本期結束或即將結束時,進行一次初步批內精密度測試。連續測定一種適當的測試物20次(或小于20次的一個完整的批),計算SD和CV,與期望值比較。嚴重不符應聯系廠商解決問題
11、后再進一步實驗。應該強調的是,用單批測試來判斷設備的可接受性是不充分的,它僅用于確定繼續評估前應當解決的問題。3.7檢測離群點精密度評價實驗必須定義離群點的檢測標準。檢測標準用于確定操作問題,不能歪曲結果數據和精密度評估。假定適當的質量控制程序將用于實驗中,建議用一個相當不充分的實驗檢定數據中明顯錯誤的離群點。離群點測試來源于初步精密度實驗中收集的數據。精密度評估實驗中收集到的每批數據均是成對的,應用下列方法檢測。1) 如果一對數據差的絕對值>5.5倍初步批內精密度實驗SD時,此對數據作廢,應補做。2) 如果發現離群點,應查找原因,并重復此批。數值5.5來源于99.9以上分布概率。注意:
12、此實驗在初步精密度測試物濃度和評估測試物濃度接近時才采用。4.0精密度評價實驗4.1精密度的內容精密度評估實驗的目的是評價設備的總精密度。總精密度是設備在一個不定的長時間內的變異性。一些變異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長期精密度。通常在不必決定每個來源或組分相對大小的情況下,設計這樣一個實驗是充分的,以便所有的變異源影響總精密度評估。用于描述與時間相關的總精密度內容的術語包括:1)批內2)批間3)日內4)日間其中批內精密度和總精密度是最重要的。本節描述的實驗被設計用于實驗室操作中設備總精密度和批內精密度的評估。在本實驗中沒有合并可能很重要的變異源如校準物和試劑批號的不同,技術員/操作者的不同,但是建議生
13、產廠商包含這些內容。影響精密度的其他一些不需逐項評價的因素(樣本預處理,測試物穩定性,攜帶率和漂移等)包含在內。4.2試劑與校準物實驗中應使用同一批號的試劑和校準物。使用多批號的這些物質將增加觀察到的變異性,而實驗并不能將這些因素的影響分離。4.3試驗物4.3.1基質應與新鮮的臨床病人標本性能接近。可用穩定的、商品化的、蛋白質基質。如果合適,穩定的冷凍混合血清是首選。4.3.2濃度應根據一些準則認真選擇試驗物。推薦兩個濃度(也可更多)。濃度應盡量選擇橫跨設備可測范圍中有意義的部分。如用2個以上的濃度時,增加的濃度應盡可能接近實驗室“醫學決定水平”。如果為了將評估的結果和公布的性能要求比較,應選
14、擇符合要求水平的濃度。4.4實驗次數和天數4.4.1一般指導原則這里描述的實驗和計算是評估設計的一個實例。也可采用其他設計,但需要的計算和統計處理將有所不同。精密度實驗需要充足的數據,以便精密度評價能恰當的反應設備的真實精密度。為了獲得這樣的結果,精密度評價實驗至少需要20個可接受的操作日。在實驗開始的最初5天,實驗者應熟悉如3.0節所述的草案。短批方法在2小時以內完成一批,而長批方法(例如RIA)通常每做一次轉換需要更長的時間。對長批方法,應該使用附錄C所示的每天一批的程序;對于短批程序,評估樣本可置于批內的任何位置測試。4.4.2特殊規程每天應采取以下步驟:1) 分析2批或2個批號;2)
15、如有一批因質控規程或操作困難必須舍棄時,應增加1批;3) 在1批實驗或1個批號中,對使用的每個濃度的實驗物兩等分分析;4) 每批實驗均應包含常規質控樣品;5) 每批實驗改變試驗物和質控品的分析次序;6) 模擬實際操作,每批至少加入10個患者的樣品;7) 一天內如做多批時,各批實驗之間要至少間隔2個小時。4.5數據記錄附錄A為用于總結數據的樣本數據記錄表。這種類型的小結對以下所述的統計分析很有用。如果批數,天數或觀察數變了,可以創建類似的表格,將結果數據轉入其中,并且相應調整必要的計算。4.6質量控制程序4.6.1一般指導原則正常的質控應貫穿整個評價實驗。每批實驗中至少有一個適當濃度的質控品。如
16、果通常使用兩個或以上濃度的質控品,這種方法應持續整個評價實驗。4.6.2統計學質控圖在草案熟悉期結束時應建立設備的統計質控圖(如可接受的精密度數據收集期的前5天)。按下列程序進行。1) 根據通常的慣例從最初的數據中計算中線、警戒限、失控限;2) 在圖上繪出隨后所有的質控數據;3) 若有任何一點失控,應確定原因并重做該批;4) 每收集5天的數據后,由所有迄今收集的可接受數據重新計算每個圖的中線、控制限;5) 假如原來可接受的結果現在不能被接受的話,繼續精密度實驗直到獲得適當的天數;6) 保留舍棄批數據記錄。4.7精密度的統計計算將數據收集并轉移到適當的表格后,應當進行本節所述的計算。附錄B為一個
17、完成的樣本數據記錄表及相關計算的實例。每一個濃度應分別計算,并且所有的數據應檢查是否符合3.7節中敘述的離群點基準。4.7.1批內精密度評價計算公式:; (公式1)I 總天數(通常為20);j 一天內的批數(1或2);Xij1第i天第j批重復第一次的結果;Xij2第i天第j批重復第二次的結果。用上面的公式需要每天兩批測試的兩個結果。如果某天只有一批可用,該批就不能用上面的公式。(參見附錄C每天只有一批或混合單批和多批的公式。)4.7.2總精密度評價決定總精密度評價需要幾個量,需要以下計算。 (公式2)I=天數(每天2批);第i天第一批的平均值(重復兩次的均值);第i天第二批的平均值(重復兩次的
18、均值);A的計算是用所有天數的第一批分析均值與第二批分析均值差的平方和除以2I再開平方得到的。一天只有一批的數據不能包含在內。第二個量是: (公式3)I=天數;第i天所有結果的均值;所有結果的均值;這是日均標準差,可用附錄A中的3數據表確定。接下來的計算為:(如為負數則定為0)將負值調為0是統計學上常用的轉換。如果通過軟件完成這些計算,就可確保完成上述轉換。總精密度評估用下列的標準差公式計算: (公式4)從這個公式可以通過計算所有觀察的數據的標準差得到ST的不同結果。上述公式是評估總精密度SD的正確方法,因為它適當的統計了日間批間和批內的組分。與總精密度評估的標準差相應的變異系數,用ST除以被
19、分析物的濃度再乘100計算。結果以百分比表示。注:用A和B這些量來評價精密度的日內和日日組分。(見附錄C)4.8與制造商的要求或其他性能參數的比較在上一節得到的精密度評估應該與設備性能要求的精密度比較。可用下面介紹的卡方(X2)統計學方法。為了用這種方法,將要求的性能表示成點評估(例如標準差)。將上節得到的批內和總精密度分別進行比較。4.8.1批內精密度比較性能要求的標準差用表示。卡方測試用使用者和制造商評估的批內精密度的平方。進行這個測試必須知道(使用者的變異評估)的自由度。在本草案所述的實驗中是,的自由度與用于計算它的數據對的數目一樣。因此,它就等于實驗中的批數,以下用R表示。本測試包含以
20、下計算: (公式5)這里:=使用者批內標準差評估的平方;=生產商要求的批內標準差的平方;R=總批數(的自由度)。計算的應當與值統計表中自由度R95以上的臨界值比較(見表1)。如果計算值小于表中的值,則評估與要求值無顯著差異,并且要求精密度這一部分有效。注:評估有可能大于制造商的要求,但仍無顯著差異。4.8.2總精密度比較可用一個與上述相似的卡方測試比較評估的總精密度與制造商要求的或使用者機構醫學應用所需的總精密度。但是與批內精密度評估不同的是,確定精確的ST自由度涉及復雜的計算。由于草案結構的原因,使用者不能假定所有的觀察都是獨立的,在評估之前必須先假定自由度(可用總觀察數1)。缺乏獨立性的S
21、T的自由度T可用下面的公式計算。令:ME=(批內均方)MR=2A2(批均方)MD=4B2(日均方)這里:,A和B已在4.7.2定義, (公式6)取與計算值最接近的整數作為ST的自由度。用這個值,適當的統計如下: (公式7)這里:使用者總標準差評估的平方。制造商要求的或醫學需要的總標準差的平方。TST的自由度。如果計算的值小于95以上的臨界值(見表1),總精密度評估所示的精密度性能是可接受的。如果計算的值大于95以上的臨界值(見表1),精密度性能不在要求的界限內,或者不能被定義的醫學應用所接受。使用者的評估可能大于制造商要求的SD但仍可接受。由于使用者的實驗基于有限的觀察數,可以預期有圍繞計算的
22、和ST的真值的取樣誤差。使用者的實驗越大,評估越接近真實值。卡方測試用于決定你的評估是否明顯大于制造商所提供的。包含分析物列表的明確的可接受標準差未在本文件范圍內。建議向使用機構的醫務人員咨詢或研究技術文獻,以便為每種分析物的可接受標準差建立一個合適的量化的定義或標準。5.0制造商依據本指導原則設立精密度性能要求5.1考慮因素制造商可使用本文件所述的實驗建立批內和總標準差(點評估)及變異系數的精密度性能要求。但是制造商的目的應當是用足夠的精力建立這些點評估,以便能夠適用于在方法、設備或裝置日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廣泛不同的操作環境。制造商可以選擇單一批號的試劑、校準周期、設備和操作者進行最少20天
23、來評估總精密度。這種方法最小化了那些增加長期不精密度的因素的影響,并且增加了使用者在他們的實驗室不能獲得相似結果的風險。這種風險可通過合并多設備,多操作者,多批號試劑和校準液及校準周期(如果適當)而減少,但這通常增加精密度標準差。然而,多因素的應用可以更好的反應多數客戶作出的結果范圍。5.2合并多因素有兩種方法合并反應多因素的數據。方法一:使用多批號試劑,校準周期,多操作者和多設備進行20天或以上的上述基本的一天兩批的評價實驗。數據可根據前面提供的公式分析和總結,但是現在這些數據可以反應實驗設計中合并的那些因素對精密度性能的影響。這些評估可能更好的反應了實驗室得到的精密度范圍。方法二:允許使用
24、多臺設備,每天提供兩批以上的測定。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用通常的嵌套的差異分析來決定屬于每個設備的合并多試劑和校準物批號、校準周期和操作者的變異組份。然后將每個設備的評估合并來建立精密度性能要求。這種方法可以反應不同設備間精密度性能的差異,而不必合并實際的設備間組分,但不適用于單設備使用者。這個過程的確切計算超越了本文件的范疇,但可在差異分析的標準參考書中找到。5.3性能聲明報表格式標注精密度性能要求應包括以下內容:1) 制定要求時所用樣品的濃度。2) 批內精密度標準差的點評估(單值參數評估)。3) 批內變異系數百分比(可選)。4) 總精密度標準差的點評估。5) 總精密度變異系數百分比(可選)。6
25、) 實驗最少天數。7) 最少總批數。8) 總觀察數(可選)。9) 用于評價的設備數(可選)。10) 試劑批號。11) 循環校準和校準物批號(可選)。12) 在描述精密度性能要求時,不得使用批批,批間,日日,日間等名詞,因為它們的定義和計算含糊不清。13) 建議提供一個以自由度( df)為索引的期望的最大批內標準差和總的標準差(可接受限)的表。這給方法的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在一些小的驗證實驗中計算得到的評估略高于性能要求的SD(批內和總的)時的評定基準。推薦用表2為要求的SDS因數建立一個與下面的表相似的標注表。聲明的批內SD:10.5 240mg/dl使用者實驗的df可接受的SD最大值102030
26、4010014.213.112.612.411.7表1:的臨界值使用者df差異評估95臨界值99臨界值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53035405060707579809010011.112.614.115.516.918.319.721.022.423.725.026.327.628.930.131.437.743.849.855.867.579.090.596.2100.7101.9113.1124.315.116.818.520.121.723.224.726.227.729.130.632.033.434.836.237.644.350.957.363.77
27、6.288.4100.4106.4111.1112.3124.1135.6表2:使用者SD評估可接受因數使用者SD評估的df95%使用者評估的95以上可接受限*1020304050607080901001.351.251.201.181.161.151.141.131.121.11*通過本因數,制造商實驗的多點評估將獲得更大的可接受限。表3:本文所用標識符批內標準差評估;I總天數(通常為20);J一天內的批數(通常為2);Xij第i天第j批的結果;第i天第1批重復兩次結果的均值;第i天所有結果的均值;所有結果的均值;A批間標準差;B日間標準差;Sdd日間標準差評估;Srr批間標準差評估;ST總
28、精密度標準差評估;要求的批內標準差;R總批數(的自由度);TST自由度;ME批內均方;MR批均方;MD日均方;制造商要求的總標準差或醫學要求的標準差。附錄A:樣本數據記錄表數據表1精密度評估實驗濃度 : 試劑來源/批號:分析物: 校準液來源/批號:設備:天數日期第一批第二批第一批均值第二批均值日均值結果1結果2結果1結果2123417181920數據表2精密度評估實驗分析物/濃度:設備:天數第一批第二批(第一批均值第二批均值)2(結果1結果2)2(結果1結果2)2123417181920求和(1)(2)(3)數據表3使用數據表2列出的(1)(2)(3)的結果參考: = 這里I總天數;= 來自數
29、據表1;B日間標準差;計算T(總標準差評估的自由度)ME=MR=2A2=MD=4B2=(最接近整數)數據表4精密度評估實驗與要求的比較1. 批內精密度使用者濃度水平使用者SD要求濃度水平使用者SD2自由度(R)要求SD要求SD2(A)(使用者SD2/要求SD2)×R=(B) 卡方臨界值(來自表1)不能接受(A>B)可接受(AB)2. 總精密度使用者濃度水平使用者SD要求濃度水平使用者SD2自由度(T)要求SD要求SD2(A)(使用者SD2/要求SD2)×T=(B) 卡方臨界值(來自表1)不能接受(A>B)可接受(AB)注:“SD”指批內精密度,總精密度或制造商要
30、求的標準差。附錄B:完成的樣本數據記錄表實例數據表1精密度評估實驗濃度 :高 試劑來源/批號:AA-LOT87011分析物: 葡萄糖 校準液來源/批號:AA-LOT87011設備:XYZ天數日期第一批第二批第一批均值第二批均值日均值結果1結果2結果1結果217/8242246245246244245.5244.7527/9243242238238242.5238240.2537/10247239241240243240.5241.7547/11249241250245245247.5246.2557/14246242243240244241.5242.7567/1524424525124724
31、4.5249246.7577/16241246245247243.5246244.7587/17245245243245245244244.597/18234239244245241244.5242.75107/21244246247239245234244117/22252251247241251.5244247.75127/23249248251246248.5248.5248.5137/24242240251245241248244.5147/25246249248240247.5244245.75157/28247248245246247.5245.5246.5167/29240238
32、239242239240.5239.75177/30241244245248242.5246.5244.5187/31244244237242244239.5241.75198/1241239247245240246243208/4247240245242243.5243.5243.5數據表2精密度評估實驗分析物/濃度:葡萄糖/高設備:XYZ天數第一批第二批(第一批均值第二批均值)2(結果1結果2)2(結果1結果2)211612.2521020.2536416.25464256.2551696.25611620.2572546.258041.00916112.25104644.00111365
33、6.251212501343649.001496412.2515114.0016492.25179916.001802520.25194436.00204990.00求和(1)289(2)343(3)281.00數據表3使用數據表2列出的(1)(2)(3)的結果參考: =2.81 (公式8) 這里I總天數;=2.65 來自數據表1;B日間標準差2.34;3.60計算T(總標準差評估的自由度)ME=7.90MR=2A2=14.0450MD=4B2=21.9024 (公式9)=64.76(由于舍入評估可能稍有差異)=65 (最接近整數)數據表4精密度評估實驗與要求的比較3. 批內精密度使用者濃度水
34、平葡萄糖/高使用者SD2.81要求濃度水平240mg/dl使用者SD27.90自由度(R)40要求SD2.5要求SD26.25(A)(使用者SD2/要求SD2)×R=50.56(B) 卡方臨界值(來自表1)55.8不能接受(A>B) 可接受(AB) 4. 總精密度使用者濃度水平葡萄糖/高使用者SD3.60要求濃度水平240mg/dl使用者SD212.96自由度(T)65要求SD3.4要求SD211.56(A)(使用者SD2/要求SD2)×T=72.65(注:由于中間結果的舍入,結果可能稍有不同)(B) 卡方臨界值(來自表1)84.8不能接受(A>B) 可接受(A
35、B) 注:“SD”指批內精密度,總精密度或制造商要求的標準差。附錄C:附加的統計考慮C1.0每天一批的修改對某些設備來說,每天僅需一批,仍可獲得設備批內和總精密度標準差的正確和有效評估。然而將總精密度分成日間,批間和日內組分是不恰當的。批內精密度標準差的評估應當按下面的公式計算: (公式10)這里:I總天數(通常為20);Xi1=第i天重復第一次的結果;Xi2=第i天重復第二次的結果。除了每天進行一批而不是兩批之外,主文件所述的一般草案的程序和細節都應遵循。注:本評估的自由度僅為每天兩批的一半。C1.1增加自由度可用兩種方法修改草案,以增加批內精密度評估的自由度。C1.1.1增加實驗的天數可以
36、增加實驗的天數,保持每批測試兩等分精密度實驗物。上面的公式仍可用于計算。推薦至少30天。C1.1.2增機等分數可以每批將實驗物分成兩等分以上分析,進行20天。如果用這種方法,批內標準差應當從下列公式中計算: (公式11)這里:I總天數;N每批中實驗物等分數;Xij=第i天重復第j次的結果;=第i天所有重復結果的均值。這個評估的自由度為I乘以每批的等分數減1(I×(N-1))。每批必須同等分,才能適用本公式。注:2沒有出現在分母中,因為現在這個公式用了與批均值的差的平方和,這與前面公式中所用的兩個重復觀察的差的便利的捷徑不同(僅適用于2個觀察)。C1.2總精密度標準差總精密度標準差評估
37、應按下面的公式計算。在每天一批的情況下,程序與主草案所述的公式稍有差別。計算: (公式12)這里:I=天數;第i天所有結果的均值;所有結果的均值;C1.2.1標準誤差B是日均值的標準差(通常稱為日均標準誤差)。在每天僅進行一批的情況下,評估合并(或混合)了精密度的日間和批間組分。這個公式的使用應當不考慮天數和重復次數。C1.2.2批內標準差上面計算了總精密度標準差的評估量B,批內標準差評估的計算如下: (公式13)這里:N每批重復數;B日均標準差;批內差異評估(標準差平方);不管用哪種方法增加批內精密度的觀察數(增加天數或增加每批重復次數),這個公式都適用。C1.2.3用Satterthwaites方程式計算合適的自由度(在4.8.2中的自由度用T表示)。這是獲得在4.8.2節中所述的用于要求的卡方檢驗的合適值的唯一方法。過程如下:ME=(批內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 Unit2 Growing pains Section Ⅲ Grammar教學設計 牛津譯林版必修1
- Unit 6 Section A 2a - 2d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2024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第8課《論教養》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基于時尚風格的畢業設計學術答辯模板
- 水利監理規范解讀
- Unit4《Bobbys House》lesson4(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線上推廣引流培訓
- 小學教學管理觀摩材料
- 2024秋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3章 代數式3.6 整式的加減 1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新版)蘇科版
- DB43-T 1712-2019 銀行業金融機構智能預警系統安全防范要求
- 2023年云南省接受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試題
- 初三英語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進措施
- 關于在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的交接和管理規定
- 2022年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歷史、地理、政治》(湖北卷)
- 高中數學人教A版空間幾何體(省一等獎)
- 把未來點亮歌詞打印版
- 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課件
- 寫字樓能耗評估和節能降耗措施
- 運動會100米欄廣播稿2篇
- isbp745中英文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